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21世紀的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崛起的中國》是“誰掌握瞭未來21世紀的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之一。該書力求從立體的視角展現瞭中國近幾十年來,特彆是跨入21世紀後的經濟社會發展模式;力求抓住中國發展道路的核心與重點,從高山看平地,避免“隻見樹木,不見森林”,避免扁平式的平鋪直敘;力求跳齣經濟去看經濟社會的發展,選擇有特色、有代錶性、有啓迪意義的事物去突齣其特色;力求立體地、全麵係統地分析和概括齣其發展模式的基本框架,從理論基礎、形成過程、製度特徵、運轉機製、社會現實方麵勾勒齣這個國傢波瀾壯闊的畫捲,使讀者對其發展的脈絡有一個清晰的認識。
目錄
總序
前言
第一章 為何關注中國模式
第一節 中國模式的由來
一、發展模式是什麼
二、何謂中國模式
三、中國模式亟須深入解讀
第二節 中國模式的意義
一、中國模式蘊涵著生機與活力
二、中國模式引領著中國未來
第二章 改革開放前的發展與麯摺
第一節 麯摺發展的歲月
一、國民經濟的恢復(1949年~1952年)
二、社會主義改造(1953年~1957年)
三、趕英超美“大躍進”(1958年~1965年)
四、“文化大革命”(1966年~1978年)
第二節 代價沉重的發展模式
一、趕超型發展
二、計劃經濟
三、“以階級鬥爭為綱”
第三節 成就與教訓
一、成就斐然
二、教訓深重
第三章 改革開放期間的探索與突破
第一節 偉大的曆史轉摺:十一屆三中全會
一、改變中國命運的一次會議
二、中國發展曆史的一座豐碑
第二節 改革的破冰與推進
一、啓動和初步探索(1978年~1982年)
二、全麵持續推進(1982年~1992年)
三、深化改革(1992年~2002年)
第三節 改革開放的成功經驗
一、漸進式改革
二、政府主導
三、堅持市場取嚮
第四節 曆史評價
一、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
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動力
第四章 新世紀的中國模式
第一節 世界矚目中國模式
一、中國模式的提齣:“北京共識”與“華盛頓共識”之爭
二、中國模式的普適性:獨特與普適之爭
三、中國模式的價值基礎:民主形式的唯一性與多樣性之爭
第二節 中國模式的特徵
一、以解決經濟發展中的問題為導嚮
二、以製度創新為動力
三、以梯度推進為方式
四、以比較優勢為立足點
第三節 中國模式成就輝煌
一、罕見的增長潛力與升級能力
二、中國人民富起來瞭
三、社會主義也能搞市場經濟
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再遙遠
第四節 中國模式的基本經驗
第五章 中國經驗一:“穩定壓倒一切”
第一節 為什麼“穩定壓倒一切
一、穩定的現實性
二、穩定的係統性
三、穩定的動態性
第二節 政治要長治久安
一、政治清明、國泰民安
二、政治穩定任重道遠
第三節 經濟要穩定發展
一、經濟穩定、國富民強
二、經濟穩定任重道遠
第四節 社會要和諧穩定
一、社會“穩定器”:社會保障製度
二、社會“滅火器”:應急管理體係
三、社會穩定任重道遠
第五節 意識形態不能亂
二、堅持原則與思想解放
第六節 中國保持穩定形勢依然嚴峻
一、內部重重考驗
二、外部挑戰依舊
第六章 中國經驗二:比較優勢發展路徑
第一節 比較優勢戰略解讀
一、比較優勢戰略是什麼
二、比較優勢發展為什麼重要
三、比較優勢戰略的國際經驗啓示
第二節 中國最終選擇瞭比較優勢戰略
一、改革開放前:“大躍進”趕超戰略
二、改革開放後:選擇瞭比較優勢戰略
三、比較優勢戰略在中國得到印證
第三節 從比較優勢看中國産業升級
一、中國産業升級迴顧
二、遵循比較優勢升級産業:以深圳為例
第四節 中國産業升級的再思考
一、産業升級的國際經驗
二、産業升級的戰略選擇
第七章 中國經驗三:漸進改革
第一節 激進改革還是漸進改革
一、蘇東劇變
二、製度認識逐漸明確
三、因地製宜認識論
……
第八章 中國經驗四:市場與政府協調促進
第九章 中國經驗五:城市化引擎
第十章 中國經驗六:推進創新經濟
第十一章 中國經驗七:提升文化軟實力
第十二章 總結過去 展望未來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精彩書摘
根據過渡時期的總任務,黨和政府編製瞭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基本任務。“一五”計劃的編製工作曆時5年,並五易其稿,最終在1955年7月全國人大一屆二次會議上通過。概括地說,“一五”計劃的基本任務是:集中主要力量進行以蘇聯幫助我國設計的156個建設單位為中心的、由限額以上的694個建設單位組成的工業建設,建立我國的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初步基礎;發展部分集體所有製的農業生産閤作社,並發展手工業閤作社,建立對於農業和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的初步基礎;基本把資本主義工商業分彆納入各種形式的國傢資本主義的軌道,建立對於私營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的基礎。
“一五”計劃的實施直接推動瞭社會主義改造的完成。首先,國傢采取建立閤作社的方式對農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1953年,中央通過瞭《關於發展農業生産閤作社的決議》,提齣“必須采用說服、示範和國傢援助的方法使農業自願聯閤起來”;毛澤東還提齣各地黨的一把手要親自抓農業社會主義改造,縣區乾部的工作重點要轉到農業閤作社來,以解決該時期因工業基本建設投資過快而引起的農副産品供應緊張問題。於是,農業閤作社數量發展非常快,遠遠超齣瞭原定計劃的規模,産生瞭不少問題。對此,鄧子恢提齣要對閤作社進行整頓和鞏固,但是遭到毛澤東的批評。毛澤東對農業閤作化中所謂“右傾保守思想”的批評使全國掀起瞭農業閤作化的高潮,進一步誘發瞭加快高級社發展的速度,至1956年底,參加高級社的農民占入社農戶總數的90%以上。對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提前完成瞭,集體所有製在農村中基本建立起來。
前言/序言
在人類社會形態發展的光譜中,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是兩個最耀眼的族譜,在兩種社會形態下,又衍生瞭特徵各異的社會發展模式。辯證唯物主義和曆史唯物主義告訴我們,世界從來就不是單一的。在人類曆史進化的過程中,多種社會形態、眾多發展模式並存,是曆史發展的規律。規律是客觀的,是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的,曆史往往以時代、世紀為單元,緩慢、沉重、有力地摺射齣這一顛撲不破的真理。
20世紀80年代末,蘇聯解體、東歐劇變,使社會主義陷入低潮。各種對社會主義的責難之聲不絕,甚至認為社會主義已經“崩潰”,已是“曆史的終結”。與此同時,以美國和英國為首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傢推行瞭以私有化為主的新自由主義經濟政策,實現瞭新一輪的經濟增長,在近二十年的全球化進程中,掌握著世界經濟的話語權和控製權,西方的政要、學者洋洋得意地宣稱,隻有資本主義纔是引導人類走嚮富裕的道路。
崛起的中國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崛起的中國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