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艺术与科学(卷9)》以“地方性知识”及“佛教艺术”的研究为主题。“地方性知识”理论诞生于后现代主义及后殖民主义思潮之中,其主旨是关注文化的多样性。本卷编选了英国著名的科学史学家白馥兰从“技术绘图”角度对传统农耕时代的中国的重新审视的论文,国内学者冯恩学对俄罗斯远东南部古代艺术品与中国的联系和美国学者对云南青铜器金属科技的研究等论文均值得一读。“佛教艺术”部分则刊选了包括海峡两岸在内的中、日、韩三国学者的相关论述,详尽而深入。相信本卷会对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有很大的启发。
读者对象为广大对艺术研究、艺术与科学、技术关系问题感兴趣的研究者及高等院校的研究生、教师,以及其他自然科学、人文科学方面的读者。
目录
思想
[英]白馥兰,呼思乐译、吴彤校帝国设计:前现代中国的技术绘图和统治
冯恩学俄罗斯远东南部古代艺术品与中国的联系
[美]邱兹惠创造云南青铜艺术的金属科技
视界
赵蕾、刘兵国外肖像画研究与科学家肖像
[中国台湾]白适铭彰显王权——盛唐《射虎图》的政治军事意涵与萨珊波斯王朝美术之关系.
彭杰于阗地神崇拜及其图像流变
探索
[韩]崔圣银高丽时代佛教雕刻与宋元佛教美术的关系
孟嗣徽《炽盛光佛佛会图》与《药师佛佛会图》——广胜寺密教壁画的个案研究
游振群、张孟常飞魂知返释非衣——马王堆一号汉墓T形帛画艺术的再研究
史学
李静杰南北朝隋代佛教造像系谱与样式的整体观察(上)
[日]滨田瑞美莫高窟第254窟的造像壁画和观想念佛——试论敦煌北魏时期中心柱窟的造像构思
[韩]梁银景甘肃金塔寺石窟的开凿年代及其与北凉佛教的关系
精彩书摘
帝国设计:前现代中国的技术绘图和统治 [英]白馥兰
呼思乐译 吴彤校
内容提要:本文从看似中性的“技术绘图”入手,指出在传统农耕时代的中国(即作者提出的“前现代中国”),技术绘图除其自身抽象、客观的图示功能外,还与当时道德价值观及社会关系之间有密切联系。并着重以当时代表性的《耕织图》、《农书·农器图谱》等各种技术绘图为例,充分地证明了上述观点。
关键词:前现代中国技术绘图统治
詹姆斯·斯科特(James Scott)在其著作《国家的视角》(Seeing Like A State)中,谈论了现代社会中田园景观和统治的关系。他提出现代设计师试图创造简易、简约的田园风格的思想源自“某种可以被称为现代田园生产和生活视觉法典的美学”。在过去150年中,基本占据世界主流的,就是这种典型的现代农业景观(图1)以及与之相伴的技术。这套农耕系统一直以来就受到农业协会、国家政府、国际发展项目和相关机构(例如世界银行)的肯定,被认作为当时最现代和高效率的耕种方式。这种对景观的审美及其所体现的资本主义逻辑,仍然征服着新的疆土。例如,既然保加利亚加入了欧盟组织,那么按照这种模式系统来合理规划它的小型农场,也自然应该提上保加利亚的发展进程之中。
图1所展示的那些马力强劲的拖拉机和广阔的田野并非简单的只是价值中立的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强鹿(John Deere)拖拉机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成功反映了一种遍及全世界的,对于某种蕴藏了效率、价值等较为特殊的概念的景观美学的内在化(internalization)。这种景观美学内在化的出现,不仅与农夫和工程师有关,政府决策人、超市顾客亦促成了它的形成。获得人们认可的这种景观可见的壮观之处,正是由某种更宽泛的工业逻辑塑造而成的:通过替代人类的辛勤劳作和技巧的机械化以及其他技术手段,提高了资本和人类劳动的生产率。农场往往被当作公司。农场工人越少,农场效率越高,土地由其所能创造的经济利润来衡量,大场地被挤压成小空间。而农夫作为组成国家选民的一个群体,尽管在情感上仍被人们视为社会的中坚力量,但与他们为之效力的跨国农业企业及超级零售公司相比,农夫实际上在政治上无足轻重。全球竞争的准则已经塑造了地广人稀的田园景观。
前言/序言
艺术与科学(卷9)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艺术与科学(卷9)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