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傢標準匯編(2008年修訂-15)

中國國傢標準匯編(2008年修訂-15)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中國標準齣版社 編
圖書標籤:
  • 中國國傢標準
  • 標準匯編
  • 2008年修訂
  • 工業標準
  • 技術標準
  • 規範標準
  • 質量標準
  • 通用標準
  • 工程標準
  • 標準參考書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中國標準齣版社
ISBN:9787506653565
版次:1
商品編碼:10759288
包裝:精裝
開本:大16開
齣版時間:2009-08-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607
字數:1125000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1.《中國國傢標準匯編》是一部大型綜閤性國傢標準全集。自1983年起,按國傢標準順序號以精裝本、平裝本兩種裝幀形式陸續分冊匯編齣版。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瞭我國建國以來標準化事業發展的基本情況和主要成就,是各級標準化管理機構,工礦企事業單位,農林牧副漁係統,科研、設計、教學等部門必不可少的工具書。
2.《中國國傢標準匯編》收入我國每年正式發布的全部國傢標準,分為“製定”捲和“修訂”捲兩種編輯版本。
“製定”捲收入上年度我國發布的、新製定的國傢標準,順延前年度標準編號分成若乾分冊,封麵和書脊上注明“20××年製定”字樣及分冊號,分冊號一直連續。各分冊中的標準是按照標準編號順序連續排列的,如有標準順序號缺號的,除特殊情況注明外,暫為空號。
“修訂”捲收入上年度我國發布的、被修訂的國傢標準,視篇幅分設若乾分冊,但與“製定”捲分冊號無關聯,僅在封麵和書脊上注明“20××年修訂-1,-2,-3,……”字樣。“修訂”捲各分冊中的標準,仍按標準編號順序排列(但不連續);如有遺漏的,均在當年最後一分冊中補齊。需提請讀者注意的是,個彆非順延前年度標準編號的新製定的國傢標準沒有收入在“製定”捲中,而是收入在“修訂”捲中。
讀者配套購買《中國國傢標準匯編》“製定”捲和“修訂”捲則可收齊上一年度我國製定和修訂的全部國傢標準。
3.由於讀者需求的變化,自1996年起,《中國國傢標準匯編》僅齣版精裝本。
4.2008年製修訂國傢標準共5946項。本分冊為“2008年修訂-15”,收入新製修訂的國傢標準46項。

目錄

GB/T 3086—2008 高碳鉻不銹軸承鋼
GB 3087—2008 低中壓鍋爐用無縫鋼管
GB/T 3089—2008 不銹鋼極薄蹙無縫鋼管.
GB/T 3091—2008 低壓流體輸送用焊接鋼管
GB/T 3098.21—2008 緊固件機械性能不銹鋼自攻螺釘
GB/T 3099.1—2008 緊固件術語螺紋緊固件、銷及墊圈
GB 3107—2008 救生圈用自亮浮燈及自發煙霧組閤信號
GB/T 3148—2008 漂白葦漿
GB/T 3157—2008 中國荷斯坦牛
GB/T 3159—2008 液壓式萬能試驗機
GB/T 3181—2008 漆膜顔色標準
GB/T 3184—2008 鉻酸鉛顔料和鉬鉻酸鉛顔料
GB/T 3190—2008 變形鋁及鋁閤金化學成分
GB/T 3195—2008 鋁及鋁閤金拉製圓綫材
GB/T 3207—2008 銀亮鋼
GB/T 3211—2008 金屬鉻
GB/T 3227—2008 螺栓螺母用裝配工具機動套筒工具的傳動四方
GB/T 3229—2008 螺栓螺母用裝配工具手動和機動螺刀頭的傳動端和連接部件的尺寸及扭矩試驗
GB/T 3235—2008 通風機基本型式、尺寸參數及性能麯綫
GB/T 3253.1—2008 銻及三氧化二銻化學分析方法砷量的測定砷鉬藍分光光度法
GB/T 3253.2—2008 銻及三氧化二銻化學分析方法 鐵量的測定 鄰二氮雜菲分光光度法
GB/T 3253.3—2008 銻及三氧化二銻化學分析方法 鉛量的測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法
GB/T 3253.5—2008 銻及三氧化二銻化學分析方法 銅量的測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法
GB/T 3253.6—2008 銻及三氧化二銻化學分析方法 硒量的測定 原子熒光光譜法
GB 3263—2008 食品添加劑沒食子酸丙酯
GB/T 3292.1—2008 紡織品紗綫條乾不勻試驗方法第l部分:電容法
GB/T 3298—2008 日用陶瓷器抗熱震性測定方法
GB/T 3300—2008 日用陶瓷器變形檢驗方法
GB/T 3324—2008 木傢具通用技術條件
GB/T 3325—2008 金屬傢具通用技術條件
GB/T 3364—2008 碳縴維直徑和根數試驗方法
GB/T 3365—2008 碳縴維增強塑料孔隙含量和縴維體積含量試驗方法
GB/T 3369.1—2008 過程控製係統用模擬信號第1部分:直流電流信號
GB/T 3369.2—2008 過程控製係統用模擬信號第2部分:直流電壓信號
GB/T 3373—2008 農林拖拉機和機械輪輞
GB/T 3389—2008 壓電陶瓷材料性能測試方法性能參數的測試
GB/T 3398.1—2008 塑料硬度測定第1部分:球壓痕法
GB/T 3398.2—2008 塑料硬度測定第2部分:洛氏硬度
GB/T 3403.1—2008 塑料粉狀脲一甲醛和脲/三聚氰胺一甲醛模塑料(UF—和UF/MF—PMCs)第1部分:命名係統和分類基礎..
GB/T 3408.1—2008 大壩監測儀器應變計第1部分:差動電阻式應變計
GB/T 3408.2—2008 大壩監測儀器應變計第2部分:振弦式應變計
GB/T 3409.1—2008 大壩監測儀器鋼筋計第1部分:差動電阻式鋼筋計
GB/T 3410.1—2008 大壩監測儀器測縫計第1部分:差動電阻式測縫計
GB/T 3410.2—2008 大壩監測儀器測縫計第2部分:振弦式測縫計
GB/T 3413—008 大壩監測儀器埋入式銅電阻溫度計

前言/序言


2008年修訂版中國國傢標準匯編(不含特定標準號:2008年修訂-15) 本書簡介 本《2008年修訂版中國國傢標準匯編》是一部係統、全麵收錄瞭2008年度國傢標準最新修訂內容的權威性工具書。該匯編旨在為科研人員、工程師、技術管理人員以及從事相關行業標準執行和研究工作的專業人士,提供一個精確、可靠、易於檢索的最新標準信息平颱。 重要提示: 本匯編不包含特定編號為“2008年修訂-15”的國傢標準文本。讀者若需查閱該特定標準,請參照其他相關齣版物或官方標準數據庫。 一、 匯編的背景與價值 2008年,中國國傢標準化工作持續深化改革,大量基礎性、行業性、通用性的標準迎來集中修訂與發布周期。這些修訂不僅反映瞭技術進步的新成果,更緊密對接瞭國傢在節能減排、産業升級、公共安全等方麵的戰略要求。 本匯編的編纂核心目標是:在嚴格遵守國傢標準管理規定的前提下,準確、完整地呈現齣除“2008年修訂-15”之外的其他所有在2008年度完成重要修訂或新發布的國傢標準文本。它提供瞭一個在特定時間節點上,中國標準化工作全貌的縮影,是企業質量管理體係運行、産品設計開發、工程項目實施不可或缺的參考資料。 二、 核心收錄範圍與結構劃分 本匯編依據國傢標準(GB)的分類體係,將收錄的標準劃分為以下主要領域,以方便專業人員快速定位所需信息: 1. 基礎標準與量值計量(General & Metrology) 此部分重點收錄瞭對所有行業具有基礎指導意義的標準,包括: 標準代號與術語標準: 2008年度對基本術語、符號、縮略語等方麵作齣的統一規範更新。 計量單位與量值錶示: 涉及國際單位製(SI)在國傢標準層麵應用的最新要求和修訂細則,確保計量準確性與國際接軌。 標準化工作導則: 涉及標準起草、審查、發布、維護等流程中的管理性標準修訂。 2. 機械、材料與工藝標準(Machinery, Materials & Processes) 這是工業領域的核心部分,收錄瞭關鍵材料性能、機械設計規範及加工工藝的重大調整: 金屬材料標準: 鋼鐵、有色金屬等材料的化學成分、力學性能、檢驗方法的最新修訂。例如,針對高強度鋼材在特定應用場景下的疲勞性能標準更新。 機械通用零部件: 軸承、緊固件、齒輪等通用部件的尺寸精度、配閤公差及錶麵處理標準的變化。 焊接與連接技術: 針對新材料或新的應用環境(如大型壓力容器、海洋工程結構)對焊接工藝評定和檢驗方法的補充與修訂。 3. 電子電氣與信息技術標準(Electronics, Electrical & IT) 麵對快速迭代的電子信息技術,2008年的修訂重點突齣瞭安全性與互操作性: 電氣安全與電磁兼容(EMC): 涉及傢用電器、工業控製設備等産品的抗乾擾能力和對環境電磁波的排放限製的更新,體現瞭對工業和民用環境兼容性的更高要求。 通信與接口標準: 在有綫和無綫通信設備接入層麵,對特定協議和物理接口的兼容性要求進行瞭澄清和升級。 電子元器件可靠性: 針對新的封裝技術和工作環境,對元器件的篩選、試驗和壽命評估標準進行瞭細化。 4. 能源、環境與安全標準(Energy, Environment & Safety) 此領域是體現國傢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關鍵: 環保標準: 針對工業廢水、廢氣排放限值的新標準,特彆是針對特定汙染物(如重金屬、持久性有機汙染物)的檢測方法和限值調整。 節能標準: 涉及建築材料、傢用電器、工業設備等在能效等級劃分上的最新修訂,推動終端能耗的降低。 職業健康與安全: 針對特定高危行業(如礦山、化工)的工作場所噪聲、粉塵濃度限值及個體防護用品(PPE)的性能要求進行瞭修正。 5. 建築工程與土木標準(Construction & Civil Engineering) 收錄瞭影響基礎設施建設質量與耐久性的重要標準: 結構設計規範: 針對地震活動帶或特定氣候區工程結構設計參數的微調和校正。 建築材料性能: 混凝土、鋼筋、保溫材料等在耐久性、防火性能方麵的最新測試要求。 施工質量驗收標準: 對關鍵工序(如地基處理、主體結構安裝)的驗收指標進行瞭細化和量化。 三、 本匯編的特色與使用指南 係統性與權威性: 本匯編嚴格按照國傢標準管理機構發布的文件為藍本進行摘錄和編排,確保瞭文本的權威性與準確性。所有收錄的標準文本均保持瞭其修訂後的完整性和法律效力(除標準本身明確規定廢止日期外)。 內容精確性: 由於不包含特定的“2008年修訂-15”標準,本匯編的篇幅和內容布局完全基於其他當年修訂或新增的標準集閤。這使得對其餘標準的研究和應用不會因該單一標準的插入而造成排版或檢索上的乾擾。 檢索便利性: 全書附帶詳盡的索引係統,包括: 1. 標準編號索引: 按GB開頭編號順序排列,方便用戶通過標準號直接定位。 2. 標準名稱關鍵詞索引: 涵蓋主要技術術語,便於用戶通過描述性名稱查找相關標準。 3. 修訂要點對比(摘要附錄): 針對主要修訂標準,提供瞭修訂前後的關鍵技術指標對比摘要,幫助專業人士快速掌握修訂帶來的變化。 適用對象: 質量工程師與檢驗員: 確保産品檢測和齣廠檢驗依據最新的國傢要求。 研發設計人員: 保證新産品和新技術開發符閤當前的強製性或推薦性標準。 標準管理者與閤規部門: 用於更新內部管理文件和培訓資料,確保企業的閤規運營。 本匯編是2008年中國國傢標準體係發展的一個重要側麵反映,為推動我國工業技術水平的標準化發展提供瞭堅實的文本支撐。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的裝幀和印刷質量,雖然是那個時代的産物,但在某些方麵卻有著現代印刷品難以比擬的質感。特彆是那些技術圖紙和錶格,使用的油墨似乎更加深沉厚重,即便是經過多年的光照和翻動,綫條依然清晰可見,沒有齣現那種現代低成本印刷品常見的文字模糊或洇墨現象。我曾試著將其中幾頁進行掃描存檔,發現其分辨率和細節保留度遠遠超齣瞭我的預期,這讓我對齣版社當時的印刷工藝産生瞭極大的敬意。相比之下,如今的許多紙質資料,追求的是輕便和成本控製,犧牲瞭部分的耐用性和實體感。這本匯編,卻像一個時間膠囊,將那個時期對“永久保存”的重視程度,通過紙張和油墨的組閤,完好無損地傳遞給瞭我們這一代讀者。

評分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給我留下瞭極其深刻的印象,那種墨綠色的底色,配上燙金的字體,立刻就給人一種莊重、權威的感覺。我記得當時是在一個非常老舊的書店角落裏發現它的,那一瞬間,仿佛觸碰到瞭一個時代的印記。拿在手裏掂量,厚度驚人,那種沉甸甸的分量感,讓人聯想到其中蘊含的知識量。內頁的紙張選用瞭略帶米黃色的印刷紙,雖然看得齣是多年前的版本,但裝訂依然結實,翻閱起來也不會輕易散架。雖然我當時買它並非是齣於專業需求,更多的是一種對“標準”這個概念的好奇心,但光是看著它靜靜地躺在書架上,就覺得房間裏的知識密度都提高瞭幾分。那種老派的、不加修飾的排版風格,反而散發齣一種獨特的、經得起時間考驗的魅力,與現在追求輕薄化、數字化閱讀的趨勢形成瞭鮮明的對比。這本書,從物理形態上來說,就是一件值得收藏的文獻載體。

評分

要真正“讀完”這本書,幾乎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因為它所涵蓋的領域過於龐雜和專業,更像是一部工具書辭典,而非綫性敘事的文學作品。對我來說,它更多的是一種“參照物”的存在。每當我遇到一些關於舊設備維修或者曆史文獻考證的難題時,我都會把它請齣來,像對待一本古籍一樣,小心翼翼地翻閱索引,尋找哪怕隻是一條可能相關的規定。這種“查閱”的過程,與其說是閱讀,不如說是一種考古發掘,每一次成功的定位都帶來一種成就感。它沉默地立在那裏,提醒著我,任何現代化的進步,都建立在無數個看似枯燥卻至關重要的基礎規範之上。這本書,與其說是知識的匯集,不如說是那個時代工業文明的“基礎設施藍圖”。

評分

初次翻開這本厚重的匯編,我最直觀的感受是信息的密度大得驚人,幾乎每一頁都塞滿瞭密密麻麻的條文、圖錶和附錄。我當時是抱著一種探索“過去是如何規範世界”的心態去閱讀的,希望能從中找到一些工業發展初期的蛛絲馬跡。然而,當我真正沉下心去研究其中幾條關於材料測試的章節時,那種復雜的術語和嚴苛的限定條件,立刻將我拉迴瞭現實——這根本不是隨便翻閱就能理解的讀物。它需要極大的耐心和一定的專業背景支撐。我記得有一次,為瞭搞懂一個關於公差配閤的圖示,我不得不查閱瞭至少五六個相關詞條,那種查找和比對的過程,比解一道復雜的數學題還要費神。這本書沒有絲毫的“導讀”或“引人入勝”的設計,它就是一套冰冷、精確的規則集閤,像一把尺子,直接丈量著那個特定年份的行業水平。

評分

這本書的價值,我認為很大程度上體現在它所代錶的曆史定位上。它不是一本麵嚮大眾的科普讀物,更像是一部特定曆史時期技術精英們共同製定的“契約文本”。閱讀它,就像是參與瞭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去探究當年工程師們在麵對具體生産問題時,是如何達成共識並固化這些共識的。我特彆關注瞭其中關於質量控製體係的部分,那些關於抽檢頻率、不閤格品處理流程的細緻規定,無不體現齣那個時代對“嚴謹”二字的執著追求。與現在層齣不窮的快速迭代標準相比,這本匯編裏的標準顯得有些“笨重”和“緩慢”,但正是這種緩慢,賦予瞭它們一種堅實的可靠感。它讓我想起過去那種“慢工齣細活”的匠人精神,即便是用在工業標準製定上,也依然能感受到那種對細節不容妥協的態度。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