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业性——美国心理学会儿童心理学家撰写,专业插画家绘图,心理学背景和翻译水平兼备的妈妈们担任翻译。书后附有“写给父母和老师的话”,从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角度剖析孩子的种种表现,帮助家长理解孩子,指导孩子克服种种情绪障碍,陪伴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2.实用性——给父母们补充相关儿童心理学知识,帮助他们更好地与孩子相处,解决育儿过程中的种种困惑。
3.趣味性——绘本故事的表现形式容易被孩子接受,生动、有趣的故事场景,将成长的道理蕴涵其中。亲子共读的形式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快乐阅读。
4.安全环保——采用可持续认证森林环保纸,大豆油墨环保印刷,亚光铜保护孩子视力,圆角设计翻页不伤手。入选北京市绿色印刷工程——优秀少儿读物绿色印刷示范项目。
《哈利去医院》
一个让孩子了解“去医院将会经历些什么”的故事。哈利病了,必须去医院。可他从来没去过那里,他觉得很害怕!医院里有很多不认识的人,他要接受注射,他还必须在陌生的环境里过夜。但是,在爸爸妈妈的安慰、医护人员的帮助,特别是他的毛绒玩具兔子巴尼的陪伴下,哈利最终了解到,医院其实并不是个可怕的地方。
《拉便便好疼》
赖安很害怕用便盆。他害怕拉便便,因为他害怕会很疼,虽然他一点儿也不想这样。霍华德J。博尼特博士根据他在儿科临床中对患儿所采取的做法改编了这个故事。对于孩子来说,一次痛苦的便秘经历就会使孩子对顺利排便丧失自信。要让孩子知道,按照“便便方案”的步骤来做,养成健康的排便习惯其实很简单。
《我不怕疼》
本书通过漂亮的图画和安抚性的文字给孩子介绍了两种通过潜意识减缓疼痛的方式——想象和深呼吸。美好的想象不仅可以让大脑暂时忘掉疼痛,还能真正地在生理上让疼痛降级。深呼吸作为放松身体的方式,也能起到安抚的作用,从而进一步减缓疼痛。当疼痛比较轻微或短暂时,只借助这两种方法就能起到一定作用。当疼痛比较剧烈时,这些方法也可以作为综合止痛疗法的辅助手段。
作者&绘者
霍华德 J.博尼特(Howard J.Bennett),医学博士,华盛顿儿科医生,同妻子和两个孩子居住在马里兰州。著有《不怕枪的狮子》(Lions aren’t scared ofshots )、《拉便便好疼》(It hurts when I poop! )及《醒来屁股干干:纠正尿床指南》(Waking up Dry: A guide to help children overcome bedwetting )。博尼特博士也是乔治·华盛顿大学儿科临床教授,全美儿童医疗中心社区咨询组织成员。他维护的www.wakingupdry.com网站上,有许多关于如何克服孩子尿床问题的信息。
布兰达 S.迈尔斯 (Brenda S.Miles),博士,居住在加拿大安大略省多伦多市,是一名小儿临床神经心理学家。她曾介入地中海贫血症(一种基因遗传性血液疾病,可引发反复剧痛)患儿的治疗,之后一直致力于疼痛治疗研究。
译者:
左右妈,萧愚家庭教育网校学员,两年美国生活经历,十年外企工作经验。母爱宣言:“爱孩子,爱生活,爱阅读,爱英语。因为这些,我和三岁半的龙凤胎宝宝成了原版绘本的忠实粉丝。每晚与孩子们一起亲子阅读,是我享受的生活乐趣。未来一路,我需更加耐心、细心,不断思索、修炼,坚持与孩子共同成长。”
苏海泉,萧愚家庭教育网校学员,管理学硕士,曾在地产行业朝九晚五,目前是全职妈妈,喜欢和女儿一同经历成长点滴。
《哈利去医院:医院不是个可怕的地方》
《拉便便好疼:给便秘孩子的健康指导》
《我不怕疼:引导生病中的孩子减缓疼痛》
《拉便便好疼!》是根据我在儿科临床中对患儿所采取的做法改编而成。尽管我会和所有来访的健康孩子谈排便习惯,但便秘问题依然困扰着他们。一天一次规律排便的孩子,即便没有便秘,数周后,也可能会变成两天或者三天才排一次。
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孩子们可能会退缩到这种状态:通过不拉便便来避免拉便便所带来的疼痛。
家长通常会误解这种行为。父母经常告诉我,他们的孩子在努力与便秘作斗争,但实际上,孩子们通过对臀部肌肉施压,使得便便一直留在肚子里。
这本书旨在帮助那些害怕去卫生间的年幼孩子。在孩子的生活中,恐惧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一次痛苦的便秘经历就会使孩子对顺利排便丧失自信。假如孩子了解到便便是可以变软的,则更容易养成健康的排便习惯。
通过改变孩子的食谱,就可以解决50%的如厕问题。在很多情况下,减少容易引起便秘的食物,而不是要求孩子吃他们不喜欢的食物,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成功解决孩子的排便问题。
如果改变食谱也不起作用,还有许多药物可以帮助解决。药物分为两种:泻药和大便软化剂。泻药加速肠运动,有助于促进排便。大便软化剂锁住肠系统水分,使得排便变得容易。在使用任何药物之前先咨询医护人员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拉便便好疼!》包含适用于3?6岁孩子的“便便方案”,表面上看,这个方案是为这个故事的主人公赖安所制定,但我希望您的孩子也一样可以照这些步骤来做。根据孩子的年龄不同,您制定的方案也应不一样,绝大多数3?4岁的孩子不必以正式的方式来完成。相反,您可以把方案的一部分纳入日常生活里:变换一些必要的菜谱,用贴画奖励每一次成功排便,回顾便便是如何从身体里排出来的。虽然绝大多数5?6岁的孩子对于完成整个方案都很感兴趣,但灵活对待仍很重要。举个例子,如果一个5岁的孩子不想进行便盆练习,方案最好进行相应的调整。
孩子都喜欢自己做决定,当您想要开始制定排便方案时,如果您让他们自己主导来做,会非常有效。您可以问他们:
●“你认为方案的哪部分是赖安最喜欢的?”
●“你觉得需要多长时间他的便便才能变软?”
●“我们应该最先开始方案的哪一部分?”
在孩子们准备开始解决自己的问题前,他们可能需要反复阅读这本书。
虽然赖安在每次拉便便后都得到贴画,但有的孩子需要更诱人的奖励来战胜他们的恐惧。当这类孩子在有过一次成功排便的经历后,除了贴画,还要有一些别的小奖赏。在方案刚开始的时候,孩子是在便盆里或是纸尿裤里排便无关紧要,最重要的是孩子不再退缩了。鼓励使用便盆可以放在下一步。
在关注孩子行为时,父母拥有一个积极的态度是非常重要的,应该尽可能多表扬孩子。积极的态度有助于孩子建立良好的自我感觉;而消极的态度,哪怕是程度很轻的,都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如果您的孩子不愿意依照本书最后给出的建议来做,那么他拒绝的原因可能是他认为正确的如厕方式很难掌握,或者他非常害怕使用便盆。例如,有的孩子很担心自己掉进便盆,有的很害怕便盆冲水发出的声音。这些情况和问题都应该及时和医护人员探讨解决。
……
在我们的传统思想中,往往认为小孩子什么都不懂。但回忆自己的成长经历时,却发现我们其实有着很多不为大人所知的烦恼,也曾经渴望得到更多的支持。也许我们在无助中度过了很多岁月,但我们的孩子不应该如此。也许我们是稀里糊涂地长大的,也还长得不错,但我们的孩子应该更加享受成长的过程。我们的父母在他们所知所能的范围内已经尽了他们的努力,今天,轮到我们的时候,我们也需要去努力。
曾经的小孩子成为父母,尤其是成为从事出版工作的父母之后,首先想做的就是奉献出一套帮助孩子成长的书:让孩子更勇敢地面对恐惧、焦虑、害羞等成长中的困惑,让孩子更顺利地走过上幼儿园、上学、交友等所有人生中的第一次。
我们也了解任何一个不经意的细节可能给孩子的威胁,所以,我们磨去了书的尖角,采用亚光的封面……
但愿我们的孩子长大之后,回忆自己的童年,曾经的烦恼可以成为笑谈,因为身边有父母、有书相伴。
这套绘本简直是疫情期间的及时雨!我家宝贝最近反复感冒,每次生病都闹得鸡飞狗跳,大人孩子都精疲力尽。以前总是他哭闹,我耐心解释,效果甚微。这次拿到这套《儿童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绘本(第3辑):生病了怎么办》,简直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第一本讲的是生病时的不适感,用非常生动形象的图画和简洁易懂的语言,描绘了小主人公“小鼻涕虫”因为感冒而出现的各种不舒服,比如嗓子痒痒的、鼻子塞塞的、浑身没劲儿。我家孩子看的时候,一边看一边指着图画说:“妈妈,他跟我一样,鼻子不通气!” 这种代入感,比我直接告诉他“你生病了,要难受”要有效得多。而且,绘本里还教了孩子一些应对不适的方法,比如多喝水、好好休息、吃药(当然是大人喂药)。最让我惊喜的是,它并没有回避生病带来的负面情绪,而是让孩子看到,即使难受,也可以有办法让自己舒服一点,而不是一味地哭闹。看完这本书,孩子好像更能理解自己身体发出的信号,也愿意配合一些日常的护理,比如主动去喝水,而不是每次都要我一遍遍地催促。这不仅仅是一本关于生病的书,更是一本关于理解和接纳身体信号的书,对于培养孩子的自我关怀意识非常有帮助。
评分我一直信奉“寓教于乐”的育儿理念,尤其是在孩子的早期教育阶段。这套《儿童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绘本(第3辑):生病了怎么办》真的做到了这一点。我之所以说它“寓教于乐”,是因为它把一个可能让孩子感到害怕和抗拒的话题——“生病”,用一种非常有趣、充满童趣的方式呈现出来。比如,其中的一本绘本,将生病的身体比作一个小小的“细菌大作战”,让孩子觉得好像在玩游戏一样,而不是单纯地听家长说“你有细菌,要吃药”。它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和可爱的人物形象,让孩子对生病的过程产生一种好奇心,而不是恐惧感。更重要的是,它不仅仅是讲生病本身,而是将“情绪管理”和“性格培养”融入其中。比如,在面对身体不适时,绘本引导孩子学会自我安抚,而不是一味地依赖成年人的安慰。它还鼓励孩子在生病后,依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去期待康复后的美好时光。这套书的语言风格非常适合3-6岁的孩子,既有童趣,又不失教育意义。我个人觉得,这套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仅是让孩子“知道”生病了怎么办,更是让孩子“学会”如何积极地面对生病,从而在成长的道路上,拥有更坚韧的性格和更健康的心态。
评分我一直觉得,孩子的性格培养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而绘本绝对是其中的一大助力。这次入手了《儿童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绘本(第3辑):生病了怎么办》,让我对“如何让孩子更积极地面对生病”有了全新的认识。这套绘本最让我欣赏的一点是,它并没有把生病描绘成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而是用一种平和、温和的态度去引导孩子。比如,其中一本讲到打针,我之前一直很担心我家宝贝会对打针产生恐惧,因为他平时就很怕疼。但绘本里通过小主人公的视角,将打针的过程描绘得没有那么 scary,甚至还带点小小的勇敢和激励。它强调了打针是为了让身体恢复健康,是让“生病的小伙伴”快点好起来的必要步骤。看完之后,我试着和他聊聊打针的事情,他居然表现出了比我想象中要平静的态度,甚至还问我:“妈妈,是不是打完针,我的小感冒就会跑掉了?” 这种积极的心理建设,是任何说教都无法达到的。而且,绘本里的角色设定也非常讨喜,孩子很容易跟他们产生情感连接,从而更容易接受绘本传递的理念。这套书不仅仅是关于“生病了怎么办”,更是关于如何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和积极心态,即使在面对小小的身体不适时,也能保持乐观。
评分我家的孩子属于那种一旦生病就容易变得格外粘人,并且经常哭闹不止的类型。每次这个时候,我都感觉自己像个救火队员,疲于应对。所以,当我看到《儿童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绘本(第3辑):生病了怎么办》这套书时,简直是眼前一亮。这套书的亮点在于,它并没有仅仅停留在“生病了要如何治疗”的层面,而是非常深入地探讨了“生病对孩子心理的影响”以及“如何帮助孩子积极应对”的问题。其中有一本绘本,描绘了小主人公因为生病而感到孤独和无助,他觉得大家都在玩,只有自己被孤立了。绘本通过非常细腻的笔触,将这种负面情绪展现出来,但同时也提供了解决方案,比如让家人多陪伴,或者通过视频和朋友联系。看完之后,我试着在孩子生病时,更加关注他的情感需求,多给他一些拥抱和安慰,同时也鼓励他通过一些健康的方式来分散注意力。效果真的非常显著,孩子哭闹的次数明显减少,也更能理解自己为什么会感到不开心。这套书不仅帮助了我的孩子,也让我自己对“儿童心理健康”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教会了我如何以更具同理心的方式去陪伴孩子成长。
评分作为一名新手妈妈,我常常因为孩子生病而手足无措,既担心他的身体,又不知道该如何安抚他糟糕的情绪。当我看到《儿童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绘本(第3辑):生病了怎么办》这套书时,立刻就被它的理念吸引了。它不仅仅是告诉孩子生病了要吃药、要休息,更重要的是,它教会孩子如何理解和管理自己生病时的情绪。比如,绘本里有一个故事,描绘了小主人公因为生病不能出去玩而感到沮丧,他哭了,很生气。这时,绘本并没有简单地让他停止哭泣,而是引导他去感受自己的情绪,然后告诉他,感到难过是很正常的,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式来让自己好受一些,比如玩一些安静的游戏,或者听妈妈讲故事。这种对孩子情绪的理解和接纳,让我觉得非常温暖,也让我意识到,在孩子生病时,除了身体上的照顾,心理上的支持同样重要。通过这些绘本,我学会了如何更好地与孩子沟通,如何在孩子情绪低落时给予恰当的安抚,而不是简单地命令他“不要哭”。这套书对我来说,与其说是一本育儿工具,不如说是一本“情绪指南”,帮助我和我的孩子更好地度过生病这个特殊时期。
评分本来送朋友的宝贝的 可是这个包装都烂成这样了
评分物流很快,书质量很好,孩子很喜欢,这套书里还送了贴纸。
评分一套三本,挺好的,孩子很喜欢
评分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走了多少路,经历过多少失败,而是因为你懂得了隐忍,
评分非常好的商品,价钱低,质量好,内容也充分
评分儿响叮当仁不让世界充满爱,待打开包裹之时顿时金光四射:屋内升起七
评分很不错的一套书,给公司买的,买了很多次了。服务也很好,希望可以一直保持下去,京东上的东西还是很值得信赖的,还会继续购买!!
评分书很好 无论是内容方面还是材质方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