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万千教育·做个幸福快乐的幼儿教师:为你的专业成长支招》系专门为努力追求职业幸福的幼儿教师和幼儿园园长而写。
作者通过大量的真实案例,教你如何从幼儿园工作、师幼互动、同事互动、家园互动和专业成长中着实地获得幸福与快乐,让你的工作不再是单纯的工作,而变成一种享受。
《万千教育·做个幸福快乐的幼儿教师:为你的专业成长支招》基于对一线幼儿教师职业现状的调查,案例丰富、生动,方法具体、有效,是一本幼儿教育工作者案头必备的优秀读物。它十分有助于读者有效预防职业倦怠,大幅提高职业幸福感。
作者简介
莫源秋,1988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现为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幼儿教师专业成长、幼儿教育与幼儿心理卫生保健。已公开发表二百多篇论文,独著有《幼儿园心理卫生保健工作指导》、《幼儿园教育研究新探》、《幼儿心理需要与教育》、《做幼儿喜爱的魅力教师》等作品,与他人合著有《幼儿教师实用教育教学技能》、《新时期幼儿教师的角色与扮演》、《幼儿家庭教育读本》等作品。
内页插图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基于幸福快乐的心灵建构
一、形成积极乐观的心态
二、生活在当下
三、节制欲望,知足常乐
四、接受现实
五、学会调节不良的情绪
六、适当地投身于体育运动
七、学会合理安排工作与休闲,避免心理上的超负荷
八、学会选择与放弃
九、抛弃九种不合理的信念
十、确立正确的幸福观
十一、每天记录五件令你快乐的事情
十二、每天“十问”,问出好心情
本章参考文献
第二章 基于幸福快乐的幼儿教育工作
一、热爱自己的工作
二、发现和培育幼儿教育工作的魅力
三、做个高效率的幼儿教师
四、形成快乐工作的意识和能力
本章参考文献
第三章 基于快乐的师幼互动关系的建构
一、师幼互动中的快乐与不快乐
二、基于快乐的师幼互动策略与措施
第四章 基于快乐的同事互动关系的建构
一、同事间的快乐与不快乐
二、同事互动中的快乐策略与措施
本章参考文献
第五章 基于快乐的教师与园领导互动关系的建构
一、与园领导互动中的快乐与不快乐
二、教师和园领导之间建立陕乐互动关系的策略与措施
三、园领导与教师建立快乐互动关系的策略与措施
本章参考文献
第六章 基于快乐的家园互动关系的建构
一、家园互动中的快乐与不快乐
二、家园互动中的快乐策略与措施
本章参考文献
第七章 基于幸福快乐的专业成长
一、正确理解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含义
二、基于幸福快乐的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策略
本章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四)如果事情非己所愿,那将是可怕的事情
事实上,凡事都有其运行的客观规律,这是不为人的意志所转移的,所以有上述想法的幼儿教师,常常在生活和事业上有挫折感,常常处于一种自卑、自责的境地。
我们应该学会尊重现实、接受现实。
(五)自己不快活,是外部事件引起的
平时常听一些幼儿教师说:“你真令我伤心”;“园长这样做,太令人气愤了”;“奖金那么低,工作真没劲”。似乎所有的不快乐都是外在因素所造成的,个人无法控制。
事实上,不快乐情绪的产生都是由当事人的价值观决定的,而不是由别人或客观事件引起的;通过改变自己的态度,人是可以获得快乐和幸福的。
(六)人必须依赖剔人,只有这样才能生活得好些
这与现代社会发展是不相符的,过于依赖别人,一旦别人顾不了你时,你就容易产生忧虑和愁闷。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别人至多只能在某些方面帮助你,但不能代替你生活。安全感的获得要依靠完善自我、壮大自我来达到,而不是依靠别人。
(七)以往的经历和事件常对现在有决定性的影响且永远难队改变
这种人常“一失足成千古恨”,永远不能从过去中走出来,因而未能很好地把握今天。
过去已成历史,它并不决定现在和将来,人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现状。
(八)对他人的问题应当予队非常的关切
关心他人、富有同情心,这是有爱心的表现。但过分投入他人的事情,则未必妥当。有些人总是过于为他人的问题而烦恼,并总是想方设法控制他人,让他人依从自己的意愿,这实际上是低估了别人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由于只顾替他人操心,反而忽视了自己的问题,最终导致不仅没有能力去帮助别人解决问题,而且使自己的问题变得更糟。
正确的做法是,不要过度卷入别人的事情,帮助别人要量力而行。
(九)任何问题都应有一个“完美”的答亲
人生中遇到的许多问题都不只有一个答案,在一个问题的众多答案中也不存在一个绝对完美的答案。人生是一个复杂的历程,对于任何问题都要寻找完美的答案,那就会使自己感到失望和沮丧。我们应该只求够好,不求最好。
人要学会快活,创造快活。不是世界不美丽,而是你没有发现。要想快活,就要去学习,要学会原谅自己、原谅别人,学会在“不确定”中生活,学会有弹性地思考,要能容忍“异己”,过分认真会让自己很累。下面给大家推荐《证严法师静思语》,希望能帮助大家树立理性的信念、理性地思考、理性地做人。
……
前言/序言
由于工作原因,我有机会和很多幼儿教师接触,在与他们的交往中,听到他们谈得最多的是工作中的牢骚和苦衷,几乎没有人谈到工作中有幸福感,他们在专业交流中的高频词是:忙、累、疲、苦、怨、悔、想逃、想哭……
当年鲁迅先生的“救救孩子”犹在耳边回响,如今我却想大声疾呼:“救救幼儿教师!”
幼儿教师职业幸福状况
在一次培训活动中,本人在参加培训的幼儿教师中进行了调查。
(1)认为当幼儿教师光荣的请举手。
结果,台下竖起一片手的森林——200多名参与培训的幼儿教师仅有16人没有举手。
(2)认为当幼儿教师幸福的请举手。
结果,200多人中仅有65人举手。
(3)认为当幼儿教师快乐的请站起来。
结果,台下一片寂静——200多人中只有77人站起来。
(4)如果给你第二次选择职业的机会,愿意再次选择做幼儿教师的请举手。
结果,200多人中仅有36人举手。
对于幼儿教育这项工作,许多幼儿教师在“光荣地”做着,但他们既不幸福,也不快乐——处于如此的状态,他们如何能发自内心地给孩子们带来快乐和幸福?
某幼儿园提倡的三种“精神”
不计报酬和个人得失的奉献精神;
园荣我荣、园耻我耻的团队精神;
终身读书、蜡烛不灭的学习精神。
幼儿园的三个“一切”
一切为了孩子;
为了孩子的一切;
为了一切孩子。
从上述幼儿园所提倡的三种“精神”和三个“一切”,我们可以感觉到做幼儿教师确实是光荣的、伟大的,但我总觉得如果幼儿教师心中“只有孩子,唯独没有他们自己”,只能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只能“奉献”而不能有一丁点儿“享受”的欲望和体验,那么,幼儿教师何来发自内心的快乐和幸福?
……
万千教育·做个幸福快乐的幼儿教师:为你的专业成长支招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万千教育·做个幸福快乐的幼儿教师:为你的专业成长支招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5
评分
☆☆☆☆☆
可以作为职业教育的书,提高职业道德
评分
☆☆☆☆☆
好
评分
☆☆☆☆☆
课堂,是教师展示自身生命价值的舞台;教学,是教师职业活动的主要存在形式。课堂中的一举一动,教学中的一颦一笑,都传递着这样或那样的意义,有着各不相同的意蕴。本书作者,以一个专业研究者的眼光,借助于听课、评课的亲身经历,透视了课堂上教师的言行举止、学生的身心表现,并将这些细节加以理论阐释和学理说明。 《课堂教学的50个细节:一个专业研究者的听课杂记》所选取的50个细节,在当今的课堂上司空见惯,许多行为在一些教师看来理所当然,根本不存在什么问题。在熟悉的现象中发现问题,在貌似没有问题的地方捕捉问题,在细节行为当中探寻其背后的理险与理论含义,在问题的深入思考中分析课堂的变革取向,是本书的旨趣所在,正所谓“见微知著”。
评分
☆☆☆☆☆
好
评分
☆☆☆☆☆
课堂,是教师展示自身生命价值的舞台;教学,是教师职业活动的主要存在形式。课堂中的一举一动,教学中的一颦一笑,都传递着这样或那样的意义,有着各不相同的意蕴。本书作者,以一个专业研究者的眼光,借助于听课、评课的亲身经历,透视了课堂上教师的言行举止、学生的身心表现,并将这些细节加以理论阐释和学理说明。 《课堂教学的50个细节:一个专业研究者的听课杂记》所选取的50个细节,在当今的课堂上司空见惯,许多行为在一些教师看来理所当然,根本不存在什么问题。在熟悉的现象中发现问题,在貌似没有问题的地方捕捉问题,在细节行为当中探寻其背后的理险与理论含义,在问题的深入思考中分析课堂的变革取向,是本书的旨趣所在,正所谓“见微知著”。
评分
☆☆☆☆☆
课堂,是教师展示自身生命价值的舞台;教学,是教师职业活动的主要存在形式。课堂中的一举一动,教学中的一颦一笑,都传递着这样或那样的意义,有着各不相同的意蕴。本书作者,以一个专业研究者的眼光,借助于听课、评课的亲身经历,透视了课堂上教师的言行举止、学生的身心表现,并将这些细节加以理论阐释和学理说明。 《课堂教学的50个细节:一个专业研究者的听课杂记》所选取的50个细节,在当今的课堂上司空见惯,许多行为在一些教师看来理所当然,根本不存在什么问题。在熟悉的现象中发现问题,在貌似没有问题的地方捕捉问题,在细节行为当中探寻其背后的理险与理论含义,在问题的深入思考中分析课堂的变革取向,是本书的旨趣所在,正所谓“见微知著”。
评分
☆☆☆☆☆
课堂,是教师展示自身生命价值的舞台;教学,是教师职业活动的主要存在形式。课堂中的一举一动,教学中的一颦一笑,都传递着这样或那样的意义,有着各不相同的意蕴。本书作者,以一个专业研究者的眼光,借助于听课、评课的亲身经历,透视了课堂上教师的言行举止、学生的身心表现,并将这些细节加以理论阐释和学理说明。 《课堂教学的50个细节:一个专业研究者的听课杂记》所选取的50个细节,在当今的课堂上司空见惯,许多行为在一些教师看来理所当然,根本不存在什么问题。在熟悉的现象中发现问题,在貌似没有问题的地方捕捉问题,在细节行为当中探寻其背后的理险与理论含义,在问题的深入思考中分析课堂的变革取向,是本书的旨趣所在,正所谓“见微知著”。
评分
☆☆☆☆☆
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
评分
☆☆☆☆☆
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