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大學生心理健康客觀上與其麵臨的生活事件密切聯係,主觀上受其心理素質水平的製約。因此,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應以解決其現實生活中的主要心理問題為切入點,在解決心理問題的同時培養其健全心理素質。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根據大學生在生活、學習、交往、成長、成纔等方麵的主要心理問題,凝練齣身心和諧、珍愛生命、完善自我、學會學習、人際溝通、戀愛婚姻、涵養品德、網絡使用、擇業求職、應對挫摺、享受閑暇、開拓創新等主題,運用積極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的思想,遵循“客觀診斷—掌握知識—科學歸因—學習策略—反思內化”的思維邏輯,通過“判斷鑒彆”、“知識視窗”、“策略指導”、“反思踐行”等教育環節,旨在幫助大學生有效解決麵臨的心理問題,順利適應大學生活,培育健全心理素質,促進大學生主動發展。
作者簡介
張大均,1954年生於四川省南充市。現為西南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科學研究所所長,中國心理學會理事,中國社會心理學會常務理事,重慶市社會心理學會理事長,重慶市心理學會副理事長。獲全國模範教師、四川省有突齣貢獻的優秀專傢稱號。主要從事發展與教育心理學研究。主持國傢級、省部級科研課題十餘項,發錶、齣版論著二百餘篇(部),獲省部級科研奬二十餘項。
目錄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身心和諧健康之本 1
第一節 身體健康 1
第二節 心理健康 8
第三節 社會適應 13
推薦閱讀 20
參考文獻 20
第二章 珍愛生命幸福之源 22
第一節 生命意義 22
第二節 人生價值 28
第三節 生命質量 34
推薦閱讀 40
參考文獻 40
第三章 完善自我健心之始 41
第一節 認識自我 41
第二節 接納自我 48
第三節 超越自我 54
推薦閱讀 60
參考文獻 61
第四章 優化個性健心之基 62
第一節 優化性格 62
第二節 認識氣質 68
第三節 生活風格 74
推薦閱讀 80
參考文獻 81
第五章 學業發展成纔之道 82
第一節 動機激發 82
第二節 學習方式 88
第三節 時間管理 95
推薦閱讀 103
參考文獻 104
第六章 學會創造發展之翼 105
第一節 創造意識 105
第二節 創造性思維 111
第三節 創造性人格 118
推薦閱讀 123
參考文獻 124
第七章 人際和諧友善之舉 125
第一節 直麵交往 125
第二節 交往有方 132
第三節 化解衝突 138
推薦閱讀 145
參考文獻 145
第八章 戀愛婚姻幸福之舟 147
第一節 正確戀愛 147
第二節 健康性愛 154
第三節 和諧婚姻 160
推薦閱讀 166
參考文獻 167
第九章 化解情睏平衡之徑 168
第一節 走齣抑鬱 168
第二節 釋放焦慮 174
第三節 擺脫強迫 180
推薦閱讀 186
參考文獻 186
第十章 應對挫摺減壓之策 187
第一節 挫摺是機會 187
第二節 應對壓力 193
第三節 心理彈性 199
推薦閱讀 205
參考文獻 205
第十一章 文明上網發展之器 206
第一節 認識網絡 206
第二節 拒絕網癮 211
第三節 善用網絡 217
推薦閱讀 222
參考文獻 222
第十二章 擇業求職職場之門 223
第一節 求職心態 223
第二節 職業規劃 230
第三節 職業角色 237
推薦閱讀 244
參考文獻 244
第十三章 享受閑暇放鬆之術 245
第一節 休閑心態 245
第二節 休閑方式 251
第三節 健康休閑 257
推薦閱讀 263
參考文獻 263
第十四章 品德修養立世之本 264
第一節 承擔責任 264
第二節 懂得感恩 270
第三節 誠信文明 276
推薦閱讀 281
參考文獻 282
精彩書摘
對女性來說,月經周期對心理的影響尤為明顯。月經周期在引起女性生理不適的同時,也會使女性的情緒呈現周期性的波動。研究發現,女性的情緒在中期最為樂觀,自信心最強,而在行經期和經期前期則往往伴隨無助、焦慮、敵意和渴望關愛等情緒,變得沮喪、煩躁等.男性也有生理周期,大約28天左右為一個周期,期間齣現情緒低落、渾身乏力、食欲不振、喜怒無常、悲觀不自信等一些非常態錶現。
2.心理狀態對身體健康的影響
心理因素也會對身體健康産生影響,主要體現在情緒狀態、生活習慣、緻病行為模式以及社會支持等方麵。
(1)情緒狀態影響身體健康
心理因素對身體健康的影響主要通過情緒起作用。現代醫學認為,良好的心理狀態和情緒有助於分泌有益於健康的激素酯類和乙酰膽堿等,可調節機體至最佳狀態,提高機體免疫力。而不良的心理狀態和情緒,如長期的憤怒、抑鬱、焦慮、痛苦、恐懼,可導緻免疫係統功能失調,體質下降,引起多種疾病的發生①。許多軀體疾病都是由心理因素直接或間接引起的,這類疾病稱為身心疾病,如冠心病、原發性高血壓、消化性潰瘍、支氣管哮喘、偏頭疼等。
(2)不良生活習慣影響身體健康
生活習慣與健康有著密切的關係。美國保健學專傢在5年中對7000名成年人進行研究發現,具有良好生活習慣的中年人的平均期望壽命比缺乏良好生活習慣的同齡人高53%。有利於健康的生活習慣包括:生活規律、堅持鍛煉、營養適當、飲食閤理、不吸煙、不酗酒、適應環境等。不利於健康的生活習慣包括:勞逸無度、嗜煙、飲酒過量、飲食無節、藥物濫用、不參加體育活動或驟然活動過量、性生活混亂等。
(3)緻病行為模式産生相應軀體疾病
行為模式是個性特點和生活方式的外在典型錶現。緻病性的行為模式,是指與特異性疾病的發生有密切關係的行為模式,目前醫學上主要研究的是A型行為模式和C型行為模式。
A型行為模式的錶現為:個性強、抱負過高、競爭意識強烈、固執、好爭辯、說話帶有挑釁性、急躁、緊張、好衝動、大聲說話、做事快、走路快、說話快、總是匆匆忙忙、富敵意、具有攻擊性等,其冠心病的發生率、復發率和死亡率較高。
……
前言/序言
在生存和發展競爭十分激烈的21世紀,大學生“天之驕子”的光環早已逝去,他們麵臨著自身成長成纔和適應社會快速變化的雙重壓力,大學教育肩負著將大學生的發展潛能、理想追求與社會需要、現實可能相結閤,培養身心健康、德纔兼備的高素質創造性人材的重任!在此背景下,當代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日益突齣,“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學生堅忍不拔的意誌、艱苦奮鬥的精神,增強青少年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麵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已經成為我國大學教育必須認真對待、高度重視的新使命和新要求。
目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已在我國高校普遍開展,但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科學性、實踐性都很強的教育活動,它不同於學校其他教育形式,有其自身的特點和規律。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解決教什麼、學習什麼的問題。因此,從教育的基本目標齣發,根據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解決及健康心理素質培養的現實需要,編寫科學性、針對性和實用性強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乃是當前大學心理健康教育中迫切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編寫既符閤科學規範,以先進的學科理論為指導,又能針對大學生心理健康實際,適閤大學生閱讀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一直是我們努力的目標之一。自“九五”以來,我們一方麵緻力於我國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及其教育策略的探索,另一方麵將研究成果轉化為教育資源並開展瞭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探索,先後編寫齣版瞭大、中、小、幼各年齡段心理健康教育係列教材或讀物。這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就是在總結以往齣版教材的基礎上編寫的。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