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图解小词典(蒙古语版)

汉语图解小词典(蒙古语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吴月梅 编,瑙咪告 译
图书标签:
  • 蒙古语
  • 汉语
  • 词典
  • 语言学习
  • 工具书
  • 图解
  • 蒙古族
  • 文化
  • 教育
  • 双语词汇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071208
版次:1
商品编码:10611919
品牌:商务印书馆(The Commercial Press)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0-08-01
用纸:铜版纸
页数:174
正文语种:中文,蒙古语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汉语图解小词典(注音版)(蒙古语版)》以儿童人物“我”为线索,采用大场景或者连续小图的方式生动展现了少儿生活中的70个真实场景,涵盖性高,覆盖面广,涉及少儿生活的方方面面。每个场景包括15到20个词条,全书收集了近1400个词条。词条既注重词频,又注重实用性。词条使用简体汉字,有波斯语释义,汉字上面注有汉语拼音。拼音采取分字注音的原则,标变调,接近实际口语发音。有的场景将词条直接标在图中实物旁边,词语与实物对应,一目了然,方便学习者理解词义;有的场景则将词条顺序列出,与图中实物数标一一对应,这样有利于学习后的巩固和自测,学习者可以看图中实物试着说出汉语词条。

内页插图

目录

1.我
2.我的家
3.我的家人
4.我爱爸爸妈妈
5.我的房间
6.我的东西
7.我的衣柜
8.我的存钱罐
9.我和朋友
10.我的宠物
11.我住的城市
12.我的国家和语言
13.我的样子
14.我的身体
15.我的动作
16.我的爱好
17.我的性格
18.我的心情
19.我的需要
20.我喜欢的蔬菜
21.我喜欢的水果
22.我喜欢的食品
23.在厨房
24.一二三
25.我会数数
26.颜色
27.形状
28.现在几点了?
29.我的日历
30.反义词
31.东南西北
32.红灯停,绿灯行
33.我的小狗在哪儿?
34.看病
35.讲卫生
36.懂礼貌
37.做家务
38.听故事
39.过节了!
40.生日快乐!
41.我的学校
42.我的小书包
43.我的课程
44.上课了!
45.我不怕数学
46.我爱音乐
47.我爱运动
48.我爱美术
49.我爱读写
50.我的一天
51.我的理想
52.在路上
53.在饭店
54.在超市
55.在公园
56.在郊外
57.在农场
58.在动物园
59.在植物园
60.在水族馆
61.在博物馆
62.在游乐场
63.在马戏团
64.在海滩
65.天空
66.天气
67.春夏
68.秋冬
69.放假了,我想去
70.世界有多大?
词表

前言/序言

长期以来,外国朋友对汉语学习有一种误解,认为汉语难学。本词典用语义关联模式将汉语词语按照主题进行分类,以大量直观的图片来解释词语,帮助中小学生轻松学习汉语。
本词典以儿童人物“我”为线索,采用大场景或者连续小图的方式生动展现了少儿生活中的70个真实场景,涵盖性高,覆盖面广,涉及少儿生活的方方面面。每个场景包括15到20个词条,全书收集了近1400个词条。词条既注重词频,又注重实用性。词条使用简体汉字,有波斯语释义,汉字上面注有汉语拼音。拼音采取分字注音的原则,标变调,接近实际口语发音。有的场景将词条直接标在图中实物旁边,词语与实物对应,一目了然,方便学习者理解词义;有的场景则将词条顺序列出,与图中实物数标一一对应,这样有利于学习后的巩固和自测,学习者可以看图中实物试着说出汉语词条。
《环球风俗志:世界各地节庆与生活图鉴》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全景式展现世界多元文化与风土人情的综合性图文志。它并非聚焦于某一特定语言学习工具,而是深入探索全球不同地域人们的日常生活、传统习俗、独特节庆以及社会结构。全书以细腻的笔触和大量高清的实景图片,构建了一个多维度的文化观察平台,旨在为读者提供一次跨越国界的精神漫游。 第一部分:节庆的脉动——全球年度庆典深度解析 本部分系统梳理了世界范围内最具代表性的传统与现代节庆活动。我们摒弃了简单罗列的模式,转而深入剖析每个节庆背后的历史渊源、宗教信仰或社会功能。 春季的重生与希望: 详细介绍了以复活节(西方基督教文化圈)为代表的生命主题庆典,以及亚洲如泰国泼水节(宋干节)中净化与更新的仪式。对于每个节庆,我们都会提供一套完整的视觉记录,包括准备过程、核心仪式、参与者的服饰变化,以及节庆期间的标志性食物。例如,在对意大利“威尼斯狂欢节”的描述中,重点解析了面具的历史演变及其象征意义,而非仅是华丽场面的堆砌。 夏季的丰饶与狂欢: 聚焦于体现生命力与自然崇拜的夏日庆典。这包括对德国慕尼黑啤酒节(Oktoberfest)的社会人类学解读,探讨其如何从一个皇室婚礼演变为全球性的农业与社交盛事;以及南美洲印加文化残留的夏至祭祀活动,分析其对太阳历法的依赖。书中配有大量对比图,展示了城市化进程对传统节庆空间的影响。 秋季的收获与纪念: 重点呈现与感恩、缅怀先人相关的节庆。墨西哥的“亡灵节”(Día de Muertos)被作为核心案例,详述了“亡灵花坛”(Ofrenda)的构建原理、糖骷髅(Calavera)的制作工艺及其文化内涵,强调其“与死亡共舞”的独特哲学。同时,也涵盖了中国的中秋节、日本的丰收祭等,从不同角度探讨了人类对自然循环的敬畏。 冬季的庇护与光明: 探讨在寒冷季节中,人类如何通过集体活动寻求慰藉与希望。这部分深入研究了北欧的“仲冬节”(Yule)及其与现代圣诞节的融合,以及中东地区光明节(Hanukkah)的烛光仪式。对这些节庆的描述,侧重于家庭结构在其中的核心地位以及非语言的交流方式(如灯光、音乐和肢体动作)。 第二部分:日常的织锦——全球生活方式的微观透视 本部分将镜头拉近,聚焦于世界不同角落的普通人在工作、饮食、居住和社交中的细节实践。 建筑与栖居: 这一章节对比了不同地理环境下的居住智慧。从北非游牧民族的传统帐篷结构(及其应对极端气候的设计),到日本的“町屋”(Machiya)中对光线和季节的精妙利用,再到阿尔卑斯山区木屋的抗雪压结构。图解清晰地标示出这些建筑如何巧妙地融入其生态系统,反映了当地居民的生存哲学。 舌尖上的文明: 饮食文化是本书的重头戏。我们不局限于介绍菜谱,而是探讨食物在社会关系中的作用。例如,对埃塞俄比亚“联合进食”(Gursha)礼仪的剖析,展示了食物如何巩固社群联系;以及地中海饮食模式中,橄榄油、谷物和海鲜在健康与社交中的平衡。书中包含大量手绘插图,描绘了不同地区制作传统食品(如发酵、熏制或烘烤)的工具和步骤。 服饰的语言: 服装不再仅仅是遮体之物,而是身份、阶层与信仰的无声宣告。详细分析了苏格兰格纹(Tartan)的家族编码系统,以及印度纱丽(Sari)不同缠绕方式所代表的地域和宗教背景。对服饰的描述,着重于材质的选择与环境的适应性。 社会互动与礼仪: 探讨了跨文化交流中的“隐形规则”。内容涵盖问候方式(如鞠躬、握手、触鼻礼)、馈赠的禁忌、以及不同文化中对时间(线性时间观与循环时间观)和个人空间的理解差异。这部分旨在提供一套实用的文化敏感度指南。 第三部分:工艺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记录 本部分关注那些依靠代际传承维持生命的传统技艺与艺术形式。 手工艺的魔力: 深入考察了如葡萄牙的科英布拉陶瓷烧制技术、蒙古传统马鞍的制作流程,以及西非部落的面具雕刻艺术。对这些工艺的记录,强调了从原材料采集到最终成品的完整链条,突出匠人如何将自然元素转化为具有文化价值的物件。 音乐与叙事: 考察了口述历史和仪式音乐的功能。例如,对西非“格里奥特”(Griot)传统的解析,展示了他们如何通过吟唱史诗来维护部族的集体记忆;以及对爱尔兰传统提琴音乐(Fiddle Music)中,不同音阶和节奏如何反映当地的历史变迁和情感表达。 结语:文化的交响 全书最后总结了全球文化多样性的价值。它强调,尽管世界在快速融合,但每一个独特的节庆、每一项日常习惯,都是人类智慧在特定环境下发展出的最优解。本书以其详实的资料和丰富的视觉内容,为希望了解“他者”世界的读者,提供了一份深入、尊重且引人入胜的文化指南。

用户评价

评分

坦白说,我购买过不少双语词典,但很多都因为过于学术化或排版拥挤而束之高阁。这本《汉语图解小词典(蒙古语版)》则完全是另一种体验。它像一本精心制作的画册,让人爱不释手。我最欣赏它在词汇选择上的“去芜存菁”,没有堆砌那些生僻难懂的词,而是聚焦于日常交流的“高频词”。这使得学习的效率得到了指数级的提升,我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建立起一个稳固的蒙古语词汇基础。图画的风格简约而不失生动,既保留了准确性,又避免了过于复杂的细节分散注意力。每次翻阅,都感觉像是在轻松地进行一次小小的头脑风暴。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懂得如何“教育”初学者——用最直接、最愉悦的方式传递信息,让人在不知不觉中爱上这门语言。它是我学习蒙古语旅程中,最值得信赖的“导航仪”。

评分

这本小词典真是太棒了!我一直希望能找到一本能帮我轻松掌握基础蒙古语词汇的书,这本《汉语图解小词典(蒙古语版)》完全满足了我的需求。首先,它的设计非常人性化,每一页都有清晰的图画来辅助理解,这对于我们这些初学者来说简直是福音。以前学词汇光靠死记硬背,效率很低,而且很容易忘记。但有了这些生动的插图,比如“苹果”、“桌子”这些日常用品,我一下子就能把汉语和蒙古语对应起来,而且印象非常深刻。书中的内容涵盖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从家庭成员到自然景象,再到交通工具,非常实用。排版也很清爽,没有太多复杂的文字干扰,让人在学习的时候心情很放松。我特别喜欢它把常用词汇都归类好了,查找起来非常方便。对于想要快速入门蒙古语的朋友们来说,这本书绝对是必备良品。它不仅是工具书,更像是一个耐心的启蒙老师,让我对学习蒙古语充满了信心和乐趣。

评分

说实话,我一开始对这种图解词典的效果持保留态度,总觉得图画可能不够专业,但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它的选词非常精准,都是日常交流中最常用、最核心的词汇。而且,蒙古语的翻译也相当地道,不是那种生硬的直译。我特意对比了一下,发现它在一些特定情境下的表达方式非常自然,这说明编写者对蒙古语的掌握非常深入。更让我惊喜的是,一些复杂的概念词汇,通过巧妙的图解,也变得易于理解。比如“友好”这个词,配的图景就非常温馨,让人立刻就能体会到词语的内涵。这本书的装帧也很有质感,拿在手里感觉很扎实,不像有些小词典那样轻飘飘的。我把它放在包里随身携带,随时都能拿出来翻阅一下,巩固记忆。这种碎片化的学习方式非常适合忙碌的现代人,而且图文结合的学习过程,大大降低了枯燥感。

评分

这本书的实用性超乎我的想象,我本来以为它只能应付最基础的问候和购物,没想到在描述性词汇方面也做得相当不错。比如,描述天气、时间、方向等词汇,配图非常形象,让我能很快地在脑海中构建起场景。我有个朋友在内蒙古工作,我用这本书学到了一些当地特色的词汇,他听了都非常惊讶,觉得我的发音和用词很地道。这本书的排版逻辑也非常清晰,如果你想查找一个特定类别的词,翻起来毫不费力,这在紧急需要使用某个词汇的时候显得尤为重要。我发现,很多时候,一个恰到好处的图解能省去我查阅复杂例句的时间。而且,它没有过多地涉及语法规则,而是专注于词汇的积累和视觉记忆的建立,这对于初学者来说,是减轻心理负担的最佳方式。它成功地把“学习”变成了一种“发现”的过程。

评分

自从开始学习蒙古语,我就一直在寻找一本既能打基础又不会让人望而却步的教材,这本图解小词典恰好填补了这个空白。它的最大亮点在于对词汇的视觉化处理,这极大地激发了我的记忆潜能。我发现,当我看到图片时,脑海中会立刻浮现出对应的蒙古语单词,而不是先经过汉语的二次转化。这种“图像到外语”的直接联结,是我过去学习其他语言时难以实现的突破。此外,词典的印刷质量也值得称赞,色彩鲜明,图案清晰,即便是细节之处也处理得非常到位。对于长期学习者来说,这本书也是一个极好的复习工具,可以用来快速检索和巩固已学知识。它不仅仅是一本词汇书,更像是一套微型的文化速览,通过这些基础词汇,也能感受到蒙古族人民生活方式的一些侧影。它的实用性和美观性做到了完美的平衡。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