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产蛋鸭和种鸭的饲养管理: (一)产蛋鸭的特点我国所饲养的蛋鸭品种的最大特点是失去就巢性,因此,为提高和增加其产蛋量提供了极有利的条件。由于蛋鸭的产蛋量高,而且持久,小型蛋鸭的产蛋率在90%以上的时间可持续20周左右,整个主产期的产蛋率基本稳定在80%以上,远远超过鸡的生产水平。蛋鸭的这种产蛋能力,需要大量的各种营养物质,除维持鸭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外,大多用于产蛋。因此,进入产蛋期的
评分专业介绍鸭病的,不是全新的
评分育成鸭的整个饲养过程始终在鸭舍内进行,称为全舍饲圈养或关养。
评分1.饲料与营养
评分放牧鸭群由于运动量大,能量消耗也较大,且每天都要不停地找食吃,整个过程就是很好地限喂过程,只是饲料不足时,要注意限制补充(饲喂)。而圈养和半圈养鸭则要重视限制饲喂,否则会造成不良的后果。限制饲喂一般从8周龄开始,到16~18周龄结束。当鸭的体重符合本品种的各阶段适当体重时,也不需要限喂 采用哪种方法限制饲喂,各种养鸭场可根据饲养方式、管理方法、蛋鸭品种、饲养季节和环境条件等定。不管采用哪种限喂方法,限喂前必须称重,每两周抽样称重一次,整个限制饲喂过程是由体重(称重)-分群-饲料量(营养需要)三个环节组成,最后将体重控制在一定范围,如小型蛋鸭开产前的体重只能在1.4~1.5千克,超过1.5千克则为超重,会影响其产蛋量。表8-3是小型蛋鸭育成期各周龄的体重和饲喂量,供参考。
评分分群可以使鸭群生长发育一致,便于管理。在育成期分群的另一原因是,育成阶段的鸭对外界环境十分敏感,尤其是在长毛血管时,饲养密度较高时,互相挤动会引起鸭群骚动,使刚生长的羽毛轴受伤出血,甚至互相践踏破皮出血,导致生长发育停滞,影响今后的开产和产蛋率。因而,育成期的鸭要按体重大小、强弱和公母分群饲养,一般放牧时每群为500~1 000只,而舍饲鸭主要分成200~300只为一小栏分开饲养。其饲养密度,因品种、周龄而不同。一般5~8周龄,每平方米地面养15只左右,9~12周龄,每平方米12只左右,13周龄起每平方米10只左右。
评分评分
" o: H, X/ n% n9 Y# B) B- X 这种饲养方式的优点是可以人为地控制饲养环境,受自然界因素制约较少,有利于科学养鸭,达到稳产高产的目的;由于集中饲养,便于向集约化生产过渡,同时可以增加饲养量,提高劳动效率;由于不外出放牧,减少寄生虫病和传染病感染的机会,从而提高成活率。此法饲养成本较高。
评分3.半舍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