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年版) | ||||
| 作 者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 出 版 社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
| 规 格 | 32开,316页 | 出版日期 | 200910 | |
| 书 号 | 1511217711 | 征 订 号 | ||
| 标准号/图集号 | GB 50021-2001 | 48.00 | ||
| 内容简介: | ||||
| ||||
| 目 录: | ||||
| ||||
翻阅《正版GB 50021-2001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2009年版)》,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其全面性和系统性。它不仅仅关注了最基础的勘察技术,还对一些更为深入和专业的领域进行了涵盖。比如,在某些章节中,它详细阐述了特殊土体的勘察方法,像是软土、膨胀土、冻土等,这些都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的棘手问题。规范中针对这些特殊土体的勘察,给出了相应的技术指导和注意事项,这对于我们避免在这些特殊地质条件下犯下低级错误,提高勘察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它还强调了勘察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和环境保护问题,这在日益重视可持续发展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作为一名年轻的岩土工程师,我常常在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之间感到一丝困惑。而《正版GB 50021-2001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2009年版)》恰恰填补了这一鸿沟。它在讲解理论的同时,也提供了大量实际案例和图表,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概念。举个例子,在讲解桩基勘察时,它不仅仅告诉我们桩基需要勘察什么,还详细说明了不同类型桩基在不同地质条件下的勘察重点和方法,甚至还提供了一些典型的勘察剖面图,让我们能直观地感受到不同地质层的分布情况。这样的细节处理,对于我们这些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的工程师来说,是极其宝贵的。
评分对于那些刚进入岩土工程行业的新手来说,《正版GB 50021-2001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2009年版)》绝对是他们的“启蒙书”。它从最基础的概念讲起,循序渐进地引导读者了解岩土工程勘察的整个流程。书中不仅包含了大量的专业术语解释,还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将各种地质现象、勘察设备以及试验方法生动地展示出来。例如,在讲解钻探施工时,它会详细描述不同类型钻机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还会配上相应的设备照片,让读者对这些“庞然大物”有一个直观的认识。这种细致入微的描述,大大降低了新手的学习门槛,让他们能够更快地掌握基本技能。
评分这本书的出现,简直是岩土工程领域的一场及时雨,对于我们这些常年在一线摸爬滚打的工程师来说,无疑是给了我们一份定心丸。还记得刚开始接触岩土工程的时候,那会儿规范不像现在这么细致,很多时候全凭经验,有时候遇到一些复杂的地质条件,心里总会有些没底。现在有了这本《正版GB 50021-2001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2009年版)》,就像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最权威、最可靠的指导手册。它不仅仅是罗列了一些条条框框,而是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岩土工程勘察的各个环节,从前期的场地调查、钻探取样,到中期的室内试验、数据分析,再到后期的报告编制,每一个步骤都写得非常详尽,考虑得非常周全。尤其是对于一些关键性的参数取值,比如土的抗剪强度、压缩模量等,规范里给出了明确的推荐范围和计算方法,这大大减少了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可能出现的争议和随意性,也提高了我们勘察成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评分作为一名地质勘查领域的从业者,我深知一份高质量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对于整个工程项目的成功至关重要。过去,很多时候我们依赖的是经验和零散的资料,而这本《正版GB 50021-2001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2009年版)》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系统化、标准化的操作框架。它详细规定了勘察工作的各个阶段需要遵循的原则、方法和技术要求,比如在场地调查时,需要关注哪些地质信息,如何进行初步的判断;在钻孔设计时,需要考虑钻孔的密度、深度以及取样的频率;在室内试验方面,也给出了各种试验的适用范围、操作规程和结果判定标准。更重要的是,它还强调了在勘察过程中,如何进行地质模型的建立和工程地质问题的识别,这对于我们准确评估地基的承载力、变形特性以及可能存在的地质灾害风险,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指导。
评分这本书的另一个显著优点是其时效性。虽然书名是“2001年版”,但“2009年版”的修订,意味着它已经吸纳了近年来岩土工程领域的一些新进展和新理念。在实际应用中,我们能够感受到它在技术方法、数据处理以及报告格式等方面,都体现了最新的行业标准。比如,在数据分析方面,它可能已经开始强调一些更加先进的统计方法和软件应用,这对于我们提高勘察数据的利用效率和可靠性,非常有帮助。而且,正版标识也让人放心,在当下信息爆炸的时代,获取一本权威、可靠的规范,实属不易。
评分我个人认为,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它对“风险评估”的重视。在岩土工程领域,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是天然存在的,而由此带来的工程风险也是不容忽视的。这本书在勘察的各个环节,都渗透着风险管理的理念。它指导我们如何识别潜在的地质风险,如何通过科学的勘察手段来降低风险的不确定性,以及如何将风险分析的结果体现在勘察报告中。这对于我们项目决策者来说,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能够帮助我们更理性地评估项目的可行性,并提前做好应对措施。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是一本关于风险控制的指南。
评分总的来说,《正版GB 50021-2001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2009年版)》是一本值得所有岩土工程从业者深入研读的书籍。它不仅仅是一本技术规范,更是一部集理论、实践、方法、风险控制于一体的综合性教材。在我多年的工作经验中,它始终是我案头必备的参考书。每一次遇到新的地质条件或者复杂的工程问题,我都会翻阅它,总能从中获得启发和指引。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统一的语言和标准,使得不同地区、不同项目之间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能够更加高效、有序地进行,为保障工程安全和经济效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评分阅读《正版GB 50021-2001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2009年版)》的过程,就像是在和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对话。它没有故弄玄虚,而是用一种非常务实、非常接地气的方式,将复杂的岩土工程知识呈现出来。我特别欣赏它在解释一些原理时,会追溯到勘察的根本目的,比如为什么需要进行某项试验,这项试验的结果能够说明什么问题,以及这些信息对工程设计有什么影响。这种“知其所以然”的讲解方式,让我们不仅仅是死记硬背规范条文,而是能够真正理解规范背后的逻辑和科学依据,从而在实际工作中能够灵活运用,而不是生搬硬套。
评分坦白说,在接触这本书之前,我对岩土工程勘察的很多环节都停留在比较模糊的认识层面,总觉得它是一个比较“玄”的领域。但是,《正版GB 50021-2001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2009年版)》就像是一盏明灯,照亮了这条道路。它用非常严谨的逻辑和清晰的语言,把一个复杂的过程分解成了一个个可操作的步骤。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关于“勘察报告编制”的那部分内容,详细地列出了报告应该包含哪些要素,比如工程概况、地质背景、勘察内容、勘察成果、工程地质评价以及建议等,并且对每一部分的具体要求都做了明确的规定。这不仅方便了我们撰写报告,更重要的是,让报告的接收方,比如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能够清晰、准确地了解勘察的结论和建议,避免了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潜在风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