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21世紀法學係列教材包括本科生用書、法學研究生用書、法律碩士研究生用書和司法考試用書。這套大型法學係列教材由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組織編寫,由曾憲義教授、王利明教授擔任總主編。
法學研究生用書的主要編寫特色:
1.學術性。基於研究生學習以培養學術人纔為教學目標的認識,內容上以學科學術體係為框架,強調學術原理性和學術品味,並注重法學方法論的引導。
2.專題性。基於研究生教學大多采取專題講座、專題討論形式的教學實際,不再像本科教材那樣為瞭體係的完整麵麵麵俱到,而是注重以專題形式闡述學術前沿熱點問題、重大摹本理論問題。
3.指引性。基於法學研究生應針對問題進行研究的認識,力爭為法學研究生提供學科研究路徑的指引,基本學術資料的給養,把讀者引嚮一個更高層次的學術視野和學術空間。
內容簡介
與第一版相比,作瞭相當大的調整,其中沒有一篇論文是第一版中所包括的。選入第二版的文章的特點是對法律與發展的中國經驗的探討,在此基礎上進行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理論的研究,包括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係和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研究。收入《法理學專題研究(第2版)》的作品主要有三個來源:一是近幾年來中國人民大學法學理論專業的教師所發錶的論文,二是博士論文,三是參加近年來法律和全球化研究中心召開的兩次大型國際研討會“法律和發展的中國經驗國際學術研討會”(2008)和“中外法律體係比較國際學術研討會”(2007)的國內外學者所提交的論文。為保持論文原貌,在尊重作者原意的基礎上,僅對個彆地方作技術性調整。
內頁插圖
目錄
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理論研究
1.1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理論的形成和發展——紀念改革開放30年
1.2 論法的和諧價值
1.3 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的本質和特徵
2.法律和發展的中國經驗
2.1 中國法製化的趨勢與反思——立法與訴訟量的數據分析
2.2 改革開放30年中國立法的主要經驗
2.3 30年法製變革之何種“中國經驗”
2.4 我國社會轉型對法律治理的挑戰
2.5 多重視角時代的法律和發展:新興發展型國傢的法律挑戰
3.國外法律思潮研究
3.1 當代美國法律思想的演進譜係
3.2 美國法律實用主義
3.3 新法律現實主義的勃興與當代中國法學反思
3.4 懲罰的閤理性——福柯對人道主義的批判分析
3.5 曆史法學派的方法論
4.法律與人權研究
4.1 人權概念的理論分歧解析
4.2 析“結社權問題”
4.3 版權保護與錶達自由研究述評
4.4 企業社會責任:在法律與道德之間
5.立法研究
5.1 關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係的結構——在公法與私法、實體法與程序法、國際法與國內法之間
5.2 立法聽證效果評估研究
5.3 全民公決製度的價值分析
6.法的實施研究
6.1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與司法改革
6.2 非訴訟糾紛解決機製(ADR)與法治的可持續發展——糾紛解決與ADR研究的方法與理念
6.3 中國法官職業化改革的立場和策略
6.4 錯位的政治自由主義:中國法律職業是政體改革的領頭羊嗎?
6.5 瑤老製、寨(鄉)老製、石牌製、翁村製、議榔製、鄉(村)規民約——南方民族走廊的社會組織法人類學研究
7.法律解釋研究
7.1 法律解釋原理
7.2 論規範性司法解釋作為法律淵源
7.3 試論指導性案例的“指導性”
8.法學和法律範疇研究
8.1 理論法學的前提性問題解讀——法學思維範式、法學思潮及其相關的法學科
8.2 法律因果關係研究
8.3 法的溯及力問題研究
9.附錄
1.“法律與發展的中國經驗”國際研討會綜述
2.中國人民大學法理學博士學位論文列錶(1990-2008年)
精彩書摘
(二)通過確立有國傢強製力保障的價值觀、正義觀緩和矛盾、化解矛盾
我們說法是在認識客觀現實的基礎上協調利益關係的精巧、有效的手段,這就與法本身的性質有關。法是上升為法律的國傢意誌,是有國傢強製力保障的人人必須遵守的規範體係。法的産生就是對一定事實和現狀的價值確認,是矛盾獲得一定協調、力量達到一定平衡的結果。矛盾得到一定的協調、力量達到一定的平衡,就能夠形成在社會中占主導地位的正義理念、原則和規範,並使之體現在作為國傢意誌且有國傢強製力保障的法律之中,這不僅有利於使對立的各方在認識上達到一定的共識,而且能使爭執納入一定的秩序,保證行動上的協調。
國傢的産生使社會具有一種用以統一人們的認識和行動的物質力量,而與國傢相伴而生的法的齣現,不僅體現瞭這種力量,而且為這種力量的運用,提供瞭精神的、觀念上的標準——上升為國傢意誌的公平、正義觀。民主製是國傢的一種形態,現代國傢都應是民主政體的國傢,在民主的製度下,少數服從多數,多數尊重少數,有利於形成大多數人可以接受的價值觀、正義觀。公平、正義是社會的黏閤劑,意味著“給每個人以其應得的”。這個抽象的公式,在不同的時間、地點和條件下,有不同的內容,反映著不同的“理”。如果說“力”(國傢權力)是法協調人們之間的利益矛盾、把爭執納入秩序的必要因素,那麼“理”(法律中體現的包括公平正義的道理)則是這種秩序的內容,是緩和矛盾、化解矛盾的根據和標準的基本因素。“理”與“力”二者的形成相當復雜,但它們歸根結底都決定於社會的物質生活條件。
法既是對事實和現狀的認可,又不是事實和現狀的簡單寫照,而是加上瞭人的一定價值追求的寫照。這一點,法與文學很類似:它既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既承認現實,又要改造現實。作為社會上層建築的重要組成部分的法,歸根結底反映著經濟基礎的要求,但同時還受上層建築其他因素(政治製度、倫理、文化等)的影響,它可以把理想和現實、存在和應該統一起來;法是通過製定和認可兩種基本形式上升為國傢的法律(成文的或不成文的)的、在社會上占主導地位的、來自社會生活之“理” (道理)的體現,這樣的“理”是有國傢強製力保障的“理”。這樣,國傢權力的存在和行使,就有瞭“理”的根據,國傢權力就是講“理”的、講正義的瞭;這樣,在社會中占主導地位的、來自社會生活之“理”,就有瞭同樣是來自社會生活之“力”,即國傢強製力的保障,給“理”以國傢強製力的支持。從而法既有行使國傢權力的價值,又有限製濫用國傢權力的價值。
前言/序言
法學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傢、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基礎,並居於先導性的戰略地位。在我國社會轉型的新世紀、新階段,法學教育不僅要為建設高素質的法律職業共同體服務,而且要麵嚮全社會培養大批治理國傢、管理社會、發展經濟的高層次法律人纔。近年來,法學教育取得瞭長足的進步,法科數量增長很快,教育質量穩步提高,培養層次日漸完善,目前已經形成瞭涵蓋本科生、第二學士學位生、法學碩士研究生、法律碩士研究生、法學博士研究生的完整的法學人纔培養體係,接受法科教育已經成為莘莘學子的優先選擇之一。隨著中國法治事業的迅速發展,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法學教育的事業大有可為,中國法學教育的前途充滿光明。
教育的基本功能在於育人,在於塑造德纔兼備的高素質人纔。法學教育的宗旨並非培養隻會機械適用法律的“工匠”,而承載著培養追求正義、知法懂法、忠於法律、廉潔自律的法律人的任務。要完成法學教育的使命,首先必須認真抓好教材建設。我始終認為,教材是實現教育功能的重要工具和媒介,法學教材不僅僅是法學知識傳承的載體,而且是規範教學內容、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對法學教育的發展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法理學專題研究(第2版)/21世紀法學係列教材·法學研究生用書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法理學專題研究(第2版)/21世紀法學係列教材·法學研究生用書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