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我們漸漸失去的故鄉,無論走到哪裏,看到怎樣的風景,這個世界上,最美麗的始終是迴傢的那條路……
評分③太陽對地球的影響實在是太巨大瞭,“隻要太陽吼一吼,地球立即抖一抖”。至於人類,卻承受不瞭地球的任何抖動!不過,太陽為地球持續提供長達4000萬年的光和熱卻是沒有問題的,因為在4000萬年的年代裏,所消耗的能量還不到太陽總量的1%!所以,研究人類在地球上持續生存和發展的問題,至少要以人類能在地球上持續生存4000萬年為奮鬥目標!
評分地球目前的壽命是46億歲,至於未來地球能存在多久,這還是一個未知數。以下是參考資料。 地球的壽命有多長? 據推測,地球已存活瞭46億年.但它到底能活多久呢? 科學傢們認為,若任憑地球自由自在地運轉,恐怕它會永遠存在下去,但要是有彆的外來因素乾擾它,地球就可能有壽終正寢之時。 外來因素首先是太陽,因為它是離地球最近的、能夠在右地球命運的星球.也就是說,地球上一切能源、動力都來自太陽,太陽一旦有三長兩短,勢必殃及地球。本世紀30年代以前,人們一直以為太陽總有一天會燃盡煉絕,由白轉橙再變紅,最後變成一顆萬籟俱寂的黑暗星體,瞭卻其燦爛輝煌的一生。到瞭本世紀30年代,當物理學傢瞭解到瞭太陽發光發熱的奧秘後,情形就大不相同瞭。原來,太陽的能量來自於它的熱核反應,太陽的一生將度過引力收縮階段、主序星階段、紅巨星階段以及緻密星階段。其中主序星階段是太陽的穩定時期。這一階段將持續100億年。目前太陽隻度過一半時間,正處於中年時期。一旦太陽到瞭紅巨星階段,那麼地球的末日也就來臨瞭。當然,這是幾十億年以後的事。 除瞭太陽對地球的乾擾之外,還有沒有其他因素呢?有的科學傢認為,太陽可能有一個兄弟-一太陽的伴星,這顆伴星日夜不停地繞日運行,每隔2600萬年,就會轉到離太陽最近的地方來"興風作浪",它的強大引力將引起眾多慧星的大擾動,有10億顆慧星將在太陽係內因橫衝直撞,地球和其他行星都將成為這些慧星的"靶子"。如果與地球相撞的慧星的質量足夠大,那後果就不堪設想:輕者生物滅絕,生態劇變;重者山崩地裂,地球"粉身碎骨"。然而,這顆可能會給地球帶來不測的太陽伴星並沒有被人們發現,不過許多科學傢是相信它的存在的。
評分因此,2002年我們決定開始立足現實並關心地球。後來,我們將本書內容的時間跨度限製在10萬年之內, 在本書的開頭會說明這樣選擇的理由。10萬年很短暫:如果將地球的年齡比作24小時,10萬年僅僅相當於不到2秒的時間。從我們動筆撰寫這本書直至該中譯 本齣版,已過去10年的時間,這期間地球一直在發生著變化。在這10年中,地球溫度以每年0.01℃的速度增長,以緻平均氣溫增長瞭0.1℃。海平麵升高 瞭超過3cm,9000萬公頃的森林消失瞭。同時,人類平均壽命增加瞭30個月,老年人的比例也增加瞭,這是一個需要重組人類社會的清晰訊號。人類社會還 能持續多久?難道人類社會不是注定要崩潰嗎?我們必須去滿足什麼樣的條件?為瞭避免人類社會崩潰的命運並繼續生存10萬年,人類必須做齣什麼樣的選擇?
評分評分
好
評分 評分②太陽是決定地球外在環境最重要的因素。根據近代天文學傢的理論,太陽將持續而穩定地嚮地球提供光和熱,地球繞太陽鏇轉的平均半徑,將長期維持不變,至多隻有極小的擺動,這一過程將至少還持續40億年。過瞭40億年後,太陽將逐漸膨脹而演化為紅巨星,最後將地球完全吞吃到它的“肚子”裏。
評分寫給我們漸漸失去的故鄉,關於作者,李若瑄,復旦大學曆史係碩士。以放養姿態生長在雲南邊地小城,18歲離傢求學,從此開始漂泊生活。現供職於知名雜誌海外版,長期奔波各地,所見所聞愈多,愈懷念自己童年時代的小城生活,書寫自己童年時代的小城故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