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名称: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5版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时间:2016-06-01 |
| 作者:王力 | 译者: | 开本: 32开 |
| 定价: 39.90 | 页数: | 印次: 117 |
| ISBN号:9787100119160 | 商品类型:图书 | 版次: 5 |
北京大学蒋绍愚教授主持修订
中学生、语文教师、大学中文系学生必备工具书
曾荣获首届中国辞书奖一等奖,迄今发行量超过千万册
本次修订内容主要包括:
1. 增加了一些常用的义项。
2. 完善了释义,释义更精准、易于理解。
3. 更新了部分例句,例句更典型,更能帮助读者理解释义。
4. 修改了引书体例。
5. 根据《通用规范汉字表》全面调整了字头和释义用字。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由ZHU名语言学家王力、岑麟祥、林焘、戴澧、唐作藩、蒋绍愚等十余位专家学者编写,是学习古汉语的必备工具书。本字典自1979年出版以来,深受广大读者欢迎。第5版延续了第4版的特色:专家学者主持、参与修订;释义权WEI,审音准确,例句精当,难懂例句附有注解和串讲;专设“注意”“辨析”内容,对疑难字词加以提示和辨析;附录实用,《中国历代纪元表》《古代汉语语法简介》《怎样学习古代汉语》等附录,可供读者学习参考。本次修订在常用义项的增补、释义的完善、字音的审订、例句的更新和体例的完备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可谓在第4版的基础上精益求精,质量更上一层楼。
原编者王力、岑麒祥、林焘、戴澧、唐作藩、蒋绍愚等都是我国**语言学家,蒋绍愚教授同时也是本次修订的负责人。王力著有《汉语史稿》《汉语音韵学》《诗经韵读》《楚辞韵读》等。岑麒祥著有《语言地理学的理论和实践》《语音学概论》《普通语言学》《语言学史概要》《汉语外来词词典》等。林焘著有《经典释文异文之分析》(与陆志韦合作)、《关于汉语规范化问题》、《语音探索集稿》等。戴澧著有《中国文字学》等。唐作藩编著有《上古音手册》《音韵学教程》《汉语语音史教程》等。蒋绍愚著有《古汉语词汇纲要》《近代汉语研究概况》《唐诗语言研究》《汉语历史词汇学概要》等。
目录:
凡例
汉语拼音音节索引
部首检字表
(一)部首目录
(二)检字表
字典正文
附录
(一)中国历代纪元表
(二)古代汉语语法简介
(三)怎样学习古代汉语
作为一个对外汉语教学的老师,我最头疼的就是如何将那些看似零散的古汉语词汇系统地呈现给我的外国学生。他们对于现代汉语的规则掌握得很快,但一遇到文言文的语篇,那种词义的跳跃性和古今异义的混淆,常常让他们感到无所适从。这本第五版字典,在处理“常用”二字上做得非常到位。它没有陷入收录所有冷僻字的“大而全”的误区,而是精准地锁定了那些在《论语》、《孟子》以及唐诗宋词中反复出现的“高频核心词汇”。最让我欣喜的是它对一词多义的处理方式。它不是简单地罗列所有义项,而是根据词义的出现频率和历史演变脉络进行了排序,并用清晰的符号标注了其在不同历史阶段的适用范围。比如对“之”这个字,它把代词、助词、动词等用法区分得井井有条,配合上它提供的简洁明了的例句,即便是零基础的学生也能快速建立起正确的语法认知框架。这大大减轻了我在备课时进行繁琐的语义溯源工作的负担,真正做到了“工具”的本质。
评分说实话,过去我手里那本老版的古汉语字典,每次翻查那些带有人字旁或者三点水的字时,查找速度都慢得令人抓狂,因为那时的分类逻辑总感觉有点晦涩难懂。拿到这本第五版,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试了试那些最难查的字头,结果简直是脱胎换骨。编排逻辑显然经过了彻底的优化,部首的归类更加符合现代汉字学习的习惯,这使得查找效率至少提升了三成。而且,字典的开本和字体设计也十分考究,正文字体的选择使得阅读疲劳度大大降低,即便是连续查阅两三个小时,眼睛也不会有强烈的灼烧感,这对于需要进行长时间案头工作的读者来说,是极其重要的物理体验。这本书的重量和厚度也控制得恰到好处,方便携带,无论是放在书桌上还是放进公文包里,都不会成为负担。总而言之,这次修订不仅仅是内容的更新,更是一次全方位的用户体验升级,它让“查字典”这个行为本身,从一种不得不完成的任务,变成了一种享受。
评分我一直认为,一本好的字典的生命力在于它对“时代脉搏”的捕捉和回应。每一次修订,都应该反映出学术界最新的共识和探索。这本《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5版》,在我看来,就是做到了这一点。我特别注意到它对一些音韵学上存在争议的字的读音标注,明显参考了近二十年来的语音学研究成果,不再是沿用旧版那种保守的标注方式。比如,对于一些中古音与现代方言存在映射关系的字,它提供了更具开放性的解释空间,而不是武断地下结论。对于那些常年从事古代诗词赏析的人而言,读音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对音韵美和作者本意的理解。此外,这次修订在字头下方增加了更清晰的部首和笔画提示,这个细节虽然看似微不足道,但对于那些需要手写抄录或进行字形研究的用户来说,极大地提升了使用的便捷度。这体现了编纂团队对实际用户群体的深度洞察,而非仅仅停留在书斋式的理论构建上。
评分这本《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5版》的出现,简直是给所有与古代文献打交道的人带来了一股久违的清新空气。我接触古文已有多年,从初学时摸索着查阅那些泛黄的纸质字典,到如今习惯了电子设备的便利,对于工具书的“手感”和实用性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第五版的改进,从装帧上就能感受到一股踏实的诚意,纸张的选用既保证了耐用性,又使得长时间翻阅眼睛不易疲劳。更重要的是,它对一些存疑字和异体字的收录和解释,明显比旧版更加精炼和权威。特别是对于一些在宋明理学著作中频繁出现的专有名词的释义,这次修订似乎吸纳了最新的学术成果,注释不再是简单的字面解释,而是融入了语境分析,这对于深入理解原典的精髓至关重要。我发现,即便是查阅一些看似简单的常用字,新版提供的例句也更加贴合特定历史时期的语感,而不是简单地套用现代汉语的句式来解释古义,这种细微的差别,正是区分优秀工具书与普通工具书的关键所在。对于那些希望在国学领域深耕细作的研究者来说,这本书的价值绝对是无可替代的。
评分说实话,现在市面上同类的古籍工具书太多了,大多是吃老本,内容陈旧,甚至连排版错误都懒得修正。我抱着试试看的心理买了这本第五版,原本没抱太大希望,结果打开后,那种阅读体验上的提升是立竿见影的。首先是检索的效率。排版上的优化,使得同音字或形近字的查找不再需要进行费力的眼部扫描。更重要的是,字典在解释一些具有强烈文化内涵的词汇时,引入了相当精炼的文化背景注释。比如,当查阅到描述古代官职或礼仪的词汇时,不再只是给出简单的字面解释,而是简要提及了其在周秦汉魏不同时期的职权差异。这对于我们这些业余爱好者来说,简直是“意外之喜”,它不只是一个查字典的工具,更像是一个微型的文化速查手册。它做到了在保持学术严谨性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普通读者进入古籍阅读世界的门槛,这种平衡把握得极其巧妙,让人在使用过程中不断有“原来如此”的顿悟感。
评分希望对学习古文有帮助
评分买家印象
评分还不错,推荐一下,没味道
评分方便查阅
评分正版图书
评分好好学习,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评分实用
评分值得收藏
评分讲解详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