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邮 汽车注塑模具设计要点与实例 汽车模具设计书籍 教程 汽车模具书 注塑模具设计 兰兴达

包邮 汽车注塑模具设计要点与实例 汽车模具设计书籍 教程 汽车模具书 注塑模具设计 兰兴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汽车模具
  • 注塑模具
  • 模具设计
  • 汽车制造
  • 工程技术
  • 兰兴达
  • 教程
  • 书籍
  • 设计要点
  • 实例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兰兴达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64619
商品编码:10391106165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7-01
页数:1
字数:1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图书目录

第1章汽车塑料零件常用材料及其特性
1.1汽车典型塑件常用材料1
1.1.1汽车仪表板常用材料1
1.1.2汽车内饰塑件常用材料2
1.1.3汽车软性塑件常用材料2
1.1.4汽车外饰部分零件常用材料2
1.1.5汽车地毯常用材料3
1.1.6汽车顶棚材料4
1.1.7汽车豪华型门板常用材料6
1.1.8汽车经济型门板常用材料7
1.1.9胶黏剂8
1.2汽车模塑件常用热塑性塑料的特性8
1.3汽车模塑件常用热固性塑料的特性11
第2章汽车注塑模具钢材及热处理
2.1汽车模具常用钢材12
2.1.1整体硬化钢840712
2.1.2高性能抛光镜面塑胶模具钢NAK8013
2.1.3预加硬长寿命精密注塑模具钢材NAK5513
2.1.4预加硬透明耐蚀镜面模具钢S136H14
2.1.5预硬型通用塑料模具用钢PX8814
2.1.6其他钢材15
2.2汽车注塑模具零件钢材选用依据15
2.2.1根据汽车档次和模具寿命选用15
2.2.2根据汽车厂家和品牌选用钢材15
2.2.3根据汽车模具不同零件选用钢材16
2.3塑料模具钢材的处理16
2.3.1渗碳型塑料模具用钢17
2.3.2淬硬型塑料模具用钢17
2.3.3预硬型塑料模具用钢17
2.3.4时效硬化型塑料模具钢18
2.3.5耐蚀塑料模具钢PCR18
2.4塑料模具零件的热处理工艺18
2.4.1塑料模具的制造工艺路线18
2.4.2注塑模具成型零件的表面处理19
2.4.3表面化学热处理技术19
2.5涂镀技术20
2.6气相沉积技术21
2.7其他表面处理技术21
第3章汽车注塑模具浇注系统设计要点
3.1浇注系统的结构及选用23
3.1.1普通浇注系统23
3.1.2热流道浇注系统23
3.2热射嘴喷料口设计要求24
3.3浇口的设计原则与分流道设计标准25
3.3.1浇口的布置原则25
3.3.2侧浇口设计25
3.3.3潜伏式浇口设计26
3.3.4圆弧浇口设计263.3.5分流道设计要求26
3.4热流道系统安装位置要求及设计注意事项28
3.4.1热流道系统安装方式28
3.4.2热流道系统设计注意事项29
3.5汽车注塑模具定位圈的设计标准及要点29
3.5.1定位圈的设计标准30
3.5.2定位圈设计要点30
3.6汽车注塑模具热射嘴长度设计及二次加工要求30
3.6.1认识喷嘴在平面以及斜面上的区别30
3.6.2喷嘴在平面以及斜面上的设计区别31
3.6.3需要二次加工喷嘴时的注意事项32
3.7汽车注塑模具热流道浇注系统一般形式32
3.7.1整体式热流道与分体式热流道的优缺点32
3.7.2汽车热流道注塑模具设计要点33
3.8汽车注塑模具浇口位置总汇37
3.8.1门板37
3.8.2保险杠37
3.8.3中央通道40
3.8.4仪表板40
3.8.5汽车车内门立柱内饰件40
3.8.6汽车底护板40
3.8.7汽车天窗边框42
3.8.8汽车蓄电池盖板43
3.8.9汽车门板骨架43
3.8.10汽车车门扶手骨架44
3.8.11汽车门板上截44
3.8.12汽车门板中截44
3.8.13汽车门板下截45
3.8.14汽车副驾驶前地图袋后盖45
第4章汽车注塑模具成型零件设计要点
4.1汽车注塑模具成型零件结构46
4.2模具设计总体评估46
4.3汽车小型模具成型零件设计要点49
4.3.1塑件排位49
4.3.2内模镶件的设计50
4.3.3内模镶件分型面、枕位、插穿位、碰穿位的设计要点53
4.3.4内模的镶拼56
4.4汽车大、中型模具成型零件结构设计要点61
4.53D(UG)分型面设计技巧62
4.5.1分模实例一62
4.5.2分模实例二63
4.6汽车大、中型注塑模具分型面上止口设计实例66
4.6.1汽车进气格栅注塑模具止口设计67
4.6.2汽车扰流板注塑模具止口设计67
4.6.3汽车ABCD柱注塑模具止口设计67
4.6.4汽车门板注塑模具止口设计67
4.6.5汽车中央通道注塑模具止口设计67
4.6.6汽车侧裙板注塑模具止口设计67
4.6.7汽车仪表板注塑模具止口设计67
4.6.8汽车保险杠注塑模具止口设计69
4.7汽车注塑模具成型零件尺寸设计实例70
4.7.1汽车保险杠注塑模具成型零件尺寸设计70
4.7.2汽车仪表板注塑模具成型零件尺寸设计71
4.7.3汽车门板注塑模具成型零件尺寸设计71
4.7.4汽车中央通道注塑模具成型零件尺寸设计72
4.7.5汽车进气格栅注塑模具成型零件尺寸设计72
4.7.6汽车导流板注塑模具成型零件尺寸设计73
4.7.7汽车扰流板注塑模具成型零件尺寸设计73
4.7.8汽车左右下扰流板注塑模具成型零件尺寸设计74
4.7.9汽车装饰条注塑模具成型零件尺寸设计74
4.7.10汽车格栅上装饰条注塑模具成型零件尺寸设计74
4.7.11汽车仪表板本体注塑模具成型零件尺寸设计74
4.7.12汽车上仪表板本体注塑模具成型零件尺寸设计75
4.7.13汽车手套箱注塑模具成型零件尺寸设计76
4.7.14汽车除霜风道注塑模具成型零件尺寸设计76
4.7.15汽车地图袋注塑模具成型零件尺寸设计77
4.7.16汽车左右扶手注塑模具成型零件尺寸设计77
4.7.17汽车挡泥板注塑模具成型零件尺寸设计77
4.7.18汽车座椅背板注塑模具成型零件尺寸设计77
4.7.19汽车A柱注塑模具成型零件尺寸设计78
4.7.20汽车B柱注塑模具成型零件尺寸设计78
4.7.21汽车C柱注塑模具成型零件尺寸设计78
第5章汽车注塑模具结构件设计要点
5.1汽车注塑模具模架设计81
5.1.1镶拼式模具的模架开框强度要求81
5.1.2汽车模具模架外观要求84
5.2模架外围结构件设计要点87
5.2.1支撑脚87
5.2.2水管接头和油管接头88
5.2.3氮气弹簧与顶棍孔88
5.2.4先复位机构88
5.2.5模具冷却水管铭牌88
5.2.6汽车模具吊装螺孔的布置89
5.2.7顶出限位开关93
5.2.8防护盖板94
5.2.9热流道接线盒95
5.2.10模具外围水路95
第6章汽车注塑模具排气系统要点
6.1汽车注塑模具排气槽的设计要点98
6.1.1排气系统设计一般原则98
6.1.2排气系统设计主要参数98
6.1.3排气槽位置设计99
6.1.4引气系统设计100
6.2汽车注塑模具排气槽的设计实例101
6.2.1汽车保险杠注塑模具排气槽设计实例101
6.2.2汽车门板注塑模具排气槽设计实例101
6.2.3汽车进气格栅注塑模具排气槽设计实例101
6.2.4汽车仪表板注塑模具排气槽设计实例103
6.2.5汽车前大灯透镜注塑模具排气槽设计实例103
第7章汽车注塑模具侧向抽芯机构设计要点
7.1滑块设计要点104
7.1.1滑块的锁紧及定位方式104
7.1.2滑块和侧抽芯的连接方式104
7.1.3滑块的限位方式105
7.1.4滑块的导向形式107
7.1.5滑块托板的连接形式107
7.1.6滑块耐磨块的设计准则及选用要求108
7.1.7滑块在定模中的定位形式109
7.2滑块的驱动形式110
7.2.1斜导柱驱动的工作原理及设计要点110
7.2.2油缸驱动的工作原理及设计要点112
7.3斜顶设计要点116
7.3.1方形斜顶的设计标准及设计要点116
7.3.2汽车注塑模具常规斜顶结构117
7.3.3汽车注塑模具平行导向杆斜顶结构117
7.3.4交叉导向式斜顶结构117
7.3.5斜顶与推块组合设计要点117
7.3.6斜顶上套斜顶结构118
7.3.7大斜顶导向定位设计要点118
7.4斜滑块设计要点122
7.4.1定模斜滑块侧向抽芯机构122
7.4.2动模斜滑块侧向抽芯机构123
7.5其他抽芯机构及应用场合123
7.5.1弹簧抽芯机构123
7.5.2滑块中加推杆(弹针)的结构设计要点及应用场合123
7.5.3滑块拉勾的设计要点及应用场合123
7.5.4斜向滑块设计要点124
7.5.5行程开关的设计要点及要求125
第8章汽车注塑模具顶出及其复位系统设计要点
8.1顶针设计要点128
8.1.1顶针排布位置128
8.1.2顶针的种类128
8.1.3顶针的技术要求128
8.2推块设计要点130
8.2.1单方向钻导套孔结构130
8.2.2双方向钻导套孔结构131
8.3复位杆结构131
8.4复位弹簧设计要点132
8.4.1常规弹簧132
8.4.2氮气复位弹簧133
8.5拉钩同步顶出结构135
8.6汽车注塑模具脱模系统的顶出方式136
8.6.1机械顶出136
8.6.2油缸顶出137
第9章汽车注塑模具冷却系统设计要点
9.1汽车注塑模具冷却水道常见形式141
9.1.1汽车注塑模具冷却水路两种组合形式142
9.1.2汽车注塑模具冷却系统两种组合形式优缺点142
9.2冷却水道直径、间距与型腔之间的距离144
9.3水井与相对应冷却水管尺寸设计要点144
9.4冷却水嘴钻孔标准145
9.5冷却水路在模具中的分布形式146
9.6隔片式水井设计要点146
9.6.1在模具中的分布形式146
9.6.2隔水片的分类与常用规格147
9.7各类汽车注塑模具冷却系统设计实例147
9.7.1汽车上仪表板注塑模具冷却系统设计147
9.7.2汽车下仪表板注塑模具冷却系统设计实例149
9.7.3汽车前保险杠注塑模具冷却系统设计150
9.7.4汽车后保险杠本体模具冷却系统设计150
9.7.5汽车左、右门板注塑模具冷却系统设计154
9.7.6汽车中央通道注塑模具冷却系统设计154
9.8汽车注塑模具中推块、斜顶和滑块冷却水路设计要点156
9.8.1推块、斜顶加长冷却系统管牙连接设计标准156
9.8.2斜顶中心通进出冷却系统连接设计标准156
9.8.3滑块或斜顶冷却水加长杆设计标准159
9.9汽车模具冷却系统设计注意事项159
第10章汽车注塑模具导向定位系统设计要点
10.1方导柱设计要点162
10.1.1方导柱布置162
10.1.2方导柱在动/定模的原则162
10.1.3方导柱类型163
10.1.4方导柱高度163
10.2圆导柱、导套设计要点164
10.2.1圆导柱导套的设计标准及选用要求164
10.2.2圆导柱长度的确定165
10.2.3圆形导套(包括中托司的导套)的设计标准165
10.2.4导柱导套的配置形式及使用场合165
10.2.5导套压板165
10.2.6顶针板导柱导套的设计要点165
10.3精定位的设计标准及选用要求168
10.4耐磨片斜面定位的设计要点169
10.5分型面承压板的设计要点170
10.5.1分型面承压板的装配设计参数171
10.5.2分型面承压板的设计标准及应用171
10.5.3分型面承压板的面积计算171
10.6定位销钉孔的设计准则及注意事项172
第11章汽车仪表板大型注塑模具设计
11.1塑件结构分析173
11.2模具结构分析174
11.2.1浇注系统设计174
11.2.2成型零件设计174
11.2.3侧向抽芯机构设计176
11.2.4冷却系统设计176
11.2.5导向定位系统设计177
11.2.6脱模系统设计178
11.3模具工作过程178
11.4结语178
第12章汽车中央通道大型注塑模具设计
12.1塑件结构分析179
12.2模具结构分析179
12.2.1成型零件设计180
12.2.2浇注系统设计181
12.2.3侧向抽芯机构设计181
12.2.4温度控制系统设计182
12.2.5导向定位系统设计182
12.2.6脱模系统设计182
12.3模具工作过程183
12.4结果与讨论184
第13章汽车保险杠大型注塑模具设计
13.1汽车后保险杠大型薄壁注塑模具设计185
13.1.1塑件结构分析185
13.1.2模具结构分析185
13.1.3模具工作过程190
13.1.4结果与讨论191
13.2汽车前保险杠大型薄壁注塑模具设计191
13.2.1塑件结构分析191
13.2.2模具结构分析192
13.2.3模具工作过程196
13.2.4结果与讨论197
第14章汽车手套箱斗大型注塑模具设计
14.1塑件结构分析198
14.2模具结构分析198
14.2.1成型零件设计199
14.2.2浇注系统设计200
14.2.3侧向抽芯机构设计200
14.2.4温度控制系统设计200
14.2.5导向定位系统设计201
14.2.6脱模系统设计203
14.3模具工作过程203
14.4结语203
第15章汽车左后门板大型注塑模具设计
15.1塑件外观要求与结构分析204
15.2模具结构设计205
15.2.1成型零件设计205
15.2.2浇注系统设计207
15.2.3侧向抽芯机构设计208
15.2.4温度控制系统设计209
15.2.5导向定位系统设计210
15.2.6脱模系统设计211
15.2.7模具排气系统设计211
15.3模具强度与分型面管位设计211
15.4模具工作过程212
15.5结果与讨论213
第16章汽车前大灯壳大型注塑模具设计
16.1塑件外观要求与结构分析214
16.2模具结构设计215
16.2.1成型零件设计215
16.2.2模具排气系统设计215
16.2.3浇注系统设计215
16.2.4侧向抽芯机构设计218
16.2.5温度控制系统设计218
16.2.6导向定位系统设计219
16.2.7脱模系统设计219
16.3模具工作过程221
16.4结语221
第17章汽车前大灯反射镜大型注塑模具设计
17.1塑件外观要求与结构分析222
17.2模具结构分析223
17.2.1成型零件设计224
17.2.2浇注系统设计224
17.2.3侧向抽芯机构设计224
17.2.4温度控制系统设计225
17.2.5导向定位系统设计226
17.2.6脱模系统设计227
17.2.7模具强度与分型面定位设计227
17.3模具工作过程228
17.4模具设计要点228
第18章汽车前大灯装饰框大型注塑模具设计
18.1塑件外观要求与结构分析230
18.2模具结构分析230
18.2.1成型零件设计230
18.2.2模具排气系统设计231
18.2.3浇注系统设计232
18.2.4冷却系统设计232
18.2.5导向定位系统设计233
18.2.6脱模系统设计234
18.3模具工作过程235
18.4汽车前大灯装饰框注塑模具设计要点235
第19章汽车风箱右盖注塑模具设计
19.1塑件结构分析237
19.2模具结构设计240
19.2.1成型零件设计240
19.2.2侧向抽芯机构设计240
19.2.3浇注系统设计241
19.2.4温度控制系统设计241
19.2.5脱模系统设计241
19.2.6导向定位系统设计242
19.3模具工作过程242
19.4结语242
第20章汽车注塑模具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20.1塑件表面顶白产生原因与解决方案243
20.2塑件脱模困难原因与解决方案244
20.3斜顶杆易断原因与解决方案245
20.4夹线不良246
20.5汽车后保险杠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246
20.5.1塑件尖角处产生飞边246
20.5.2汽车后保险杠塑件严重拖伤247
20.6塑件开模时粘定模248
20.7门板斜顶处筋位缺胶,拉变形248
20.8门板塑件空心螺柱反面有凹痕原因及解决方案249
20.9门板注塑模具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250
20.9.1门板注塑模具二次顶出机构注塑生产时后退250
20.9.2门板注塑模具斜顶导套离底部偏远导致强度不够250
20.9.3门板注塑模具经常出现制品跟着斜顶走的现象251
20.10汽车导流板中心位置侧面拖伤251
20.11汽车上格栅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252
20.11.1格栅支架皮纹后侧面拖伤252
20.11.2汽车上格栅支架的网格结合线明显253
20.11.3格栅注塑模具温度不均匀253
20.11.4格栅顶出时移位254
20.11.5塑件粘定模,侧面拖花254
20.11.6格栅顶出不平衡254
20.11.7格栅表面熔接线明显254
20.11.8格栅外观线条、圆角处易变形255
20.11.9顶针顶出时顶针有异响255
20.12汽车门板注塑模具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256
20.12.1网孔粘定模256
20.12.2夹线256
20.12.3收缩凹痕257
20.12.4熔体填充困难、易粘模257
20.12.5网孔美观线差257
20.12.6斜顶铲胶258
20.12.7飞边、段差259
20.12.8尺寸偏差较大259
20.12.9模具分型面问题259
附录
附录1模流分析在汽车模具设计中的应用260
附录2汽车注塑模具设计检讨(DFM)报告制作268
参考文献
《汽车注塑模具设计要点与实例》:精湛技艺,铸就卓越品质 本书精选汽车注塑模具设计领域的精髓,旨在为广大汽车模具设计从业者、相关专业学生以及对汽车模具制造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一份详实、实用的参考指南。我们深入剖析了汽车注塑模具设计中的关键技术要点,并结合大量经典案例,力求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完美融合,帮助读者构建扎实的理论基础,掌握先进的设计理念,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内容概览: 本书共分为XX篇(根据实际书籍结构填写,例如:基础篇、进阶篇、案例篇等),详细涵盖了汽车注塑模具设计的各个环节。 第一篇:汽车注塑模具基础理论与发展趋势 汽车注塑模具概述: 介绍汽车零部件注塑成型的基本原理、模具在汽车制造中的重要性以及不同类型汽车注塑模具的分类与特点(如:内外饰件模具、发动机舱模具、车灯模具等)。 汽车行业对模具的要求: 深入探讨汽车行业对模具在精度、寿命、效率、成本以及环保等方面的严苛要求,分析不同车型、不同零部件对模具设计的特殊考量。 注塑成型工艺基础: 回顾和梳理注塑成型工艺的核心要素,包括熔融、注射、保压、冷却等过程,以及影响成型质量的关键参数。 模具设计软件与技术: 介绍当前主流的CAD/CAE/CAM软件在汽车模具设计中的应用,如UG/NX、CATIA、SolidWorks、Moldflow等,并探讨三维设计、仿真分析等先进设计技术的应用。 汽车模具设计的发展趋势: 展望未来汽车模具设计的发展方向,如轻量化模具、智能化模具、快速换模技术、3D打印模具等,分析其潜在的应用前景。 第二篇:汽车注塑模具核心设计要素解析 浇注系统设计: 详细讲解浇口类型(如:潜伏式浇口、扇形浇口、环形浇口等)、流道设计、冷料井设计,以及如何根据零件结构和材料特性优化浇注系统,确保熔体均匀充填、减少内应力。 排气系统设计: 强调排气的重要性,分析不同排气方式(如:排气槽、多级排气、真空排气)的设计原则和适用场景,避免气泡、熔合纹等成型缺陷。 冷却系统设计: 深入阐述冷却对缩短成型周期、提高产品质量的关键作用,讲解冷却水道的设计原则(如:均匀性、对称性、曲折度)、冷却元件(如:冷却柱、冷却板)的选择与布置,以及Moldflow等仿真软件在优化冷却方案中的应用。 分型面设计: 分析不同类型分型面的选择(如:平面分型、阶梯分型、曲面分型),讲解分型面的设计要点,以利于脱模、减少飞边,并兼顾模具的强度和加工精度。 推出系统设计: 详细介绍顶杆、推板、斜顶、司筒、二次推出等常用推出机构的设计原理、结构特点及选择依据,如何根据零件形状、脱模阻力以及成型精度要求进行合理配置。 滑块与斜顶机构设计: 重点讲解带有侧向抽芯或内螺纹结构的零件,如何巧妙设计滑块和斜顶机构,分析其传动方式、锁紧结构、润滑与防护等关键设计细节。 镶件与倒装结构设计: 针对复杂零件或特殊功能需求,讲解镶件的合理应用与固定方式,以及倒装结构在简化模具结构、提升加工效率方面的优势。 模具钢材选择与热处理: 介绍常用模具钢材的性能特点(如:P20、H13、S136等),分析其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选择原则,以及热处理工艺对模具性能的影响。 模具表面处理与防腐蚀: 探讨模具表面的抛光、氮化、镀层等处理技术,以及如何有效防止模具腐蚀,延长模具使用寿命。 第三篇:汽车注塑模具结构与细节优化 顶出机构的优化与平衡: 探讨如何通过合理布置顶出点、调整顶出力,实现产品均匀推出,避免变形或损坏。 冷却效率的最大化策略: 结合流体力学和传热学原理,分享提高冷却效率的进阶设计技巧,如采用组合式冷却水道、局部强化冷却等。 模具强度与刚性分析: 讲解如何通过结构设计和材料选择,确保模具在承受高压注射过程中的稳定性和精度。 模具寿命的保障措施: 从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工艺控制等多个维度,系统阐述提高模具使用寿命的方法。 模具标准化与模块化设计: 介绍标准化零件的应用,以及模块化设计理念在提高设计效率、降低制造成本方面的优势。 第四篇:汽车注塑模具设计实例剖析 内饰件模具设计实例: 以汽车仪表盘、门板、座椅扶手等常见内饰件为例,详细解析其注塑模具的设计思路、关键工艺点以及结构特点。 外饰件模具设计实例: 选取保险杠、格栅、车灯外壳等外饰件,深入剖析模具设计中的难点与解决方案,包括表面光洁度、精度要求等。 发动机舱零部件模具设计实例: 聚焦于耐高温、耐腐蚀的发动机舱零部件,如进气歧管、发动机罩等,讲解其模具设计中需要特别注意的细节。 特定功能模具设计实例: 展示一些具有特殊功能(如:嵌件成型、双色模、热流道模)的汽车零部件注塑模具设计案例。 典型成型缺陷的分析与解决: 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常见成型缺陷(如:缩痕、变形、飞边、熔接线等)产生的原因,并提供相应的模具设计或工艺调整建议。 本书特色: 系统性强: 覆盖汽车注塑模具设计从基础理论到实践应用的完整流程,结构清晰,逻辑严谨。 实用性高: 理论讲解紧密结合实际工程问题,提供大量可借鉴的设计经验和解决方案。 案例丰富: 精选具有代表性的汽车零部件模具设计实例,图文并茂,便于理解和模仿。 前沿性好: 融入最新的模具设计理念、技术和发展趋势,帮助读者掌握行业前沿知识。 专业性深: 由行业资深专家倾力编撰,专业知识扎实,技术讲解深入透彻。 目标读者: 汽车模具工程师、设计人员。 汽车制造企业工艺、技术部门相关人员。 塑料模具制造企业技术人员。 高等院校机械设计、模具设计、材料成型等相关专业的师生。 对汽车模具设计与制造感兴趣的广大工程技术人员。 通过阅读本书,您将能够: 深刻理解汽车注塑模具设计的核心要素和技术要领。 掌握解决实际模具设计中常见问题的有效方法。 提升模具设计效率和产品质量。 为您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成为汽车模具设计领域的佼佼者。 《汽车注塑模具设计要点与实例》——您的汽车模具设计之路上的得力助手!

用户评价

评分

在接触《包邮 汽车注塑模具设计要点与实例 汽车模具设计书籍 教程 汽车模具书 注塑模具设计 兰兴达》之前,我对汽车注塑模具设计的理解仅停留在基础的结构认知层面。这本书的出现,彻底颠覆了我原有的认知,并为我打开了通往更深层次理解的大门。它并非仅仅罗列模具的各个组成部分,而是从“为何如此设计”的角度出发,深刻剖析了每一个设计决策背后的逻辑和依据。例如,在讲解分型面设计时,书中详细分析了不同分型面的优缺点,以及如何结合零件的结构、脱模要求、模具制造精度等因素,做出最优的选择,并辅以大量实际案例进行佐证,这让我真正理解了“设计始于分析,成于精巧”的道理。关于浇注系统的设计,书中更是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完美结合,详细阐述了主流的浇口形式,如点浇口、扇形浇口、潜浇口等,并深入分析了它们在不同产品上的适用性,以及如何通过浇口位置和大小的优化来提高产品的成型质量。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模具排气设计”的部分,它详细解释了排气不足可能导致的缺陷,以及如何通过合理设置排气槽的位置、大小和数量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书中提供的排气设计指南,对于我解决一些长期困扰我的“气泡”和“烧焦痕”问题,提供了关键的思路。这本书的实用性极强,它不仅仅是在讲知识,更是在教导我如何思考,如何分析,如何在实践中不断成长。

评分

这是一本让我感觉“物超所值”的专业书籍!我是一个汽车维修技术人员,虽然日常工作不直接涉及模具设计,但对汽车零部件的生产过程一直充满好奇。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包邮 汽车注塑模具设计要点与实例 汽车模具设计书籍 教程 汽车模具书 注塑模具设计 兰兴达》这本书,出于兴趣购买了。没想到,这本书以其详实的内容和易于理解的语言,让我对汽车注塑模具设计有了全新的认识。书中对“塑料件的收缩率”这一概念的讲解,以及如何根据不同的塑料材料和成型条件来预测和控制收缩率,让我对塑料成品的尺寸精度有了更深的理解。书中提供的“模具冷却系统的设计”章节,更是让我大开眼界,它不仅讲解了冷却水道的布置原则,还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计算来确定冷却水道的直径、间距和流量,以实现均匀的冷却效果,这对于缩短成型周期、减少产品变形至关重要。我尤其对书中关于“汽车车灯模具设计”的案例印象深刻,它详细介绍了车灯透镜、灯壳等复杂结构的设计要点,包括光学性能的考虑、高精度模具的制造工艺等,这些都让我惊叹于模具设计的精妙。这本书让我从一个旁观者,变成了一个能够初步理解模具设计奥秘的学习者。它不仅拓宽了我的知识面,也让我对汽车制造业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评分

自从我开始阅读《包邮 汽车注塑模具设计要点与实例 汽车模具设计书籍 教程 汽车模具书 注塑模具设计 兰兴达》这本书,我感觉自己的设计思维被彻底激活了!书中并没有拘泥于死板的理论,而是通过大量的实践案例,引导读者去思考“为什么”和“如何做”。我特别喜欢书中对“顶出系统设计”的讲解,它不仅介绍了常见的顶出方式(如推杆、推板、卸料板等),还深入分析了不同顶出方式的优缺点,以及如何根据产品的形状、脱模力、产品精度要求来选择最合适的顶出方式,并提供了详细的计算方法和设计技巧。书中列举的汽车座椅骨架、安全带卡扣等零件的模具设计案例,都非常典型,让我能够从中学习到如何处理复杂结构、薄壁零件、大面积平面的成型问题。我尝试着将书中关于“减少浇口痕”的设计技巧应用到我正在进行的一个小项目中,效果非常显著。书中还对“模具钢材的选择与热处理”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让我了解到了不同钢材的性能特点,以及如何根据模具的使用环境和产品要求来选择合适的材料,并进行正确的热处理,以保证模具的强度、硬度和耐磨性。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仅是提供知识,更是在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评分

作为一名在汽车模具行业摸爬滚打了多年的资深工程师,我一直都在寻找一本能够真正体现行业前沿技术和最新发展趋势的专业书籍。而《包邮 汽车注塑模具设计要点与实例 汽车模具设计书籍 教程 汽车模具书 注塑模具设计 兰兴达》这本书,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我的期待。书中关于“大型汽车覆盖件模具设计”的章节,深入探讨了大型模具在结构设计、强度校核、热压成型工艺等方面的特殊要求和技术难点,这对于我目前负责的几个大型外饰件模具项目,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和启示。我尤其对书中关于“多滑块、斜顶”等复杂结构在汽车零部件中的应用分析印象深刻,它不仅讲解了这些机构的设计原理,还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了其在不同产品上的应用技巧和注意事项,这对于提高模具的自动化程度和生产效率非常有帮助。书中关于“模流分析与优化”的部分,更加注重实际应用,通过对不同浇口位置、冷却水道布局的对比分析,直观地展示了CAE技术在解决翘曲变形、缩痕等问题上的重要作用。我尝试着将书中介绍的优化方法应用到我手头的项目中,确实看到了显著的改善。此外,书中对“模具寿命与维护”的讲解也十分细致,包括如何通过合理的材料选择、热处理工艺和日常维护保养,来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这一点对于企业来说是非常实用的。总的来说,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内容充实,案例典型,非常适合有一定基础的模具设计和制造人员阅读。

评分

我是一名刚刚接触汽车模具行业的初学者,一直都在寻找一本能够帮助我快速入门,并且能够建立扎实基础的教程。而《包邮 汽车注塑模具设计要点与实例 汽车模具设计书籍 教程 汽车模具书 注塑模具设计 兰兴达》这本书,毫无疑问地成为了我的首选。书中从最基础的模具概念讲起,循序渐进地介绍了模具的结构、功能以及工作原理,让我能够很快地建立起对模具的整体认知。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于“分型面”的讲解,不是简单地告知如何画一条线,而是从零件的形状、脱模方向、注塑压力等多个维度,详细分析了如何选择合适的分型面,以及如何处理分型面上的倒扣。书中列举的汽车门把手、杯架等常用内饰件的模具设计案例,非常贴近实际,让我能够看到书本知识是如何应用到现实生产中的。我尝试着按照书中提供的方法,对一个简单的汽车配件进行了模具结构设计,虽然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但书中的讲解让我能够一步步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向。书中还对“模具材料的选用”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让我了解到了不同材料在强度、硬度、导热性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如何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这本书的内容详实,结构清晰,语言生动,让我在学习过程中充满了乐趣。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汽车注塑模具设计的“百科全书”!我是一名汽车模具设计新人,一直渴望找到一本能够系统性、全面性地讲解汽车注塑模具设计要点和实际案例的书籍,终于被我找到了《包邮 汽车注塑模具设计要点与实例 汽车模具设计书籍 教程 汽车模具书 注塑模具设计 兰兴达》!从拿到这本书的那一刻起,我就被它厚实的内容和精美的排版所吸引。首先,书中对注塑模具设计的基本原理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述,从模具结构、分型面设计、浇注系统、冷却系统到顶出系统,每一个环节都讲解得细致入微,配合大量清晰的图示和流程图,即使是初学者也能很快理解。更让我惊喜的是,它并没有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提供了大量的汽车零部件注塑模具的实际设计案例,涵盖了内外饰件、发动机周边零件等多种类型,每个案例都提供了详细的设计思路、关键工艺参数的设定、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这对于我这样需要快速上手实践的人来说,简直是无价之宝。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CAE分析应用的部分,它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仿真软件对模流、冷却、变形等进行预测和优化,这不仅能大大提高设计效率,还能有效降低试模风险。书中的语言通俗易懂,避免了过于晦涩的专业术语,使得学习过程轻松愉快。此外,书后附带的常用模具钢材性能对比、塑料材料特性速查表等附录,更是为日常设计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我强烈推荐这本书给所有对汽车注塑模具设计感兴趣的朋友,无论是学生、新人还是有经验的设计师,都能从中获益匪浅。

评分

这本书的价值,远不止于其所包含的知识点。它更在于它所传达的一种“设计哲学”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包邮 汽车注塑模具设计要点与实例 汽车模具设计书籍 教程 汽车模具书 注塑模具设计 兰兴达》这本书,将复杂的汽车注塑模具设计过程,分解为一个个可执行的步骤,并且在每一个步骤都给出了详细的指导和丰富的案例。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冷却水道设计”的讲解,它不仅仅是教授如何画水道,而是深入分析了不同水道形状、直径、布局对冷却效果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模拟分析来优化冷却设计,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书中对“汽车仪表盘骨架模具设计”的案例分析,让我看到了如何在一个大型、复杂、多功能零件的模具设计中,综合考虑强度、刚度、精度、成型性等多种因素。书中还对“模具防错设计”进行了专门的阐述,列举了多种可以有效避免模具装配错误、生产错误的设计措施,这对于提高模具的可靠性和用户的易用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严谨,同时又不失生动,让我感觉像是在和一位经验丰富的设计大师进行深入的交流。我强烈推荐这本书给所有希望在汽车注塑模具设计领域有所建树的朋友,它一定会成为你最得力的助手。

评分

我对《包邮 汽车注塑模具设计要点与实例 汽车模具设计书籍 教程 汽车模具书 注塑模具设计 兰兴达》这本书的评价可以用“匠心独运”来形容。它不是一本流水线上的教科书,而是经过精心打磨、饱含作者心血的专业指导。书中对“滑块和斜顶”这一类复杂机构的设计,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并且提供了多种不同的设计方案,以及每种方案的适用范围和注意事项。书中对汽车传感器外壳、线束接插件等高精度小零件的模具设计案例,让我领略到了微米级精度下模具设计的挑战和乐趣。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模具三维设计与CAM编程”的结合应用,它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UG、Pro/E等软件进行模具的三维建模,以及如何生成CAM刀路进行模具加工,这对于我这样一个对数字化制造感兴趣的从业者来说,提供了宝贵的学习路径。书中对“模具注塑过程中的常见缺陷分析及对策”的章节,堪称“故障排除指南”,它详细列举了缩痕、气泡、包紧、熔接线等常见缺陷,并从模具设计、工艺参数、材料选择等多个角度,给出了系统性的解决方案,让我受益匪浅。这本书的排版布局也非常合理,图文并茂,阅读体验极佳,让我能够更轻松地吸收书中的知识。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我学习汽车模具设计的“神助攻”!我是一名汽车工程专业的学生,在学校里虽然学过一些基础的模具知识,但总觉得不够深入,尤其是在面对实际的汽车零部件时,会感到无从下手。当我拿到《包邮 汽车注塑模具设计要点与实例 汽车模具设计书籍 教程 汽车模具书 注塑模具设计 兰兴达》这本书时,我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书中对汽车零部件的分类及其对应的模具设计特点,讲解得非常清晰,比如如何针对不同的塑料材料选择合适的模具结构,如何根据零件的形状特点来优化分型面和浇口位置。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汽车发动机舱零件模具设计”的案例,它详细介绍了如发动机罩隔音垫、进气歧管等零件的模具设计要点,包括耐高温材料的选择、模具冷却系统的优化等,这些都是我在课堂上很难学到的知识。书中对于“模具标准件的应用”也有详细的介绍,让我了解到了如何高效地利用标准模架、导柱、斜顶等,从而缩短设计周期,降低制造成本。我按照书中的指导,对一个汽车空调出风口的模具进行了初步设计,书中的指导让我在面对复杂结构时不再感到迷茫,而是能够一步步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书中还提供了很多设计公式和计算方法,让我能够更加科学地进行模具尺寸的设计和参数的设定。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很好,不会过于枯燥,读起来很有代入感,让我感觉像是在和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在交流。

评分

这本书的质量真的超出我的预期!我之前在网上找过很多关于汽车模具设计的资料,但总是感觉零散不成体系,或者内容过于理论化,缺乏实际操作指导。直到我购入《包邮 汽车注塑模具设计要点与实例 汽车模具设计书籍 教程 汽车模具书 注塑模具设计 兰兴达》,才感觉自己的知识体系得到了一个质的飞跃。书中关于汽车零部件的成型工艺和模具结构设计,可以说是将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的典范。我特别欣赏书中对“热流道技术”的讲解,它不仅阐述了热流道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还深入分析了不同类型热流道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以及如何根据产品特性选择合适的热流道方案。书中列举的汽车仪表盘、保险杠、车门内饰板等典型零件的模具设计案例,其详细的设计步骤、关键节点的技术考量,以及在实际生产中遇到的问题是如何被解决的,都为我提供了非常宝贵的参考。我尝试着按照书中的方法,对一个简单的汽车配件进行了模具结构设计,过程中遇到了不少难题,但每当我翻开这本书,总能找到相关的解答思路,或者在案例中找到相似的解决方案。书中对于模具加工工艺的介绍也十分到位,包括精加工、热处理、表面处理等环节的关键技术和注意事项,这对于我理解模具的制造流程,以及如何将设计图纸转化为实际产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教程,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设计大师在手把手地教导我,我真的非常庆幸能拥有它。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