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函套书共10册)

漫画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函套书共10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林汉达 著
图书标签:
  • 历史故事
  • 漫画
  • 中国历史
  • 汉达
  • 儿童读物
  • 青少年读物
  • 历史普及
  • 连环漫画
  • 套装
  • 文化经典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文轩网旗舰店
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8223157
商品编码:10442648418
出版时间:2016-06-01

具体描述

作  者:林汉达 著作 定  价:298 出 版 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年06月01日 页  数:1526 装  帧:盒装 ISBN:9787568223157 1.林汉达长孙正版授权,抢先发售披露林汉达先生1954年亲笔序言及手稿图。名师推荐,“中国儿童历史读物的一种创新”。
2.根据林汉达原创手稿绘制,史实严谨、准确,内容取材于《春秋》《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等“正史”。
3.增加导读版块:包括开篇导读、地图、人物关系介绍图、时间轴;补充知识点和历史典故。多方面、多角度,辅助孩子理解历史。
4.不但是很好的历史读物,还是一部很好的语文读物,同时,全书画工精美,文字流畅,保留了林汉达的语言风格,增强了故事画面感。 漫画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春秋(上)
漫画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春秋(下)
漫画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战国(上)
漫画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战国(下)
漫画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西汉(上)
漫画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西汉(下)
漫画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东汉(上)
漫画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东汉(下)
漫画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三国(上)
漫画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三国(下)

内容简介

林汉达长孙正版授权,百万畅销书基础上的抢先发售改版。图文并茂更适合孩子阅读。2抢先发售披露林汉达先生1954年亲笔序言及手稿图。名师推荐,“中国儿童历史读物的一种创新”。3.根据林汉达原创手稿绘制,史实严谨、准确,内容取材于《春秋》《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等“正史”。4.增加导读版块:包括开篇导读、地图、人物关系介绍图、时间轴;补充知识点和历史典故。多方面、多角度,辅助孩子理解历史。5.不但是很好的历史读物,还是一部很好的语文读物,同时,全书画工精美,文字流畅,保留了林汉达的语言风格,增强了故事画面感。【内容简介】林汉达先生的中国历史故事集用风趣的语言将历史串联起来,读起来如道家常,几十年来一直深受读者欢迎,影响了几代中国的青少年。本套《漫画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以林汉达先生所著的中国历史故事为基础,在继承林汉达先生特有的幽默语言的基础上,采用漫画的方式展现中国古代的历史故事,等 林汉达 著作     林汉达(1900—1972),浙江宁波人,有名教育家、文字学家和历史学家。1924年毕业于杭州之江大学。1937年赴美留学。回国后历任北京燕京大学教授,教育部副部长,人民代表大会靠前、二、三届代表。林汉达先生著作丰富,涉及面广。其中很受青少年读者欢迎的是他的通俗历史类读物,文风幽默,文字通俗,包括《东周列国故事新编》《上下五千年》《三国故事》等。

《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史大家经典解读系列》 系列总览: 本套书系精心汇集了中国历史学界和文化研究领域的重量级学者多年研究的精华篇章,旨在为广大历史爱好者提供一套深入、全面、且富有洞察力的中华文明通史读本。全系列共计十册,涵盖了从远古文明的曙光到近现代社会转型的宏大叙事,每一册都聚焦于特定的历史时期或文化议题,力求在宏观把握历史脉络的同时,兼顾对具体事件、制度与人物的精微剖析。本系列秉持学术的严谨性与叙事的流畅性相结合的原则,力求让晦涩的史料变得生动易懂,引领读者跨越时空,亲历中华文明的演进与辉煌。 分册详情: 第一册:肇始与奠基——先秦文明的源流(约200字) 本册追溯中华文明的初始阶段,从早期的人类活动遗址切入,详细梳理了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面貌与区域差异。重点探讨了夏、商、周三代的权力结构、宗教信仰(如神权与祖先崇拜)以及礼乐制度的初步构建。通过对甲骨文与青铜器铭文的解读,揭示了早期国家形态的特征。着重分析了西周“封建”制度的运行机制及其向春秋战国剧变的内在动力,为后续思想文化的爆发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 第二册:百家争鸣与帝国初创——春秋战国至秦汉的转型(约220字) 本册聚焦于中国历史上最为关键的社会大转型时期。详细剖析了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背景下,诸子百家思想迸发的历史必然性。深入对比了儒家、道家、法家等主流学派的核心思想及其对后世政治哲学的深远影响。随后,笔锋转向秦的统一,探讨了秦朝在中央集权、郡县制、度量衡统一等方面的历史功绩与局限性。秦汉之交的变局,重点解读了汉代如何吸取秦亡的教训,确立了儒家独尊的政治哲学,并构建了稳定长达四百年的大一统王朝框架。 第三册:士族与融合——魏晋南北朝的多元探索(约200字) 魏晋南北朝常被视为分裂与动荡的时代,但本册着重展现其在文化、民族与宗教上的深刻变革。探讨了“竹林七贤”所代表的玄学思潮与士人精神的觉醒,以及门阀士族制度对政治生态的影响。对佛教自印度传入并逐渐本土化的过程进行了细致的考察,分析了佛教艺术、哲学对中国传统思想的渗透与融合。同时,详述了北方少数民族内迁与政权更迭,如何加速了民族的交融进程,孕育了隋唐盛世的物质与文化基础。 第四册:盛世的结构与气象——隋唐五代(约200字) 本册集中展现了隋唐帝国在制度创新与文化繁荣方面的登峰造极。详尽分析了隋朝开创的大运河工程及其对南北经济格局的重塑。重点剖析了唐代三省六部制的精妙设计,以及科举制度对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带来的革命性影响。文化方面,深入探讨了唐诗、唐三彩、敦煌艺术的辉煌成就,以及唐代开放包容的国际化视野,尤其关注长安城作为世界性大都会的景象。对五代十国的短暂分裂,则视为唐宋变革的过渡环节。 第五册:市民的崛起与理性的回归——宋代文明的转型(约200字)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充满张力的时代,本册强调其在“重文抑武”政策下,经济、科技与市民文化的勃发。详细阐述了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技术发明对世界进程的推动作用。财政制度的创新、商业的发达以及城市生活的繁荣,构筑了宋代独特的“文人政治”景观。思想上,重点分析了程朱理学如何将儒家思想推向新的高峰,试图在个人修养与社会秩序之间找到新的平衡点。 第六册:边疆的压力与帝国的最后一次辉煌——辽、金、元(约180字) 本册关注宋代之外的北方政权及其与中原王朝的互动。详细考察了辽、金政权在边疆地带的治理模式、民族政策及其对宋代政治经济的牵制作用。重点解析了蒙古帝国的兴起、横扫欧亚的军事战略,以及元朝建立后,对中国版图、驿站系统和多元文化整合所作出的巨大贡献。通过对元代民族等级制度的分析,探究了其统治的特点与最终瓦解的原因。 第七册:集权的强化与文化的内敛——明代社会(约190字) 明朝的建立标志着汉族政权对中原的恢复,本册着重分析了洪武、永乐时期中央集权体制的空前强化,包括废除丞相、设立内阁等制度变迁。文化方面,剖析了王阳明心学的流行及其对个体精神世界的关注,以及小说、戏曲等通俗文学的成熟。对外关系上,细致描述了郑和下西洋的壮举及其后期的海禁政策的得失。明末的社会危机与东林党的政治斗争,为清朝的接替埋下了伏笔。 第八册:新秩序的构建与“康乾盛世”(约160字) 本册聚焦于清朝初年如何通过“剃发易服”等措施巩固统治,以及“摊丁入亩”等经济政策对人口与土地关系的深刻影响。对“康乾盛世”的内涵进行辩证分析,探讨其在人口增长、疆域拓展上的成就,以及文字狱、闭关锁国等政策对社会活力的抑制。强调了清代在边疆治理、多民族国家构建上的复杂性与成功之处。 第九册:动荡中的求索——晚清的内忧外患(约180字) 本册详尽描述了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社会面临的空前挑战。系统梳理了西方列强叩关的历史背景与过程,并深入分析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社会根源与历史影响。重点考察了洋务运动的兴起与局限,以及知识分子群体在“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过程中所经历的观念冲突与思想挣扎,展现了中国在内外交困下向近代转型的艰难起步。 第十册:革命、共和与现代国家的艰难塑造(约170字) 本册收录了对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动因、过程及其历史局限性的深刻反思。探讨了民国初年军阀割据的社会背景。随后,聚焦于新文化运动对传统价值的冲击与重建,以及国民革命、共产党早期发展的历史脉络。本书以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为主线,总结了近现代中国在政治认同、国家主权和民族复兴方面所付出的巨大努力与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为理解当代中国提供了历史的纵深感。

用户评价

评分

这套书的装帧设计确实是下了不少功夫的,光是拿到手就能感受到那种沉甸甸的质感。封面图的绘画风格非常古典,色彩搭配既不失鲜艳活泼,又能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感。每次把它从书架上取下来,都像是在进行一场小小的仪式。内页的纸张质量也相当不错,印刷清晰,字里行间都透着一股用心。我特别喜欢它在细节上的处理,比如每一章的开头都有一些小插图,这些小图不仅美观,而且能迅速把我带入那个特定的历史场景。装帧上的小细节,比如烫金或压纹的处理,让整套书看起来既适合收藏,又非常耐读。它不仅仅是知识的载体,更像是一件精美的工艺品,摆在那里就是一道风景。对于喜欢实体书触感和收藏价值的人来说,光是外观就能让人心满意足了。

评分

对于一个普通读者而言,选择历史读物最怕的就是佶屈聱牙或者过度“戏说”。这套书在这方面找到了一个近乎完美的平衡点。它的语言风格在保持历史的庄重感之余,运用了大量生动形象的比喻和现代化的表达,使得古老的故事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读起来完全没有隔阂感。它成功地拉近了古代与现代的距离,让我切实感受到我们今天的文明是如何一步步走过来的。更难得的是,它在叙事中保持了对史实的尊重,即便是艺术加工的部分,也大多是锦上添花,而非无根之木。这种既有趣味性又兼顾严谨性的处理,是许多历史普及读物难以企及的高度。我非常推荐给所有对我们民族文化根源感到好奇的人。

评分

我对这套书内容的展开方式感到非常惊喜,它没有采用那种枯燥的编年史叙述,而是像一个个独立的小剧场,将历史事件串联起来。叙事节奏把握得非常好,时而激昂,时而婉转,完全抓住了“故事”的精髓。作者在选取材料时,显然是下了苦功的,很多经典的历史片段被重新演绎,但又丝毫不失其原有的历史脉络和精神内核。读起来非常流畅,完全没有那种“为了教育而教育”的生硬感,反而让人有种身临其境的代入感。尤其是那些对人物心理的细腻刻画,让那些遥远的历史人物仿佛一下子变得鲜活起来,有了血有肉。这种叙事手法,对于初次接触中国历史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条非常友好的“高速公路”。

评分

从实用性的角度来看,这套书的编排逻辑清晰得令人赞叹。虽然它是一套故事集,但整体上保持了历史的连贯性,读者可以按部就班地跟随时间线的推进。即便是某几册内容稍微独立一些,也能很快找到它在历史长河中的定位。而且,每一册的篇幅设计也很合理,不会让人产生阅读疲劳。我有时在通勤路上或者睡前阅读,很适合分段阅读,读完一个完整的小故事,既有满足感,又不会因为中断而感到情节断裂。这种对读者阅读习惯的体贴考虑,使得“坚持读完一套书”这件事变得可行且愉悦。对于想系统了解中国历史轮廓但又苦于教材枯燥的人来说,这是一个极佳的替代方案。

评分

这套书最打动我的地方,在于它对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承和弘扬上。它不仅仅是在讲述“发生了什么”,更深层次地在探讨“为什么会发生”以及“这其中蕴含着怎样的道理”。在每一个故事的尾声,总能提炼出一些关于智慧、勇气、仁义或者哲学思考的片段。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远比直接灌输要有效得多。我发现自己在阅读过程中,不自觉地会停下来思考,将书中的情节与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处境进行对照。它成功地将那些宏大的历史叙事,转化成了可以被个人情感所接收和理解的“人生课题”。这种内涵的深度,让它超越了一般的历史读物,更像是一部流动的传统文化教科书。

评分

有点遗憾,盒子破损严重

评分

活动是时候购买的,还送了一套书,非常赞

评分

很好的一套书!女儿很喜欢!

评分

还不错,就是封面黑呼呼的,是不是应该活泼一点更适合小朋友呢?

评分

东西不错

评分

趣味十足

评分

活动是时候购买的,还送了一套书,非常赞

评分

还不错,就是封面黑呼呼的,是不是应该活泼一点更适合小朋友呢?

评分

正版不错,准备再买一套送外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