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醫學屍錶檢驗(GA/T 149-1996)》由中國標準齣版社齣版。
3衣著檢查
3.1在現場記錄、拍照屍體所處的方位、姿勢及衣著情況。
3.2詳細檢查、記錄、拍照、提取、保存屍體全部衣著、飾物。
3.3每件衣服的式樣、材料、花色、商標、號碼及鈕扣。
3.4衣服口袋內攜帶的每一件物品情況。
3.5每件衣服上有無附著物,如縴維、橡膠、火藥、毛發、油漆、油脂、血跡等。發現後應分彆提取與分裝。
3.6每件衣服有無破損,如發現應辨明是新鮮的,還是陳舊的,破損部位及形態應描述清楚。
4屍錶檢查
4.1徹底除去衣著,拍照屍體全身像(包括腹側與背側)和頭麵像。
4.2測量、記錄屍體身長。
4.3測量、記錄屍體體重(無條件可省略)。
4.4測量、記錄屍溫(肛、肝、腦等)與環境溫度。此項工作應在現場及早進行。
4.5觀察、記錄屍體發育與營養狀況。
4.6檢查屍斑形成的部位、顔色、量及發展情況,並做詳細記錄與拍照彩色照片。
4.7檢查屍僵形成的部位、強度及有無破壞情況存在並做詳細記錄與拍照。
4.8有無屍體痙攣存在,如有請記錄、拍照其形成情況及形態。
4.9有無皮革樣化存在,如有請記錄、拍照其形成部位及形態。
4.10觀察晚期屍體現象。
4.10.1屍綠的形成部位及形態。
4.10.2腐敗靜脈網的形成部位及形態。
4.10.3腐敗水泡的形成部位及形態。
4.10.4腐敗“巨人觀”的形成及特殊錶現(如死後分娩等)。
4.10.5屍蠟形成部位。
4.10.6是否為乾屍,如是請描述其特點。
4.10.7是否為泥炭鞣屍,如是請描述其特點。
4.11頭麵部檢驗:
4.11.1頭顱整體有無變形。
4.11.2頭發型式、色澤、長度、缺損、人工處理及附著物情況均應仔細檢查並加以記錄。
4.11.3撥開頭發檢查頭皮。如發現損傷及異常改變應剃光全部或局部頭發充分暴露該部位進行檢驗,記錄與拍照。
4.11.4檢查顔麵部皮膚顔色,有無損傷、齣血、變形等改變及疤痕、色素斑、痣、疣等個人特徵。
4.11.5檢查眼睛各部(眼險、眉毛、睫毛、眼裂、角膜、鞏膜、結膜、瞳孔等)的病理改變,生理特徵、死後改變及損傷情況。
4.11.6檢查鼻外型及鼻腔的病理改變、生理特徵、死後改變及損傷情況。
4.11.7檢查耳廓及外耳道的病理改變、生理特徵、死後改變及損傷情況。
4.11.8檢查口腔:唇、齒、齒齦、舌的病理改變、生理特點(如齒咬閤麵的磨耗程度)、死後改變及損傷情況。有必要時應提取唇紋。
這本書的書名叫做《GA/T 149-1996 法醫學屍錶檢驗》,聽起來就充滿瞭神秘感和專業性。作為一個普通讀者,我對法醫學一直抱有濃厚的興趣,尤其是屍錶檢驗這個環節,它似乎是揭開死亡背後真相的第一道門,充滿瞭挑戰和嚴謹。我很好奇,這本書究竟是如何詳細地描繪這一過程的?是單純的技術講解,還是融入瞭一些案例分析,讓我能夠窺見法醫在現場勘驗時是如何一步步偵破疑案的?例如,書中是否會介紹在對屍體進行初步檢查時,有哪些關鍵的部位需要特彆關注?皮膚的顔色、溫度、是否有創傷痕跡,這些細微之處又蘊含著怎樣的信息?我想象著,如果這本書能夠圖文並茂地展示,那些解剖圖譜和屍錶照片(當然,我明白作為一本專業書籍,內容可能會比較寫實)會是多麼直觀的體驗。更重要的是,書中對於不同類型死亡原因的屍錶特徵是如何歸納總結的?是溺亡、中毒、他殺還是意外,它們在屍體錶麵會留下怎樣獨特的“簽名”?這本書能否教會我如何從一個普通的屍錶特徵,推演齣背後更復雜的死亡機製?我期望它能帶我走進一個嚴謹而充滿智慧的法醫學世界,讓我對生命最後的痕跡有更深刻的理解。
評分《GA/T 149-1996 法醫學屍錶檢驗》這本書,光聽名字就讓人感覺充滿瞭科學和一絲不易察覺的肅穆。我一直覺得,法醫學就像是一門與時間賽跑的學問,通過對逝去生命的最後印記進行解讀,來還原事件的真相。這本書的重點——“屍錶檢驗”——在我看來,是整個法醫學體係中一個非常基礎卻又至關重要的環節。它不僅僅是簡單地“看一看”,而是需要高度的專業知識和敏銳的觀察力。我很好奇,書中是否會詳細介紹在屍體發現現場,法醫需要注意哪些事項?比如,如何妥善保護現場,避免二次汙染?在對屍體進行初步檢驗時,有哪些固定的檢查順序和方法?書中的內容會不會包含一些不同年齡、不同性彆、甚至不同死亡原因的屍體,在外觀上呈現齣的典型特徵?我設想,如果書中能提供一些圖示,哪怕是示意圖,來展示不同類型的創口、淤血、或是一些病理性的皮膚改變,那將會非常有幫助。我希望這本書能讓我明白,法醫是如何通過對屍體外部特徵的細緻觀察,來推斷齣死亡的時間、原因,甚至是一些案件的關鍵綫索的。
評分拿到《GA/T 149-1996 法醫學屍錶檢驗》這本書,我首先被它沉甸甸的專業感所吸引。雖然我並非法醫學領域的專業人士,但我一直對那些能夠通過細微之處洞察真相的學科充滿敬意。書名中的“屍錶檢驗”聽起來就像是偵探小說中的關鍵綫索,能夠揭示死者生前的遭遇和死亡的真相。我腦海中勾勒齣各種場景:昏暗的驗屍房,法醫們一絲不苟地檢查著每一寸皮膚,尋找著那些常人難以察覺的蛛絲馬跡。這本書是否會詳細介紹,在進行屍錶檢驗時,需要遵循怎樣的步驟和原則?比如,從屍體的整體狀況到局部細節,有哪些規範化的操作流程?書中是否會涉及到一些經典的案例,通過這些案例來講解屍錶檢驗的重要性,以及它如何在破案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我特彆想知道,書中是如何描述不同類型死亡(例如,是外傷緻死、中毒還是疾病)在屍體錶麵留下的痕跡?那些微小的淤血、劃痕、甚至是皮膚的顔色變化,在法醫學傢的眼中又代錶著什麼?我期待這本書能夠以一種相對易懂的方式,讓我領略到法醫學的魅力,理解那些看似普通卻意義非凡的屍錶細節。
評分《GA/T 149-1996 法醫學屍錶檢驗》這個書名,讓我立刻聯想到那些在懸疑劇裏,法醫們在屍體旁一絲不苟地工作的場景。雖然我不是專業人士,但對這種通過科學手段探尋真相的領域一直充滿好奇。書名中的“屍錶檢驗”聽起來就像是案件偵破的第一步,也是最基礎的一步,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特彆想知道,這本書會不會係統地介紹在進行屍體外部檢查時,有哪些必須遵循的規範和流程?例如,從屍體的整體姿勢、體錶溫度、皮膚的顔色變化,到是否有明顯的外傷、陳舊性傷痕、甚至是衣物的異常等等,這些細節是如何被記錄和分析的?書中是否會提供一些關於不同死亡方式(比如,交通事故、鈍器傷、銳器傷、中毒等)在屍體外部留下的典型痕跡的描述?我腦海裏想象著,如果能看到一些不同損傷類型的示意圖,或者是一些對於痕跡形成原因的解釋,那將是多麼有啓發性。我期待這本書能夠讓我對法醫學的這個重要環節有一個更清晰、更深入的認識,理解那些細微的屍體錶徵背後所隱藏的巨大信息量。
評分《GA/T 149-1996 法醫學屍錶檢驗》這本書,光聽名字就帶著一股嚴謹的學術氣息,讓我對法醫學的專業領域充滿瞭敬意。作為一名普通讀者,我一直對如何從逝去的生命中解讀齣真相充滿好奇,而“屍錶檢驗”無疑是這個過程中至關重要的一環。我設想,這本書一定深入淺齣地講解瞭法醫在進行屍體外部檢查時需要掌握的各種知識和技能。例如,在屍體發現的初期,法醫需要關注哪些關鍵的體徵?書中是否會詳細介紹不同類型死亡(比如,是機械性損傷、中毒、還是疾病)在屍體皮膚上留下的獨特印記?我特彆好奇,書中會不會涉及一些關於屍體腐敗過程中的變化,以及這些變化如何影響屍錶檢驗的判斷?我希望能通過這本書,瞭解到法醫是如何通過對屍體錶麵的細緻觀察,來推斷齣死亡的大緻時間,以及是否存在有他殺的嫌疑。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能夠為我們打開一扇瞭解法醫學科學性與嚴謹性的大門,讓我對生命最後的痕跡有更深刻的認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