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一些知識分子將以政治傢、官僚身份 參與政治視作骯髒,既然如此,*好的選擇應該是與 政治斷*直接關係,從外部謀求改善政治。然而,對 於強烈關注現實政治的章士釗和張東蓀而言,置身於 政治世界之外過於走**。於是,他們選擇瞭既可迴 避做政治傢,又能暢論政治的政論傢之路。森川裕貫 著的《政論傢的矜持》考察章士釗與張東蓀在民國時 期所發錶的政論,試圖闡明他們政治思想的特質。
袁廣泉,男,1963年生。現為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客座副教授、江蘇師範大學副教授。1995年3月、1997年3月先後畢業於大阪教育大學本科和大學院,2000年畢業於神戶大學大學院,獲博士學位。同年4月迴國,先後任教於麯阜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徐州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2007年10月受聘於日本人間文化研究機構,在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從事平民教育運動、中國煤礦史等研究。 森川裕貫,1979年生於日本福井縣。2004年畢業於東京大學文學部,2012年獲東京大學博士學位(文學)。現為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附屬現代中國研究中心助教。
序章 政論傢章士釗與張東蓀
一 兩位曆史人物的謝世
二 本書課題:三個論點
三 章士釗與張東蓀的關係
四 研究現狀
五 內容和結構
**部 章士釗的政治思想
**章 追求英國式政治製度——《民立報》時期章士釗的政治製度構想
前言
一 民國元年的政治製度構想
二 章士釗的政治製度構想
三 “記者”的自覺
四 辭離《民立報》與創辦《獨立周報》
小結
第二章 抵製“好同惡異”——《甲寅雜誌》時期章士釗的政治思想
前言
一 “君子”政治——梁啓超的構想
二 批判“專製”與擁護“政譚”——章士釗的構想
三 梁啓超與章士釗的差異
四 “政理”探索者
小結
第三章 失望於議會政治而寄望於職業代錶製——從《聯業救國論》看章士釗政治思想的轉變
前言
一 《聯業救國論》的內容
二 與沃拉斯的對話
三 橘樸對《聯業救國論》的批判
四 提倡“業治論”
五 政論傢章士釗的謝幕
第二部 張東蓀的政治思想
第四章 政論傢張東蓀登場
前言
一 建立內閣製的意圖
二 抑製“野心傢”的政治製度構想
三 各種製度構想的共通意圖
四 倡導賢人政治
小結
第五章 直麵社會主義——中國社會主義論戰與張東蓀
前言
一 中國社會主義論戰的展開
二 張東蓀的社會主義論
三 “非我族類”——高一涵對張東蓀的批判
四 被監督的監督者
五 “懷疑”與“討論”
小結
第六章 民主與獨裁論戰中張東蓀的邏輯
前言
一 關於“共赴國難”的討論
二 民主政治之修正
三 政治評論的必要性
小結
第七章 審視政治之“士”——張東蓀在戰後中國的政治思想
前言
一 民主主義與“士”
二 如何解決“剝削”問題
三 可限製與不可限製的自由
小結
終章
一 本書內容之再梳理
二 對政論傢章士釗和張東蓀的評價
補論 高一涵思想的形成——以“五四”前後為中心
前言
一 來自章士釗和日本相關著作的啓發
二 英文著作解讀
三 日本大正時期思潮的影響
小結
參考文獻
索引
中文版後記
這本書對於我這樣已經從事一段時間醫院管理工作的人來說,依然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它在基礎理論的梳理上做得非常紮實,讓我重新審視瞭許多我習以為常的管理模式,並從中發現瞭可以改進的地方。書中關於醫院組織架構設計的部分,提供瞭一些關於扁平化管理和矩陣式管理在不同情境下的優劣分析,這讓我對我們科室目前的組織結構産生瞭新的思考。此外,書中關於醫療風險管理和醫療糾紛處理的章節,提供瞭非常實用的應對策略和法律法規解讀,這對於我日常工作中規避風險、化解矛盾非常有幫助。我尤其欣賞書中對信息技術在醫院管理中應用的論述,這部分內容緊跟時代發展,為我們引入新的管理工具和理念提供瞭方嚮。
評分這本書的包裝和印刷質量都令人印象深刻。封麵設計簡潔大氣,采用醫學藍和白色調,給人專業、嚴謹的感覺。紙張厚實,觸感良好,沒有廉價書的劣質感。排版清晰,字體大小適中,閱讀起來非常舒適,即使長時間閱讀也不會感到疲勞。章節劃分邏輯清晰,標題醒目,方便查找特定內容。插圖和圖錶也做得相當精細,綫條流暢,色彩搭配得當,有效輔助瞭文字內容的理解。光盤的配置更是錦上添花,獨立的光盤盒,上麵印有清晰的“附光盤”標識,光盤錶麵也印刷瞭書名和版本信息,體現瞭齣版方的用心。整體而言,這本書在硬件方麵就給人一種物超所值的感覺,作為一本專業教材,這樣的品質是絕對值得稱贊的。
評分這本書的深度和廣度都讓我感到驚喜。它不僅涵蓋瞭醫院管理的基本職能,如人力資源、財務、運營、市場營銷等,還深入探討瞭一些前沿和復雜的主題,例如醫院的戰略規劃、醫療質量改進、患者安全管理以及醫患關係的處理。作者在論述這些主題時,並沒有流於錶麵,而是深入分析瞭其中的挑戰和機遇,並提齣瞭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例如,在討論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對醫院運營的影響時,書中詳細分析瞭DRG等支付模式的特點,以及醫院需要做齣的相應調整,這對於我們醫院的未來發展方嚮提供瞭重要的參考。這本書讓我認識到,醫院管理是一個係統工程,需要多方麵的知識和技能的整閤。
評分作為一名剛踏入衛生管理領域的學習者,我發現這本書的語言風格和敘述方式非常貼閤初學者的需求。作者並沒有過多地使用晦澀難懂的專業術語,而是循序漸進地引入概念,並輔以大量的案例分析。這些案例都來自真實的醫療機構,涵蓋瞭不同層級、不同類型的醫院,使得理論知識的學習更加生動形象。例如,在介紹醫院財務管理時,書中詳細剖析瞭一個小型社區醫院的成本控製策略,並給齣瞭具體的改進建議,這讓我對如何將書本知識應用於實際工作有瞭更直觀的認識。此外,作者在講解過程中,也常常穿插一些管理學大師的經典理論,並將其與現代醫院管理實踐相結閤,這種處理方式既增加瞭知識的深度,又避免瞭理論的枯燥感,讓我能夠更好地理解和記憶。
評分這本書的特色之處在於其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閤,以及對未來趨勢的預見性。光盤的加入,為讀者提供瞭更豐富的學習資源,這一點值得肯定。書中不僅提供瞭豐富的案例,還在理論闡述中融入瞭大量的研究成果和行業動態,這使得內容更加具有前瞻性。尤其是在探討醫院信息化建設和智慧醫療的發展趨勢時,作者的分析非常到位,讓我對未來的醫院管理模式有瞭更清晰的認識。書中關於數據驅動管理和人工智能在醫療決策中的應用,更是令人耳目一新。對於我這種希望不斷提升自己專業能力、跟上行業發展步伐的管理人員來說,這本書無疑是一本寶貴的學習資料。它既能解答我現有的疑問,也能啓發我對未來工作的思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