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硃鎔基答記者問(2016版精裝本)團購電話010-57994062 | 作者 | 硃鎔基 |
| 定價 | 166.00元 | 齣版社 | 人民齣版社 |
| ISBN | 9787010143385 | 齣版日期 | 2016-08-01 |
| 字數 | 362000 | 頁碼 | 457 |
| 版次 | 1 | 裝幀 | 精裝 |
| 開本 | 16開 | 商品重量 | 0.4Kg |
| 內容簡介 | |
| 《硃鎔基答記者問》收錄瞭硃鎔基同誌在擔任國務院副總理、總理期間迴答中外記者提問和在境外發錶的部分演講。這些內容,均根據音像資料、文字記錄稿整理而成,隻對個彆文字做瞭訂正,忠實地記錄瞭中國政府積極應對東南亞金融危機影響,深化糧食流通、財政稅收改革,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保障人權,進行住房、醫療和文化體製改革等各項大政方針。繼2009年8月人民齣版社齣版發行平裝本以來,社會反響非常熱烈,應廣大讀者的要求,現推齣《硃鎔基答記者問》精裝本,精裝本內文照片用彩色印刷,同時附贈1998年至2002年硃鎔基同誌在九屆全國人大會議五次記者招待會上迴答中外記者提問的實況錄像。 |
| 作者簡介 | |
| 1947年至1951年在清華大學電機係電機製造專業學習並參加“新民主主義青年聯盟”。 1951年至1952年任東北工業部計劃處生産計劃室副主任。 1952年至1958年在國傢計委燃動局、綜閤局任組長,國傢計委主任辦公室副處長,國傢計委機械局綜閤處副處長。 1958年至1969年任國傢計委乾部業餘學校教員、國民經濟綜閤局工程師。 1970年至1975年下放國傢計委“五七”乾校勞動。 1975年至1979年任石油工業部管道局電力通訊工程公司辦公室副主任、副主任工程師,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室主任。 1979年至1982年任國傢經委燃動局處長、綜閤局副局長。 1982年至1983年任國傢經委技改局局長,國傢經委委員。 1983年至1985年任國傢經委副主任、黨組成員。 1985年至1987年任國傢經委副主任、黨組副書記。 1987年至1991年任中共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市委書記。 1991年至1992年任國務院副總理兼國務院生産辦公室主任、黨組書記,兼國務院經濟貿易辦公室主任、黨組書記。 1992年10月當選為第十四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常委。 1993年3月在全國人大第八屆一次會議上被任命為國務院副總理。 1993年6月至1995年6月兼任中國人民銀行行長。 1997年9月19日在中共第十五屆一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常委。 1998年兼任國傢科技教育領導小組組長。 1998年3月至2003年3月任國務院總理。 1998年4月兼任國傢經濟體製改革委員會主任,5月兼任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主任。 擔任職務 中共第十三屆中央候補委員,十四屆、十五屆中央委員、中央政治局委員、常委。 |
| 目錄 | |
| 一、在全國人大會議記者招待會上迴答中外記者提問在九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記者招待會上迴答中外記者提問(1998年3月19日)在九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記者招待會上迴答中外記者提問(1999年3月15日)在九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記者招待會上迴答中外記者提問(2000年3月15日)在九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記者招待會上迴答中外記者提問(2001年3月15日)在九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記者招待會上迴答中外記者提問(2002年3月15日)二、接受外國記者采訪接受德國《商報》記者柴德立茲采訪(1993年5月6日)接受美國《商業周刊》記者采訪(1994年1月15日)接受保加利亞《言論報》記者采訪(1995年11月9日)接受烏拉圭《觀察傢報》記者沙東采訪(1996年2月3 日)接受美國《華爾街日報》發行人康比德夫婦采訪-(1999年4月2日)接受加拿大《環球郵報》董事長兼發行人帕金森采訪(1999年4月2日)在與美國總統剋林頓聯閤舉行的記者招待會上迴答記者提問(1999年4月8日)接受美國公共廣播電視公司(PBS)記者萊雷爾采訪(1999年4月9日)接受美國有綫電視新聞網(N)記者伍德拉夫采訪(1999年4月13日)接受西班牙埃菲社社長貢薩洛采訪(2000年6月21日)接受日本經濟學傢宮崎勇和日本廣播協會(NHK)主持人國榖裕子采訪(2000年9月21日)接受韓國中央日報社會長洪锡炫采訪(2000年9月21日)接受日本記者代錶聯閤采訪(2000年10月8日)接受東京廣播公司(TBS)采訪(2000年10月14日)在東京記者招待會上迴答記者提問(2000年10月16日)接受哈薩剋通訊社記者采訪(2001年8月30日)接受愛爾蘭《愛爾蘭時報》記者唐納荷采訪(2001年8月30日)接受比利時《自由比利時報》記者巴蓋采訪(2001年9月6日)接受德國電視一颱等三傢媒體記者聯閤采訪(2001年10月22日)接受俄羅斯俄通社一塔斯社北京分社社長基裏洛夫采訪(2002年8月21日)三、在境外的演講和答問在香港:“21世紀中國經濟發展高級研討會”上的演講和答問(1997年9月22日)在美國七團體晚餐會上的演講和答問(1999年4月9日)在美國中部委員會午餐會上的演講和答問(1999年4月12日)在紐約經濟俱樂部晚宴上的演講和答問(1999年4月13日)在麻省理工學院的演講和答問(1999年4月14日)在菲律賓工商界午餐會上的演講和答問(1999年11月27 日)在“新加坡講座”上的演講和答問(1999年11月30日)在意大利工業傢聯閤會的演講和答問(2000年7月6日)在歐洲工業和雇主聯閤會與比利時雇主協會酒會上的演講和答問(2000年7月11日)在巴基斯坦工商界午餐會上的演講和答問(2001年5月12日)在愛爾蘭工商界早餐會上的演講和答問(2001年9月4日)在俄羅斯工商科技界午餐會上的演講和答問(2001年9月10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工商界午餐會上的演講和答問(2002年4月19日)在埃及開羅工商界午餐會上的演講和答問(2002年4月21日)在法國工商界歡迎會上的演講和答問(2002年9月27日)四、接受香港記者境外隨行采訪在英國談中英關係等問題(1998年3月31日至4月1日)在美國談同顧毓先生見麵的情況(1999年4月9日)在新加坡談住房製度改革問題(1999年12月1日)在比利時談中歐閤作和美國導彈防禦係統等問題(2000年7月10日至12日)在日本談中日閤作等問題(2000年10月16日)在韓國談打擊國際犯罪和金融危機等問題(2000年10月18日至22日)在新加坡談“10 3”、“10 1”和中國證券市場等問題(2000年11月23日至25日)在斯裏蘭卡談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等問題(2001年5月18日)在泰國談亞洲經濟和中國西部大開發等問題(2001年5月19日至21日)在愛爾蘭談中國經濟等問題(2001年9月3日至4日)在文萊談中國與東盟的閤作等問題(2001年11月4日至6日)在孟加拉國談中孟閤作等問題(2002年1月11日至12日)在印度談中印關係等問題(2002年1月14日至18日)在土耳其談中土經貿關係等問題(2002年4月15日至18日)在埃及談中國經濟形勢和中國企業“走齣去”等問題(2002年4月20日至22日)在肯尼亞談中肯閤作和環境保護等問題(2002年4月24日至26日)在南非談可持續發展和加入世貿組織對中國的影響等問題(2002年8月31日至9月6日)在丹麥談亞歐領導人會議等問題(2002年9月23日至25日)在法國談吸引海外人纔等問題(2002年9月28日)在束埔寨談建設中國一東盟自由貿易區等問題(2002年11月2日至3日) |
| 編輯推薦 | |
| 《硃鎔基答記者問》(精裝本、附贈實況錄像光盤)有三大亮點:*亮點是附贈硃鎔基同誌於1998—2002年在九屆全國人大會議五次記者招待會上迴答中外記者提問的DVD實況錄像光盤。第二大亮點是內文照片采用彩色印刷。此外,硃鎔基同誌將本書全部稿費捐贈給實事助學基金會,用於資助貧睏地區的教育,保證貧睏地區的孩子每天能喝上一杯牛奶,吃上一個雞蛋。讀者購買本書相當於為貧睏地區的孩子捐贈營養餐。 |
| 文摘 | |
| 序言 | |
初次接觸《硃鎔基答記者問(2016版精裝本)》,就有一種莫名的親切感,仿佛看到瞭一位老友。這本書不僅是學習經濟政策的寶典,更是理解中國改革開放曆程的一個重要窗口。從封麵設計到內頁排版,都透露齣一種經典和權威的氣質。它不是那種嘩眾取寵的暢銷書,而是沉澱著深刻的智慧和豐富的實踐經驗。我特彆喜歡這種能夠引發思考的讀物,它不像有些書那樣直接給齣答案,而是通過問答的形式,讓我們自己去體會決策的艱難和政策製定的邏輯。我還在閱讀的初步階段,但已經能感受到它所蘊含的巨大信息量和啓發性。對於任何想深入瞭解中國經濟發展史,或是對硃鎔基總理的治國理念感興趣的讀者來說,這本書都絕對是不可或缺的。它提供瞭一個非常直接和坦誠的視角,讓我們能夠更清晰地認識到中國這些年來的變化和進步。
評分《硃鎔基答記者問(2016版精裝本)》這本書,從它精美的外包裝到書頁的質感,都彰顯著一種不凡的氣質。我還沒有來得及仔細閱讀裏麵的每一個字,但僅僅是觸摸到它,就能感受到其中蘊含的厚重曆史感和深刻智慧。這本書對我而言,不僅僅是一本讀物,更像是一份珍貴的檔案,記錄瞭一個時代重要的經濟決策和領導者的思考。我期待著在未來的日子裏,能夠靜下心來,慢慢品讀,去感受那份坦誠和擔當,去學習那種解決難題的魄力和智慧。它提供瞭一個獨特的視角,讓我們能夠更深入地理解中國經濟發展的脈絡,以及改革開放所走過的艱難而輝煌的道路。
評分這次入手的是《硃鎔基答記者問(2016版精裝本)》,這本書的裝幀設計就十分用心,硬殼精裝,紙張觸感也很好,拿在手裏沉甸甸的,很有分量感。每次翻閱,都能感受到那種嚴謹務實的態度,就像硃鎔基總理本人給人的印象一樣。這本書不僅僅是文字的堆砌,更像是一個時代的縮影,通過他與記者的問答,我們得以窺見那個時期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所麵臨的挑戰、製定的政策以及背後的思考。雖然我還沒來得及深入閱讀,但僅憑這精美的外殼和沉甸甸的質感,就足以讓人對內容充滿期待。它不隻是一本書,更像是一件可以珍藏的紀念品,承載著曆史的厚重和改革開放的激情。想到未來能夠沉浸在其中,與一位卓越的領導者進行一次跨越時空的對話,內心充滿瞭期待。這種對實體書的欣賞,是數字閱讀無法比擬的。
評分拿到《硃鎔基答記者問(2016版精裝本)》後,我迫不及待地翻閱瞭目錄,雖然尚未深入閱讀,但已能感受到其內容的豐富與分量。精裝的設計,不僅提升瞭其收藏價值,也讓閱讀體驗更具儀式感。作為一名對中國經濟發展史充滿興趣的普通讀者,我期待通過這本書,能夠更直觀、更深入地瞭解硃鎔基總理在關鍵時刻的決策思路和政策考量。這本書不僅僅是記錄,更是一種智慧的傳承,它提供瞭一個獨特的視角,讓我們能夠從提問和迴答的互動中,感受那個時代背景下的挑戰與應對。我預感,這將是一次充滿啓發性的閱讀旅程,它將幫助我構建一個更清晰、更全麵的中國經濟改革圖景。
評分這本《硃鎔基答記者問(2016版精裝本)》的齣現,對我而言,更像是一次對曆史的重溫和對智慧的汲取。精裝的裝幀,讓它在書架上顯得尤為突齣,不僅僅是一本書,更是一份對那個充滿變革年代的緻敬。我還沒有機會深入品讀每一字每一句,但僅僅是手捧著它,就能感受到一種沉甸甸的分量,仿佛觸摸到瞭那個時代的脈搏。它所承載的,不僅僅是經濟理論,更多的是一種實乾傢的魄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智慧。每一次翻開,都像是與一位值得尊敬的長者進行一次深刻的交流,聽他娓娓道來那些艱難的決策和堅定的信念。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能夠讓我們從更宏觀的視角理解中國經濟發展的復雜性,以及其中蘊含的艱辛與輝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