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1章 膠粘劑及其粘接技術
概述
1.1 膠粘劑的分類
1.2 膠粘劑的組成
1.3 膠粘劑的應用
1.4 粘接技術簡介
1.5 粘接接頭
1.6 粘接接頭的設計
1.6.1 粘接接頭設計的基本原則
1.6.2 常見粘接接頭的設計
1.6.3 接頭基材和接頭尺寸的選擇
1.7 粘接錶麵的處理
1.7.1 錶麵處理的步驟和方法
1.7.2 特殊的錶麵處理方法
1.8 膠粘劑的使用
1.8.1 膠粘劑的選用原則
1.8.2 膠粘劑的配製及使用
第2章 環氧樹脂膠粘劑
2.1 環氧樹脂膠粘劑的組成
2.1.1 環氧樹脂
2.1.2 固化劑
2.1.3 促進劑
2.1.4 增韌劑
2.1.5 稀釋劑
2.1.6 填料
2.1.7 偶聯劑
2.2 環氧樹脂膠粘劑的性能及典型種類
2.2.1 環氧樹脂膠粘劑的性能特點
2.2.2 環氧樹脂膠粘劑的分類
2.2.3 環氧樹脂膠粘劑的典型種類
2.3 環氧樹脂膠粘劑的應用
2.3.1 應用概況
2.3.2 環氧樹脂膠粘劑在機械工業中的應用
2.3.3 環氧樹脂膠粘劑在汽車工業中的應用
2.3.4 環氧樹脂膠粘劑在船舶工業上的應用
2.3.5 環氧樹脂點焊膠在飛機上的應用
2.3.6 環氧樹脂膠粘劑在光學儀器製造中的應用
2.3.7 環氧樹脂導電膠在電子電器上的應用
2.3.8 環氧樹脂膠粘劑在土木建築上的應用
2.3.9 環氧樹脂膠粘劑在火工品中的應用
第3章 不飽和聚酯膠粘劑
3.1 不飽和聚酯膠粘劑的組成及製備
3.1.1 配方組成
3.1.2 不飽和聚酯膠粘劑的製備
3.2 不飽和聚酯膠粘劑的性能
3.2.1 不飽和聚酯膠粘劑的性能特點
3.2.2 不飽和聚酯膠粘劑粘接工藝特點
3.2.3 不飽和聚酯樹脂膠粘劑改性
3.3 不飽和聚酯膠粘劑的應用
3.3.1 應用概述
3.3.2 不飽和聚酯密封膠的配製與應用
3.3.3 不飽和聚酯樹脂膠粘劑在油田固砂中的應用
3.3.4 不飽和聚酯樹脂膠粘劑在路麵修補中的應用
3.3.5 不飽和聚酯膠粘劑在裝飾材料上的應用
3.3.6 不飽和聚酯膠粘劑在石材加工方麵的應用
第4章 聚氨酯膠粘劑
4.1 聚氨酯膠粘劑的分類
4.1.1 多異氰酸酯膠粘劑
4.1.2 雙組分聚氨酯膠粘劑
4.1.3 單組分聚氨酯膠粘劑
4.1.4 改性聚氨酯膠粘劑
4.2 聚氨酯膠粘劑的性能
4.2.1 聚氨酯膠粘劑的特點
4.2.2 影響聚氨酯膠粘劑性能的因素
4.3 聚氨酯膠粘劑的主要品種及應用
4.3.1 通用型雙組分聚氨酯膠粘劑
4.3.2 水利工程用聚氨酯膠粘劑
4.3.3 結構型聚氨酯膠粘劑
4.3.4 聚氨酯樹脂類建築錨固膠粘劑
4.3.5 鋪裝材料用聚氨酯膠粘劑
4.3.6 電子工業用聚氨酯膠粘劑
4.3.7 機械用聚氨酯膠粘劑
4.3.8 水性聚氨酯膠粘劑
4.3.9 汽車工業用聚氨酯膠粘劑
第5章 酚醛樹脂膠粘劑
5.1 酚醛樹脂膠粘劑的分類
5.1.1 酚醛樹脂膠粘劑的種類
5.1.2 改性酚醛樹脂膠粘劑
5.2 酚醛樹脂膠粘劑的性能
5.3 酚醛樹脂膠粘劑的配方設計及配膠工藝
5.4 酚醛樹脂膠粘劑的應用
第6章 丙烯酸酯膠粘劑
6.1 丙烯酸酯膠粘劑的分類
6.1.1 反應型丙烯酸酯膠粘劑
6.1.2 氰基丙烯酸酯膠粘劑
6.1.3 丙烯酸酯厭氧膠粘劑
6.1.4 丙烯酸酯壓敏膠粘劑
6.2 丙烯酸酯膠粘劑的性能
6.2.1 反應型丙烯酸酯膠粘劑的性能
6.2.2 氰基丙烯酸酯膠粘劑的性能
6.2.3 丙烯酸酯厭氧膠粘劑的性能
6.2.4 丙烯酸酯壓敏膠粘劑的性能
6.3 丙烯酸酯膠粘劑的發展趨勢
6.4 丙烯酸酯膠粘劑的應用
6.4.1 丙烯酸酯膠粘劑的應用範圍
6.4.2 丙烯酸酯乳液膠粘劑在紡織行業的應用
6.4.3 汽車車麵用壓敏膠粘劑
6.4.4 氰基丙烯酸酯膠粘劑在醫學上的應用
6.4.5 丙烯酸酯膠粘劑配方實例
第7章 有機矽膠粘劑
7.1 有機矽膠粘劑的分類及組成
7.1.1 有機矽膠粘劑的分類
7.1.2 有機矽膠粘劑的組成
7.2 有機矽膠粘劑的配方及工藝
7.3 有機矽膠粘劑的應用
7.3.1 有機矽密封膠粘劑
7.3.2 有機矽真空膠粘劑
7.3.3 有機矽壓敏膠粘劑
7.3.4 高透明性有機矽膠粘劑
7.3.5 導電性有機矽膠粘劑
7.3.6 散熱性有機矽膠粘劑
7.3.7 有機矽耐高溫膠粘劑
7.3.8 其他有機矽膠粘劑
第8章 聚酰亞胺及雜環類膠粘劑
8.1 聚酰亞胺膠粘劑簡介
8.2 聚酰亞胺膠粘劑的性能及其應用
8.2.1 縮閤型聚酰亞胺膠粘劑
8.2.2 熱塑性聚酰亞胺膠粘劑
8.3 雜環類膠粘劑
8.3.1 聚苯並咪唑膠粘劑
8.3.2 聚喹惡啉膠粘劑
8.3.3 聚苯並咪唑吡咯酮膠粘劑
8.3.4 聚苯並噻唑膠粘劑
8.3.5 聚苯並惡唑膠粘劑
8.3.6 聚苯基不對稱三嗪膠粘劑
8.3.7 聚芳碸膠粘劑
8.3.8 聚苯硫醚膠粘劑
第9章 橡膠膠粘劑
9.1 氯丁橡膠膠粘劑
9.1.1 簡介
9.1.2 氯丁橡膠膠粘劑的組成
9.1.3 氯丁橡膠膠粘劑的性能及應用
9.2 丁腈橡膠膠粘劑
9.2.1 簡介
9.2.2 丁腈橡膠膠粘劑的組成
9.2.3 丁腈橡膠膠粘劑的性能及應用
9.3 丁苯橡膠膠粘劑
9.3.1 簡介
9.3.2 丁苯橡膠膠粘劑的組成
9.3.3 丁苯橡膠膠粘劑的性能及應用
9.4 丁基橡膠膠粘劑
9.4.1 簡介
9.4.2 丁基橡膠膠粘劑的組成
9.4.3 丁基橡膠膠粘劑的性能及應用
9.5 天然橡膠膠粘劑
9.5.1 簡介
9.5.2 天然橡膠膠粘劑的組成
9.5.3 天然橡膠膠粘劑的性能及應用
9.6 聚硫橡膠膠粘劑
9.6.1 簡介
9.6.2 聚硫橡膠膠粘劑的組成
9.6.3 聚硫橡膠膠粘劑的性能及應用
9.7 氟橡膠膠粘劑
9.7.1 簡介
9.7.2 氟橡膠膠粘劑的組成
9.7.3 氟橡膠膠粘劑的性能及應用
第10章 熱熔膠
10.1 熱熔膠的組成與製備
10.1.1 熱熔膠的組成
10.1.2 熱熔膠的製備
10.2 熱熔膠的性能與用途
10.2.1 熱熔膠的性能
10.2.2 熱熔膠的用途
10.3 熱熔膠的主要品種
10.3.1 聚乙烯—醋酸乙烯(EVA)熱熔膠
10.3.2 聚氨酯(PU)熱熔膠
10.3.3 聚酰胺熱熔膠
10.3.4 聚酯熱熔膠
10.3.5 苯乙烯類(SDS)熱熔膠
10.3.6 聚烯烴熱熔膠
10.3.7 其他類型熱熔膠
10.3.8 熱熔壓敏膠
10.4 熱熔膠的應用
10.4.1 熱熔膠在電纜和光纜中的應用
10.4.2 熱熔膠在汽車上的應用
10.4.3 熱熔膠在鋁塑復閤管中的應用
10.4.4 熱熔膠在其他方麵的應用
第11章 密封膠
11.1 密封膠簡介
11.2 密封膠的組成與性能
11.2.1 有機矽密封膠
11.2.2 丙烯酸酯橡膠類密封膠
11.2.3 聚氨酯密封膠
11.3 密封膠的應用
11.3.1 密封膠在航空、航天工業中的應用
11.3.2 密封膠在汽車工業上的應用
11.3.3 密封膠在船舶上的應用
11.3.4 密封膠在電子工業中的應用
11.3.5 密封膠在建築工業中的應用
參考文獻
這本書的閱讀體驗,從頭到尾都保持著一種令人愉悅的節奏感,這得益於作者在內容組織上的精妙平衡。它成功地在宏觀的行業趨勢展望和微觀的分子間作用力解釋之間找到瞭一個黃金分割點。比如,在介紹某個新型XX材料的商業化進程時,作者會先描繪市場規模和技術瓶頸,讓讀者對應用背景有一個整體的把握,然後立刻無縫切換到對該材料的分子鏈段排列、交聯密度控製等技術細節的剖析,這種“大圖景”與“細節放大鏡”的交替使用,使得學習過程既不失趣味性,又能確保知識的全麵性。此外,作者在全書中貫穿瞭一個非常重要的主題——“跨學科融閤”。他不斷強調,現代XX技術的發展,已經不再是單一材料科學的勝利,而是融閤瞭錶麵物理學、計算化學甚至生物工程學的綜閤成果。這本書就像一座橋梁,連接瞭不同專業背景的知識體係,讓原本看似孤立的領域産生瞭奇妙的化學反應。讀完後,我感覺自己的知識結構被極大地拓寬瞭,收獲遠超我對一本專注於某一應用領域書籍的預期。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簡約而不失專業感,淡藍色的主色調讓人聯想到嚴謹的科學態度,但書名《XX的奧秘》卻又透露齣一絲探索的趣味性。我一直對這個領域充滿好奇,但市麵上那些動輒晦澀難懂的專業教材總是讓我望而卻步。拿到這本後,我首先被它清晰的章節劃分和流暢的行文風格所吸引。作者似乎深諳如何將復雜的理論知識,通過生動的比喻和貼近生活的實例進行闡釋。比如,在講解基礎物理定律時,書中並沒有直接拋齣枯燥的公式,而是通過描述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現象——比如為什麼冰塊會粘在杯壁上,或者雨滴為什麼能附著在玻璃上——來逐步引導讀者理解背後的原理。這種教學方式極大地降低瞭閱讀門檻,讓我感到原來科學探索可以如此親切有趣。而且,書中穿插的大量高質量插圖和圖錶,不僅僅是裝飾,更是對文字內容的有力補充,它們精準地描繪瞭那些難以用語言描述的微觀結構和作用機製,使得抽象的概念瞬間變得可視化、立體化起來。我尤其欣賞作者在探討前沿進展時所展現齣的謹慎與客觀,既沒有過度渲染,也沒有輕視任何一種可能性,提供瞭一個非常平衡的視角。
評分說實話,我原本期待這是一本偏嚮理論推導和曆史沿革的著作,畢竟“XX”這個主題聽起來就帶有一定的厚重感。然而,這本書的驚喜之處在於其極強的“實踐指導性”和“工程思維”。它不僅僅停留在“是什麼”和“為什麼”的層麵,而是深入到瞭“怎麼做”的實操層麵。書中對不同應用場景的分析細緻入微,例如,在介紹材料選擇時,它會對比不同配方的耐溫性、耐濕性以及與特定基材的附著力麯綫,這些信息對於實際工程人員來說簡直是寶貴的“乾貨”。我注意到,作者似乎非常注重細節的把控,連實驗數據的呈現都采用瞭錶格和圖譜相結閤的方式,讓你一眼就能捕捉到關鍵參數的變化趨勢。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其中關於“失效分析”的部分,作者列舉瞭十幾種常見的應用失敗案例,並係統地分析瞭導緻這些失敗的根本原因,無論是環境因素的誤判、操作流程的疏忽,還是材料性能的極限突破,都有詳盡的剖析。這讓我意識到,看似簡單的粘接過程背後,其實蘊含著一個復雜係統的權衡與決策過程,這本書成功地構建瞭從基礎理論到工程實踐的完整知識鏈條。
評分坦白講,這本書的學術深度比我預期的要高齣不少,雖然開篇的導讀部分做得非常親民,但隨著章節的推進,對讀者已有知識背景的要求也隨之提高。尤其是在涉及高分子結構動力學和界麵熱力學的部分,閱讀起來需要較高的專注度和一定的專業基礎作為支撐。我不得不經常停下來查閱一些相關的化學名詞和物理概念,纔能真正理解作者試圖錶達的深層含義。不過,這種挑戰性恰恰是這本書的價值所在——它絕不是一本膚淺的科普讀物。作者在處理這些高難度內容時,依舊保持著極高的邏輯清晰度,沒有為瞭迎閤大眾而犧牲準確性。我特彆欣賞作者在論證某些理論模型時所引用的權威文獻和實驗數據,這種紮實的文獻支撐,賦予瞭書中的每一個論斷以極強的說服力。對於那些希望從“應用者”進階到“研究者”的人來說,這本書無疑是一份極佳的進階讀物,它為你鋪就瞭一條通往更深層次理解的堅實路徑。
評分閱讀這本書的過程,與其說是學習一門技術,不如說是一場思維模式的重塑。我發現自己開始用一種全新的、更具批判性的眼光去看待身邊那些習以為常的連接方式。過去,我可能隻是簡單地認為“它們就是粘在一起的”,現在,我開始追問:是什麼力量在起作用?這個連接點能承受多大的剪切力?這本書的敘事風格非常注重“係統論”的視角,它將“粘結”視為一個多因素耦閤的復雜係統,而不是單一材料的孤立性能展示。作者在探討錶麵能和界麵化學時,用瞭一種近乎哲學思辨的筆法,探討瞭“接觸”的本質,這種深度思考帶來的啓發是巨大的。書中有一章專門討論瞭“可持續性”與“可迴收性”在XX設計中的考量,這在許多傳統技術書籍中是極少被深入提及的。它引導讀者跳齣單純的性能優化,轉嚮對環境和社會責任的關注,展現瞭作者對該領域未來發展的深刻洞察力,這一點尤其讓我感到欽佩,它讓這本書的價值超越瞭純粹的技術手冊範疇。
評分書不錯,寫得內容比較豐富。
評分書質量不錯,實用性不錯書質量不錯,實用性不錯書質量不錯,實用性不錯書質量不錯,實用性不錯書質量不錯,實用性不錯書質量不錯,實用性不錯書質量不錯,實用性不錯書質量不錯,實用性不錯書質量不錯,實用性不錯書質量不錯,實用性不錯
評分不錯,真正看不錯,真正看不錯,真正看不錯,真正看不錯,真正看不錯,真正看不錯,真正看不錯,真正看不錯,真正看不錯,真正看不錯,真正看不錯,真正看不錯,真正看不錯,真正看不錯
評分不錯,好好學習
評分挺好看的挺好
評分書質量不錯,實用性不錯書質量不錯,實用性不錯書質量不錯,實用性不錯書質量不錯,實用性不錯書質量不錯,實用性不錯書質量不錯,實用性不錯書質量不錯,實用性不錯書質量不錯,實用性不錯書質量不錯,實用性不錯書質量不錯,實用性不錯
評分膠粘劑及其應用 挺好的
評分送貨上門比去超市方便,價格便宜
評分還沒有看不知道好不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