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元器件檢測與應用手冊

電子元器件檢測與應用手冊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張憲,張大鵬 主編 編
圖書標籤:
  • 電子元器件
  • 檢測
  • 應用
  • 電路
  • 維修
  • 實操
  • 入門
  • 手冊
  • DIY
  • 電子工程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化學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22138811
版次:1
商品編碼:11037042
包裝:精裝裝
開本:32開
頁數:533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本書從廣大電子技術人員實際需要齣發,主要介紹瞭電阻器、電位器、電容器、電感器、變壓器、電聲器件、半導體二極管、半導體三極管、場效應晶體管、晶閘管、集成電路、貼片器件、顯示器件、光電器件、繼電器與開關的選用與檢測方法,最後還介紹瞭元器件主要參數指標。
本書在內容上力求簡潔實用、圖文並茂,通俗易懂,以達到舉一反三,融會貫通的目的。在編寫安排上由淺入深,循序漸進,便查便用。
希望本書能夠成為電子技術人員和廣大電子愛好者的良師益友。

目錄

第一章電阻器1
第一節電阻器的基礎知識1
第二節電阻器的檢測與使用13
第三節敏感電阻器的檢測與使用21
第四節電阻器的應用電路39
第二章電位器48
第一節電位器的基礎知識48
第二節電位器的檢測與使用54
第三節電位器的應用電路63
第三章電容器69
第一節電容器的基礎知識70
第二節電容器的檢測與使用89
第三節電容器的應用電路97
第四章電感器和變壓器101
第一節電感器的基礎知識101
第二節電感器的檢測與使用114
第三節變壓器的檢測與使用117
第四節電感器和變壓器的應用電路121
第五章電聲器件126
第一節揚聲器的檢測與使用126
第二節傳聲器的檢測與使用137
第三節耳機的檢測與使用146
第四節蜂鳴器的檢測與使用153
第五節電聲器件的應用電路155
第六章半導體二極管160
第一節二極管的特性與主要參數160
第二節二極管的使用170
第三節穩壓二極管的主要參數與使用177
第四節雙嚮觸發二極管使用183
第五節變容二極管的主要參數與使用185
第六節矽整流橋的使用189
第七節半導體二極管的應用電路196
第七章晶體三極管和單結晶體管200
第一節晶體三極管的基礎知識200
第二節晶體三極管的檢測與使用209
第三節單結晶體管的使用223
第四節晶體三極管和單結晶體管的應用電路230
第八章場效應晶體管與晶閘管235
第一節場效應晶體管的使用235
第二節晶閘管的使用250
第三節場效應晶體管與晶閘管的應用電路259
第九章半導體集成電路266
第一節集成電路的基礎知識267
第二節集成電路的使用272
第三節集成電路的檢測278
第四節集成運算放大器的使用286
第五節三端集成穩壓器的使用294
第六節半導體集成電路的應用電路298
第十章貼片器件308
第一節錶麵貼裝技術與工藝308
第二節貼片電阻器312
第三節貼片電容器325
第四節貼片電感器333
第五節貼片二極管337
第六節貼片晶體管344
第七節貼片集成電路349
第八節常用貼片穩壓集成電路356
第十一章顯示器件357
第一節液晶顯示器的使用357
第二節發光二極管的使用364
第三節LED數碼顯示器的使用372
第四節顯示器件的應用電路385
第十二章光電器件390
第一節光電二極管的使用390
第二節光電晶體管的使用396
第三節矽光電池的使用402
第四節光電耦閤器的使用407
第五節光電開關與光晶閘管411
第六節光電器件的應用電路416
第十三章繼電器與開關424
第一節繼電器的使用與檢測424
第二節開關的正確選用與檢測450
第三節繼電器與開關的應用電路457
第十四章其他器件461
第一節石英晶振的主要參數與檢測461
第二節陶瓷諧振元器件的使用468
第三節霍爾元件的使用475
第四節熔斷器的使用476
第五節應用電路481
第十五章常用元器件主要性能指標487
參考文獻533
探尋微觀世界的奧秘:一本關於精密機械結構與動力學的實踐指南 本書並非一本關於電子元器件的入門讀物,也無意於講解枯燥的電路原理或元件特性。恰恰相反,它將帶領讀者深入到一個截然不同的領域——精密機械結構與動力學。我們將一同探索那些以毫米甚至微米為單位運作的機械部件,理解它們是如何通過巧妙的設計和嚴謹的物理定律,實現復雜的功能和精準的運動。 本書的核心在於“實踐”二字。我們並非從抽象的理論齣發,而是以工程師的視角,聚焦於機械係統在實際應用中的行為。從最基本的連接件、傳動裝置,到復雜的陀螺儀、液壓伺服係統,我們將一一剖析其結構組成、工作原理、以及可能齣現的失效模式。每一章節都將圍繞實際的機械設計挑戰展開,力求提供一套可操作的分析方法和設計思路。 第一部分:精密機械結構的基本構成與分析 在這一部分,我們將首先建立對精密機械結構的基本認知。不同於宏觀機械的粗獷,精密機械對材料、加工精度、以及部件之間的配閤有著極高的要求。 微觀連接與固定技術: 我們將詳細介紹各種微型緊固件,如微型螺釘、鉚釘、銷釘等,探討它們的選材、應力分布以及在微小空間內的裝配技巧。同時,還將深入研究非接觸式連接技術,如磁吸、卡扣、以及利用錶麵張力或範德華力的微弱粘附。我們將分析不同連接方式的優劣,以及在特定載荷和環境下如何進行優化選擇。此外,還會探討可拆卸與不可拆卸結構的設計考量,例如在維修和維護中的應用。 高精度傳動裝置: 齒輪、蝸杆、絲杠、鏈條等傳動元件在精密機械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本書將重點講解微型化齒輪的設計原則,包括模數、壓力角、齒頂高等參數的選取,以及齒輪加工精度對傳動效率和噪聲的影響。我們將分析齒輪嚙閤的動力學特性,如何通過齒形設計來補償製造誤差和減少磨損。對於蝸杆傳動,則會深入探討其自鎖性、傳動比的範圍以及在精密定位中的應用。絲杠螺母副的精度直接決定瞭綫性運動的平穩性,我們將詳細介紹其關鍵參數,如導程、螺距、預緊力,以及如何通過優化材料和錶麵處理來提高其精度和壽命。此外,還將觸及一些非傳統傳動方式,如彈性元件傳動(如橡膠帶、彈簧)、以及磁力傳動在特定領域的應用。 微型軸承與導軌係統: 軸承是保證機械部件低摩擦、高效率運動的關鍵。我們將聚焦於微型滾珠軸承、滑動軸承、以及磁懸浮軸承。對於滾珠軸承,我們將分析其尺寸精度、遊隙、潤滑脂的選用,以及在高速和低速工況下的性能錶現。滑動軸承的設計則涉及材料的摩擦學特性,如自潤滑材料、低摩擦係數塗層,以及在真空或腐蝕性環境下的適用性。磁懸浮軸承雖然成本較高,但其零摩擦、零磨損的特性在航空航天、半導體製造等領域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本書將對其基本原理和控製策略進行介紹。導軌係統方麵,我們將詳細講解直綫導軌、燕尾槽、V型導軌的設計和精度控製,分析其承載能力、運動平穩性以及抗側嚮力能力。 密封技術在微型機械中的挑戰: 即使在微觀尺度,密封也同樣重要,它能防止汙染物進入,保持內部工作介質,以及防止泄漏。本書將探討各種微型密封件,如O形圈、唇形密封、以及薄膜密封。我們將分析不同密封材料在溫度、壓力、化學腐蝕下的適應性,以及密封件的設計尺寸和配閤公差對密封效果的影響。對於需要極端密封的場景,如真空係統或高壓流體係統,我們將介紹特殊設計和材料的應用。 第二部分:機械係統的動力學行為與控製 理解瞭精密機械的結構,我們還需要深入探討它們在運動過程中的動力學特性。這部分將從理論與實踐相結閤的角度,分析機械係統是如何響應外部激勵,以及如何通過控製來達到預期效果。 振動分析與抑製: 任何運動的機械係統都會産生振動,而在精密機械領域,即使微小的振動也可能對性能産生嚴重影響。我們將從自由振動、受迫振動、以及阻尼振動等基本概念入手,逐步深入到多自由度係統的振動分析。本書將介紹多種振動分析方法,包括模態分析、頻率響應分析,以及瞬態響應分析。針對振動的抑製,我們將探討減振措施,如改變結構剛度、增加阻尼、以及采用隔振裝置。對於共振現象,我們將詳細分析其産生原因,以及如何通過設計手段來避免或降低其影響。 摩擦與磨損的動力學影響: 摩擦是機械係統能量損耗的主要原因,而磨損則會直接影響機械部件的壽命和精度。本書將深入研究摩擦的微觀機理,包括錶麵粗糙度、接觸壓力、以及潤滑條件對摩擦係數的影響。我們將分析運動速度、溫度等動態因素對摩擦特性的改變。對於磨損,我們將介紹不同磨損機製,如磨粒磨損、粘著磨損、疲勞磨損等,以及材料選擇、錶麵處理和潤滑對減緩磨損的作用。 慣性、質量與動力傳遞: 在高速運動的精密機械中,慣性效應不容忽視。本書將詳細分析部件質量、質心位置、以及轉動慣量對係統動力學行為的影響。我們將探討如何通過優化質量分布來減小慣性力矩,從而提高係統的響應速度和穩定性。動力傳遞分析將聚焦於能量如何在機械係統中流動,以及如何通過結構設計來優化動力傳遞效率,減少能量損失。 閉環控製係統在機械中的應用: 為瞭實現精確的運動控製,閉環反饋係統必不可少。我們將介紹伺服機構、PID控製器等基本控製原理。本書將重點講解如何將這些控製理論應用於機械係統,例如,如何利用傳感器(如編碼器、測速計)來獲取運動狀態信息,並通過控製器輸齣控製信號來驅動執行器(如電機、液壓缸),從而實現對位置、速度、甚至力矩的精確控製。我們將討論不同控製算法在剋服慣性、摩擦、外部擾動等方麵的優勢和局限性。 流體動力學在精密機械中的作用: 在許多精密機械係統中,流體的存在扮演著重要角色,例如液壓係統、氣動係統、以及潤滑係統。本書將介紹流體動力學的基本原理,包括流體的壓力、粘度、以及流量等參數。我們將分析流體在管道中的流動特性,如層流與湍流,以及如何通過管道尺寸、流速來控製流體動力。對於液壓和氣動係統,我們將深入探討其工作原理、組件(如泵、閥、缸),以及如何設計和優化這些係統以實現精確的力和位移控製。同時,還將重點講解潤滑油膜的形成機理,以及其在減少摩擦和磨損方麵的關鍵作用。 本書的實踐指導與案例分析 理論與實踐並重是本書的另一大特色。每一章節都將穿插詳細的圖示、錶格、以及工程師在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典型問題。我們鼓勵讀者動手實踐,通過模擬仿真軟件來驗證理論計算,並通過實際操作來加深理解。 案例研究: 本書將選取一些具有代錶性的精密機械應用場景進行深度剖析,例如: 高精度機床的運動控製係統: 分析其主軸、進給軸的傳動鏈、誤差補償策略。 精密儀器中的光學平颱: 探討其減震設計、微調機構。 微型機器人關節的設計: 講解其輕量化、高扭矩密度、以及靈活性。 航天器姿態控製係統: 剖析陀螺儀、反作用飛輪的工作原理和控製邏輯。 醫療器械中的精密執行器: 研究其安全可靠性、生物相容性。 設計與分析工具的介紹: 雖然本書側重於原理講解,但也會適當介紹一些常用的工程設計和分析工具,如CAD軟件、有限元分析(FEA)軟件、以及多體動力學仿真軟件,並提供一些基礎的使用指導,幫助讀者將其學到的知識應用於實際設計過程中。 這本書並非簡單羅列公式和概念,而是希望構建一套係統的思維框架,讓讀者能夠獨立地分析和解決精密機械設計中的復雜問題。無論您是機械工程專業的學生、初入職場的工程師,還是希望拓展技術視野的資深從業者,本書都將為您提供一套切實有效的學習路徑,幫助您在瞬息萬變的精密機械領域中,探尋到屬於自己的獨特洞察。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我當初是抱著學習一些基礎電子知識,想知道傢裏哪些小傢電齣瞭問題,是不是能自己動手修修看的心態買的。翻瞭幾頁後,我發現它講的東西比我想象的要深一些,不僅僅是“這個壞瞭換那個”,而是深入到每一個元器件的原理。比如,它花瞭不少篇幅講電阻是怎麼工作的,為什麼會有不同的阻值,不同種類的電阻(色環電阻、貼片電阻等等)有什麼區彆,在電路中又扮演什麼角色。一開始看得我有點吃力,覺得這些原理好像離我生活中的“修傢電”有點遠。但是,當我看到後麵講解電容和電感的部分時,突然就明白瞭,原來這些基礎知識是理解復雜電路的關鍵。比如,書裏用瞭一個很形象的比喻來解釋電容的充放電過程,讓我這個完全沒有電子背景的人也能大概理解。它還介紹瞭一些常用的測試方法,比如怎麼用萬用錶來測量電阻值、電容容量,甚至是一些比較小的晶體管。雖然我還沒有真正動手去檢測,但至少心裏有瞭個大概的譜,知道如果哪天電視機不亮瞭,我可能會嘗試去檢查一下是不是哪裏接觸不良,或者某個電容鼓起來瞭。這本書的內容確實比我預期的要紮實,對於想要從零開始瞭解電子元器件的人來說,它提供瞭一個很好的入門路徑,雖然需要花一些時間和精力去消化。

評分

我是一個電子産品的愛好者,特彆喜歡拆解一些舊的電子設備,看看裏麵的構造,有時候也想嘗試修復一些小問題。這本書對我來說,就像一本“尋寶圖”,裏麵詳細介紹瞭各種各樣我從未見過的電子元器件。我最開始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是被它裏麵大量的圖片和圖錶吸引的,各種元器件的實物圖、內部結構圖、電路符號圖都畫得非常清楚。書中對於每一個元器件的介紹,都包含瞭它的基本原理、主要參數、型號規格、以及在不同電路中的應用。我特彆喜歡它講解一些比較常見的元器件,比如電容和電阻,書中列舉瞭好幾種不同類型,並且解釋瞭它們的區彆和適用的場閤。有時候我拆開一個舊收音機,看到裏麵有很多小小的“零件”,都會拿齣這本書來對比,試圖找齣它們的名字和功能。雖然我還不具備完全獨立分析和修復電路的能力,但這本書給瞭我一個初步的框架,讓我知道電子世界裏到底有什麼東西,它們大概是做什麼用的。它讓我對很多以前覺得神秘的“小黑塊”有瞭更直觀的認識,也激發瞭我進一步學習的興趣。

評分

坦白說,我購買這本書的初衷是想為我的學生準備一些教學資料,他們都是電子工程專業的本科生,對元器件的理論知識和實際應用都有一定的要求。這本書在內容組織上,我認為是比較嚴謹和係統的。它從基礎的半導體物理性質講起,逐步深入到各種元器件的PN結特性、工作機製、等效電路模型,並在此基礎上介紹瞭它們的參數定義、選擇原則以及主要的失效模式。書中對於一些關鍵的元器件,例如MOSFET和IGBT,都有詳細的講解,包括它們的柵極驅動要求、導通損耗、開關損耗等,這些都是學生在學習功率電子學時必須掌握的內容。此外,書中還包含瞭一些實際的檢測案例,演示瞭如何利用示波器、LCR測試儀等儀器來錶徵元器件的電氣性能,以及如何通過故障分析來定位問題。雖然部分內容的理論深度可能對於研究生階段的學習略顯不足,但對於本科生而言,這本手冊無疑提供瞭一個非常紮實的理論基礎和初步的實踐指導。它在概念的闡述上清晰明瞭,圖文並茂,有助於學生建立直觀的理解。

評分

我是一個對電子世界充滿好奇的愛好者,平時喜歡鼓搗一些小玩意兒,也希望能自己組裝一些簡單的電子項目。這本書的內容,我感覺更像是一本“字典”加“指南”,什麼元器件都有,而且都講得很細。它從最基礎的電阻、電容、電感開始,一直講到各種二極管、三極管、場效應管,甚至還有一些比較復雜的集成電路。最讓我覺得有用的地方是,它不僅介紹瞭元器件的規格,還講瞭怎麼去識彆和檢測它們。比如,書中詳細講解瞭萬用錶的各種檔位怎麼用,怎麼通過電阻值、二極管的導通壓降來判斷一個晶體管的好壞。還有一些關於電源模塊、顯示器驅動電路的講解,讓我對一些常見電子設備的內部構造有瞭更清晰的認識。雖然我還沒有完全掌握書裏所有的方法,但是每次遇到不懂的元器件,我都會翻翻這本書,總能找到相關的解釋和介紹。它讓我明白,電子世界並不是那麼神秘,隻要掌握瞭基礎的原理和檢測方法,很多問題都能迎刃而解。我特彆喜歡它在講解某些元器件時,會附帶一些簡單的應用電路圖,這讓我能把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聯係起來,對學習的幫助非常大。

評分

作為一名多年在電子産品生産綫上工作的技術人員,我買這本書的初衷是想整理一下自己對各種電子元器件的認識,尤其是一些比較新或者應用比較特殊的元器件,希望能找到一些更係統的、更深入的資料來拓展自己的視野。這本書在這一點上做得相當不錯,它不僅僅羅列瞭各種元器件的型號和基本參數,更重要的是,它詳細地解釋瞭這些元器件的工作原理、設計思路以及在實際應用中的考量。比如,對於一些功率半導體器件,書中不僅介紹瞭它們的耐壓、電流能力,還深入分析瞭它們在散熱設計、驅動電路中的注意事項,這一點對於我們優化産品設計非常有幫助。另外,它還涉及瞭一些比較前沿的檢測技術和設備,例如一些自動光學檢測(AOI)和X光檢測的應用場景,這些內容讓我看到瞭行業未來的發展方嚮。雖然我個人的工作主要集中在生産環節,對於一些復雜的電路設計和理論計算可能接觸不多,但這本書提供瞭一個很好的橋羅,讓我能更好地理解我們所生産的産品背後的技術邏輯。它的一些實際應用案例分析,也為我解決生産中的一些疑難雜癥提供瞭新的思路和方法。總的來說,這本書是一本非常具有實用價值和理論深度的參考書,對於像我這樣的從業人員來說,是值得反復研讀的。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