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以实物为准) | ||
| 书名:奈特骨骼肌肉影像解剖图谱 | 作者:梅杰 , 玛林孔克 | 译者: 殷国勇 | 定价:298.00 |
| ISBN:9787509189177 | 出版社:人民军医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年1月1日 |
| 版次:1 | 印次:1 | 开本:16 |
| 重量:2.1 Kg | 字数:1 | 精装:613页 |
| 温馨提示:出版时间超过3年的图书,因长时间储存可能会产生纸张缺陷或封面显旧,敬请谅解!(以实物为准) | ||
| 内容简介 | |
本书分上下肢两部分,共15章,作者以影像图和相应截面解剖图对比的形式分别介绍了肩、上臂、肘、前臂、腕关节、手和手指、拇指、髋关节、大腿、膝关节、小腿、足和踝、跖板等部位的解剖结构,每一页均提供同一解剖横断面的三种表现形式:上半页为T1加权像,下半页为相对应的T2加权像,反面则为作者的插图。此外,还涉及有正常解剖的注意事项、解剖变异、诊断要点及病理过程等相关内容。本书极高的临床实用性,是一部医学影像学入门经典教材。 |
| 作者简介 | |
殷国勇,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骨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南京医科大学特聘教授,美国Rochester大学客座教授。兼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二审评委,江苏省康复医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康复医学会修复与重建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脊柱脊髓损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以及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中国脊柱脊髓损伤专业委员会、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损伤专业委员会、中国修复与重建委员会等学术团体兼职。 从事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工作近30年,在颈、腰椎手术方面具有较深造诣。近年来,领导课题组自主研发的新型椎体扩张器(2014年获得实用新型专利),在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及青壮年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于2008年获“江苏省人民医院临床诊疗新技术新项目成果奖”一等奖,2011年获江苏省卫生厅“医学新技术引进奖”一等奖,2012年获“江苏省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2013年获“江苏省医学科技奖一等奖”及“华夏医学科技奖三等奖”,取得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获得国内外医学界充分肯定。 以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近30篇(总影响因子超过100,被引用次数逾1000次),主持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近20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重点项目1项、面卜项目4项)。 |
| 目录 | |
第1章 上肢概述 第2章 肩关节 轴向位 冠状位 矢状位 第3章 上臂 轴向位 第4章 肘关节 轴向位 冠状位 矢状位 第5章 前臂 轴向位 第6章 腕关节 轴向位 冠状位 矢状位 第7章 手和手指 手的轴向位 手指轴向位 冠状位 矢状位 第8章 拇指 轴向位 冠状位 矢状位 第9章下肢概述 第10章 髋关节 轴向位 斜轴向位 冠状位 斜冠状位 矢状位 第11章 大腿 轴向位 第12章 膝关节 轴向位 冠状位 矢状位 第13章 小腿 轴向位 第14章 足踝 轴向位(长轴向) 冠状位(短轴向) 矢状位 |
说实话,一开始我对这本《奈特骨骼肌肉影像解剖图谱》抱有非常高的期待,毕竟“经典教材”的名头可不是盖的,而且还出自梅杰、殷国勇这样的名家之手,质量应该毋庸置疑。拿到书后,我确实被它的内容所震撼。书中的影像图谱极其丰富,覆盖了骨骼肌肉系统的各个层面,无论是常规的X线、CT,还是更精细的MRI,应有尽有。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不仅仅是罗列各种影像,而是深入浅出地解释了不同成像技术下,同一解剖结构呈现出的不同特点。这对于理解影像学的原理非常有帮助。我之前学习解剖时,总觉得书本上的二维平面图有些抽象,到了临床上看到影像时,更是摸不着头脑。这本书正好解决了我的痛点,它将静态的解剖知识与动态的影像表现完美结合。我特别欣赏其中一些“对比图”,一张是标准的解剖图,另一张是对应的影像学断层图,两者放在一起,对比异常鲜明,让人瞬间就能理解。此外,书中对于一些常见骨骼肌肉疾病的影像表现也有涉及,虽然不是重点,但作为入门教材,能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也为日后的深入学习指明了方向。不得不说,这本书就像一把金钥匙,为我打开了医学影像学的大门,让我能够更自信地去探索这个充满挑战的领域。
评分这本《奈特骨骼肌肉影像解剖图谱》真是我学习医学影像学的“启蒙之光”!刚开始接触影像学的时候,感觉就像一头雾水,各种黑白灰的影像片子堆积在一起,完全不知道它们到底代表着什么,更别说要从中解读出病变了。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用最直观、最清晰的图谱,一点点地剥开了医学影像学的神秘面纱。我尤其喜欢它在讲解骨骼肌肉系统时,那种从宏观到微观、从正常结构到变异形态的循序渐进。每一张图都经过了精心的标注,而且配以详实的文字说明,让我能够对照着解剖结构,去理解影像片上出现的各种条纹、阴影和密度差异。它不仅仅是简单地展示图片,更重要的是教会我如何“看懂”这些图片,如何通过影像的语言去认识人体。我记得有一次,我在看X光片时,总觉得某个地方的骨骼线条不太对劲,翻开这本书,对照着书中相近的部位,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是某个小的骨骺线表现,而不是什么异常。这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真的非常棒!而且,这本书的排版设计也很人性化,图文并茂,阅读起来一点都不枯燥。我常常会花上很长时间,沉浸在这些精美的图谱中,感觉自己就像亲手在解剖一样,对骨骼肌肉的每一块肌肉、每一条骨骼都了如指掌。这本书的价值,绝对远超价格本身,它为我打下了坚实的影像学基础,让我对接下来的学习充满了信心。
评分作为一名正在努力学习影像学的医学生,我深知基础知识的重要性,而《奈特骨骼肌肉影像解剖图谱》无疑为我提供了最坚实的地基。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它的“图谱”属性,图片质量极高,清晰度、对比度都无可挑剔。而且,它并没有停留在简单的图片展示,而是将解剖知识与影像学原理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我曾经在复习某个骨骼的解剖结构时,总是记不住它的各种突起和凹陷,但看了这本书对应的影像图后,一切都变得清晰起来。书中对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拍摄的影像都做了详细的说明,这对于我理解三维空间里的骨骼肌肉形态至关重要。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于一些复杂关节的影像解析,比如肩关节、髋关节,在影像上看起来常常很复杂,但通过这本书的图谱讲解,我能够逐层剥离,看清每一个重要的解剖标志。它不仅仅是一本“看图识字”的书,更是一本“看图学知识”的书。每次翻阅,我都能从中获得新的理解和领悟。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的全面性和系统性,它为我构建了一个清晰的影像学知识框架,让我能够更有条理地进行学习和复习,避免了走弯路。
评分坦白讲,医学影像学的学习过程充满了挑战,尤其是当需要将抽象的解剖知识转化为具体影像表现时。而《奈特骨骼肌肉影像解剖图谱》这本书,就像一位耐心的向导,带领我一步步穿越迷宫。《奈特骨骼肌肉影像解剖图谱》不仅仅是关于骨骼和肌肉的影像,它更侧重于将影像学技术与人体解剖学紧密联系起来,让我明白为什么在不同的影像设备下,同一个结构会呈现出不同的灰度差异。我非常喜欢书中对于一些“易混淆”的解剖区域的影像对比,比如骨骼的骨皮质、松质骨以及周围的软组织,在X光片上的表现都不同,这本书通过精美的图例,清晰地展示了这些区别,大大降低了误读的可能性。我记得有一次在看患者的CT片时,发现一个小小的骨赘,我犹豫不决是正常的生理退行性改变还是病理性的增生,翻开这本书,对照着书中类似情况的影像,我才找到了答案。这种“实践出真知”的感觉,是任何理论知识都无法替代的。这本书的实用性,绝对是其最大的优点之一,它让我能够更自信地将课堂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
评分医学影像学领域博大精深,想要入门并非易事,但《奈特骨骼肌肉影像解剖图谱》这本书,就像是一盏明灯,为我指引了方向。这本书的精髓在于它对影像图谱的极致追求,每一张图都是精心挑选和制作的,质量堪称一流。我最欣赏的是它不仅仅呈现了静态的影像,更重要的是,它通过细致的标注和讲解,让我能够理解影像背后所蕴含的解剖知识。书中的内容逻辑性非常强,从骨骼系统的各个部位,到肌肉组织的详细成像,再到一些常见病变的影像表现,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我经常会把这本书作为我学习影像学的“参考书”,遇到不确定的地方,都会翻开它,它总能给我最准确的解答。它不仅仅是一本“教材”,更像是一位“私人影像学导师”,随时随地都能为我提供帮助。我曾因某块肌肉的起止点模糊不清而困扰,但看了书中对应的MRI图像,我才彻底理解了它的空间位置和走行。这种“学以致用”的学习体验,是这本书带给我的最大价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