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他們曾被說成是白人的負擔,是弱國劣政的犧牲者。
他們是最底層的10億人,生活在每天0.99美元的貧睏綫之下。
數萬億美元的援助未能救他們於水火之中,
他們,依然深陷貧窮的陷阱,前路不明……
為什麼貧窮,為什麼窮人擺脫不瞭貧窮?這是《貧窮的本質》這本書探討的主要問題。
《貧窮的本質》的兩位作者在本書中探討:為什麼窮人吃不飽飯還要買電視?為什麼他們的孩子即使上瞭學也不愛學習?為什麼他們放著免費的健康生活不去享受,卻要自己花錢買藥?為什麼他們能創業卻難以守業?為什麼大多數人認為小額信貸、窮人銀行沒什麼效用?
15年以來,為瞭弄清為什麼會貧窮,貧窮又會導緻哪些特定問題,從而不斷讓窮人陷入無法逃離“貧窮陷阱”的怪圈,《貧窮的本質》的兩位作者深入五大洲多個國傢的窮人世界,調查貧睏人群最集中的18個國傢和地區,從窮人的日常生活、教育、健康、創業、援助、政府、NGO等生活的多個方麵,探尋貧窮真正的根源。
同時,《貧窮的本質》也對關於貧窮的一些流行觀點進行瞭反思,比如援助越多窮人的依賴性越強,外部援助不起作用等等。他們指齣,多年來的扶貧政策大都以失敗而告終,原因就在於人們對於貧窮的理解不夠深刻,好鋼沒有用在刀刃上。《貧窮的本質》用大量實例,提齣瞭一些實用性較強的建議,尋找那些經得起檢驗的扶貧方案,為政策製定者、慈善傢、政治傢及所有希望天下脫貧的人提供瞭重要指導。
作者簡介
阿比吉特·班納吉(Abhijit V.Banerjee),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福特基金會國際經濟學教授。曾就讀於印度加爾各答大學、賈瓦哈拉爾·尼赫魯大學及美國哈佛大學;曾任發展經濟學分析研究局局長、美國藝術科學研究院及計量經濟學會研究員、古根海姆基金會及艾爾弗雷德·斯隆基金會研究員。獲2009年度印孚瑟斯(Infosys)奬等多個奬項,曾任世界銀行和印度政府等多傢組織機構榮譽顧問。
埃斯特·迪弗洛(Esther Duflo),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經濟係阿蔔杜勒·拉蒂夫·賈米爾扶貧與發展經濟學教授;曾就讀於法國巴黎高等師範學院和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獲大量榮譽:2010年度約翰·貝茨·剋拉剋奬,2009年度麥剋阿瑟“天纔”奬學金,《經濟學人》雜誌“八大傑齣經濟學傢”之一,《外交政策》雜誌“百位最具影響力思想傢”之一,《財富》雜誌2010年“40位40歲以下”最具影響力的企業領導人之一。
2003年,班納吉和迪弗洛聯閤創建阿蔔杜勒·拉蒂夫·賈米爾貧睏行動實驗室(J-PAL),並一直共同為該實驗室提供指導。J-PAL實驗室的任務是確保扶貧政策的製定基於科學依據,從而減少貧睏人口。J-PAL實驗室的研究成果已贏得國際認可,獲西班牙畢爾巴鄂比斯開銀行年度“知識前沿”奬。
目錄
推薦語
第一部分 生活案例
第二章 飢餓人口已達到10億?
第三章 提高全球居民健康水平容易嗎?
第四章 全班最優
第五章 帕剋·蘇達諾的大傢庭
第二部分 慈善機構
第六章 赤腳的對衝基金經理
第七章 閹人貸款給窮人:
不那麼簡單的經濟學
第八章 節省一磚一瓦
第九章 不情願的企業傢們
第十章 政策,政治
總 結
緻 謝
注 釋
前言
埃斯特6歲時曾讀過一本關於特裏莎修女的書,書中提到瞭一個叫加爾各答的城市。這個城市非常擁擠,人均居住麵積隻有0.93平方米。當時,埃斯特把這個城市想象成一個大棋盤,由許多個3×3英尺的小格子組成,每個小格子隻能擠進去一個“小兵”。她當時就思考著,自己究竟能為這個城市做些什麼呢?
24歲時,埃斯特終於來到瞭加爾各答市,當時她已是麻省理工學院的一名研究生。在乘齣租車前往市區的路上,埃斯特嚮窗外望去,眼前的一切令她有些失望。每個角落都空無人煙,隻有一棵棵樹木、一塊塊空草坪和孤單的人行道。那本書中刻畫得觸目驚心的睏境在哪裏,那些擁擠的人群都跑到哪裏去瞭?
阿比吉特6歲時就知道加爾各答市的窮人住在哪兒,他們就住在他傢後麵那棟搖搖欲墜的小房子裏。那些窮人的孩子似乎總有玩的時間,他們擅長玩各種遊戲。如果阿比吉特和他們玩彈球,最後彈球總會跑到他們的破褲兜裏。對此,阿比吉特心裏很是不服氣。
自打貧窮一齣現,我們就産生瞭某種以約定俗成的方式來貶低窮人的衝動。窮人頻繁地齣現在社會理論及文學作品中,他們被描述得有時懶惰,有時上進;有時高尚,有時鬼祟;有時憤怒,有時順從;有時無助,有時自強。毫無疑問,有些規則與這種針對窮人的看法相一緻,如“給窮人創建自由市場”、“呼籲人權至上”、“先解決衝突”、“給最貧窮的人多些資助”、“外國援助阻礙發展”等。然而,這些想法卻無法幫助那些處於貧窮狀態下的普通男女實現希望、消除疑慮、彌補不足、滿足願望、堅定信仰、解決睏惑。窮人的齣場通常隻是作為某種勵誌劇或悲劇的主人公,或令人欽佩,或惹人憐憫,而不是某種知識的傳播者,人們不會嚮他們谘詢其想法或計劃。
貧窮經濟學常常與窮人經濟學相互混淆,因為窮人幾乎一無所有,所以他們的經濟狀況一般也無人關注。遺憾的是,這種誤解嚴重影響瞭消滅全球貧窮之戰——簡單的問題會産生簡單的解決方法。扶貧政策方麵充斥著立竿見影的泡沫,事實證明這一點兒也不奇怪。要想取得進展,我們必須摒棄將窮人貶低為固定形象的習慣,花點兒時間真正去瞭解他們的生活,包括這種生活中的復雜與多彩。15年來,我們始終堅持著這一行動目標。
我們是學者,與大多數學者一樣,我們構建理論,研究數據。然而,我們研究的性質卻有著不同的意義。我們用幾個月,甚至很多年的時間與非政府組織(NGO)活動分子、政府官員、醫療保健工作者及小額信貸者接觸,進行基礎性研究。我們來到街頭巷尾,村前屋後,與住在那裏的窮人交談,嚮他們提齣問題,搜尋數據信息。我們在那裏遇到瞭很多善良的人,如果沒有他們的協助,這本書就不可能完成。在很多情況下,我們隻是路過而已,卻始終被他們當作客人來對待。即使我們提齣的問題並無多大意義,他們也會耐心解答,並同我們分享很多有意思的故事。1
迴到辦公室後,我們一邊迴顧那些故事,一邊研究數據,感到有些不可思議,甚至迷惑不解。我們難以將自己的所見所聞與那種(西方或受過西方教育的)專業發展經濟學傢及政策製定者對於窮人生活的看法聯係起來。有時,強有力的證據迫使我們重新評估甚至放棄我們所堅持的理論。然而,我們會盡量先搞清楚,我們的理論為什麼行不通,怎樣利用該理論更好地描述世界。本書就産生於這一思想交叉點上,展現瞭我們所編織的一個關於窮人生活的完整故事。
我們所關注的焦點是世界上最貧窮的人,就全球窮人最多的50個國傢來說,其平均貧窮綫為每人每天16印度盧比。2各國政府將生活費低於這一水平的人定位為貧窮狀態。根據當前的匯率標準,16盧比相當於36美分,但由於大多數發展中國傢的物價水平較低,如果窮人以美國的物價水平來購物,他們就需要花更多的錢——99美分。因此,要想知道窮人是怎樣生活的,你就要想象如何在邁阿密或莫德斯托每天隻靠99美分生活。要用這點錢購買你一天所需(除瞭住房),這並不容易。比如,在印度,99美分隻能買15根小香蕉,或是3磅劣質大米。你能靠這點吃的活下去嗎?不過,2005年,全球有8.65億人口(占世界總人口的13%)都是這樣生活的。
有一點值得注意,即使這些人處於貧窮狀態,他們幾乎在所有方麵都和我們一樣。窮人與我們有相同的欲望和弱點,也並不比我們理性多少——正好相反,恰恰因為他們幾乎一無所有,我們常常會發現,窮人在作選擇時會非常謹慎:為瞭生存,他們都需要成為精打細算的經濟學傢。然而,我們和他們的生活依然有著天壤之彆。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我們對自己生活的方方麵麵都已經習以為常,幾乎不會在這些方麵細細思量。
每天99美分的生活意味著,你接收信息的渠道也會受限——報紙、電視和書籍都要花錢來買。因此,你常常會對世界上其他人得到的特定信息一無所知。比如說,接種疫苗的信息就可以預防你的孩子患上麻疹。這就意味著,在你所生活的世界裏,很多機構並不是為你這樣的人而建的。大多數窮人都沒有收入來源,更不用說基於自動繳納的退休計劃瞭。這就相當於,在你大字不識的情況下,你卻要根據很多細則做齣決定。對於不識字的人來說,他怎能讀懂一份包含大量拗口病名的健康保險産品呢?
一切都錶明,對於窮人來說,要想充分發揮自己的纔能,為自己傢人的未來提供保障,他們需要擁有更多的技能和更強的意誌力,承擔更多的義務。然而,恰恰相反,正是我們大多數人所忽略的那些小花費、小障礙、小錯誤,在窮人的生活中卻成瞭尤為突齣的問題。
要想擺脫貧窮並不容易,但隻要抱著一種“萬事皆有可能”的態度,再加上一點兒援助(一條信息、一點兒推動),有時也能産生令人意想不到的成果。另一方麵,錯位的期望、必要信仰的缺乏、錶麵上的一些小障礙,都有可能對這一過程造成一定的破壞。把持住正確的杠杆至關重要,但正確的杠杆往往很難找到。而且,單憑一個杠杆顯然不能解決所有問題。
《貧窮的本質》一書揭示瞭窮人的經濟生活,使我們看到其中所蘊含的豐富的經濟學原理。這本書中的理論有助於我們瞭解窮人能實現什麼,他們在哪些方麵需要一些助力,以及他們為什麼會需要這些助力。本書中的每個章節都闡述瞭一種如何找齣這些難點並攻剋這些難點的方法。翻開這本書,我們可以清晰窺見這些人的傢庭生活:他們都會買些什麼;他們會為子女的教育做些什麼;他們會為自己的健康、子女的健康以及父母的健康做些什麼;他們會生幾個孩子等。接下來,我們將進一步闡述各類市場及機構能為窮人做些什麼:他們能藉錢嗎?能存錢嗎?能為自己投一份人身傷害保險嗎?政府能為他們做些什麼,在何種情況下政府會力不從心?自始至終,本書都在討論幾個相同的基本問題。通過什麼方法可以讓窮人改善他們的生活,在這方麵他們遇到瞭哪些障礙?是起步的花費較大,還是起步容易維持難?為什麼花費會這麼大?窮人意識到福利的重要性瞭嗎?如果沒有,原因又是什麼呢?
《貧窮的本質》一書最終揭示瞭窮人的生活及他們相應的選擇,對於我們消除全球貧窮具有一定的啓發意義。本書將有助於我們瞭解,為什麼小額信貸的實用性並非某些人所信奉得那麼神奇,為什麼窮人最終無法從保健製度中得到好處,為什麼他們的孩子年年上學卻不學習,為什麼窮人不想交醫療保險,以此錶明,為什麼昔日的奇思妙想今天都遭到扼殺。本書還指齣瞭很多充滿希望的方麵:為什麼象徵性的補助會比象徵性的影響更重要,怎樣健全商業保險製度,為什麼在教育方麵的資助“少一點即是多一點”,為什麼好工作對於發展至關重要。值得一提的是,本書還指齣瞭希望與知識的重要性,告訴我們即使在任務看上去無比艱難的情況下,我們依然要敢於堅持,成功並不總像看上去那樣遙遠。
精彩書摘
第一章
再好好想想
不到5歲便夭摺的兒童每年有900萬。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區,産婦死亡概率為33%,這一比率在發達國傢僅為0.018%。全球至少有25個國傢,大多數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國傢,其人口的平均壽命不超過55歲。僅在印度一國,就有超過5 000萬的學齡兒童連簡單的課文也看不懂。
看瞭上麵這段文字,或許你隻想把書扔到一邊,不去想世界貧窮這件大事。因為這個問題看上去太寬泛、太棘手。然而,我們寫這本書的目的就在於,勸你不要那樣做。
賓夕法尼亞大學近期的一項實驗錶明,這一問題的重要性會令我們無比震驚。3研究人員發給每個學生5美元,讓他們填寫一份簡短的調查錶,然後再給他們看一份傳單,請他們為 “拯救兒童”(全球慈善機構之一)捐款。傳單有兩種不同的類型,有些學生所看到的傳單是這樣的:
馬拉維的食品短缺影響著超過300萬兒童;在贊比亞,自2000年以來的嚴重乾旱已導緻糧食産量下降42%。因此,300萬贊比亞人將麵臨飢餓;400萬安哥拉人(占安哥拉人口總數的三分之一)已被迫離開自己的傢鄉;超過1 100萬埃塞俄比亞人急需食品援助。
另外一些學生所看到的傳單上畫著一個小女孩,還有這樣一些文字:
羅西婭是一個來自非洲馬裏的7歲女孩,她過著極度貧窮的生活,甚至麵臨著挨餓的危險。然而,您的經濟援助將會改善她的生活。有瞭您以及其他好心人的支持,“拯救兒童”將與羅西婭的傢人以及社區裏的其他人一起幫助她,讓她能吃飽飯,接受教育,具備基本的醫療及衛生常識。
看瞭第一份傳單的學生平均每人捐瞭1.16美元。和第一份傳單不同,第二份傳單展現瞭一個而不是數百萬人的睏境,看瞭這份傳單的學生平均每人捐瞭2.83美元。這樣看來,學生們願意為瞭羅西婭而承擔一點兒責任,但在麵對廣泛的全球性問題時,他們就不免有些泄氣瞭。
接下來,研究人員又隨機選定瞭一些學生,先告訴他們這樣一個現象,即人們不願關注那種泛泛的信息,他們更有可能會捐錢給某一特定受害者,然後再給這些學生看那兩份傳單。結果顯示,看瞭第一份傳單的學生平均每人捐款1.26美元,與事先不知道該現象的學生所捐的錢差不多。然而,看瞭第二份傳單的學生在得知這種現象之後,平均每人僅捐瞭1.36美元,遠遠低於不知道該現象的學生所捐的錢。鼓勵學生們再想想反而使他們對羅西婭不那麼慷慨瞭,但馬裏人民也沒有因此得到更多的援助。
學生們的反應是一個典型案例,說明瞭大多數人在麵對貧窮等問題時的感覺。我們的本能反應是慷慨,特彆是在麵對一個身陷睏境的7歲小女孩時。然而,正如賓夕法尼亞大學的學生們一樣,我們在重新考慮之後常常失去信心:我們捐的那點兒錢不過是滄海一粟,而且這些善款的安全性也得不到保障。這本書會讓您再好好想想,如何擺脫那種“貧窮的問題難以解決”的感覺,從一係列具體問題齣發,重新審視這一挑戰。這些問題隻要能得到恰當的定位並為人們真正理解,就能夠逐一得到解決。
遺憾的是,關於貧窮的辯論往往不是這樣展開的。很多侃侃而談的專傢並沒有討論怎樣抗擊痢疾和登革熱最有效,而是專注於那些“大問題”:貧窮的最終原因是什麼?我們應該在多大程度上信任自由市場?窮人能夠受益於民主製嗎?外來援助可以發揮什麼樣的作用?等等。
傑弗裏·薩剋斯是聯閤國顧問、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地球研究所主任,同時也是一位貧窮問題專傢。他對上述問題的迴答是:貧窮國傢之所以貧窮,原因在於這些國傢往往都氣候炎熱、土地貧瘠、瘧疾肆虐、四周被陸地所包圍。因此,如果沒有大量的原始投資助其解決這些地方性問題,這些國傢很難提高自己的生産力。然而,這些國傢卻因為貧窮,無法支付投資迴報——這就是經濟學傢們所謂的“貧窮陷阱”。除非這些問題的解決能夠落到實處,否則無論是自由市場,還是民主製,都幫不上什麼大忙。外來援助之所以重要的原因就在於,它能啓動一種良性循環,即輔助窮國在關鍵領域投資,從而提高其生産力;由此而産生的更高收入會帶來更多投資,收益將呈螺鏇狀上升。薩剋斯在其2005年《貧窮的終結》(The End of Poverty)4一書中稱,如果富國在2005~2025年間每年拿齣1 950億美元的資金來援助窮國,那麼貧窮問題到2025年末便可完全得到解決。
然而,還有一些侃侃而談的人認為,薩剋斯的迴答是錯誤的。曼哈頓的威廉·埃斯特利挑戰瞭紐約大學的薩剋斯,隨著其著作《在增長的迷霧中求索》(The Elusive Quest for Growth)及《白人的負擔》(The White Man's Burden)5的麵世,他已經成為反援助人士中最具影響力的公眾人物之一。丹比薩·莫約是一位曾在高盛投資公司及世界銀行任職的經濟學傢,她於近期齣版瞭《援助的死亡》(Dead Aid)6一書,並在書中對埃斯特利的觀點錶示贊同。他們都認為,援助的弊大於利:援助使人們停止尋找自己解決問題的方法,腐蝕地方機構並削弱其作用,導緻一些援助機構形同虛設。對於貧窮國傢來說,最好遵循一個簡單的原則:隻要有自由市場和恰當的奬勵機製,人們就能自己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避免接受外國人或自己政府的施捨。從這個意義上講,在看待世界運轉的方式上,對援助持悲觀態度的人實際上錶現得頗為樂觀。埃斯特利認為,“貧窮陷阱”並不存在。
我們到底應該相信誰?是相信那些認為援助能解決問題的人,還是相信那些認為援助隻能使問題惡化的人?這一問題無法從理論上得到解決,我們需要的是證據。然而,遺憾的是,那種常常用來解答大問題的數據並不能得到人們的信任。引人注目的奇聞軼事比比皆是,有些事件甚至可以用來支持任何立場。例如,盧旺達在遭受種族滅絕之後的幾年裏得到瞭大筆捐款,整個國傢逐漸走嚮繁榮。由於國民經濟得到瞭發展,盧旺達總統保羅·卡加梅開始製定政策,盡量不再接受援助。那麼,我們應將這個例子看作是援助好處的證明(薩剋斯的觀點),還是自力更生的典型代錶(莫約的觀點),還是二者兼備?
由於諸如盧旺達這樣的個例沒有最終定論,大多數研究哲學問題的人更喜歡在多個國傢之間作比較。例如,針對世界上幾百個國傢的數據錶明,接受更多援助的國傢並不比其他國傢發展得快。這常常被認為是援助無用的依據,但實際上,這也可能意味著相反的觀點。或許,援助使某些國傢避免瞭一場災難,沒有援助的話情況會更糟。對此,我們並不瞭解,隻是在泛泛地猜測而已。
然而,假如沒有支持或反對援助的依據,我們又該怎樣做呢?——放棄窮人?這種失敗主義的態度不是我們所應持有的。實際上,答案是可以找到的。這本書整體上就采用瞭一種答案延伸的形式——不過不是薩剋斯和埃斯特利喜歡的那種泛泛的答案,它要告訴你的不是援助的好與壞,而是援助在一些特定的事例中是否帶來瞭好處。我們雖然不能斷定民主製的效力,卻可以就是否應改變其組織方式談談感想,使其更有效地運行於印尼的農村等地。
無論如何,對於某些大問題(如外國援助是否有效)的迴答是否像我們有時聽到的那樣重要,我們尚不明確。無論是倫敦、巴黎或華盛頓特區那些熱心於幫助窮人的人,還是不那麼熱心於此的人,他們都認為援助的作用十分突齣。實際上,援助隻占每年給窮人所劃撥的款項的一小部分,大多數針對全球窮人的計劃都由各國自身的財政部門製定。例如,印度基本上不接受援助。2004~2005年間,印度為窮人的基礎教育計劃投入5 000億盧比(310億美元)7。即使是在非洲這樣急需援助的地方,這一數字也隻占政府2003年度全部預算的5.7%(如果我們排除尼日利亞和南非這兩個幾乎不接受援助的大國,那麼這一比例為12%)。
更重要的是,援助的是是非非引發瞭無數沒完沒瞭的爭論,這模糊瞭真正的重點——錢的去處。這就意味著政府要選擇正確的資助項目——該項目對窮人有好處嗎?是該給老人發養老金,還是為病人建診所?然後,弄清楚最好的操作方式是怎樣的。比如,診所的運作及人員配備可以采取很多不同的方式。
為援助問題而爭論的人基本上都同意一個前提,即我們應在力所能及時嚮窮人伸齣援助之手。這也在情理之中。哲學傢彼得·辛格曾寫過關於拯救陌生人的道德準則
貧窮的本質 中信齣版社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貧窮的本質 中信齣版社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