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思織錦:詩學觀念與文體論集

抽思織錦:詩學觀念與文體論集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江弱水 著
圖書標籤:
  • 詩學
  • 文體學
  • 文學理論
  • 中國現當代文學
  • 文化研究
  • 比較文學
  • 思想史
  • 審美學
  • 文學批評
  • 抽像錶現主義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北京大學齣版社
ISBN:9787301169599
版次:1
商品編碼:10154179
包裝:平裝
叢書名: 漢園新詩批評文叢
開本:大32開
齣版時間:2010-06-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86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抽思織錦:詩學觀念與文體論集》中的文字確實有“錦”的氣質:細膩,精緻,準確,從容,會心……

內容簡介

  《抽思織錦:詩學觀念與文體論集》論詩衡文兼談小說甚至翻譯,頗顯蕪雜,但還是有一個中心和兩個基本點。諸如討論艾略特的“自我戲劇化”手法、卞之琳的古典主義精神,或分析聞一多詩與現實的兩難、弗羅斯特齣世與人世的兩全,屬於觀念層麵的研究,是謂“抽思”;至於分析薑白石的詞、戴望舒等人的詩、鬍蘭成與董橋的散文、巴彆爾的小說,則屬於文體層麵的研究,是謂“織錦”。它們都貫穿瞭一個詩學的旨趣。

作者簡介

  江弱水,1963年生,安徽青陽人,香港中文大學哲學博士,現任浙江大學教授。著有《卞之琳詩藝研究》、《中西同步與位移》、《從王熙鳳到波托西》等。

目錄

漢園新詩批評文叢·緣起

第一輯
關於“自我戲劇化”
——從“一對獸爪”談起
一縷淒涼的古香
——論卞之琳詩中的古典主義精神
聞一多與馬拉美
——詩與現實之間
雅俗之辨
——關於一個詩學問題的思考
隱士與情人
——羅伯特·弗洛斯特《絲篷》譯後
《斷章》取義
——主旨、啓示、玄機
孤獨的舞者,沒有背景與音樂
——從歐陽江河序看北島詩
新的焦點與另外的詮釋
——從《裏爾剋墓前》看王良和近作
曆史大隱隱於詩
——論陳大為的寫作與新曆史主義
忽聞歌古調
——現代詩舊題新詠三例
《中西同步與位移》引言

第二輯
披文以入情,覘文而見心
——現代詩人詞法略探
評夏濟安譯美國散文兼談翻譯觀
野雲有跡,白石無瑕
——小議薑夔的詞風
裱艷一枝細看取
——試論董橋的散文
鬍蘭成的人格與文體
錦文迴首一天星
——《白玉苦瓜》的另一種讀法
硬語盤空,又何妨軟語商量?
——關於現代漢語文體的幾點異見
關於西湖的一次詩歌PK,及其餘話
起於愉悅而終於睿智
——對兩首小詩的激賞
金鈴子:令人顫栗的美學
文字的銀器,思想的黃金周
——柏樺《水繪仙侶》序
天地不仁巴彆爾

精彩書摘

  李漁《閑情偶寄》論及戲麯的語言特色時說:“麯文之詞采,與詩文之詞采非但不同,且要判然相反,何也?詩文之詞采貴典雅而賤粗俗,宜蘊藉而忌分明;詞麯不然,話則本之街談巷議,事則取其直說明言。”事實上,散麯亦是如此,本色當行的元麯所獨擅的光榮,乃是大膽地驅遣村言市語,這是與此一體裁本身所具有的市民化特色相聯係的。
  五雅俗問題的淡化與終結
  詩的意識從來也沒有一個不變的中心。兩百年來的西方,一百年來的中國,雅俗觀念逐步退齣瞭詩的意識的中心。這種變化,根本上是由社會結構的變化所造成的。現代詩學有彆於傳統詩學的地方,正反映瞭現代社會有彆於傳統社會之處。如果說等級製和一緻性導緻瞭人們尊卑有序、雅俗各彆的心態的話,那麼隨著自由與平等的現代信仰在人們心目中日益牢固地樹立起來,傳統詩學觀念也就失去瞭支持自己的社會心理基礎。
  迴顧這一問題的終結,可以分作兩部分加以分析說明,這正與雅俗概念的兩種不同內涵相對應。第一,人的關係逐步實現平等。浪漫主義其實還是一種等級製觀念,一小撮天纔居於金字塔的最高層而俯視大眾。現代主義的民主化傾嚮使得這個最高層如果不是降低瞭,也是擴大瞭,於是,對審美規範和趣味加以指導的特殊權益被下放、被均分瞭。

前言/序言







抽思織錦:詩學觀念與文體論集 序言:詩心之探,文體之辨 在文學的浩瀚星河中,詩歌以其凝練的語言、深邃的情感和獨特的韻律,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它是心靈的低語,是時代的剪影,是人類情感與哲思最直接的載體。然而,詩歌的魅力並非源於其錶麵的華麗辭藻,而是根植於其背後深刻的詩學觀念和精妙的文體構造。《抽思織錦:詩學觀念與文體論集》正是這樣一本緻力於深入探究詩歌的本質、發展脈絡及其多樣的文體錶現形式的著作。本書旨在為讀者揭示詩歌藝術的內在邏輯,理解詩歌如何在不同的文化語境、曆史時期和思想潮流中演變,並最終呈現齣豐富多彩的文體圖景。 第一捲:詩學觀念的溯源與流變 本捲聚焦於詩學觀念的核心議題,追溯其在東西方思想傳統中的起源、演變及其相互影響。我們並非簡單地羅列曆史上的詩學理論,而是試圖勾勒齣一幅動態的、充滿張力的觀念發展圖景。 古希臘的詩歌神諭與模仿理論: 從柏拉圖對詩歌的“模仿”概念的警惕,到亞裏士多德在《詩學》中對悲劇的理性分析,古希臘的詩學思考奠定瞭西方詩歌理論的基石。本書將深入探討“米西斯”(mimesis)在不同語境下的解讀,分析其對詩歌內容、形式以及社會功能的理解。同時,也將考察“狂迷”(mania)與“神啓”等觀念,理解早期西方文化如何看待詩歌創作的超凡力量。 中國古典詩學的“興、觀、群、怨”與“詩言誌”: 在東方,中國詩學以其獨特的文化視角,將詩歌視為個體情感與社會責任的錶達。《詩經》所提齣的“興、觀、群、怨”四義,揭示瞭詩歌在社會教化、情感宣泄和人際溝通中的多元作用。本書將詳細解析“詩言誌”的深層含義,探討詩歌如何承載著士人的傢國情懷、人生遭際和哲學思考。我們將考察從《詩經》、楚辭到唐宋詩歌的演變,理解不同時代“詩言誌”的側重點和錶現方式。 文藝復興以來西方詩學的理性與情感並存: 隨著人文主義思潮的興起,西方詩學在理性與情感之間尋求新的平衡。從新古典主義的規則與理性,到浪漫主義對個體情感、想象力與自然的崇尚,詩學觀念經曆瞭深刻的變革。本書將分析詩人與批評傢們如何重新審視詩歌的“真實性”問題,探討“天纔”、“靈感”以及“移情”等概念的引入,如何重塑瞭我們對詩歌創作主體的認知。 現代主義與後現代主義對詩學觀念的顛覆與重構: 20世紀以來,現代主義和後現代主義思潮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挑戰瞭傳統的詩學範式。語言的自反性、文本的解構、作者的消亡以及接受美學的興起,都極大地拓展瞭我們對詩歌的理解邊界。本書將審視這些顛覆性的理論,如結構主義、後結構主義、符號學等,如何改變瞭我們分析詩歌意義生成的方式,以及對“詩意”的理解是否也因此變得更加多元和開放。 東方哲學與詩學觀念的交融: 本捲還將觸及東方哲學,如道傢、禪宗等思想,如何滲透到部分詩歌創作和詩學闡釋中,形成獨特的“意境”、“留白”等美學追求。我們將嘗試比較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詩學觀念,發掘其共性與差異,理解詩歌作為一種普適性的人類藝術,如何在不同的文化土壤中綻放齣獨特的魅力。 第二捲:文體論的視野:詩歌的語言與形式之舞 如果說第一捲關注的是詩歌的“為什麼”和“是什麼”,那麼第二捲則聚焦於詩歌的“如何”,即其多樣的文體錶現形式。本書認為,文體並非僵死的規則,而是詩歌思想與情感得以有效傳達的生動載體,是詩人智慧與匠心之所在。 格律詩與自由詩:秩序與解放的辯證: 本捲將首先對比分析格律詩與自由詩這兩種截然不同的詩歌體裁。我們將深入探究格律詩的精妙之處,如音韻、平仄、對仗、意境的營造,以及它們如何限製與引導詩人的創作。同時,也將考察自由詩的解放力量,分析其如何打破傳統束縛,以更靈活的語言和結構來錶達現代人的復雜情感與思想。我們並非簡單地褒揚其一而貶低其二,而是強調二者在不同時代、不同情境下的各自價值與藝術魅力。 敘事詩與抒情詩:故事與情感的雙重奏: 敘事詩以其宏大的篇章、麯摺的情節和鮮明的人物,展現瞭史詩般的壯麗和曆史的厚重。而抒情詩則以其凝練的語言、澎湃的情感和細膩的心理描摹,直抵讀者內心深處。本書將分析敘事詩如何通過情節、人物塑造、視角選擇等手法來講述故事,以及抒情詩如何運用意象、比喻、象徵等技巧來錶達內心世界。同時,也將探討兩者之間的界限並非涇渭分明,許多優秀的詩歌作品往往兼具敘事與抒情的特質。 十四行詩、絕句、律詩等經典文體: 本捲還將選取曆史上一些具有代錶性的詩歌文體進行深入剖析。例如,十四行詩在西方文學中如何以其嚴謹的結構和豐富的錶達力,成為抒發愛戀、哲思的經典形式;中國的絕句和律詩又如何以其短小精悍的篇幅,濃縮瞭豐富的意境和深刻的情感。我們將分析這些經典文體在形式上的特點,以及它們如何與內容相互作用,共同創造齣不朽的藝術價值。 現代詩歌的文體實驗: 隨著現代主義和後現代主義的衝擊,詩歌的文體邊界被不斷拓展。本書也將關注20世紀以來湧現齣的各種文體實驗,如意識流詩歌、超現實主義詩歌、具象詩、行動詩等。我們將分析這些實驗性的文體形式,如何挑戰傳統審美,探索語言和形式的更多可能性,以及它們在錶達當下社會現實和個體經驗方麵的獨特貢獻。 文體選擇與詩歌主題的契閤: 本捲最核心的論點之一是,文體的選擇並非偶然,而是與詩歌的主題、情感和詩人意圖密切相關的。不同的文體能夠更有效地傳達特定類型的情感和思想。例如,宏大的敘事需要更具鋪陳的結構,而細膩的情感抒發則適閤於更為凝練的錶達。本書將通過具體的詩歌範例,分析詩人如何根據錶達需求,審慎地選擇或創新文體,以達到最佳的藝術效果。 結語:詩心永恒,文體不息 《抽思織錦:詩學觀念與文體論集》並非一本陳述性的理論匯編,而是一次充滿探索與思辨的旅程。本書試圖在浩瀚的詩歌海洋中,為讀者提供一座指引方嚮的燈塔,幫助大傢更深刻地理解詩歌的內在價值和外在錶現。我們相信,對詩學觀念的深入理解,能夠幫助我們把握詩歌的靈魂;而對文體論的細緻辨析,則能讓我們欣賞詩歌的精妙技藝。 當代的詩歌創作,依然在不斷地探索與創新。新的詩學觀念在孕育,新的文體形式在湧現。本書的研究,旨在為當下的詩歌創作提供一個迴溯曆史、反思當下、展望未來的參照係。願本書能夠激發讀者對詩歌的更多熱愛與思考,讓我們在抽絲剝繭中,體會詩學觀念的深邃;在織錦綉紋中,領略文體藝術的斑斕。詩心永恒,文體不息,這正是本書所要傳達的,也是我們對於文學生命力最美好的期許。

用戶評價

評分

從讀者的角度來看,一本好的學術文集,其價值往往體現在它能否激發讀者的再創造欲望。這本《抽思織錦:詩學觀念與文體論集》,聽起來就像是為創作者和研究者準備的一份工具箱。我特彆關注“文體論”部分如何處理現代詩歌的開放性與不確定性。在當代,詩歌的邊界早已模糊不清,新的錶達方式層齣不窮,那麼,我們該用什麼樣的詩學觀念去衡量和評價這些新生的“織錦”呢?作者是否提供瞭一種足夠靈活的理論工具,來應對這種流變性?我期待看到對詩歌的“技術性”的深入探討,這裏的技術不單指格律技巧,更指詩人如何通過語言的“抽取”和“組織”,實現意義的增殖和情感的升華。如果這本書能提供一套既能迴溯傳統精髓,又能展望未來可能性的理論視野,那麼它無疑就是一本極具價值的案頭之作,能讓我反復翻閱,每一次都能從中汲取新的靈感和思想養分。

評分

這本詩歌理論的選集,從標題來看,似乎在探討詩歌創作背後的深層思考與精妙的結構編織,那種對“抽思”與“織錦”的意象結閤,讓人不禁聯想到詩歌的生成過程,既有靈感的閃現,又有精心的雕琢。我期待在其中看到關於詩學理論的演變脈絡,或許會觸及到從古典到現代,甚至跨越東西方語境的詩歌觀念的碰撞與融閤。那些關於詩歌“體”的討論,想必會涉及詩歌形式、體裁的獨特之處,以及它們如何承載特定的思想與情感。比如,它會不會深入剖析格律詩的內在邏輯,或者探討自由詩在打破藩籬後的新的錶現力?我猜想,作者或許會用一種非常細膩和富有洞察力的筆觸,去解構那些看似渾然天成的詩作,將其背後的理論基礎和創作意圖展現齣來。這不隻是一本理論匯編,更像是一把鑰匙,幫助我們打開通往詩歌精神世界的深層通道,去理解那些偉大詩篇之所以偉大的秘密所在。它應該能提供一種新的視角,讓我們在重讀經典時,能夠捕捉到那些過去被忽略的結構之美和思想深度。

評分

閱讀經驗告訴我,好的文論集往往是思想火花的碰撞之地,而《抽思織錦》這個名字本身就充滿瞭這種張力。“抽思”是內在的提煉過程,“織錦”是外在的藝術呈現,這種動靜結閤的描繪,讓我對其中論述的動態性抱有極高的期待。我猜想,作者可能會對詩歌的“原創性”與“繼承性”這兩個永恒的議題有所觸及。在曆史的洪流中,新的詩學觀念是如何“誕生”的,它們又是如何“編織”進既有的文體傳統之中的?這本書如果能處理好這種曆史的厚重感與創新的先鋒性之間的平衡,那將是非常瞭不起的成就。我希望看到對那些被曆史低估的詩歌理論傢的重新發掘,或是對某些被奉若神明的理論進行富有建設性的批判與修正。讀完後,我希望自己對詩歌的“生成機製”能有一個更具穿透力的理解,不再滿足於錶麵的欣賞,而是能夠洞察到其深層的結構邏輯和文化意涵。

評分

拿到這本關於詩歌理論和文體論的文集,我首先被它那種沉穩而富有學術氣息的封麵設計所吸引。書名中的“抽思”二字,仿佛預示著對詩歌創作過程中心智活動的深入挖掘,而“織錦”則暗示瞭語言文字在構建詩歌世界時的精細與復雜。我尤其好奇作者是如何處理不同文體之間的張力與聯係的。詩歌的文體性,絕非僅僅是篇幅長短或押韻與否,它關乎於敘事策略、抒情模式乃至語氣的選擇。這本書會不會對敘事詩和抒情詩在理論構建上的差異進行比較分析?或者,它是否會探討某些特定文體,比如十四行詩或俳句,是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被重新詮釋和挪用的?我期待看到對這些細微差彆的敏銳捕捉,以及作者如何將這些具象的文本現象,提升到普適性的詩學高度進行闡釋。讀這類書,最怕的是陷入空泛的術語堆砌,我希望看到的是理論與文本之間能夠進行富有生氣的對話,讓晦澀的理論變得可感可知。

評分

這本書的結構性思維似乎非常強悍,從“詩學觀念”到“文體論集”,這暗示著作者試圖構建一個從宏觀理論到微觀實踐的完整知識體係。我非常關注它對“觀念”的梳理,因為觀念是詩歌的靈魂所在。它會不會探討“意象派”、“象徵主義”等不同詩學流派的核心主張?或者,它會挑戰一些既定的、被奉為圭臬的詩歌本質論?更進一步,關於“文體論”,我希望看到的是對詩歌形式如何決定其功能和意義的探討。比如,為什麼特定的文體能更好地錶達某種特定的情感狀態?我設想作者會在書中呈現一係列精彩的案例分析,通過剖析具體的詩歌篇章,來印證其理論的有效性。這種由理論指導實踐,再由實踐反哺理論的往復循環,是任何一部優秀理論著作的標誌。我希望它能提供一種清晰的分析框架,讓我在麵對復雜的詩歌文本時,不再感到無從下手,而是能有章可循地去“抽絲剝繭”。

評分

這套書是我一直想要買的,很有幫助,京東的快遞服務很好

評分

我不知道怎麼樣,給老婆買的

評分

ok

評分

很不錯還有建議很有纔華的怎麼著

評分

書不錯。書不錯。給彆人買的。他說不錯。叫我給一個好評。好評。

評分

速度很快,書也不錯,朋友很喜歡

評分

作者好性情,文如其人,讀起來很有意思

評分

這一篇是2005年5月在寜波寫就的。當時貌似江弱水還不是那麼齣名(也許也已經很齣名瞭)。之後連續在去年和今年發現數篇各地大仙的blog中引用到下麵那篇中說缺他課的事情(且被評論為白描得很生動 囧)。於是就費盡心機找來這本書的isbn(從浙大圖書館檢錄的,我忘瞭書名)。哪知道該isbn已被某小說占用……好不容易纔修改完,找不到書樣,連封皮都是用軟件現做的,可稱douban最囧之封皮瞭。

評分

正版書,裝幀也很好,值得購買。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