RabbitMQ实战

RabbitMQ实战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维德拉(AlvaroVidela),[美] 威 著
图书标签:
  • RabbitMQ
  • 消息队列
  • 消息中间件
  • 微服务
  • 分布式系统
  • Java
  • Spring
  • 企业级应用
  • 异步处理
  • 高并发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文轩网旗舰店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1271649
商品编码:10034388069
出版时间:2015-10-01

具体描述

作  者:(美)维德拉(Alvaro Videla),(美)威廉姆斯(Jason J.W.Williams) 著;汪佳南 译 著作 定  价:75 出 版 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年10月01日 页  数:310 装  帧:平装 ISBN:9787121271649 第1章天降奇兵
1.1住在别人的地下城堡
1.2救世主AMOP
1.3RabbitMQ简史
1.4百里挑一
1.5在UNIX系统上安装RabbitMQ
1.5.1为什么环境很重要——生活在Erlang的世界里
1.5.2获取安装包
1.5.3设置文件夹结构
1.5.4首次运行Rabbit
1.6总结
第2章理解消息通信
2.1消费者和生产者(这可不是经济学课程哦)
2.2从底部开始构造:队列
2.3联合起来:交换器和绑定
2.4多租户模式:虚拟主机和隔离
2.5我的消息去哪儿了呢?持久化和你的策略
2.6把所有内容结合起来:一条消息的一生
2.7使用发送方确认模式来确认投递
2.8总结
部分目录

内容简介

本书对RabbitMQ做了全面、翔实的讲解,体现了两位专家的真知灼见。本书首先介绍了有关MQ的历史,然后从基本的消息通信原理讲起,带领读者一路探索RabbitMQ的消息通信世界。这当中不仅包含了针对单台RabbitMQ服务器和RabbitMQ集群的讲解,还教导读者如何使用各种工具来进行监控。
本书内容浅显易懂,文笔风趣幽默。书中包含了丰富的、可以运行的示例程序源代码,读者可以自行下载并运行,这种亲身实践有助于加深对相关主题的理解。对于初学者来说,这样的编排**适用。对于那些有一定RabbitMQ使用经验的读者来说,本书不仅可以巩固消息通信基本原理,同时也可加深对RabbitMQ不错特性的理解,譬如如何编写RabbitMQ插件。相信处于RabbitMQ探索之旅不同阶段的读者都能从本书获益。
本书适合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开发者或者架构师阅读,也可以作为RabbitMQ运维工作的参考等
(美)维德拉(Alvaro Videla),(美)威廉姆斯(Jason J.W.Williams) 著;汪佳南 译 著作 Alvaro Videla,是一名专门从事基于MQ应用程序的开发者和架构师。
Jason J.W.Williams,是消息通信服务供应商DigiTar公司的CTO,他领导着设计与开发工作。
《分布式系统中的消息队列:原理、架构与应用》 摘要 在当今互联互通的数字化浪潮中,分布式系统已成为支撑现代应用不可或缺的基石。这些系统由数量庞大、地理分散的组件协同工作,以提供高可用性、可伸缩性和容错性。然而,分布式系统固有的复杂性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其中最突出的便是组件之间如何高效、可靠地通信。当异步通信成为主流,当解耦服务成为必然,当海量数据需要有序传递,消息队列技术便应运而生,并迅速成长为分布式系统架构中的关键一环。 本书深入探讨了分布式系统中消息队列的核心原理、设计理念、架构演进以及实际应用。我们将从消息队列的根本价值出发,解析其在提升系统可用性、可伸缩性、解耦性和异步处理能力方面的作用。本书不拘泥于单一的产品实现,而是以更加宏观的视角,剖析不同类型消息队列的设计哲学,包括点对点(Point-to-Point)与发布/订阅(Publish/Subscribe)模型,以及它们各自适用的场景。 在核心原理部分,我们将详细讲解消息队列的构建基础,如消息的生产、存储、消费机制,消息的持久化策略,以及保证消息传递的各种“保证”,包括至少一次(At-least-once)、最多一次(At-most-once)和恰好一次(Exactly-once)传递语义。我们将深入分析这些传递保证的实现原理、权衡取舍,以及它们对系统设计带来的影响。 架构是分布式系统的骨架,消息队列的架构设计更是直接关系到系统的性能、可靠性和可扩展性。本书将深入剖析消息队列的典型架构模式,包括单节点模式、主从模式(Master-Slave Replication)、集群模式(Clustering)和跨区域复制(Cross-Region Replication)。我们会探讨在不同场景下,如何选择合适的架构,以及每种架构所带来的优势和潜在的挑战。例如,集群模式下,我们将详细讨论领导者选举、数据分片(Sharding)、负载均衡(Load Balancing)以及故障转移(Failover)等关键技术。 除了理论知识,本书还将聚焦于消息队列在实际应用中的落地。我们将通过详实的案例分析,展示消息队列如何在各种业务场景中发挥关键作用。这包括但不限于: 系统解耦与微服务通信:微服务架构下,服务之间的直接调用往往会导致强耦合,使得系统难以维护和扩展。消息队列能够作为服务间通信的中间件,实现服务间的异步解耦,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韧性。 异步处理与任务分发:对于耗时操作,如邮件发送、报表生成、视频转码等,将其放入消息队列进行异步处理,可以显著提升用户体验和系统吞吐量。 数据同步与事件驱动:在多个数据源需要保持一致的情况下,消息队列可以作为数据同步的枢纽,实现数据的实时或近实时同步。同时,基于事件驱动的架构(Event-Driven Architecture)也离不开消息队列的支持,用以传递各种业务事件。 削峰填谷与流量控制:面对突发流量,消息队列能够有效缓冲请求,避免后端服务过载,实现流量的削峰填谷,保证系统的稳定性。 日志收集与监控:将大量的日志信息通过消息队列进行收集和分发,可以方便地传输到各种分析和监控系统中。 本书旨在为分布式系统工程师、架构师、开发人员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学习平台。无论您是初次接触消息队列,还是希望深化对这一技术的理解,本书都将为您带来宝贵的知识和实用的指导。我们鼓励读者在学习理论的同时,积极思考如何在自己的实际项目中应用这些技术,从而构建更健壮、更高效的分布式系统。 目录 第一部分:消息队列基础 第一章:分布式系统与消息通信的挑战 1.1 分布式系统的定义与特点 1.2 分布式系统中的通信模型:同步与异步 1.3 分布式系统面临的挑战:一致性、可用性、容错性 1.4 消息通信的必要性与价值 第二章:消息队列的核心概念 2.1 什么是消息队列? 2.2 消息队列的基本组成:生产者、消费者、消息、队列 2.3 消息队列的核心功能:缓冲、解耦、异步 2.4 消息传递模型:点对点(Point-to-Point) 2.4.1 工作原理与场景 2.4.2 消息的可靠性问题 2.5 消息传递模型:发布/订阅(Publish/Subscribe) 2.5.1 工作原理与场景 2.5.2 主题(Topic)与订阅者(Subscriber) 2.5.3 消息的广播与过滤 2.6 消息队列的优缺点分析 第三章:消息传递的可靠性保证 3.1 消息传递的“三次握手”:生产者发送、Broker接收、消费者确认 3.2 至少一次(At-least-once)传递 3.2.1 原理与实现机制 3.2.2 潜在的数据重复问题 3.2.3 幂等性设计的重要性 3.3 最多一次(At-most-once)传递 3.3.1 原理与实现机制 3.3.2 潜在的消息丢失问题 3.4 恰好一次(Exactly-once)传递 3.4.1 实现的复杂性与挑战 3.4.2 事务性消息与分布式事务 3.4.3 场景分析与适用范围 3.5 消息确认(Acknowledgment)机制 第四章:消息队列的存储与持久化 4.1 消息存储的必要性 4.2 消息存储方式:内存存储与磁盘存储 4.3 持久化策略: 4.3.1 同步持久化 4.3.2 异步持久化 4.4 消息文件的管理:日志文件、索引文件 4.5 消息过期与清理机制 第二部分:消息队列架构设计 第五章:消息队列的典型架构模式 5.1 单节点模式 5.1.1 架构描述与特点 5.1.2 优缺点分析 5.2 主从模式(Master-Slave Replication) 5.2.1 数据同步机制:同步复制与异步复制 5.2.2 故障转移(Failover)与故障恢复(Failback) 5.2.3 读写分离 5.3 集群模式(Clustering) 5.3.1 数据分片(Sharding)与分区(Partitioning) 5.3.2 领导者选举(Leader Election) 5.3.3 消息路由与负载均衡 5.3.4 集群的扩展性与可用性 5.4 跨区域复制(Cross-Region Replication) 5.4.1 异地容灾与高可用性 5.4.2 延迟与一致性权衡 第六章:消息队列的性能优化与调优 6.1 吞吐量(Throughput)优化 6.1.1 批量发送与消费(Batching) 6.1.2 零拷贝(Zero-Copy)技术 6.1.3 网络传输优化 6.2 延迟(Latency)优化 6.2.1 减少网络跳数 6.2.2 优化消息序列化与反序列化 6.3 消费者并发与扩展 6.3.1 消费者组(Consumer Group) 6.3.2 动态增减消费者 6.4 消息队列服务器调优:内存、CPU、磁盘I/O 6.5 客户端性能优化 第七章:消息队列的监控、运维与安全 7.1 关键指标监控:队列长度、消息速率、延迟、错误率 7.2 日志记录与追踪 7.3 故障排查与诊断 7.4 容灾与备份策略 7.5 消息队列的安全性:认证、授权、传输加密 第三部分:消息队列的应用场景与最佳实践 第八章:系统解耦与微服务通信 8.1 微服务架构的挑战 8.2 消息队列在微服务中的应用 8.2.1 服务间异步通信 8.2.2 事件驱动的微服务 8.3 API网关与服务注册发现 8.4 实际案例分析 第九章:异步处理与任务分发 9.1 场景分析:耗时操作、后台任务 9.2 任务队列的设计与实现 9.3 任务优先级与重试机制 9.4 任务监控与生命周期管理 9.5 实际案例分析 第十章:数据同步与事件驱动架构 10.1 数据一致性挑战 10.2 消息队列在数据同步中的作用 10.2.1 数据库同步 10.2.2 缓存同步 10.3 事件驱动架构(EDA)详解 10.3.1 事件的定义与生命周期 10.3.2 事件总线(Event Bus) 10.4 实际案例分析 第十一章:削峰填谷与流量控制 11.1 应对突发流量的挑战 11.2 消息队列的缓冲作用 11.3 消费者速率控制 11.4 限流与熔断机制 11.5 实际案例分析 第十二章:日志收集、审计与监控 12.1 海量日志的挑战 12.2 日志收集与分发系统 12.3 与ELK Stack(Elasticsearch, Logstash, Kibana)等系统的集成 12.4 审计追踪与合规性要求 12.5 实际案例分析 第十三章:消息队列选型与最佳实践 13.1 不同消息队列产品的比较(非具体产品介绍,而是对比维度) 13.1.1 性能指标 13.1.2 可靠性保证 13.1.3 易用性与生态系统 13.1.4 运维复杂度 13.1.5 成本考量 13.2 如何根据业务需求选择合适的消息队列 13.3 消息队列使用的通用最佳实践 13.4 常见陷阱与规避策略 附录 A. 分布式一致性协议简介(Paxos, Raft) B. 消息序列化格式(JSON, Protobuf, Avro) 结束语 消息队列技术作为分布式系统架构中不可或缺的组件,其重要性日益凸显。本书从原理到架构,从应用到实践,力图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的学习路径。通过掌握消息队列的核心知识,理解其设计哲学,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思考,我们相信您将能够更好地构建高可用、可伸缩、易于维护的分布式系统。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我一直对消息队列的概念感到有些模糊,特别是RabbitMQ,虽然听过很多次,但总觉得隔着一层纱。拿到《RabbitMQ实战》这本书,我真的像是找到了“救星”。翻开目录,我就被深深吸引住了,从最基础的消息模型讲起,什么生产者、消费者、交换机、队列,这些概念用非常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清楚了,而且配有很多图示,一下子就把我从云里雾里拉回了地面。后面讲到的各种交换机类型,直连、主题、扇形、持久化,讲解得细致入微,还特别提到了它们的应用场景,让我恍然大悟,原来不同的场景下应该选择不同的交换机,这比我之前在网上零散搜集的信息要系统和深入得多。

评分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吸引人,读起来一点也不枯燥。作者善于用类比和生活化的例子来解释复杂的概念,让即使是没有多少消息队列背景的读者也能轻松理解。我特别欣赏作者在讲解一些高级特性时,并没有直接抛出复杂的API,而是先从底层原理出发,逐步揭示其奥秘。比如,在讲解RabbitMQ的内部工作机制时,作者通过生动的图解和逻辑清晰的文字,将复杂的内存管理、磁盘IO、网络通信等都展现得淋漓尽致。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消息队列的理解上了一个全新的台阶,不再是停留在“调用API”的层面,而是真正地“懂了”RabbitMQ。

评分

这本书的实战部分真是太赞了!作者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手把手地教你如何搭建环境,如何进行配置,甚至还提供了大量的代码示例。我记得其中一个章节讲到的是如何处理消息的ack机制,也就是消费者收到消息后的确认。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它关系到消息的可靠投递,我之前就遇到过消息丢失的问题,看了这章讲解,才明白是ack机制没有配置好。作者详细介绍了自动ack和手动ack的区别,以及什么时候应该使用哪种,并且提供了相应的代码实现,我跟着书中的步骤一步步操作,很快就掌握了这一关键技能。还有关于消息持久化、死信队列、延迟队列的讲解,都配有实际操作指南,让我能够真正地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项目中去,解决实际遇到的技术难题。

评分

对于想要深入理解RabbitMQ的开发者来说,这本书绝对是不可多得的宝藏。它不仅仅是教你如何“使用”RabbitMQ,更重要的是让你理解“为什么”要这么做。比如,书中对于RabbitMQ的集群部署和高可用方案讲解得非常透彻。我之前对集群的概念一直有些敬而远之,觉得很复杂,但通过这本书的讲解,我才发现原来步骤是如此清晰,而且作者还分析了不同部署模式的优缺点,让我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做出最优选择。特别是关于镜像队列和仲裁队列的对比分析,让我对如何保证消息不丢失、服务不中断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绝对值得反复研读。

评分

我是一名正在学习微服务架构的开发者,而RabbitMQ在微服务通信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这本书的出版,对于我这样的初学者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它从零开始,循序渐进地引导我理解消息队列在微服务中的价值,以及如何利用RabbitMQ构建可靠、高效的分布式系统。书中关于消息队列的各种设计模式,例如事件驱动、任务异步化等,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且结合了RabbitMQ的特性进行了实际的案例分析。我尤其喜欢书末尾关于性能调优和监控的章节,这些内容对于保证生产环境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能让我少走很多弯路,避免踩坑。

评分

这应该是市面上唯一一本讲mq

评分

实战:用形状部件制作企业分公司地址查询 68

评分

实战:使用中继器制作产品列表 76

评分

人丑就要多读书

评分

实战:使用中继器制作产品列表 76

评分

不错

评分

2.1.7部件管理窗口 61

评分

翻译太差,版本过久,事例不是java版,

评分

不错的一本书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