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科学家真的值得吗?如果展开辩论的话,正方的理由就是:当科学家能够赢得荣耀和名望,并且带来完成伟大发现后的激动……反方的理由是:科学是可怕的,科学家为了科学而受的苦,就像你在自然科学课上受的苦一样。你知道吗?曾经有一个科学家还被砍了头,有些科学家则被他们发明的化学物质毒死了,还有一个科学家跳进了火山口。这样一来,你还想冒险当科学家吗?那是不是太危险了?
好了,在你作出决定之前,或许你应当读读这《经典科学系列·可怕的科学:受苦受难的科学家》。这是一本可怕的科学书,它充满了令人毛骨悚然的真事。告诉你有关科学的可怕真相。
惊人的亚里士多德
想象一下你成了名人。你可以经常出现在电视上,可以下榻在豪华酒店,还有许多人围在你的寓所外等待索要你的亲笔签名。
如果本节叙述的科学家现在仍然活着,他就是那样的名人。当然,我的意思不是说因为活了2400岁而出名,而是因为他开创了科学和撰写了叙述他的发现的畅销书而出名。下面就是他的故事。
可怕的科学荣誉殿堂
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国籍:希暗
当亚里士多德还是个少年时,他的妈妈和爸爸就去世了。由于缺少父母的管教,他差不多成了少年罪犯,并且在放纵的聚会上胡乱花钱。
但是当他17岁的时候,亚里士多德的心态起了变化。他决定去雅典上学,跟着哲学家柏拉图学习。那儿的课程比较轻松,容易跟得上,并且鼓励学生们自己发现新事物。你不愿意你的学校也像那样吗?
亚里士多德十分喜欢这个学校,后来他成了这个学校的老师,一直教了20年。再后来,他的侄子接管了这个学校。他的侄子特别看重数学,而亚里士多德却很讨厌数学。于是,他决定前往土耳其。在那里,亚里士多德给当地统治者做政治事务方面的参谋,同时还研究自然。最后,在公元前343年他被邀请到希腊的马其顿,给未来的统治者亚历山大大帝(前356-前323)当老师。
光辉的生物学、无用的物理学和可怕的天文学
亚里士多德对什么都感兴趣(当然数学除外)。他写了大量的有关自然和自然力的书,由于他的这些工作,他给生物学和物理学奠定了基础——要是你讨厌这两门课,现在你知道该埋怨谁了。
亚里士多德在生物学上的贡献是辉煌的。他在书中描述过大约500种不同类型的生物,并亲自解剖过其中的50种,以观察它们如何生存。他确信海豚不是鱼,因为海豚没有鳃,并且雌海豚是用奶喂养幼崽的。他第一个切开了正在孵化的鸡蛋,以观察丑陋的未出生的小鸡是如何发育的。这种事你会做吗?
但是,亚里士多德在物理学和天文学方面不太好,尽管他的一些思想在当时是很合乎情理的。不过,我们现在知道他解释的许多东西是错误的。另外,当我说他错的时候,我的意思是他有时是完全错误的。但是他的思想毕竟是朝前跨了一大步,因为他对许多事情给了人们一个听起来合乎情理的解释。例如,亚里士多德说过……
可怕的健康警告!
你下面将要读到的每一个科学“事实”都是错误的,还不是不太正确或者是对错各半。我们正在讨论的是十足的废话、蠢话、空话和胡扯。因此,如果你做自然科学的家庭作业时照抄这些常规说法,那就像手里拿着“喂,我是午餐”的牌子走到狮子的岩洞里一样。关于下面开列出的内容,我们还请科学家作了批注。
……
这本书的排版和插图风格,我得再次提一下,它们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反传统”。不同章节的色调和字体变化都很大,仿佛每进入一个新的科学家故事,就像是进入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时间胶囊”。有时是那种浓重的油画质感,配合着中世纪的笔触,让你感觉穿越回了那个充满迷信和偏见的年代;有时又是简洁明快的现代漫画风格,用最直接的视觉语言来解释那些复杂的物理或化学反应过程中的“爆炸性”瞬间。更厉害的是,在一些关键的转折点,比如某个科学家终于灵光一闪找到答案的前一刻,作者会故意留出大片的空白或者使用极其微小的字体,这种留白的处理,极大地增强了阅读的期待感和紧张感,让你忍不住想快点翻页去揭晓答案,简直是运用了电影剪辑的手法在写书。我感觉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科学普及读物,不如说是一本优秀的“视觉叙事”教程,它教会了我如何通过设计和布局来影响读者的情绪和理解深度。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成功地把那些“冷冰冰”的科学定律,通过一个个鲜活的、甚至有点“莽撞”的个体故事给“焐热”了。它没有把科学家塑造成神坛上的完人,而是展示了他们作为普通人的挣扎、固执、甚至偶尔的愚蠢。比如,书中对某个著名物理学家研究初期那些不靠谱的想法的描述,读起来简直让人忍俊不禁,原来伟大的头脑也会有“走偏”的时候。这种“去神化”的处理,极大地拉近了读者和科学家的距离,让我觉得科学探索这件事,似乎也不是那么遥不可及。它似乎在对我们说:“看,即便是他们,也犯过很多低级错误,所以,你现在遇到的困难,根本不算什么。”这种共情和鼓励,远比生硬地说教有效得多。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科学史的记录,它更像是一本关于“如何面对挑战、如何保持好奇心”的成长指南,我强烈推荐给所有对世界充满疑问的孩子们。
评分我记得我当时在图书馆里翻到这本书的时候,第一感觉就是“哇,这个作者的脑洞真大”。他描述那些科学实验失败的场景,简直细致入微,让人仿佛身临其境地闻到了那种烧焦的味道,或者感受到了实验器材爆炸时的那种震动。而且,作者在叙事时,那种语速和节奏感把握得特别好,时而像一个激动人心的战地记者在报道前线战况(虽然是科学战场),时而又像一个老顽童在向你揭秘那些不为人知的“糗事秘闻”。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不仅仅是罗列事实,而是深入挖掘了科学家们在那些绝望时刻的心态。比如,当一个耗费了数年心血的实验轰然倒塌时,他们是选择放弃,还是默默地爬起来,擦掉脸上的灰尘,重新开始?书中对此的描绘,充满了人文关怀,让我感受到了科学精神背后那种坚韧不拔的意志力,这比单纯记住公式要深刻得多。我甚至能感觉到,作者本人对这些科学先驱们充满了敬意,但他选择的表达方式却是幽默风趣的,这种反差感,让整个故事的张力变得非常足。这本书真的做到了,把枯燥的历史变成了鲜活的、充满戏剧冲突的故事,让我对那些课本上只留下一张黑白照片的人物,有了立体而鲜明的印象。
评分说实话,我一开始对“受苦受难”这个主题有点抗拒,总觉得这会不会太沉重了?但读完之后才发现,我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这本书的“受苦受难”更多的是一种幽默的夸张,它聚焦的不是生命的悲剧,而是科学探索过程中的“小灾难”和“大挫折”。比如,某个科学家因为实验需要而不得不忍受极其恶劣的生活环境,或者因为某个理论不被认可而遭到同行嘲笑,这些情节被作者用非常轻快甚至有点恶搞的笔调描绘出来,读起来一点都不觉得压抑。相反,它教会了我一个非常重要的道理:真正的创新,往往伴随着巨大的风险和无数次的失败。那些我们今天习以为常的伟大发现,背后藏着多少个“差点就放弃了”的瞬间啊。这本书就像是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失败案例集锦”,但它不是用来嘲笑的,而是用来鼓励的。它让我明白了,失败不是终点,而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而且,即便是失败,也可以是充满戏剧性的和值得记录的精彩瞬间。这种积极的价值观传递,对于正在建立自信心的孩子来说,是极具建设性的。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真是抓人眼球,那种带着点复古又有点漫画风格的插图,一下子就把我对“科学”的刻板印象全给打破了。我本来以为科学书总是那种规规矩矩、密密麻麻文字的模样,结果打开这本书,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些色彩鲜明、夸张到有点滑稽的画面。比如,描绘某个著名科学家遭遇失败时的场景,那表情、那肢体语言,简直比我们学校戏剧社演的还精彩。它不是那种干巴巴地告诉你“某某人发现了什么”,而是用一种非常生活化、甚至有点“戏谑”的方式,把那些科学家们在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那些啼笑皆非的窘境、那些差点把自己搞砸的“史诗级车祸”全都给呈现了出来。阅读的过程,就像是看了一部精彩的科普情景喜剧,每个章节都像是一个独立的小短剧,让你忍不住想赶紧翻到下一页,看看这次轮到哪位科学巨匠要经历怎样的“磨难”了。这种叙事手法,对于我们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简直是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它让我们明白,即便是那些高高在上的科学家,他们的成功也绝非一帆风顺,充满了汗水、挫折,甚至可以说是一连串的“倒霉蛋”经历。这本书成功地把“学习”和“娱乐”这两个原本看似不搭边的东西,用一种非常巧妙的方式融合在了一起,阅读体验是那种酣畅淋漓、意犹未尽的快乐。
评分孩子非常喜欢看的一本书,每到阅读时间总是要看上几页,不时的拿来和我分享,可怕的科学》的一系列内容和形式的运作使青少年读者不由自主地喜欢它们,在快乐中学习,丝毫没有记忆知识的枯燥,反而成为一种愉快的游戏。比游戏过瘾,比卡通搞笑,比上网刺激!学习与搞笑的奇特组合,读科学书也像读哈利·波特那样过瘾。 当你听到科学家侃侃而谈的时候,你是不是觉得他们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好像什么都懂?可别被他们唬住了,科学家并不是什么都懂。要真是那样,他们就不用做什么实验了,一天到晚跷着二郎腿坐着就行了。实际上,我们的科学家还有很多疑难没解决,我们还有很多不知道或不理解的事。它会吸引更多中国小朋友热爱科学的。 ●“可怕的”(horrible)可能指的是“令人惊奇的”。 ●科学是丰富的,足够人们去爱、去恨,也经得起分析、批判,千万别以老眼光看问题。 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引进英国大型儿童科普书“可怕的科学”(Horrible Science),起初我还以为是Terrific Science的误译呢。查了一下,英文用的确实是书中都配有有趣的图画及故事,很容易就吸引孩子。虽然讲得不够深入,但是,对各方面做一个启蒙,激发孩子探知的兴趣,是很难得的了。 所以,大力推荐给有小孩的家长。尤其是小学生的家长。《可怕的科学》的一系列内容和形式的运作使青少年读者不由自主地喜欢它们,在快乐中学习,丝毫没有记忆知识的枯燥,反而成为一种愉快的游戏。比游戏过瘾,比卡通搞笑,比上网刺激!从小就喜欢看这个系列的书。每次补习班下课,都会去图书馆偷偷买一本回家,看完后插在书架的各个地方。过了几年,我强迫症犯了,就把各处的书排列到一起。有一次妈妈在擦灰,问道:“你什么时候买了这么多 可怕的 书??”我在一旁暗自偷笑。到现在还记得里面的那些有趣的知识,比如手指甲生长的速度和太平洋扩大的速度一样。突然想到这套书,在我很小应该是小学四五年级的时候第一次在书店看见它,简单翻阅就被吸引,随即拖着奶奶叫她买下。从基本科学原理到复杂的宇宙定律,从简单的自由落体到捉摸不定分子运动,本书都用一种独有的轻松搞笑幽默或者有时略重口的方式表达出来,就算是小朋友也难不被提起兴趣,提升对科学的喜爱。总的说,它是一套比较出色的基础科普书籍,能普及一些基本科学知识和不少冷知识更重要的是能极大地培养对科学的兴趣
评分非常好的科普读物,值得购买
评分10岁男孩很喜欢的书,主动要求购买的!
评分商品不错,送货快,值得购买
评分好
评分《可怕的科学》系列丛书更准确名称应该叫做稀奇古怪的科学史小记或者叫做趣味科学史漫谈。该书把某一门科学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发生的特殊事件夸张地放大,往往该事件对这门科学有着重大影响。如果你平时不爱洗澡,又不习惯换洗内衣裤,行为上还略略有些怪异的话,你更应该找几本《可怕的科学》来读一读。你会发现,不管是科学家还是艺术家,平时大都是这个德行。在还没有成为这家或那家之前,你至少能为你自己的懒惰和疯狂找到一些依据。
评分挺好的 不错 很喜欢 大爱
评分可怕的科学几个系列的书都很好,知识丰富。
评分618活动买的,买了几十本书,才花了200多,太便宜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