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戰鬥的海狸”:1939年西濛娜。德.波伏瓦在一張小照片背麵的寫下的這幾個字就像一個許諾,描繪瞭她在私人和公共生活領域同樣一絲不苟的人生規劃。
戰後、冷戰時期、反殖民時期的政治衝突把她推嚮激進,思想中幾乎沒有懷疑、寬容和妥協的餘地。她作品的大獲成功,《第二性》在並非全是女性的讀者那裏引起的全球性反響,勾勒齣瞭她的形象,之後《迴憶錄》讓這一形象更加鮮明。一個被她塑造、由她掌控、清晰明確的形象。有時候缺少一個狂熱的、被生活的熱忱和虛無的恐懼所睏擾的女人內心的種種矛盾。
描繪西濛娜·德·波伏瓦作為“戰鬥的海狸”的形象,同時也意味著在講述20世紀,這個“極端的世紀”。一個徹底對抗的世界,法國知識分子在其中還有一個角色可以扮演,那就是“偉大的良知”,慷慨激昂、不屈不撓,有時到瞭盲目的境地。種種偉大意識形態的破滅、歐洲霸權的終結、全球化都標誌著我們進入瞭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但重讀西濛娜.德.波伏瓦火熱的作品,我們不禁捫心自問:把對絕對的熱衷讓位於一種對她曾經直麵的大問題沒有給齣答案的相對主義,我們是否該因此而沾沾自喜?
作者簡介
達妮埃爾·薩樂娜芙,(1940—)法國作傢,巴黎高等師範學院畢業,曾任巴黎十大文學教授多年,費米娜奬評委,《世界報》、《歐洲信使》、《現代》等報刊雜誌特約撰稿人,發錶著作三十餘部,有小說、戲劇、散文、遊記、論著,多次獲法國和歐洲的文學大奬,如小說《古比奧之門》獲勒諾多奬(1980),她本人因文學成就獲法蘭西學院大奬(2005),小說《弗拉加》獲讓·吉奧諾大奬(2005),戲劇《畢竟》獲瑪格麗特·杜拉斯大奬(2006),傳記《戰鬥的海狸》榮膺歐洲文學奬(2008)。
作品:
《阿姆斯特丹之旅,或交談的法則》(1977)
《古比奧之門》(1980)
《一個寒冷的春天》(1983)
《幽靈生活》(1986)
《羅馬,換言之》(1986)
《夫妻談話》(1987)
《永彆》(1988)
《逝者的饋贈》(1991)
《途經東方》(1991)
《城與城》(1991)
《廢墟的原則》(1991)
《魔鬼的三分鍾》(1994)
《死亡信劄》(1995)
《強暴》(1997)
《愛情》(2002)
《我們的法蘭西之愛》(2002)
《上帝.com》(21303)
《弗拉加》(2005)
《我們,我們不愛讀書》(2009)
譯者簡介:
黃葒,南京大學文學博士,巴黎第三大學一新索邦文學博士,南京大學法:語係副教授。著有《杜拉斯和亞洲》(法國,2007)、《經過》(2009),主編。《聖艾剋絮佩裏作品》全集(2008),編著《法語閱讀理解·文化捲》(2002),主要譯作:《夢》、《外麵的世界Ⅱ》、《凡爾賽宮的小陽傘》、《玫瑰的迴憶》、《小王子》、《人類的大地》、《花事》、《然而》、《解讀杜拉斯》、《愛如何降臨》、《對麵的瘋子》等。
瀋珂,南京大學法語係博士研究生,已齣版譯作《希特勒時代的柏林》、《音樂教師和音樂神童》、《領事之子》。
曹鼕雪,南京大學法語係碩士研究生,已齣版譯作《婚禮蛋糕》。
內頁插圖
目錄
中文版序
引言 波伏瓦的肖像:“戰鬥的海狸”
第一章 我背負著上帝行走
第二章 我們的額頭上寫著孿生子的標記
第三章 鞦波互送的魔力
第四章 時光破碎,大地進裂,我變瞭
第五章 恐懼、憤怒、無能為力
第六章 我真正的位置、溫暖的位置,就在您愛意融融的胸口
第七章 後世,我不在乎,幾乎不在乎
第八章 我年近半百:很快一切都將消失
第九章 去親眼看一看行進中的革命
第十章 我的內心有另一個我在哭泣
第十一章 他的死讓我們分離,我的死卻無法讓我們再相聚
結語 若用一句話來概括
譯後記 三重奏、四重奏、藍調芝加哥
附錄一 西濛娜.德。波伏瓦作品列錶
附錄二 讓-保爾·薩特作品列錶
精彩書摘
引言 波伏瓦的肖像:“戰鬥的海狸”
1939年。“奇怪戰爭”初期。西濛娜.德。波伏瓦給當時應徵人伍的雅剋一洛朗。博斯特寄瞭一張小照,在照片的背後她寫道:“戰鬥的海狸”。這和她在照片上凶巴巴的樣子非常契閤:沒有一絲笑容,下巴緊收,一條緊綳的發帶下露齣高高的額頭。尤其是它已經預告瞭日後“海狸”的顯現,雖然當時她纔三十齣頭。我們在這張照片上看到瞭她日後所有的鬥爭,在作品中就像在生活中一樣,《第二性》和女性的反抗,對各種激進的女權運動的支持,從中國到古巴,旗幟鮮明地反對阿爾及利亞戰爭,偉大的隨筆《老年》,恢宏的《迴憶錄》、……但我們也知道這其中還有更多蘊涵:它是生命、愛情、幸福、作品,它是西濛娜.德.波伏瓦作為“戰鬥的海狸”的介入姿態,直麵挑戰。
她所做的一切、她所經曆的一切,是一場無休無止的戰鬥。對抗時代、對抗偶然、對抗自我。為瞭讓她那獨一無二的一生完全呈現,我必須把它從覬覦它、要對它蓋棺論定的虛無中搶奪齣來,應該熱情洋溢地去生活,帶著渴望、帶著貪婪。活得有滋有味的女人,品味多樣,充滿責任感的女人,這就是西濛娜·德·波伏瓦給我們的印象;但她的渴求同時也是一項使命。幸福本身,就像其他一切東西,沒有鬥爭就不可能得到也不可能持續;它既是一個恩賜、一份驚喜,也是一種責任:而不幸就是存心讓自己不幸福,或者說至少同意讓自己不幸福。如果說有人“擅長”讓自己幸福,就像她那樣,但不去抗爭,幸福便不可得——幸福需要構建。她很早就對此確信無疑,以至於1929年當她重讀自己寫於1927年的手記時。她嚴格地做瞭自我修正。她曾經寫道:(5月9日)“人不得不崇尚幸福,因為幸福可以阻止他想到死亡;但幸福永遠都不會是一種消遣。”在這句話的對麵,我們可以讀到:“1929年5月——不,用我所有的力量,不。隻有生命是真實的,因為死亡不會思考。”最高的任務,我們無法逃避的,就是活著,成為我們自己。活著並不是一種單純的激情,而是一種責任,一份工作,一場考驗,一部作品。或者說,就是強有力地命中要害,從團塊中脫離齣來,去塑造。在歲月的岩石上“雕刻”人生,還有愛情,書籍,生命——詞語。用一種不鬆軟、不輕柔的材料。
西濛娜·德·波伏瓦全部的作品,包括小說,都帶著鬥士的印記,直到她的風格、句子的剪裁、節奏,直到那無刻不在、不讓讀者懈怠的聲音。她的全部作品都迴響著警醒和熱切、不安和戰鬥的信息。或許是時代使然,那是個強權對壘、被稱為“奇怪戰爭”的時代。在那個時期,薩特和她,團結一緻又充滿批判精神,充滿批判精神又團結一緻(即使,最後幻滅湮沒瞭一切),一直都站在共産主義和革命的陣營裏,他們義無反顧地擯棄“資産階級”、殖民主義、現有秩序、美式“帝國主義”和一個存在著任何形式的不公和壓迫的世界界……正因為這樣,在閱讀西濛娜·德·波伏瓦的作品、不僅是她的迴憶錄的時候,我們所産生的印象是她的作品觸及瞭所有領域(知識分子、政治、文學、友誼、愛情),置身在一個多極世界麵前,仿佛在儒勒·凡爾納小說中的伏打電池前,隻要人們把電池的兩極相碰就會進濺齣耀眼的電光,可以照亮幽深的海洋,也可以讓人受傷甚至喪命。我們處在戰爭年代。顯然,在戰爭年代,我們沒有時間去細緻人微,流連於細節或許會讓我們付齣慘重代價。對手很快就成瞭敵人,敵人很快就被化為烏有;至於朋友,即使他們是“傢庭”中的一員,他們也從來不能閑著。“必須和您一樣思考,”博斯特說,“而且尤其是得和您同時思考。”
戰爭是否是以和平為其隱秘目的?我們可以就此展開辯論:總之,不到苦難盡頭絕對不會有和平。但苦難永遠沒有盡頭;死亡為一切努力畫上句號,但它並不意味著一切終結。我們從來都不能真正結束任何東西:既不能結束曆史的鬥爭,也不能結束(婦女、民族)解放的戰鬥,也不能結束自我的掙紮;做你自己本身就是一個任務,而且顯然是無休無止的。如果危急的形勢迫使她不讓任何人安寜,她本人也一樣從未得到過安寜,有的隻是暫時的平靜;在戰後巴黎的幾次飲酒“狂歡”或是被薩特稱為“querencias”的小憩:要注意querencia意味著一切但絕非一處休閑度假地,在鬥牛的術語中,它是指公牛感到最自在放鬆的所在。在重新投入戰鬥之前一一或是在受死之前……唯一的休憩就是那些時間停滯不動的片刻一一感性世界突然顯現,在一個平靜的海灣之上,一座高山之巔,在身體勞纍之後體會那一刻純粹的快樂——或者是在一場重病痊愈之後。而和平從來都不是一次休憩——在兩場戰鬥間隙,我們要好好利用這段時間來養精蓄銳,為下一次戰鬥作好準備,為自己投入下一次戰鬥作好準備。
她的所有作品都帶著這一偉大的戰鬥印記:徵服偶然去贏得必然;把全部生命投入到寫作中去實現它的存在。但迴憶錄在其中勢必占據瞭一個既中心又錯落的位置:錯落是因為迴憶錄是作者居高臨下對其整個人生和作品的俯視;中心是因為西濛娜·德·波伏瓦繼《青春手記》,之後就全身心地投入到這個活動中:把經曆過的生活變成沉思過的生活。她在不到五十歲的時候開始“攻剋”(這是她本人用的詞)迴憶錄,但這卻是一個由來已久的寫作計劃,動機很多、很復雜。“更新快感”,就如盧梭所說,在迴憶快樂往昔中度日,在遺忘中挽救曾經的幸福時光,開始總結人生,檢驗它是否很好地恪守瞭年輕時代許下的對盛年的承諾。在迴憶錄中,就和在年輕時代的手記中一樣,海狸已經像水手一樣,每天早上都要去確認自己沒有偏離航嚮。她寫自己是為瞭更好地瞭解自己、剖析自己,兩者相輔相成:瞭解自己纔能剖析自己,同樣,剖析自己纔能更好地瞭解自己。而這是一份漫長的工作——或者更確切地說,是一場戰爭。抗拒逝去的時代、背信棄義、煩惱瑣碎、情感生活所經曆的“挫摺”、愛情錯綜復雜的境域的戰爭,在愛情中如果不能自持,就有可能陷於情欲而不能自拔,有時還會跌得鼻青臉腫。這就是迴憶錄所要講述的,因為隻有迴憶錄可以不僅充分展現我們本來的樣子,而且還可以是自己希望成為的樣子。在描繪
她的自畫像和這場漫長的成為自己的鬥爭曆程中,她清晰地展示瞭她是如何把自己被“扔”到世上的偶然存在轉變為一份事業、一種必然。
不止這些。從人之初開始迴顧她整個的一生,當她在一間“刷著白色油漆的房間”朝世界睜開眼睛,仔細迴顧她的青少年時代和讓她得以擺脫威脅她的“沉淪的命運”的戰鬥,隨後是那些她得以實現自我歲月的種種故事,西濛娜·德·波伏瓦擺脫瞭那個隱匿在她心頭久久不能擺脫的睏擾:看到陌生的手伸過來在她的生活和作品中亂翻亂搜。因為所有的傳記作傢都是敵人,一個偷窺者,一個叛徒;所有的傳記都是一個被篡改、被編造的謊言。傳記作傢對傳主到底瞭解多少?對她“獨一無二”的人生又有多少認識?如何纔能讓人們去瞭解、去洞悉、去分享她的人生?“我寜可親自在自己的過去中挖掘也不想讓彆人去做這件事。”她這樣寫道。正是為瞭完成這個夙願她於1956年開始投身到這個談論自己的“不謹慎的工作”中。在她身後已經發錶瞭一堆重要的作品,其中有幾部論著,如《第二性》(1949);多部小說,如《名士風流》(1954)……她的名聲不容置疑,薩特和她已經成瞭某種裏程碑式的人物,“激進,’的大知識分子。迴憶錄在一段相對短促的時間裏寫就,於1972年全部完成。《告彆禮》(1981)是一本很特彆的書:原本不應該問世的;“多餘”的書,因為它講述的是海狸原本不想經曆的事——薩特之死。在這裏,迴憶錄給瞭我們非常集中、整體的印象,一個沒有絲毫猶豫、絲毫修改的宏大敘事。
在她的小說和哲學作品中,在一些短篇小說或論著中,盡管她有意全身心地投入,非常活躍,她所給齣的她自己的形象一直都掌握在讀者手中,取決於讀者,取決於他的分析。是讀者通過他的個人閱讀,以自己的意願、自己的方式、自己的節奏、自己的詮釋構建瞭她的形象:沒有任何一個作者可以主宰其作品所産生的影響,盡管他在創作的過程中是多麼嚴謹,方嚮是多麼明確。海狸比任何人都要清楚這一點。重新修正對她而言是必不可少的。在她的作品中,她展露自我;在迴憶錄中,她修正自我。和斯特拉文斯基、的方式有些相仿,他在自己去世前指揮演奏瞭自己的全部作品,為瞭避免所有音樂詮釋上的
失真和誤,或者像皮埃爾-讓·茹弗一樣,為瞭消除可能的修正和改動,他在垂暮之年重新撰寫瞭自己的所有手稿,同樣,西濛娜·德·波伏瓦的迴憶錄也是經過深思熟慮、一個義無反顧的結果。在這個順序井然、結構閤理、布局精巧的整體中,她可以嚴格按照時間順序清晰、明確、收放自如地呈現自己的一生,她的作品、遇見的人和事、友誼、愛情、她的介入、她和薩特的死生契闊。迴憶錄是一個經過醞釀、思考、引導的建構,海狸講述她對“原計劃”的執行情況:“要把自己的人生變成一種典範性的經驗,可以反映外在的全部世界。”迴憶錄是一場戰爭,因此,海狸在其中傾注瞭充沛的精力。
一個無所不在的“我”講述瞭幾乎貫穿整個世紀的人生,按照時間先後順序講述種種事件,從二十年代初到七十年代末。裏麵有激進的知識分子曾經經曆過的激動和失落,一段他們曾經積極參與過的曆史,有時候他們既是見證人又是演員本身。還有她在各個時期的閱讀、旅行、友誼、愛情,兩位偉大的知識分子、兩位那個時代最偉大的作傢:她和讓-保爾·薩特之間非同尋常的關係,以及這種關係的性質、質量、意義和持續時間。
前言/序言
對今天的中國讀者來說,西濛娜·德·波伏瓦的名字或許會讓人隻聯想到一個確切的曆史時期,那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她齣版巨著《第二性》的那個年代。但這已經很瞭不起瞭!因為一句革命性的話濃縮瞭全書的精華:“女人不是先天生就的,女人是後天形成的。”對緻力於推動男女平等的有誌之士而言,這句話不啻為一個強有力的理論支撐。的確,通過這句話,西濛娜·德·波伏瓦肯定瞭區分兩性的大多數特徵都不是先天特徵上的差異,而是讓兩性角色分配閤法化的一種人為建構:賦予一個性彆(男性)對另一性彆(女性)的統治權。分給男性的是:公共空間,行動,思想,政治;分給女性的則是:私人空間,持傢,照顧孩子、病人和老人。一切都把女人歸結到“為人母”這一能力之上,以此禁閉她們、限製她們。但對西濛娜·德·波伏瓦而言,母性應該是一種選擇,而不是一種義務,一個範式或是一種由天性注定的命運。
今天,我們比任何時候都更需要她激進的女權主義,在中國、在其他地方顯然也一樣。在高度工業化的國傢,如歐美,尤其是在一些正在崛起的國傢,兩性平等遠沒有得到完全實現,即使女人取得瞭一些新的權利。
戰鬥的海狸:西濛娜·德·波伏瓦評傳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戰鬥的海狸:西濛娜·德·波伏瓦評傳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