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客大曝光 (第7版)

黑客大曝光 (第7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麦克克鲁尔等 著
图书标签:
  • 黑客技术
  • 网络安全
  • 渗透测试
  • 漏洞利用
  • 信息安全
  • 计算机犯罪
  • 安全防御
  • 网络攻击
  • 安全意识
  • 数字取证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文轩网旗舰店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2331599
商品编码:1051984851
出版时间:2013-10-01

具体描述

作  者:(美)麦克克鲁尔 等 著作 赵军,张云春,陈红松 译者 定  价:129 出 版 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年10月01日 页  数:965 装  帧:平装 ISBN:9787302331599 (1)本书是在前6版的基础上(前期产品累计销售超20万册)对内容进行全面更新和扩充,相信本书(第7版)一定能够延续前几版的良好销售趋势。
(2)《黑客大曝光》是优选销量**的网络和计算机信息安全图书,也是有史以来写得*为成功的信息安全旷世之作,要想成为真正的网络和电脑专家,或者你在朋友圈子里是小有名气的网络和电脑技术“高手”,如果不太懂得网络和电脑信息安全技术或者不太了解黑客攻击技术,那基本上只能算是半个专家。要想名副其实,本书就是你成为真正高手的“武林秘籍”  第1部分 收集情报

第1章 踩点
1.1 什么是踩点
1.2 因特网踩点
1.2.1 步骤1:确定踩点活动的范围
1.2.2 步骤2:获得必要的授权
1.2.3 步骤3:可以从公开渠道获得的信息
1.2.4 步骤4:WHOIS和DNS查点
1.2.5 步骤5:DNS查询
1.2.6 步骤6:网络侦察
1.3 小结

第2章 扫描
2.1 确定目标系统是否开机并在线
2.1.1 ARP主机发现
2.1.2 ICMP主机发现
2.1.3 TCP/UDP主机发现
2.2 确定目标系统上哪些服务正在运行或监听
2.2.1 扫描类型
部分目录

内容简介

《黑客大曝光》是优选销量**的网络和计算机信息安全图书,也是有史以来写得*为成功的信息安全旷世
之作,被信息安全界奉为“武林秘签”。作者以的知己知彼视角揭示了“黑客攻击的方法学”,从攻防两方
面系统阐述了*常见和*隐秘的黑客入侵手段以及针锋相对的防范对策。
本书在前6版的基础上对内容进行全面更新和扩充,以便涵盖黑客攻击伎俩的*新动态,如增加了有关针对
特定目标的持续性攻击、硬件攻击以及智能手机攻击(Android系统和 iOS系统)的新章节;第 7版开篇仍以黑
客攻击技术的“踩点”一“扫描”~“查点”三部曲,拉开黑客入侵的序幕;之后从黑客攻击的主要目标:“系
统”、“基础设施”、“应用程序和数据”3个方面对黑客攻击惯用手段进行剖析;“系统攻击”篇针对Windows。
UNIX系统攻击给出精辟分析和对症下药的防范对策等

《黑客大曝光(第7版)》这本书,旨在为读者揭示数字世界的深层运作机制,以及隐藏在光鲜技术表象之下的另一番天地。它并非一本关于犯罪行为的指南,也不是鼓励任何非法活动的教程。相反,这本书以一种严谨、探索性的视角,深入剖析了计算机系统、网络协议以及各类软件应用的安全弱点,并着重于如何利用这些知识来增强防御能力,从而构建更坚固、更可靠的信息安全体系。 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全面的视角,让我们能够理解攻击者是如何思考、如何行动的。通过学习潜在的攻击向量和利用技术,读者能够更好地识别自身系统中的风险,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这就像是学习疾病的传播方式,是为了更好地预防和治疗,而不是为了传播疾病。同样,理解“黑客”的技术,是为了成为更优秀的“守护者”,而非成为破坏者。 在内容上,《黑客大曝光(第7版)》涵盖了从基础的网络通信原理,到复杂的操作系统漏洞挖掘,再到当前流行的Web应用程序安全攻防。它详细介绍了各种攻击工具和技术,并逐一分析其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但请注意,这些介绍并非为了指导读者去使用这些工具进行非法活动。相反,每一项技术的讲解都伴随着相应的防御策略和最佳实践。例如,在讨论SQL注入漏洞时,书中会详细讲解注入的原理、如何检测并利用这种漏洞,但更重要的是,它会提供详尽的SQL注入防范措施,包括输入验证、参数化查询、最小权限原则等,指导开发者如何编写安全的数据库交互代码。 书中对网络协议的分析尤为深入。从TCP/IP的底层握手过程,到HTTP/HTTPS的通信流程,再到DNS解析的机制,都进行了细致的剖析。理解这些协议是如何工作的,以及它们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是理解网络攻击的基础。例如,对ARP欺骗的讲解,会让你明白为何在某些局域网环境下,流量会“被劫持”,并进而学习如何部署ARP攻击检测和防护机制。 在操作系统层面,《黑客大曝光(第7版)》会探讨Windows、Linux等主流操作系统中常见的安全漏洞,例如缓冲区溢出、权限提升、服务漏洞等。它会展示攻击者如何利用这些漏洞来获取系统的控制权,但同时也会详细阐述操作系统安全加固的各种方法,包括但不限于用户权限管理、补丁更新、安全配置、日志审计等,帮助读者理解如何最小化被攻击的风险。 对于Web应用程序安全,这本书提供了大量实用的信息。从跨站脚本攻击(XSS)到跨站请求伪造(CSRF),从文件上传漏洞到认证授权绕过,书中都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它会展示攻击者是如何利用这些漏洞来窃取用户信息、篡改数据,甚至植入恶意代码。但同样,书中会提供相应的防御策略,例如输入输出编码、设置安全Cookie、限制文件类型和大小、使用安全的身份验证机制等,指导开发者如何构建更安全的Web应用。 此外,《黑客大曝光(第7版)》还可能涉及一些更前沿的安全话题,例如云计算安全、移动应用安全、物联网安全等。随着技术的发展,新的安全挑战层出不穷,这本书会努力跟上时代的步伐,为读者提供最新的安全知识和应对策略。 需要再次强调的是,这本书的目的是提升读者的安全意识和技术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数字资产。它提供的知识是双刃剑,其应用取决于使用者自身的道德和法律观念。本书的作者和出版方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非法活动,并呼吁所有读者将所学知识用于合法、积极的用途。 举个例子,当书中讲解如何进行端口扫描时,它会介绍Nmap等工具的使用方法,以及端口扫描可以揭示哪些潜在的攻击入口。但同时,它也会强调,未经授权对他人系统进行端口扫描是非法的,并且会详细介绍如何配置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来阻止此类扫描。 再比如,书中可能还会涉及社会工程学攻击,也就是利用人的心理弱点来获取信息或访问权限。这部分内容会详细描述各种欺骗和诱导手段,例如钓鱼邮件、电话诈骗等。但其目的绝非鼓励读者去实施这些欺骗行为,而是为了让读者了解这些攻击模式,从而提高警惕,避免成为受害者。书中会提供识别钓鱼邮件的技巧、防范电话诈骗的方法、以及如何保护个人敏感信息等。 《黑客大曝光(第7版)》的内容非常翔实,每一个技术点都力求解释清晰,并且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它不是一本只讲理论的书,而是充满了实践性的指导。书中可能会包含大量的代码示例、命令行操作演示,以及具体的配置步骤,帮助读者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 总而言之,《黑客大曝光(第7版)》是一本致力于揭示信息安全领域复杂性的书籍。它以一种深入、客观的态度,剖析了数字世界的安全挑战,并提供了强大的防御工具和方法。通过学习这本书,读者将能更清晰地认识到网络世界的潜在风险,并掌握主动防御的技能,成为一个更加成熟、更加安全的网络使用者和实践者。这本书的最终目标,是 empowering(赋能)读者,让他们能够在这个日益数字化的世界中,更好地保护自己,保护他人,以及保护我们共同的网络空间。它强调的始终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安全哲学,而“知己”在本书中,即是了解自身的薄弱环节,才能更好地“知彼”,即了解攻击者的手段,从而构建滴水不漏的防线。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内容广度与深度达到了一个近乎完美的平衡点,这是我之前很少在单一技术著作中见识到的。它既没有为了追求新潮而罗列一堆似是而非的新概念,也没有陷入对老旧技术的过度纠缠。它更像是一部精心策展的知识画廊,每一部分都有其明确的定位和价值。例如,它在深入剖析底层机制的同时,也巧妙地穿插了大量关于行业标准、法律法规甚至是伦理道德方面的讨论,这让读者明白,技术从来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总是与社会背景紧密相连。我尤其欣赏它在提供解决方案时所展现出的那种多角度考量,它不会只给出一个“最佳”答案,而是会列举出A、B、C三种路径的优劣势和适用场景,让读者根据自己的具体需求进行权衡。这种开放式的思维引导,极大地培养了我的决策能力。这本书就像是一个全能型的导师,不仅教你如何“建造”东西,更教你如何“思考”为什么要这么建造,以及建造完成后可能带来的连锁反应,这种全面的视野,是快速成长的关键。

评分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真是太接地气了,完全没有那种传统技术书籍的生硬和枯燥。作者似乎很擅长用讲故事的方式来阐述复杂的技术流程,读起来就像是听一位经验极其丰富的前辈在手把手地指导你,语气中充满了鼓励和幽默感,让人在紧张的学习过程中偶尔还能会心一笑。举个例子,在讲解某个复杂的安全协议时,作者竟然用了一个非常生动的比喻来描述数据包的“旅行”过程,一下子就把我从迷茫中解救了出来。这种“去专业化”的叙事方式,极大地降低了学习门槛,对于我这种偶尔需要跨界了解一些技术细节的非专业人士来说,简直是福音。它不是高高在上的学术论文,更像是隔壁桌的同事在为你“划重点”和“避坑”。而且,作者似乎非常注重读者的实际操作体验,很多步骤的描述都非常细致,连一些常见的操作系统环境下的配置差异和可能遇到的陷阱都一一标注了出来,这种体贴入微的关怀,让人在跟着操作时少走了很多弯路。读完一章,总有一种“原来如此简单”的豁然开朗感,而不是“天哪,我还是没明白”的挫败感。

评分

我得承认,我抱着一种“试试看”的心态买了这本,毕竟市面上同类型的书籍汗牛充栋,很多都徒有虚名,要么过于陈旧,要么就是堆砌概念的“灌水文”。然而,这本书的实际内容彻底颠覆了我的刻板印象。它探讨问题的深度令人惊叹,绝不是那种浮于表面的介绍。作者似乎对这个领域的每一个细微之处都有着深入骨髓的理解,他们敢于触及那些在其他教材中常常被一带而过的灰色地带,并且给出了极为透彻的分析和独到的见解。我特别欣赏它在论证过程中所展现出的那种批判性思维,它不盲目推崇任何一种既有的技术或方法论,而是鼓励读者自己去质疑、去验证。阅读过程中,我经常需要停下来,反复思考作者提出的某个观点,那种醍醐灌顶的感觉是很多其他书籍无法给予的。更难能可贵的是,书中对一些前沿技术的描述,展现出一种与时俱进的生命力,这对于我们这些需要紧跟技术迭代的从业者来说,简直是太重要了。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的思维框架被重新梳理和升级了,不再是零散的知识点堆砌,而是一个结构稳定、承载力强的知识体系。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直是视觉的享受,那种深邃的蓝和荧光绿的碰撞,立刻就抓住了我的眼球。我得说,光是这个包装就让人对手里的内容充满了期待。翻开扉页,里面的排版也是相当讲究,字体大小和行距都拿捏得恰到好处,阅读起来非常舒服,即使是长时间盯着屏幕或纸张看,眼睛也不会感到特别疲劳。作者在章节的组织上也显示出高超的功力,逻辑脉络清晰得像一张精密的路线图,从基础的概念逐步深入到复杂的实践案例,每一步的过渡都自然流畅,不会让人感到突兀或不知所措。特别是那些配图和图表,简直是点睛之笔,它们用最直观的方式解释了那些晦涩难懂的技术原理,让一个初学者也能迅速抓住重点。我特别欣赏作者在案例选择上的独到眼光,他们挑选的都是当前行业内热议且极具代表性的场景,读完后感觉自己仿佛刚刚完成了一场实战演习,收获的不仅仅是理论知识,更是实操的信心。这本书的纸张质量也值得称赞,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很有分量感,这让我感觉自己投资了一本真正有价值的工具书,而不是那种一翻就散架的“快餐读物”。可以说,从装帧到内容呈现,这本书都透露着一种对读者的尊重和对知识的严谨态度,让人愿意一页一页地啃下去,享受探索的乐趣。

评分

从纯粹的工具书角度来看,这本书的实用性是毋庸置疑的,但真正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所蕴含的“思维方法论”。作者在书中反复强调的不是某个特定的工具或命令,而是一套系统性的问题解决流程。它教会我如何像一个高水平的专家那样去拆解一个复杂的、看似无从下手的问题,如何有效地收集信息,如何构建假设模型,以及如何进行严谨的验证。这种方法论的传递是潜移默化的,通过阅读案例和阅读作者对结论的阐述过程,我发现自己看待日常工作中的难题时,思路也变得更有条理了。书中对“归纳”与“演绎”在实践中的结合运用有着精彩的论述,这对于提升我的逻辑推理能力有着立竿见影的效果。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像获得了一副“透视镜”,能够更清晰地看穿事物表象,直达核心逻辑。它提供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储备,更是一种可以迁移到其他领域长期使用的、高效的思维范式,这使得这本书的价值远超出了其本身的篇幅和售价。

评分

非常棒

评分

非常好的黑帽子防御入门读物,覆盖面很广,内容很充实!

评分

挺好的一本书

评分

不错,挺好的

评分

书很好

评分

非常棒

评分

非常棒

评分

非常棒

评分

可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