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贾海忠中医体悟:父子亲传实录》是作者将自己多年来对中医的思考、体悟和临床经验口述亲传给在中医药大学念书的儿子时的录音整理,内容精彩而真实,语言生动而朴实,读来非常轻松,引人入胜。
作者简介
贾海忠,医学博士,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主任医师,北京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全国第三批名老中医史载祥教授的学术继承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第二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
先后就读于河北中医学院中医专业、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专业,曾在河北武安中医院从事内科临床工作,现就职于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从事中医心肾临床工作。兼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活血化瘀专业委员会委员、学术秘书,主编《高脂血症的调养与护理》、《高脂血症》等学术著作多部,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发明了四项国内外领先水平的智能化医疗软件系统,④“慈方数字名医服务系统”,是医生的高级助手,实现了2000多位历代中医名医的联合会诊,通过网络让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患者得到寓效的中医处方;②“慈方名医(西医)系统”,能给医生提供高水平的诊治建议,实现了西医全科会诊功能,避免误诊误治;③“慈方食疗专家系统”,可让患者在家就能随时得到适合自己的食疗处方;④“处方非处方药自助系统”,能够帮助患者自主选择到适合自己的中、西医非处方药物,避免错误用药。
目录
第一章 我的中医之路
初识中医
着迷中医(上)
着迷中医(下)
第二章 临床体悟(诊断)
1.神形分治论:我对疑难重症的一个突破性思路
传统中医习惯将五脏之神和五脏之形混为一谈,对具体脏形组织的病变和与之密切相关的神志活动之间规律性的联系和差异的研究比较欠缺,所以不便于有效的指导临床的辨证治疗。这一讲就弥补中医的这一缺憾。
2.如何“预测”病人体温变化并能“超前用药”?
自然界阴阳节律和寒热节律是一回事吗?若不是,两种节律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呢?这两种节律在人与环境之间是否保持一致呢?这些关系对我们诊治疾病有何指导价值呢?中医界始终没有关注这个事,始终都是把阴阳节律和寒热节律混为一谈,好像是一说阳就是热,一说阴就是寒…一
3.证的困惑:对辨证论治的悟彻
证作为辨证施治的核心要素,它的定义在教材中讲得很清楚,正因为它至关重要,所以有关证实质的研究一直作为国家重点资助的项目,在大量的人力、财力投入之后结果如何呢?搞明白了吗?请问哪项研究又能使临床疗效提高,哪怕一点点呢?
4.“症、病、证”;临床治疗如何用好“三板斧”
搞明白“症、病、证”的真实意义,自然就晓得它们的具体指导价值了。
5.“虚实真假”“寒热真假”与“脉症从舍”:相互矛盾时该如何取舍?
基于我20多年临床实践中的困惑和思考,认为“虚实真假”、“寒热真假”、“脉症从舍”是中医里的理论性错误,为什么敢提出这样一个观点呢?
6.“主观感受”和“客观检查结果”哪个更重要?
患者的主观感受对于医生来讲就是疾病的客观表现,医生收集的客观体征和理化检查结果往往带有医生的主观色彩,你说,患者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哪个更加重要?
7.为什么辨证无误而治疗竟然无效?
在临床上经常遇到辨证很准确,谁都说对,但是治疗没有效果,有没有这种情况?非常多见!这就是我们要深刻思考的。
8.治此愈彼:病人的惊讶喜悦和医生的“喜忧参半”
经常在报纸杂志或中医书籍中见到“治此愈彼”案例报道,给人以神奇的感觉,这背后隐藏着什么规律呢?
9.“病因属性”和“病证属性”在治疗过程中是否“变脸”?
病因属性在疾病过程中是否恒定不变?如果不变的话,又怎么有“寒邪入里化热”、“湿热伤津化燥”这些说法;如果变化,其中奥妙对临床又有多大帮助呢?
10.“怪病从痰治”: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有何内在一致性?
中医提到的“无形之痰”比较难以理解,“无形之痰”所致疾病使用治疗“有形之痰”的方药又有很好的效果,其中奥妙是什么?
……
第三章 临床体悟(治法)
第四章 临床体悟(疾病)
第五章 临床体悟(方药)
第六章 临床体悟(其他)
第七章 中医继承和发展
跋
精彩书摘
首先回顾一下水液代谢的整个过程是什么样的。水液代谢首先是把水喝进来,这是源头,喝进来以后首先是胃的受纳,然后是脾的运化吸收,然后上升到肺,通过肺的宣发肃降,然后以三焦为通道,以肾为主导,水液输布到全身各处。输布完了以后到哪儿排出?我们要知道它有几个出口。水液的出口,一个是尿,一个是汗,一个是大便,一个是呼吸出来的水气,其中最主要的一个是汗,一个是尿,这是出水的两个最主要的地方。
出现水液代谢异常疾病的时候,或者是缺水,或者是水多,我们就围绕着这个来分析。假如来了一个尿少的病人,你就首先问他喝水怎么样?如果他喝水不多,这两天严重的缺水,他没尿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喝水少,那就解决喝水的情况。如果说他想喝水,能喝水,喝完就吐,那么仍然是水来的少,那就要和胃,要止吐,止吐了,尿就有了。如果说病人来了,不吐、腹泻,那就止泻,本来大便不应该走太多的水,水都从这儿走了,那肯定尿量少。这样知道了水有没有进、有没有从不该走的地方走的太多。如果也不腹泻,也不吐,喝水也可以,就是尿少,这个时候就应该问他出汗怎么样,如果说他有高热,行了,他不出汗,无汗蒸发的也太多了,也可以尿少。如果他没有发烧,尿又少,进来的没问题,就是尿出的少,那再看有没有水肿,如果说也没有水肿,那就可以知道他一定是出汗多了,这都可以分析出来。就是从一个小便多少我们往前追,就可以找出其中的问题。
还有,有的病人口渴得非常厉害,老想喝水,口渴多饮,这也是水液代谢异常,那你就要找到他为什么多饮。没有腹泻,行了,不是胃肠的问题,说明他吸收还是蛮不错的;一看身上既没有水肿,也没有脱水的表现,那再去找是不是出汗多,出汗多当然喝水多;然后问他尿量l天多少,如果尿的多肯定喝水多,如果尿的多从肾治疗。如果出汗多按汗证处理,止住汗了,尿的少了,口也不渴了,这样你就把口渴多饮的病变部位找到了。如果尿的也少,出汗也少,喝水也少,他也不想喝水,那么这个病人可能是水肿,一看是水肿的问题,那你就想办法,水肿怎么去掉呢?一个是中医讲的开鬼门,就是发汗;一个是洁净府,就是利尿,发汗利尿肿就消了。
……
前言/序言
贾海忠中医体悟:父子亲传实录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贾海忠中医体悟:父子亲传实录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
评分
☆☆☆☆☆
评分
☆☆☆☆☆
〈中医杂志〉“专题笔谈”文萃(1995-2004·第1辑)
评分
☆☆☆☆☆
评分
☆☆☆☆☆
患者的主观感受对于医生来讲就是疾病的客观表现,医生收集的客观体征和理化检查结果往往带有医生的主观色彩,你说,患者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哪个更加重要?
评分
☆☆☆☆☆
评分
☆☆☆☆☆
很好的东西。我非常喜欢。很好的东西。我非常喜欢。
评分
☆☆☆☆☆
基于我20多年临床实践中的困惑和思考,认为“虚实真假”、“寒热真假”、“脉症从舍”是中医里的理论性错误,为什么敢提出这样一个观点呢?
评分
☆☆☆☆☆
8.治此愈彼:病人的惊讶喜悦和医生的“喜忧参半”
评分
☆☆☆☆☆
〈中医杂志〉“专题笔谈”文萃(1995-2004·第1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