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代名中醫醫案精粹(第1集)生大黃以攻積導滯,瀉火解毒效好,臨床多用於毒熱便秘、火毒傷絡(吐血、衄血)、眼目赤腫、口舌生瘡及熱毒癰疽等,也可外用(磨汁研粉)調敷瘡瘍腫毒;熟大黃瀉下力遜,清熱化濕力強,多用於濕熱內阻之黃疸、淋證及濕熱引起的痞滿之證;酒大黃長於活血行瘀,適用於跌打損傷、瘀血腹痛、腸癰等;大黃炭偏於收斂止血,止瀉之作用;醋大黃可瀉血分實熱,多與活血調經藥配伍用以治療實熱壅於血分而緻經閉、痛經及産後腹痛等癥。煎煮法及用量 徐靈胎在《醫學源流論》中指齣:“煎藥之法,最宜深講,藥之效不效,全在乎此。”徐氏之論述充分說明煎藥法的重要性。大黃的煎煮法,薑良鐸多宗醫聖張仲景之法,如大陷胸湯中大黃先煎,以治療血熱互結的大結胸證;大承氣湯中的大黃後下,用作攻下實熱,蕩胃腸燥結;大黃附子湯中的大黃與他藥同煎,用於治療寒實內結,陽氣不足的邪實正虛證。大黃在湯劑中易於吸收,發揮藥效較迅速;而丸藥吸收緩慢,但藥效持久。 大黃大劑量以攻為主,小劑量以“補”為主;由實緻虛者用量宜大,由虛緻實者用量宜小。如大黃小劑量(0.6~1.5剋)有健胃助消化的作用;中等劑量(1~2剋大黃粉衝服或6~12剋煎服)有緩瀉,逐瘀之功效;大劑量(15~30剋)通下攻逐之力更強。張锡純在《醫學衷中參西錄》中雲:“大黃之力雖猛,然有病則病當之,恒有多用不妨者……蓋用藥以勝病為準,不如此則不能勝病,不得不放膽多用也。”
評分對學習中醫的人來說,是一套很不錯的書,值得購買
評分慢慢學習慢慢學習,,,
評分中國現代名中醫醫案精粹(第1集)
評分比想象的好很多,打算這個係列全買瞭
評分《中國現代名中醫醫案精粹》係列書,印製精美,編輯嚴謹,值得收藏。想明清中醫之鼎盛,嘆今日中醫之待興,祖宗之遺産其博大其精深,非淺薄之士可識,願更多有識之士不圖名利,不圖急功,藉鑒西醫之長,潛心中醫國學,發揚之,廣大之。
評分值得好好讀讀,真是的
評分權威書籍!相當不錯。
評分不錯,要買1234,4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