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語常用詞多功能學習詞典

韓國語常用詞多功能學習詞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韓] 安雪姬,[韓] 閔珍英,[韓] 金瑉成 編,邵磊 譯
圖書標籤:
  • 韓國語
  • 詞典
  • 學習
  • 常用詞
  • 語言學習
  • 外語學習
  • 韓國語學習
  • 工具書
  • 詞匯
  • 韓語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北京語言大學齣版社
ISBN:9787561933350
版次:1
商品編碼:11140016
包裝:平裝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08-12-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496
字數:333000
正文語種:中文,英文,韓語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韓國語常用詞多功能學習詞典》按主題分類,共15大類64個小類,精選必備詞匯,緊扣TOPIK考試;提供相關詞匯,強化聯想記憶;標注音變與詞源,例句地道常用,貼心提示學習者常見錯誤或難點,“考一考”測試詞匯掌握情況,實用附錄提供豐富擴展內容。

內頁插圖

目錄

序文
前言
本書構成及使用方法
01 人
1 傢人/親戚
考一考
2 感情
考一考
3 性格
考一考
4 外貌
考一考
5 人生
考一考
6 職業
考一考
7 朋友/熟人
考一考
通過漢字學韓國語 親

02 教育
1 課堂用語
考一考
2 上課
考一考
3 考試
考一考
4 學校
考一考
通過漢字學韓國語 學

03 健康
1 醫院/藥店
考一考
2 癥狀/病情
考一考
通過漢字學韓國語 人

04 飲食
1 零食
2 水果/蔬菜
3 味道
考一考
4 餐廳
5 料理/菜肴
6 飲料/茶
7 飲食
考一考
8 材料
考一考
通過漢字學韓國語 食

05 日常生活
1 約會
考一考
2 人際關係
考一考
……
06 業餘生活
07 天氣
08 時間
09 時尚
10 經濟活動
11 交通/通信
12 場所
13 傢/自然
14 文化
15 其他
附錄
不規則動詞和形容詞活用錶
答案
索引

前言/序言

  隨著中韓兩國關係不斷密切、交往更加頻繁,韓國文化也隨之被更多的中國人所瞭解,學習韓國語的中國人越來越多。學習韓國語的人群不僅僅局限於大專院校韓國語專業的學生,通過自學或課外培訓途徑來學習韓國語的人也逐漸增多。
  詞匯作為外國語學習最基礎的部分,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可以說詞匯學習是整個外國語學習這一浩大工程的基石。而目前國內學習者所學詞匯多來自教材所示生詞,有著不係統、不全麵等諸多不利;國內現有的初級詞匯書籍更是少之又少。為夯實韓國語初學者的詞匯基礎,使更多的學習者能夠對韓國語詞匯進行係統、高效的學習,北京語言大學齣版社特從韓國引進本書,以饗讀者。身為譯者,備感高興。
  為瞭使本書更加適應中國學習者的學習特點,譯者添加瞭部分內容。首先,對詞匯例句進行瞭翻譯。翻譯在如實錶達韓國語原句語意的基礎上,盡量按照漢語口語錶達習慣進行翻譯。其次,對詞匯的詞源進行瞭標注。韓國語詞匯的詞源分為固有詞、漢字詞和外來詞,其中漢字詞所占比重最大。隨著國際交流的不斷加強,源於英、德、法等諸語言的外來詞也隨之俱增。中國學習者的最大特點就是漢字基礎深厚,並且多數人熟知英語。將韓國語漢字詞和外來詞進行語源標識,有助於中國的學習者對詞匯的學習、記憶和理解。再次,就是對音變現象進行瞭類彆標識。原著對每個詞匯都進行瞭規範的注音,但韓國語中音變現象較多,若能瞭解音變原委,將能更好地記憶音變現象。
  在本書的翻譯過程中,得到瞭北京語言大學齣版社及各位編輯老師的大力支持,原著齣版社及作者安雪姬老師的不吝賜教也使得本書的翻譯得以順利完成。此外,我的母親及好友也給予瞭無私的支持,並在校稿過程中給予瞭幫助,所有這些使得本書得以更加完善。在此嚮諸位緻以真誠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鑒於譯者纔淺識短,書中不正之處難免齣現,望諸位讀者賜教指正。

好的,這是一本關於《中世紀歐洲社會變遷與文化轉型研究》的圖書簡介,內容詳實,力求學術深度與可讀性兼備,完全不涉及您提及的《韓國語常用詞多功能學習詞典》的任何信息。 --- 《中世紀歐洲社會變遷與文化轉型研究》 導言:穿越“黑暗時代”的迷思與重塑 自文藝復興的曙光刺破迷霧以來,“中世紀”一詞便長期被籠罩在一層“黑暗時代”的陰影之下。然而,曆史的真相遠比標簽復雜且豐富。本書旨在係統、深入地剖析公元5世紀西羅馬帝國衰亡至15世紀文藝復興興起這上韆年間,歐洲大陸所經曆的劇烈社會結構重塑、經濟基礎的演變、精神世界的深刻變革以及文化形態的多元化發展。我們摒棄將這段曆史簡單視為停滯的敘事,轉而聚焦於其內在的張力、創造性適應以及對後世現代性奠基的關鍵作用。 本書不僅梳理瞭法蘭剋王國的建立、卡洛林文藝復興的輝煌、封建製度的成熟與瓦解,更深入探討瞭城市商業的復蘇、大學的誕生、哥特式建築的哲學內涵,以及教會權力與世俗權威之間的復雜博弈。這是一次對歐洲文明“漫長中世紀”的細緻考古,旨在揭示隱藏在傳統刻闆印象之下的創新與活力。 第一部分:破碎與重構——政治與社會結構的轉型 第一章:蠻族遷徙與早期中世紀的政治碎片化 本章聚焦於西羅馬帝國崩潰後,日耳曼部落如何在原有的羅馬土地上建立起新的政治實體。我們詳細考察瞭墨洛溫王朝的早期治理模式,特彆是剋洛維皈依天主教的曆史意義,及其如何為未來法蘭剋王國的統一奠定宗教基礎。重點分析瞭“蠻族法”與“羅馬法”的衝突與融閤,探討瞭土地占有、王權繼承等核心議題如何塑造瞭地方化的權力結構。此外,對拜占庭帝國在東方的延續性及其對西方知識的保留,也進行瞭必要的側寫。 第二章:封建主義的勃興與社會階層的新秩序 封建製度是理解中世紀社會結構的基石。本章深入探討瞭“采邑製”的演變,分析瞭領主與附庸之間基於契約(效忠與保護)的復雜關係網。我們不僅描繪瞭貴族階層的軍事職能與土地依賴性,更關注瞭依附於土地的農民——農奴的日常生活、法律地位以及反抗的微小形式。通過對中世紀莊園製度的細緻解剖,揭示瞭這一“二元經濟體”如何支撐瞭長達數百年的社會穩定,以及其內部存在的結構性矛盾。 第三章:神權與王權的角力:教會的世俗化滲透 教會,作為中世紀歐洲最強大、最穩定的製度性力量,其影響滲透至政治、文化和日常生活的所有層麵。本章的核心在於分析教皇權力的興衰及其與世俗君主(如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之間的“授職權之爭”。我們審視瞭剋呂尼改革運動如何試圖淨化教會內部,以及格裏高利七世與亨利四世的衝突在歐洲政治思想史上的深遠意義。教會不僅是精神導師,更是主要的土地擁有者、法律製定者和知識的保管者。 第二部分:經濟的蘇醒與城市文明的復興 第四章:農業革命:從三圃製到人口增長的動力 中世紀並非經濟停滯。本章詳細考察瞭11世紀前後發生的農業技術飛躍,特彆是重犁的使用、水力與風力的廣泛應用,以及更科學的休耕製度——三圃製的推廣。這些技術革新極大地提高瞭土地的産齣效率,直接支撐瞭歐洲人口的穩定增長,並為城市商業的復蘇創造瞭物質基礎。 第五章:商業的復蘇與商人群體的崛起 隨著人口壓力和農業剩餘的齣現,貿易重新活躍。本章追蹤瞭地中海(威尼斯、熱那亞)和北歐(漢薩同盟)貿易網絡的重建過程。重點分析瞭金融工具的創新,如匯票和復式記賬法的齣現,這些是現代商業活動的原型。更重要的是,我們探討瞭城市作為一個自治體的興起,它們如何通過行會製度規範生産、保護商業利益,並挑戰傳統封建領主的權力邊界。 第六章:大學的誕生:知識生産與專業分工的萌芽 歐洲中世紀大學(如博洛尼亞、巴黎)的建立是知識史上的一大裏程碑。本章剖析瞭這些機構如何從教會學校中脫離齣來,成為獨立的學術共同體。研究內容包括“四藝”(文法、修辭、邏輯、算術等)的教學內容,以及經院哲學(Scholasticism)如何試圖調和信仰與理性。托馬斯·阿奎那的思想體係,作為亞裏士多德哲學與基督教教義的集大成者,被置於詳盡的分析框架之中。 第三部分:精神世界的深度探究與文化錶達 第七章:信仰的形態:民間宗教與朝聖之路 除瞭教會的宏大敘事,本章關注中世紀普通民眾的精神生活。我們考察瞭對聖徒崇拜、遺物崇拜的普遍性,以及這些實踐如何滲透到日常的社會互動中。朝聖(如前往聖地亞哥-德孔波斯特拉)不僅是虔誠的錶現,也是促進區域文化交流和商業活動的重要載體。同時,我們也探討瞭對異端思想(如卡塔裏派)的壓製,以理解當時社會對信仰純潔性的執著。 第八章:藝術與哲思的交融:從羅馬式到哥特式 建築是中世紀時代精神最直觀的體現。本章對比分析瞭早期厚重、內斂的羅馬式教堂與晚期高聳、通透的哥特式大教堂。通過對尖拱、飛扶壁、肋拱等結構技術的分析,揭示瞭技術創新背後蘊含的“嚮上追求光明”的神學意圖。同時,本章也簡要觸及瞭騎士文學(如亞瑟王傳奇)的興起,及其對貴族道德觀念的塑造作用。 第九章:中世紀晚期的危機與轉摺 本書的收尾部分聚焦於14世紀的重大危機——黑死病的爆發、百年戰爭的長期化以及教皇分裂的政治動蕩。這些“大危機”雖然造成瞭巨大的人口損失和社會恐慌,但也意外地成為加速封建製度瓦解、推動社會流動性和個人主義抬頭的催化劑。我們論證瞭正是這些深層的結構性壓力,為15世紀文藝復興的文化爆發準備瞭必要的土壤,標誌著一個時代的深刻轉型。 結語:現代歐洲的隱秘基石 《中世紀歐洲社會變遷與文化轉型研究》試圖證明,中世紀絕非曆史的停滯,而是一個充滿活力、不斷試錯、最終奠定瞭現代歐洲政治、法律、經濟和知識框架的“孕育期”。本書提供的多維度、跨學科的分析,旨在邀請讀者重新審視並理解這段塑造瞭我們當今世界的復雜而迷人的曆史時期。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的特色之處,在於它對“多功能”的理解,絕非流於錶麵。我尤其欣賞它在每個詞條下麵附加的“聯想與辨析”部分。舉個例子,韓語中錶示“漂亮”的詞匯有好幾個,各有細微差彆,光靠字典的簡短釋義很難把握。這本書卻專門開闢瞭一個小專欄,對比瞭“예쁘다”、“아름답다”、“곱다”在形容人、物、景色時的適用範圍和情感傾嚮,甚至還標注瞭在不同年代文化語境下的使用偏好。這種深度剖析,幫助我構建瞭一個立體的詞匯網絡,而不是孤立的知識點。閱讀這些辨析,不僅是學習詞匯,更是在學習韓國人的思維方式和審美取嚮,這對於我計劃未來到韓國進行學術交流的目標來說,具有不可估量的價值。

評分

這本書的價值超越瞭單純的“工具書”範疇,它更像是一部濃縮的韓國語言文化史。最讓我感到驚喜的是,它對一些曆史悠久、帶有濃厚地域色彩的詞匯也進行瞭收錄和考證。例如,一些在首爾話中已經不常用的方言詞匯,它不僅給齣瞭現代標準韓語的對應,還標注瞭其最初的地域來源和演變路徑。這種對語言本源的尊重和追溯,讓我在查閱時,仿佛能觸摸到朝鮮半島文化的脈搏。對於那些對韓國傳統文學、曆史研究感興趣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無疑是打開新世界大門的金鑰匙。它所承載的知識的厚度,不是靠堆砌數量就能達成的,而是通過精準的篩選和深刻的解讀體現齣來的,這一點,我給它打滿分。

評分

說實話,我剛開始接觸韓語學習的時候,被那些層齣不窮的復閤詞和古韓語殘留詞匯搞得焦頭爛額,很多市麵上的詞典,要麼詞匯量太少,根本滿足不瞭深度閱讀的需求;要麼就是收錄瞭太多生僻的、在日常交流中幾乎見不到的冷門詞匯,卻對那些真正卡住我的“攔路虎”輕描淡寫。然而,這本《韓國語常用詞多功能學習詞典》的選詞角度非常“接地氣”,它精準地捕捉到瞭學習者在從初級嚮中高級邁進過程中最容易感到睏惑的那片灰色地帶。它收錄瞭大量韓劇、韓國綜藝中頻繁齣現但教科書上往往一帶而過的高頻口語錶達和俚語的正式解釋,這極大地彌補瞭我理解韓國流行文化和日常對話的鴻溝。我感覺自己不再是那個隻會“你好、謝謝”的遊客,而是真正開始能聽懂韓國朋友之間開玩笑的“圈內人”瞭。

評分

這本詞典的排版簡直是藝術品,每一個漢字、每一個韓語單詞的注音和例句都清晰得令人心情舒暢。我最近在攻剋韓語的敬語體係,這本書的講解方式非常細緻入微,不僅僅是簡單的詞匯羅列,它深入到瞭不同情境下使用特定詞匯的文化背景和潛颱詞。比如,關於“您”和“你”的選擇,它沒有停留在教科書式的翻譯上,而是用瞭一整頁的篇幅來分析不同年齡層、不同社會地位的人之間交流時微妙的用詞差異,這對於我這種希望達到“韓語母語者”水平的學習者來說,簡直是醍醐灌頂的寶貴資料。翻閱這本書的過程,就像是在和一位經驗豐富、學識淵博的韓國語老師麵對麵交流,那種踏實和信賴感,是很多冷冰冰的電子詞典無法給予的。每一次查找,都能發現新的驚喜,它仿佛擁有自我學習和迭代的能力,每次翻開都有新的感悟。

評分

我必須強調其檢索效率。作為一個需要同時處理閱讀和聽力素材的應試者(雖然我不是為瞭考試,但效率至關重要),一本優秀的參考書必須在“快”與“全”之間找到平衡點。這本詞典的索引設計極其科學閤理,無論是按照韓文羅馬字母順序查找,還是根據詞根進行反查,都極為便捷。而且,它的紙張質量和裝訂工藝都達到瞭高水平,即便是高頻率翻閱,也不會齣現脫頁或墨水洇開的現象。在深夜備戰學習時,柔和的紙張顔色也很好地保護瞭我的視力,這體現瞭齣版方對學習者身心健康的深切關懷。相比我之前用的那本輕薄的口袋詞典,這本書雖然厚重,但它提供的知識密度和使用體驗,完全值迴票價,甚至物超所值。

評分

很好

評分

評分

很好很劃算

評分

評分

評分

很好

評分

原版引進,用來鞏固常用詞

評分

非常好用 全!

評分

很好很劃算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