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寶書,筆名:“耕夫”,陝西省渭南市人,1965年畢業於陝西師範大學中文係。後棄文學醫,1981年在黑龍江中醫藥大學獲醫學碩士學位,1995年晉升為教授,有20餘部中醫藥專著齣版,成為知名的中醫學傢。從小練習書法,幾十年如一日堅持不懈,取得成功。曾為哈爾濱書法協會會員,珠海市老年書畫研究會會員,作品多次參加省市和國傢級的書法展覽,獲奬良多,受到廣泛的好評。書法作品尤以隸書、行書見長。程寶書,陝西省渭南市望華鄉程傢村人,生於1942年,現年70歲。1965年畢業於陝西師範大學中文係,1975年因病棄文學醫,自學岐黃之術。1979年考入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首屆研究生班,係統學習中醫,曾隨國醫大師張琪教授進行臨床實習。1981年畢業,獲醫學碩士學位,留校從事中醫的教學、科研和臨床工作。1995年晉升為教授。曆年來齣版瞭《新編藥性歌括400味》、《新編湯頭歌訣400首》、《新編針灸大辭典》、《瀕湖脈學譯注》、《中國藥物大辭典》等30餘部(冊)專著,被世界紀錄協會命名為“世界上編著齣版中醫專著最多的人”,並且形成瞭獨特的中醫學術思想體係,善於用丸散膏丹多種劑型和針藥結閤的方法治療疑難雜癥,在中醫界産生瞭較大的影響,其事跡已載入《中國名醫列傳•當代捲》中。中醫不容易學好,但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如果學者能有誌嚮,有方法,循序漸進,則必能有所成就。硃子曾說過:居敬持誌,讀書之本;循序緻精,讀書之法。讀書如此,學醫何嘗不是如此。心中執著一份信念,加上心思聰穎,配閤切實的功夫,假以時日,必可醫理貫通無礙。學習中醫是“博采眾方”的一個過程,學習諸位名中醫經驗,以充實自己,服務臨床。此書中很多都是作者多年臨床經驗總結,是一本很不錯的臨床參考書,比起長篇大論著作,更加提綱挈領,值得藉鑒。學習他人經驗需要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這樣纔能融會貫通,真正成為自己的經驗,活到老學到老,在中醫浩瀚書海中不斷充實自己,其中樂趣無以言錶。此類書籍多多益善,精煉實用,非長篇大論,主次不分,毫無頭緒。使人盲目無從。希望中醫同道共同努力,為中醫事業盡菲薄之力,勿固步不前,執幾首驗方便沾沾自喜,一定要嚮諸中醫前輩學習,不斷學習,積纍經驗,收集醫書,“開捲有益”,這樣纔能進入中醫殿堂,成為一名真正的閤格中醫。要學中醫,就要學最上乘的中醫學。有瞭這個目標,纔算是有瞭入門的動力。中醫入門極為不容易,登堂入室則更是難上加難。因此,既要求學者吃苦肯學,還需要不錯的天賦,那就是悟性。現在的中醫情況堪憂,後繼乏人,是因為真正領悟中醫的人太少,反而靠中醫吃飯的人越來越多瞭。當前,社會上處處可見那些學瞭幾天理論,背瞭幾張方子,連混帶騙地弄來一紙文憑,就開始打著中醫的旗號去吆喝的庸醫之輩。這般庸醫行世,直接就敗壞瞭中醫的聲譽,況且因此而害人無數,更數可憎。所以說,如果隻想著抄幾個秘方,會治幾個小病,那不能算是學醫,不過是淺嘗輒止而已。隻有學到第一流的中醫學,纔能真正走進中醫、理解中醫、相信中醫,並能應用中醫治療一些大病重病危病疑難雜病。
評分疝是人體腹部肌肉薄弱或開裂的區域,導緻脂肪組織或腸等人體器官通過這個位置嚮外,在皮下形成明顯突齣,伴有不適感和疼痛。特彆長時間站立、大小便或舉重物時癥狀會更加明顯。大部分疝是由於人體內有長期存在的薄弱區。通常腹壁的薄弱區域是與生俱來的,會隨著年齡的增長,遭受創傷或手術切口變得更薄。舉重物或乾重體力活會加劇疝的嚴重程度。疝的常見類型有腹股溝斜疝、腹股溝直疝、股疝、臍疝、切口疝等,中醫統稱為疝氣。其基本癥狀是腹股溝區齣現一可復性腫塊,開始腫塊較小,僅在病人站立、勞動、行走、跑步、劇咳時齣現,平臥或用手按壓時腫塊可自行迴納。一般無特殊不適,僅偶爾伴局部脹痛和牽涉痛。隨著疾病的發展,腫塊可逐漸增大,自腹股溝下降至陰囊內或大陰唇,行走不便和影響勞動。嵌頓性疝常發生在強力勞動或排便等腹內壓驟增時,臨床上常錶現為疝塊突然增大,並伴有明顯疼痛。平臥或用手推送腫塊不能使之迴納。腫塊緊張發硬,且有明顯觸痛。嵌頓的內容物為大網膜,局部疼痛常較輕微;如為腸管,不但局部疼痛明顯,還可伴有陣發性腹部絞痛、惡心、嘔吐、便秘、腹脹等癥狀。
評分《黃帝內經》
評分灸法産生於火的發現和使用之後。在用火的過程中,人們
評分 評分從小練習書法,幾十年如一日堅持不懈,取得成功。曾為哈爾濱書法協會會員,珠海市老年書畫研究會會員,作品多次參加省市和國傢級的書法展覽,獲奬良多,受到廣泛的好評。
評分評分
發現身體某部位的病痛經火的燒灼、烘烤而得以緩解或解除,繼而學會用獸皮或樹皮包裹燒熱的石塊、砂土進行局部熱熨,逐步發展以點燃樹枝或乾草烘烤來治療疾病。經過長期的摸索,選擇瞭易燃而具有溫通經脈作用的艾葉作為灸治的主要材料,於體錶局部進行溫熱刺激,從而使灸法和針刺一樣,成為防病治病的重要方法。由於艾葉具有易於燃燒、氣味芳香、資源豐富、易於加工貯藏等特點,因而後來成為瞭最主要的灸治原料。
評分發現身體某部位的病痛經火的燒灼、烘烤而得以緩解或解除,繼而學會用獸皮或樹皮包裹燒熱的石塊、砂土進行局部熱熨,逐步發展以點燃樹枝或乾草烘烤來治療疾病。經過長期的摸索,選擇瞭易燃而具有溫通經脈作用的艾葉作為灸治的主要材料,於體錶局部進行溫熱刺激,從而使灸法和針刺一樣,成為防病治病的重要方法。由於艾葉具有易於燃燒、氣味芳香、資源豐富、易於加工貯藏等特點,因而後來成為瞭最主要的灸治原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