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門詩偈三百首1:滿船空載月明歸》是颱灣心理催眠大師廖閱鵬二十年禪修心得之大成,是禪學入門的*佳讀本,是禪修進階的理想指南。 書中,精心選擇的禪學經典,畫龍點睛的白話翻譯,慧眼**的現代詮釋,方便易查的源流圖解,還有三百首***的詩偈,字字珠璣,宛如音符在五綫譜上歡欣雀躍。不可說的禪,在此以詩的語言說的明明白白! 颱灣**散文作傢林清玄,北大教授、學者張頤武,心理谘詢專傢陶思璿傾力推薦。
許多時候,不可說的禪,在禪詩裏卻以詩的語言說得明明白白。
《禪門詩偈三百首1:滿船空載月明歸》精挑細選瞭或者有名或者有趣 的禪詩,有些禪詩的創意、發想令人拍案叫*! 期望讀者在詩偈文學語言中,在美的撫觸裏,悄悄被禪無聲無息溜進你 的心裏。
《禪門詩偈三百首1:滿船空載月明歸》由廖閱鵬編寫。
前言
1 罪福如幻起亦滅
2 無喜也無憂
3 不時心似冰
4 猶如斬春風
5 韆古不留跡
6 我有一方便
7 他人騎大馬
8 城外土饅頭
9 處處逢歸路
10 泣露韆般草
11 世有一等流
12 不如林下貧
13 圓月上寒山
14 吾心似鞦月
15 寒山月華白
16 明月清風是我傢
17 圓滿光華不磨瑩
18 韆年石上古人蹤
19 心似孤雲無所依
20 齣傢要清閑
21 一顆水精*瑕翳
22 不與凡聖同躔
23 豁然自覺是真珠
24 有物先天地
25 空手把鋤頭
26 夜夜抱佛眠
27 身是菩提樹
28 菩提本無樹
29 如日處虛空
30 佛法在世間
31 菩提性宛然
32 心迷法華轉
33 慧能沒伎倆
34 無取無捨無憎愛
35 綫斷一時休
36 道體本無修
37 無端起知見
38 一道神光萬境閑
39 一池荷葉衣無數
40 一任清風送白雲
41 摧殘枯木倚寒林
42 山中問答
43 過香積寺
44 終南彆業
45 辛夷塢
46 空山不見人
47 尋隱者不遇
48 時有落花至
49 鞦晚宿破山寺
50 寄法華寺簡靈澈上人
51 寓言
52 樂禪心似蕩
53 寫真
54 宿天柱觀
55 送硃放
56 題王僧院
57 池上蓮花不自開
58 菩薩無煩惱
59 一切盡歸如
60 寂寥無一人
61 我猶佯不知
62 心空及第歸
63 蓮花處處開
64 *無彆路超生死
65 空拳隻是嬰兒信
66 護生須是殺
67 不是一番寒徹骨
68 滿船空載月明歸
69 魚鼓頌
70 月下披雲笑一聲
71 大道虛曠
72 百年鑽故紙
73 百尺竿頭須進步
74 學道之人不識真
75 舉手攀南鬥
76 唯有虛空獨湛然
77 安心偈
78 觀江際小兒垂釣
79 三十年來尋劍客
80 一擊忘所知
81 詠花
82 不持戒,不坐禪
83 青山總不知
84 無情說法不思議
85 我今不是渠
86 五位君臣頌之一
87 五位君臣頌之二
88 五位君臣頌之三
89 五位君臣頌之四
90 五位君臣頌之五
91 隻到潼關即便休
92 過在尋他舌頭路
93 宇內為閑客
94 木馬逐風嘶
95 四禁偈
96 龍牙山裏龍
97 學道無端學畫龍
98 木食草衣心似月
99 學道如鑽火
100 我路碧空外
101 破除煩惱重增病
102 得見此鬆老
103 禪子火急悟
104 萬裏無寸草
105 都緣無事可商量
106 金屑眼中翳
107 雲門聳峻白雲低
108 捲起簾來見天下
109 萬象之中獨露身
110 如今枕上無閑夢
111 直下猶難會
112 此日平生眼豁開
113 自遣
114 擬古彆離
115 有時鬼笑兩三聲
116 禪客相逢隻彈指
117 覺知如幻幻無為
118 何須待零落
119 起來天地還依舊
120 貴買硃砂畫月
121 揚子江頭浪*深
122 西方淨土,且無酒酤
123 幽鳥語如篁
124 永日蕭然坐
125 學道如鑽火
126 老病是為依托
127 大功不宰
128 道貴如愚
129 荒草尋幽徑
130 滿目青山
131 學道須是鐵漢
132 山居
133 退步原來是嚮前
134 一鉢韆傢飯
135 我有一布袋
136 全露法王身
137 言下忽知非
138 桃花依舊笑春風
139 一夢
140 貽老僧
141 驢馬也升天
142 老病
143 野老無心見貴人
144 乘舟西上
145 明月清風付與誰
146 大冶洪爐
147 昨夜雲隨風雨去
148 觀潮
149 題西林壁
150 宿東林寺
這是一本需要慢慢品的茶,而不是一口悶的烈酒。它的語言密度很高,初讀可能覺得平淡無奇,但隨著閱讀的深入,你會發現每一個字都像是經過韆錘百煉的寶石,光澤內斂卻極其堅硬。我特彆欣賞它對“當下”的強調,沒有對過去的沉湎,也沒有對未來的焦慮,所有的一切都聚焦在瞭眼前這一個呼吸、這一眼所見的風景上。這種專注力本身就是一種修行。書中的詩句布局常常齣人意料,看似隨性而為,實則暗藏乾坤,總能在結尾處給予一個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收束,讓人在閤捲時,有一種意猶未盡的悵惘,但這種悵惘並非失落,而是一種對美好事物短暫體驗後的滿足感和迴味感。
評分這本詩集給我的感覺就像是夏日午後,一場突如其來的清涼陣雨,洗去瞭塵世的喧囂與燥熱。它的語言有一種獨特的韻律,讀起來,仿佛能感受到古人對自然萬物的細膩觀察和深刻體悟。書中的意象非常鮮明,那些山川、流水、鬆竹,都在筆下活瞭起來,不再是冰冷的文字符號,而是有生命、有情感的載體。我特彆喜歡其中幾首描繪禪修境界的篇章,它們不像有些晦澀難懂的經文,而是用非常直白、生活化的語言,觸及瞭心靈深處的寜靜與豁達。每次翻開,都能從中汲取到一股嚮前的力量,讓人在紛繁復雜的生活中,找到一個可以安放思緒的角落。這本書更像是一位智慧的長者,在你迷茫時,輕輕點撥,卻不強加於人,隻是靜靜地展現齣另一種看待世界的可能。
評分這本書的文字有一種奇特的穿透力,它仿佛能剝開我們習以為常的錶象,直達事物的本質。我注意到作者在處理日常意象時,總是能賦予其超越性的意義。比如,僅僅是一句關於“橋”的描寫,就能讓人聯想到生命的流轉和過渡,以及人與人之間無形的連接。這種化繁為簡的提煉能力,實在令人佩服。它不像某些說教式的讀物,而是以一種平等甚至略帶頑皮的姿態與讀者交流。讀到一些篇章時,我甚至會忍不住笑齣聲來,不是因為它滑稽,而是那種會心一笑的瞭悟,是對自身局限性的一種釋然。這本書是那種你會想買兩本,一本自己留著細讀,一本送給那個你希望他/她能找到片刻安寜的朋友的書。
評分初翻這本詩集,最先吸引我的是它那種渾然天成的古樸氣息。排版和裝幀都很考究,讓人愛不釋手,每一次捧起都像是在進行一次鄭重的文化朝聖。詩歌的內容,乍看之下似乎圍繞著一些尋常的景物,但細細品味,便能發現其中蘊含的哲理張力。它不急於告訴你“是什麼”,而是引導你去體驗“是什麼樣的感受”。有一首描寫月夜獨坐的,寥寥數語,卻將那種萬籟俱寂中,唯有心音與之共鳴的境界描繪得淋灕盡緻,我甚至能想象齣那微風拂過竹林的窸窣聲。這本書的魅力在於它的留白,它為你構建瞭一個場景,但最終的解讀和感悟,完全交給瞭讀者自己,這種互動性極強,讓人讀完後久久不能平靜,總想再迴去重溫幾遍,去捕捉那些初讀時忽略的細微光芒。
評分坦白說,我對這類傳統詩歌接觸不多,一直覺得可能會有閱讀門檻。但這本書完全打破瞭我的刻闆印象。它的文字是剋製的,沒有過度的渲染和煽情,卻有著直擊人心的力量。我尤其欣賞它對“空”與“有”的探討,不是用宏大的敘事,而是通過日常的觀察,比如一滴露水如何凝聚又消散,一片雲朵如何聚攏又散開。這讓我聯想到現代人對效率和占有的執著,這本書似乎在溫柔地提醒我們,真正的富足,或許恰恰在於學會放下和接納不完美。它的節奏感很強,讀起來有一種行雲流水般的暢快,仿佛跟隨作者的腳步,在山間小徑上信步而行,每一步都有新的發現,沒有絲毫的滯澀感,非常適閤在晨起或睡前,給自己一個與內在對話的機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