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特色
内容简介
《星旅人》是一本短篇小说集,收录了作者郝景芳在2005年到2010年间创作的中短篇小说共14篇。幻想小说占了主要的篇幅。一部分是已在杂志上发表过的作品,还有一部分从未发表过。
《星旅人》的每一篇小说都是关于在世界中旅行的故事,在真实的旅途上,在假想的星球之间,在不同的生活方式之间,在时间的一个个断片之间。旅人是所有世界之中*敏感也*好奇的人,他旁观了这个世界的种种运行方式,将之记录,加以润色与发挥。有的故事是对生活的描述,有的是对生活的改造,也有的是将可能发生却没发生的事情衍生出来。
内页插图
目录
城堡
谷神的飞翔
看不见的星球
我们的房子会衰变
祖母家的夏天
遗迹守护者
山中问答
皇帝的风帆
揭发
九颜色
去远方
少年奥德赛
夜行列车(二则)
亚宁
后记
精彩书摘
我保证我曾经努力地尝试,但还是没有人相信我的冰激凌城堡。
我能理解他们,我明白对很多人来说,对于没有见过的东西,“相信”不是一个前提而是一个结论。而我,什么也不能证明。
最后一次见到我的冰激凌城堡,是十五天前的夜里。
当时刚参加完俱乐部的新年晚宴,路上下了雪,七彩的小灯在路边花园的围栏上一闪一闪,我一个人走回家。倒在沙发里,微微的酒意让我半梦半醒,华丽的吊灯、彩带、觥筹交错的人群和幽兰的雪影在我眼前重叠在一起,于是,我又看见它了,我的可爱的久违的城堡。在离开我的记忆一百零八天又十三个小时之后,我的冰激凌城堡终于又回到了我的身边。
我知道那是梦,所以我没有像小时候那样跑上台阶,推开粉红的大门——那是草莓味道——直接奔上楼顶的天台,我知道我只是在梦里,只是在头脑的虚幻里,只是在自己一相情愿的想象里和它重逢,所以我没有动,我哪里也没有去,我就那么站着看着它,一直看着,看到眼睛微微发疼,才慢慢地坐到台阶上。我不敢出声,我怕任何大呼小叫都会让眼前的景象灰飞烟灭,我怕我再把它弄丢了,就像以往的每一次,剩下我一个人睁着眼在漆黑的夜里。
我见到它的次数越来越少了,每一次的间隔也越来越长,无论我多么诚心地许愿,每天夜里都还是沉静一片,我睡得安详,睡得寂寞。办公室的男男女女像白天一样在我的夜里穿梭,电影看多了,梦里还会混杂着大漠风沙和无声的战场,有鸽子,也有大海。但唯独没有它,没有我熟悉的乳白色的墙壁,没有空气里的甜美气息,没有柠檬装饰的门框和巧克力豆点缀的窗台,没有那种席卷一切包裹一切的冰凉感觉。没有我的生活。
所以,那一夜当我再一次看到它,我发现自己又开始融化了,我慢慢融化到台阶上,台阶的一半变成了粉红。
那一晚,我睡了三天三夜。
醒来时,阳光从窗帘的缝隙里透过来,斜斜地打在木地板上,光影斑驳。我发现自己没有哭,没有像从前醒来时那样悲伤得不能自已。
我静静地起身,洗澡梳妆,整理散乱一地的书本,煮咖啡煎鸡蛋,想着新年的假期就这么过去了,又该上班了,有没有什么约会自己忘记了。
直到把早餐全都端到桌上,在窗边坐下来,我才忽然想起前夜的梦境,我忽然明白,那是我和它的最后一次相见了。一瞬间,我的手开始发颤,面包掉到盘子里,勺子也拿不动,我的脑子里只剩下清清楚楚的一句话:从今以后,那真的不再是我的生活了。
新年过后的第一个周末,一个新来的男同事请我们几个去吃哈根达斯。
热气腾腾的巧克力火锅咕嘟咕嘟地翻滚,每个人的表情也都热气腾腾,窗玻璃上淡淡的一层雾,让人看不清街上的雪和街上的寒冷。
火锅旁边整整齐齐地摆着一圈冰激凌球,五颜六色,像极了从前我梳妆台上镜子的花边。我记得那时正中央的一颗也是樱桃口味,我总是一边梳头,一边忍不住把它吃掉。那个时候我从来都没有一点迟疑,可是现在我却有点不忍心动口。我知道,这些雪球毕竟不是我的花边,吃掉了就没有了,决不可能再长出来。
“喂,该你啦!想什么呢?不专心,受罚受罚!”我转过头,诧异地看着大家笑嘻嘻的脸庞,忽然想起来,我们正在玩“数七”,数错的要被罚“真心话与大冒险”。
“哎,你也就别选了,直接真心话吧。也省得他们折腾你。”身边的娜娜用胳膊肘捅了捅我,眼睛一眨一眨,“呵呵,你就老实告诉我们,刚才那么神不守舍的,想什么呢?”我看了看大家,慢慢地吸了口气,说:“我在回忆我的冰激凌城堡,我从前一直住的地方。”说完了,我一个一个看过去,大家似乎没什么反应,几个人都安安静静地瞪着眼睛望着我。我也望着他们,心里有些忐忑不安,我咬了咬嘴唇,很想知道他们的回应。
就这么过了几秒钟,是小希第一个打破僵局。她托着下巴,满怀期待地看着我,小心翼翼地问:“然后呢?”“对呀!你这个小鬼,这么一句话就想混过去吗?”娜娜也终于忍不住了,“拜托敬业点嘛,编也要编个像样的故事出来呀!大家说说,她这样能算数吗?”这时候,连一直专心吃雪糕的菲菲都停了下来,挥着小勺子叫道:“等等,娜娜,我们在玩真心话耶,你哪能叫她编个故事呢?你看她那样子,分明是想到帅哥了嘛,怎么能让她随口编个小童话就算了,不行,一定得说实话!”她笑嘻嘻地看着我,我只好说:“我说的就是实话呀……”“唉,”娜娜戳戳我的脑袋,说:“小丫头思春,不好意思就算了,我们做人厚道点嘛。何况讲个故事也挺有意思呀,她平时就爱胡思乱想,满脑袋鬼点子。”“切,讲故事哪里有八卦有意思呀……”接着,几个人开始热热闹闹地讨论究竟是让我讲故事还是让我讲帅哥,我忽然发觉,其实没有人关心我说的究竟是不是真话,他们兴致勃勃关注的都只是同一个问题:怎么样才能让这个游戏更有趣。我的心慢慢地沉了下去,我不知道自己究竟该说些什么。
就在这时,这次请我们出来的新同事阿黄忽然清了清嗓子,说:“其实,小敏不是在编故事,小时候,我就是住在香蕉城堡里的。”大家一下子安静了下来,扭头看着阿黄。大K捶了一下他的肩膀笑道:“没事吧,你?怎么又出来一个捣乱的?”阿黄看起来很镇定,说:“没骗你们。是真的。要不然我为什么叫阿黄呢?就是纪念我的香蕉们呀。”菲菲终于忍不住了,扑哧一声笑出声来:“我们一直以为是纪念你某只死去的小狗呢!”大家都笑了。我感激地看着阿黄,心里说不出的开心。刚好,他也向我这边看过来,眼睛里盈满理解的笑意。
……
前言/序言
《星旅人》是我的第一本小说合集,收录了这几年发表和没发表的小说共14篇,以及自己为它们配的插图,写作的时间从2005年底到2010年初,跨度大约四年半。这段时间是我的大四到博四,基本上是在学校最清静的一段时间。小说能结集出版是一个惊喜,赶在百年校庆时分,是对自己在校园里这段时光的最好的总结。
这本集子以幻想小说为主。一方面是因为大四时的一个幻想小说征文;另一方面是因为幻想小说往往比现实小说更能扼要地表现现实,对于一个写作的初学者,这比现实小说容易上手。好的现实小说需要非常纯熟的笔法和丰富的阅历。我清楚自己的底细。
作为刚提起笔、对这个世界只有惊鸿一瞥粗浅见识的学生,我能做到的也只是将这粗浅的见识凝结成抽象构图,在想象中集结,如一本色调简洁的童书,只有寥寥线条。并非不想尝试厚重与深刻,只是知道不可强求。
幻想小说写的是心里的世界。它们有的是世界的投影,有的是镜像,有的是反转,也有的是毫无关系的延伸。它们有的存在,有的不存在。它们有的看似与生活世界一样,但实际只是幻影的叠加。
所有的世界存在于写作时的心里,“星旅人”就是这些世界之间的旅人。
写作的世界是寂静而辽阔的世界。寂静在于独处,辽阔在于自由。无论写作的内容是多么热闹的事件,把它们写下来的时刻是独处的时刻,哪怕身边有人,写作也是独自完成的事,写作的本质是瞬间的孤独是一个人说话——也许这是世界上少有的几件必须独自去做的事。而自由是写作的特权,当这个世界呈现出让我们无能为力的单一,写作有能力将它重新组合,把一切打散,让应有的顺序错乱,让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发生,让新的角色和秩序诞生,以此给没有选择的现实多一些选择。这样的自由是我全部的辽阔之所在。我的生命空间很小,但我却幻想它可以很大。
这些是写作这件事带给我的最宝贵的东西,在我最,初提起笔的时候,我并没有料到。最初是抱着浅显而虚荣的目的开始写作的——想证明自己的能力,想获得认可,可是这些目的在面对写作的时候却轻易就溃不成军。能力和意愿远不能保证写出的是好作品,恰恰相反,它们有的时候是一种阻碍。当我气恼而溃败地面对自己写出的不成功的作品时,我才发现,只有最坦率的内心才是通往写作的唯一一条小路。这道理别人从一开始就懂,我却绕了一个大圈才慢慢发现。写作是让我尝试面对内心的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说,我能赋予写作的东西远远少于写作能赋予我的,写作给我的反馈远远大于我所付出的。
生活总有一连串艰难的时刻,是写作帮我度过它们。我在小说中写到过迷茫,写到过抑郁,写到过无奈,也写到过欢乐的大团圆和心的希望,这都是生活的细节。所有的悲伤都是我的悲伤,所有的欣慰也都是我的欣慰。即使是旁观与目睹的悲伤欣慰,也都积攒在心里,越来越满,如果不是写作,我不知道该如何为它们找到出口。
写作是将所有杂乱的碎片串联起来的线,它让那些哪怕艰难的时刻也值得过下去。
这本书里的小说远远不能算是成熟,它们记录了一段时光,其中充满了表达的欲望,每当我想到什么简单的道理,都想写下来,大书特书。这个过程中,人很容易自我满足,对自己的见识沾沾自喜。
而随着时间流逝,当这个阶段已过,再回头来看,则很容易对其中的自以为是而羞赧,从此缄默不言。因而,今天,当这些篇章被结集成册,我需要的是自己面对自己的勇气,也许有一天当我重新回头看起它们,会觉得羞涩,会有诸多不满,但我仍然需要面对它们。它们是我最初尝试表达之时,最真实也最无助的样子。其中一首长诗,是第一次尝试,未免太粗糙,但只为向《奥德赛》致以敬意。
经过所有这些尝试,我所渴望抵达的是我们共有的心中的草原。那片草原辽阔无边,天很蓝,没有云,我们躺在山顶,风吹起头发,时间裹着历史从我们身边流淌而去。历史在风中洗去了一切峥嵘的样子,素面朝天,对我们投下理解的凝视。我们面对面在一起,谁都没有说话,在那无边无际的草原上,我们只需要聆听,不需要说话。风是一切抚慰,它是时间给我们的馈赠。
作者 2011年4月28日
星旅人:跨越宇宙的追寻与新生 在浩瀚无垠的星辰大海中,生命并非孤立的奇迹,而是某种宏大叙事下,一次次关于存在、追寻与重塑的深刻演绎。郝景芳的《星旅人》便是这样一部作品,它以其独特的视角,将人类的目光引向遥远的星空,并非描绘一场简单的太空冒险,而是借由宇宙的辽阔,审视我们自身存在的意义,以及在宏大变迁中,个体与群体的命运轨迹。 故事的开端,我们被引入了一个并非全然陌生的未来。科技的进步早已将人类的足迹播撒到宇宙的各个角落,但这种扩张并非意味着问题的解决,反而带来更为复杂的新挑战。星际移民,这个曾经只存在于科幻想象中的概念,已经成为现实,无数的人们为了生存,为了新的希望,踏上了漫长的星际旅程。然而,新的家园并非唾手可得,等待他们的,是未知的环境、严酷的生存考验,以及,来自宇宙深处,某种难以言喻的“寂静”。 《星旅人》并非一部侧重于硬核科幻设定的作品,它更关注的是在这种宏大的背景下,人性的光辉与阴影。当我们脱离了熟悉的环境,当旧有的社会结构和文化符号不再具有普适性时,我们该如何定义自己?我们所珍视的情感,例如爱、亲情、友情,又将在怎样的宇宙尺度下得到检验?作品通过塑造一群背井离乡的“星旅人”,深入挖掘他们在陌生的星体上,如何在挣扎中维系人性的火种,如何面对孤独、失落与恐惧,又如何在绝望中寻找希望的微光。 故事的核心,往往围绕着一个或几个关键人物展开。他们可能是身怀绝技的开拓者,也可能是肩负重任的领导者,更可能是经历着巨大心灵创伤的普通人。他们的旅程,不仅仅是物理空间的跨越,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与蜕变。在漫长的星际航行中,时间的观念被模糊,空间的距离被无限拉长,过往的记忆成为唯一的慰藉,而未来的不确定性则如同黑洞般吞噬着希望。作品细腻地刻画了这些人物的内心世界,他们曾经的辉煌与失落,他们的爱恨情仇,他们的牺牲与背叛,都在宇宙的冷峻背景下,被放大,被审视。 《星旅人》并非一味地描绘黑暗与绝望,恰恰相反,它在最深的绝望中,总能孕育出最动人的希望。这种希望,并非来自于技术上的突破,也并非来自于奇迹般的拯救,而是来自于人与人之间的连接,来自于对生命的尊重,来自于对未来的坚定信念。当面对压倒性的困难时,星旅人们如何团结一心,如何互相扶持,如何用微小的善意点亮彼此的生命,成为了作品最动人的篇章。他们或许是不同背景、不同文化的人,但在共同的命运面前,他们学会了放下隔阂,理解彼此,成为彼此最坚实的依靠。 作品中,宇宙的设定并非只是一个简单的背景板,它本身也蕴含着神秘的力量与未知。这种未知,可能是令人敬畏的宇宙法则,也可能是某种超越人类理解的生命形式。星旅人的探索,不仅是对生存空间的拓展,更是对宇宙奥秘的追问。他们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挑战着自身的认知极限,也在与宇宙的互动中,重新认识生命本身的定义。这种对未知的探索,既是勇气与智慧的体现,也是对人类局限性的反思。 “寂静”是《星旅人》中一个反复出现的意象。这种寂静,不仅仅是宇宙空间的无声,更是某种意义上的失落,是过去与未来的断裂,是与故土的隔绝。然而,正是这种寂静,迫使星旅人们不得不向内探寻,去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去寻找生命最初的律动。在寂静中,他们学会了更加深刻地理解彼此,更加珍视每一次的交流,也更加懂得生命的脆弱与宝贵。 《星旅人》的深刻之处在于,它并没有给出一个简单的答案。它提出的问题,是关于人类在宇宙中的位置,是关于文明的延续,是关于生命存在的价值。作品鼓励读者去思考,去感受,去在主人公的命运轨迹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共鸣。它让我们明白,无论身处何种困境,无论面对怎样的未知,只要心中有爱,有希望,有对生命的不懈追求,我们就能在最黑暗的时刻,点亮属于自己的星光。 这部作品,借由星辰大海的辽阔,映射出人类内心的广袤与复杂。它让我们看到,即使在最遥远的星际,个体的情感依然是连接彼此的纽带,是支撑我们前行的力量。它让我们明白,真正的“家园”,不仅仅是一个物理空间,更是一种情感的归属,一种精神的寄托。在《星旅人》的世界里,每一次的启程,都是一次新生,每一次的追寻,都是一次对生命意义的再定义。 作品的叙事手法,细腻而富有张力。作者擅长通过对人物内心世界的细致描摹,以及对宏大场景的精准刻画,营造出一种既写实又充满想象力的氛围。读者会仿佛置身于星旅人的队伍之中,一同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一同面对他们的挑战与抉择。这种沉浸式的阅读体验,让《星旅人》不仅仅是一部小说,更是一次与宇宙对话,与生命深层对话的旅程。 最终,《星旅人》留下的是一种深刻的思考:当我们仰望星空时,我们追寻的究竟是什么?是新的家园,是未知的奥秘,还是,在浩瀚宇宙中,对自身存在价值的确认?这部作品,以其独特的方式,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关于勇气、希望与生命不息的史诗画卷,它将引领读者踏上一场跨越时空的思想旅程,去感受星辰大海中,生命最真实、最动人的脉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