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智慧从哪里来:点评100个教育案例(小学)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点评100个教育案例(小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晓春 著
图书标签:
  • 小学教育
  • 教育案例
  • 教育智慧
  • 教学反思
  • 课堂教学
  • 思维培养
  • 问题解决
  • 教育方法
  • 教师发展
  • 教育理念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1743522
版次:1
商品编码:10038546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大夏书系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05-09-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36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很实际,很现实,很值得思品,很值得去体会、探索、去悟!不管是新教师还是老教师,都值得一读,可以给新教师指导、启发;可以让老教师重新审视一下以往的教育经验,可以让自己教育经验的合理处与书中案例产生共鸣,也可以与书中的见解产生必要的辩证的争议。总之,对于教育界人士来说,肯定是良师益友!

内容简介

  本书汇集了100个中学教师及班主任常常碰到的棘手问题,作者积40余年教学经验,对这些问题条分缕析,进行鞭辟入里的解答,为教师提供最切实的专业指导。本书既是教师的得力助手,又是教师进行案例研究的范本。
  本书所选的案例,凡是没有注明出处,只注明作者名字的,均出自“教育在线”各栏目。有个别文章,不属于教育事件,只是陈述了某种教育观点,或提出了某个问题,严格地说不算“案例”,也放在一起了。本书主要是写给小学教师的,因此所选案例都是小学发生的事情,但是也有若干案例虽然是发生在中学,但在小学也很普遍,我也收进来了。

作者简介

  王晓春,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高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有家庭教育、教师观念更新和语文教学改革等,多年来出版家庭教育难题会诊、家教参谋、走进孩子的心灵、寻找素质教育的感觉、开辟素质教育的绿地等十余部专著,总计逾150万字。经常在报刊发表家教研究文章,多次在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做家教专题讲座。多年来应邀给全国各地家长及老师做报告,目前已达数百场,受到广泛好评。多年的家教研究、咨询、培训工作,使他在家教领域显示出独到的见解和深刻的洞察力,并致力于帮助家长解决当代家教难题,被广大家长称为“家教救星”。

目录

第一部分 教师问题
【案例1】用智慧启迪智慧用心灵感化心灵(1)
【案例2】找骂(6)
【案例3】教育专家的方法为何不灵?(11)
【案例4】师范教育中到底什么是最要紧的?(13)
【案例5】质疑数十万元造神童(16)
【案例6】爬树风波(18)
【案例7】来,让我抱抱你(22)
【案例8】课间有学生打架了(24)
【案例9】水彩笔的故事(27)
【案例10】换个角度(摘要) (29)
【案例ll】意外的收获(33)
【案例12】秘密约定(35)
【案例13】让老师困惑不解的孩子(37)
【案例14】大眼睛春(43)
【案例15】这个班主任到底该怎样当?(47)
【案例16】教育也是很顽强的(55)
【案例17】如何对付上课说闲皮话?(57)
【案例18】一个永远说不明白的问题(60)
【案例19】如此学生怎么教?(63)
【案例20】一个争强好胜的孩子(65)
【案例21】我这样教学生去“爱” (71)
【案例22】孩子的自私心理怎么克服?(77)
【案例23】小女孩捡到了一角钱,交给老师(79)
【案例24】孩子,你尊重普通的劳动者吗?(81)
【案例25】“学校教育大批判”:一种浅薄的时尚(85)
【案例26】医生越老越香,教师越老越臭(91)
【案例27】求学——就是老师求学生学嘛! (94)
【案例28】我的文学感悟力都在语文教学中消磨殆尽了(95)
【案例29】丁俊晖:打球有钱挣读书有啥用(摘要)(97)

第二部分 学生问题
【案例30】怎样集中学生注意力?(102)
【案例31】该怎么帮助你,我的孩子?(105)
【案例32】不写作业(107)
【案例33】疯了——个学生这么多的作业(109)
【案例34】硬是不写作业(摘要)(112)

前言/序言



点亮教育星空:洞悉小学教育的智慧脉络 这是一本关于教育智慧的书,但它不直接提供现成的答案或套路。相反,它邀请读者一同踏上一场探索之旅,深入小学教育的广阔天地,从真实的实践中提炼出深刻的洞见。本书不拘泥于理论的枯燥,也不满足于经验的浅尝辄止,而是以一种沉浸式的、反思性的方式,带领我们走进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教育场景,感受其中蕴含的智慧火花。 我们都知道,教育并非一蹴而就的工程,而是一门精妙绝伦的艺术,一种需要耐心、热情和智慧的长期耕耘。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儿童的心智如同初生的幼苗,渴求阳光雨露的滋养,需要教师悉心呵护,引导他们认识世界、塑造品格、点燃求知欲。然而,教育的实践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公式,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每个班级都可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在纷繁复杂的情境中,做出最适合当时当地的选择?如何在教育的十字路口,找到那条通往智慧的路径? 本书便是为了回应这些发问而生的。它精心选取了一百个极具代表性的小学教育案例,这些案例并非只是简单的事件记录,而是经过层层筛选、深入分析后的典型缩影。每一个案例都折射出教育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境、创新、反思与成长。它们涵盖了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从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到如何有效管理课堂秩序;从如何应对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到如何处理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从如何促进家校合作,到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这些案例,如同散落在小学教育沃土中的颗颗珍珠,闪烁着各自独特的光芒。 然而,本书的价值远不止于呈现这些案例。它真正的核心在于“点评”二字。每一篇案例的分析,都不仅仅是对事件的复述,而是对背后教育理念、策略和效果的深度剖析。点评者并非高高在上的评判者,而是经验丰富的同行者,他们以敏锐的教育触觉,抽丝剥茧般地揭示出案例中隐藏的教育智慧。他们会追问:为什么在这个情境下,某个做法会奏效?又或者,为什么某个看似合理的尝试,却未能达到预期效果?他们会从多个角度审视问题,将案例置于更广阔的教育理论和实践背景中进行解读,帮助读者理解表象之下的深层逻辑。 例如,当面对一个课堂上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案例时,本书不会简单地归咎于学生的“不听话”,而是会深入分析课堂活动的设计是否有趣,教学语言是否生动,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状态是否受到影响,教师的情绪和状态是否传递出负面信息等。通过这样的多维度审视,读者会被引导去思考,如何通过优化教学设计、调整教学节奏、改善师生关系来解决问题,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批评或惩罚。 又比如,在一个关于处理学生之间矛盾的案例中,本书的点评将不会仅仅停留在“让孩子们道歉”这样简单的层面上。它可能会引导我们思考,如何帮助学生理解彼此的感受,如何引导他们学习沟通和解决冲突的技巧,如何建立一个互助互谅的班级氛围。这种深入的剖析,将教育智慧从“处理事件”提升到“培养能力”的层面。 本书的另一大亮点在于其“点拨”式的叙事风格。它不试图用大量的理论术语来压倒读者,而是采用一种启发式的提问和引导,鼓励读者主动思考,自行探索。在阅读每一个案例的点评时,读者仿佛能听到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在耳边低语,分享他的心得和感悟,并巧妙地提出一些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是关于教师的专业素养,可能是关于教育的价值取向,也可能是关于我们如何看待儿童的成长。通过这些问题的引导,读者会被激活自身的教育智慧,将书中的案例与自身的教育实践联系起来,形成自己的判断和理解。 本书所蕴含的教育智慧,是多层次、多维度的。它包含了: 教学智慧:如何设计引人入胜的课堂,如何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如何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管理智慧:如何建立良好的班级秩序,如何处理学生行为问题,如何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如何与家长有效沟通。 情感智慧:如何理解和关爱学生,如何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如何处理学生的情绪困扰,如何培养学生的同理心。 发展智慧:如何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何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反思智慧:如何持续学习和成长,如何从成功和失败中吸取经验,如何不断优化自己的教育实践。 对于小学教师而言,本书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案头宝典”和“思想启迪者”。它能够帮助新手教师快速了解小学教育的常见挑战,学习资深教师的宝贵经验;它能够帮助在职教师在日复一日的教学实践中,找到新的灵感和动力,突破瓶颈,提升专业能力。 对于教育管理者和研究者而言,本书提供了大量鲜活的、源于一线实践的素材,是了解小学教育现状、探索教育改革路径的重要参考。 而对于家长而言,本书则提供了一个窗口,让他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学校教育的复杂性和教师的辛勤付出,从而更好地与学校和教师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孩子的成长。 本书的叙述语言平实而富有感染力,案例的选取贴近生活,点评的分析深入浅出,整体风格既有专业性又不失可读性。它摒弃了空泛的说教,回归教育的本质,关注每一个具体的孩子,关注每一次真实的教育互动。 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我们将会发现,教育的智慧并非来自某种神秘的天赋,也不是某个封闭的理论体系,它就蕴藏在每一次细致的观察、每一次耐心的倾听、每一次真诚的互动、每一次深刻的反思之中。它是在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的过程中,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宝贵财富。 本书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良师益友,它不直接告诉我们“该怎么做”,而是通过分享一个又一个“是怎么做的”以及“为什么这么做的”故事,引导我们自己去思考、去感悟,最终找到属于我们自己的教育智慧。它鼓励我们拥抱教育的不确定性,珍视教育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有无限的潜力等待被发掘。 翻开本书,就像打开了一扇扇通往小学教育智慧殿堂的大门。愿每一位阅读者都能在其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束光,照亮教育之路,点亮孩子们的未来。这是一次关于教育的深刻对话,一次关于智慧的生动呈现,一次关于成长的美好邀约。

用户评价

评分

初次翻阅这本书,就被它的标题吸引住了。《教育智慧从哪里来:点评100个教育案例(小学)》,光是这几个字就充满了探究的意味,仿佛在邀请我一同走进教育的迷人世界,去发掘那些闪耀着智慧的瞬间。作为一个对教育充满好奇和热情的读者,我迫切地想知道,究竟是什么样的案例,才能被冠以“智慧”之名?作者又是如何抽丝剥茧,将这些教育的精髓呈现出来?我期待的是,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一个个的事件,而是能够深入分析,剖析每一个案例背后的教育理念、实践方法以及可能带来的深远影响。我希望这本书能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用生动的故事和深刻的洞见,为我指点迷津,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教育的本质,并从中汲取养分,提升自己在教育实践中的智慧。我尤其关注的是,这些案例是否能触及到教育中最核心的问题,比如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处理师生关系中的挑战、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如何构建一个积极健康的学习环境。我对书中对“智慧”的定义和解读充满了期待,希望它能提供一些新颖的视角,打破我固有的认知,让我对教育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评分

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教育的智慧并非天赋,而是可以习得和培养的。这本书《教育智慧从哪里来:点评100个教育案例(小学)》为我打开了一扇全新的窗户,让我看到了教育背后蕴含的深刻哲理和实践技巧。它并没有提供一套僵化的教育理论,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案例,展现了教育者在不同情境下的智慧应对。我看到了老师们如何因材施教,如何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如何在挑战中寻找机遇,以及如何用爱和耐心去引导每一个孩子。书中的点评部分更是点睛之笔,它不仅仅是对案例的简单复述,更是对背后教育逻辑的深度剖析,让我能够触类旁通,将这些智慧迁移到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我特别喜欢书中对“反思”的强调,它告诉我,教育的智慧往往来源于不断的自我审视和经验积累。这本书让我认识到,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者,需要一颗敏锐的心去捕捉教育的细节,一份执着的心去追求教育的真谛,以及一种不断学习的心去拥抱教育的未来。

评分

这本书《教育智慧从哪里来:点评100个教育案例(小学)》给我带来的最大冲击,是让我认识到教育的“变”与“不变”。“变”在于教育形式的多样性,100个案例,100种可能,展现了教育在不断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中的创新与活力。“不变”在于教育的初心和核心,那就是对每一个生命的尊重,对每一个灵魂的关怀,以及对学生未来发展的期许。我从书中的案例中看到了教育者如何巧妙地运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塑造他们的品格。作者的点评,不仅仅是分析案例的成败,更是揭示了教育的深层逻辑,让我能够透过表象看到教育的本质。我特别喜欢书中对“试错”的鼓励,它让我明白,教育的智慧,也包含着允许学生犯错,并从错误中学习的勇气。这本书就像是一次深度的教育对话,让我受益匪浅,也更加坚定了我在教育道路上不断探索和前进的决心。

评分

这本书的视角真是太独特了!我一直觉得,教育的智慧并非空中楼阁,而是藏匿在日常教学的点点滴滴之中。这本书的出现,就像是在混沌的教育海洋中点亮了一盏盏明灯,指引我发现那些被忽略却至关重要的教育火花。《教育智慧从哪里来:点评100个教育案例(小学)》这个标题本身就带有一种发现之旅的邀请,让我忍不住想要深入其中,去探寻那些隐藏在平凡故事下的不平凡教育理念。我期待的是,它能提供一系列真实、鲜活的案例,这些案例或许是课堂上的一个巧妙提问,或许是处理学生冲突时的一个温情介入,亦或是激发学生潜能的一个意外惊喜。更重要的是,我希望作者能够通过对这些案例的细致点评,帮助我提炼出其中的共性智慧,理解教育者是如何在复杂多变的教学环境中,运用智慧化解难题、成就学生的。我尤其希望能从书中学习到如何观察和发现教育中的“智慧点”,并将这些智慧转化为自己教育实践的指导原则。这本书能否帮助我提升对教育现象的洞察力,让我不再仅仅是“教书”,而是真正地“育人”,这是我最关注的。

评分

我一直认为,教育的本质在于“人”。这本书《教育智慧从哪里来:点评100个教育案例(小学)》恰恰是从“人”的角度切入,通过100个鲜活的教育案例,展现了教育者与学生之间那些充满智慧的互动瞬间。我从书中看到,教育的智慧并非一蹴而就,它源于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尊重,对学生成长规律的深刻理解,以及在教育过程中不断进行的探索和创新。作者的点评,更是将这些案例中的智慧提炼出来,让我能够更清晰地看到,那些看似微小的教育行为,是如何蕴含着巨大的能量,影响着学生的成长轨迹。我尤其欣赏书中对“情感教育”的重视,它让我明白,真正的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心灵的沟通和情感的连接。这本书就像是一份宝贵的教育笔记,记录了无数教育者智慧的火花,为我提供了丰富的借鉴和启示,让我更加坚定地相信,教育是一场充满爱与智慧的旅程。

评分

送货快速,点赞。感觉现在书好贵,优惠力度也不如以前了。如果便宜些就好了。书很好,已经多次购买和推荐。

评分

④关系和谐,才能有轻松愉快;关系融洽,才能够民主平等。生生和谐、师生和谐、环境和谐、氛围和谐,都需要教师的大度、风度与气度。与同行斤斤计较,对学生寸步不让,艰难有和谐的课堂。和谐的关键在

评分

送货快速

评分

送货快速

评分

书很好!物流速度超快!

评分

不错的

评分

相信不错

评分

正版,挺好,京东物流就是准确,说哪天就哪天,绝不提前一天

评分

记得小时候,老爸在教育我们兄妹几人要好好读书时,常常说的那一句话:“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直到后来我才知道这句话并非老爸的杜撰,而是借用古人所言。不管怎样,这句话当时对我们确实起到了一些作用。在我们那幼小的心灵里,从此便播下了读书的种子,我们总是有意无意地把读书看作是一件很高尚、很美好的事情,再后来便觉得读书是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