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之旅(精装珍藏版)

发现之旅(精装珍藏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英] 托尼·赖斯 著,林洁盈 译
图书标签:
  • 旅行文学
  • 散文
  • 随笔
  • 游记
  • 文化
  • 生活
  • 精装
  • 珍藏
  • 发现
  • 成长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090674
版次:1
商品编码:11174527
品牌:商务印书馆(The Commercial Press)
包装:精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3-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29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发现之旅(珍藏版)》
  视觉上的一场饕餮盛宴
  穿越三百年历史的时间隧道,感受最美的自然奇观
  绝对值得收藏、鉴赏
  馈赠亲朋的较好礼物
  荣获由《中国图书商报》、河北卫视《读书》栏目联合举办的“2012读书盛典”年度影响力图书
  荣获由新华网、《中国图书商报》跨媒体联手推荐“2012年度中国影响力图书”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2012年度优秀书
   中国教育报2012年度教师喜爱的100本书TOP10
   出版商务周报社:2012年度风云科普图书奖
   国家图书馆:2013年第七届文津图书奖
  
  海报:
  
  外盒图片:
  

内容简介

  《发现之旅(珍藏版)》是一本迷人的视觉盛宴,蒐集了伦敦自然史博物馆里数百幅珍贵藏品,《发现之旅(珍藏版)》收录了历史上十次最重要的自然探险故事,叙述了那些世界知名探险家、生物学家、艺术家在深入海洋深处挖掘深海秘密时的一幕幕冒险旅程。
  《发现之旅(珍藏版)》以过去三百年间最有趣也最重要的自然科学探索之旅为题,聚焦在航程中搜集到的艺术与图像材料。每一趟旅程都累积了极其重要的标本收藏,产生了重要的科学新知。书中的许多博物馆收藏也是一次面世,它们绝对值得读者悉心鉴赏。过去一代代的科学家与历史学家都曾深深地为这些故事与图像着迷,并从中获得了阅读的乐趣。本书的出版提醒我们,自然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及自然艺术家在自然科学演替过程中的贡献不容忽视。我们若有机会到世界各地去旅行,可以说每一次都是开启视野、航向未知世界的新探险。较好是随身携带本书,在车上或飞机上随意翻阅,说不定它会给您新的领悟与启示。

内页插图

精彩书评

  发现自然、发现生命、发现历史以令人心醉的图片与文字,映现史上十次最壮阔的探索自然之旅。
  ——英国《好书指南》
  
  伦敦自然史博物馆的数百张自然素描艺术作品,是大自然爱好者不容错过的视觉盛宴。
  ——《今日美国》
  
  ……本书收录了大量的自然素描画作,其中有许多甚至是一次面世。这些画作出自17世纪以降许多自然史学者兼艺术家之手,这是他们当时用来记录发现物种的方式。相信对科学、地理学、历史学和艺术领域的学子而言,这会是非常好的读物。……本书最重要的贡献是,它让我们看见艺术家们是如何在无比艰困恶劣的环境下,为科学献出动人才华,开启了西方人对新世界的视野。
  ——美国《学校图书馆期刊》

目录

专家推荐
前言
绪论
大自然的艺术
第一章:航天牙买加(1687~1689)
第二章:探索锡兰(1672~1757)
第三章:居游苏里南(1699~1777)
第四章:漫游北美洲(1768~1771)
第五章:横跨太平洋(1772~1775)
第六章:回到南太平洋(1772~1775)
第七章:勘测海岸在利亚(1801~1805)
第八章:小猎犬号航行(1831~1836)
第九章:深入亚马孙雨林(1848~1862)
第十章:深海探测
后记
传记精粹
参考书目
索引
谢辞
图像版权


















精彩书摘

  几乎在伦敦自然史博物馆收购洛顿收藏的一世纪以前,大英博物馆收到另一批比洛顿时间更早、不过重要性相当的锡兰文物。这批文物于1827年与约瑟夫·班克斯爵士的庞大收藏一起来到博物馆,不过它们的时间却可以回溯到荷兰统治锡兰的早期。在17世纪中期至晚期,锡兰岛是荷兰一个重要的战略据点,不过也因为它身为天然产品的重要来源而备受重视,尤其因为锡兰盛产当时被欧洲人视如珍宝、据称能帮助肠道消气的肉桂。至1664年,锡兰至阿姆斯特丹的肉桂年出口量,已经从荷兰东印度公司刚接管种植场时的十一万三干四百公斤,增加到六十八万四百公斤。在这个肉桂贸易高峰的数年以后,年轻的保罗·赫尔曼医师于1672年抵达锡兰,担任荷兰东印度公司的首席医疗宫,任期五年。赫尔曼关注的不只是肉桂生产,他对整个锡兰岛植物学的所有层面,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出生于1646年的赫尔曼,在抵达锡兰前才从医学院毕业没多久。不过与医学相较之下,他显然对植物学的兴趣比较高,可能把派驻锡兰当作绝佳的机会,借此在这个欧洲人几乎尚未进行勘查的地区采集植物。当时的锡兰岛虽然名义上是荷兰属地,不过荷兰人的管控只限于沿海区域,即使在之前葡萄牙人统治时期也是如此。内陆地区仍为当地原住民僧伽罗人所统治,以罗阁辛伽国王为领袖,因此想要进入欧洲人足迹罕至的锡兰岛内陆森林区,机会其实是相当受到限制的。
  赫尔曼在停留锡兰岛期间搜集的植物标本就反映出当时的情况。由于以科伦坡为基地,所以他的标本大部分是科伦坡一带具有代表性的植物群,同时也有来自当地花园的植物。结果,在赫尔曼所搜集到的数百种植物标本中,大约百分之五十是外来种,完全不是锡兰本地种。在他的标本中,许多都是欧洲本地种,推测起来应该是葡萄牙与荷兰殖民带去锡兰,把它们种在花园里疏解乡愁用的。另外有包括牛心梨、番石榴、腰果、辣椒和棉等十来件标本则来自美洲,这些植物都是绝佳范例,让人们看到物种是如何迅速地从一个相对而言的新探索地传播到另一个地点。尽管有这些非本地种的存在,标本采集地点也相当受限,赫尔曼的搜集量仍然达到四册压制植物标本,加上随附的素描原图,在当时的植物学家收藏中,成为非常重要的一批。
  ……



发现之旅(精装珍藏版) 开启一段超越时空的文明探索之旅 《发现之旅(精装珍藏版)》并非一本单纯的游记,更非止于表面的风光掠影。它是一次深邃的文化解码,一次与古老文明的灵魂对话,一次对人类创造力与智慧的庄严致敬。本书旨在带领读者穿越历史的迷雾,亲历那些塑造了我们今日世界的伟大发现与发明,理解那些流传至今的智慧遗产是如何孕育、传播并最终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 穿越时空的宏大叙事,勾勒文明演进的壮丽图景 本书的编纂,力求呈现一幅波澜壮阔的文明演进长卷。我们不是简单地罗列事件,而是试图理解其发生的背景,探究其驱动的动力,洞察其产生的深远影响。从史前人类钻木取火的原始智慧,到古埃及金字塔的宏伟工程;从古希腊哲学的思想火花,到古罗马的法律与工程典范;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革新力量,到文艺复兴的艺术与科学的复兴;再到近代科学革命的颠覆性突破,以及信息时代带来的全球互联……《发现之旅》将以一种系统而又引人入胜的方式,梳理文明的脉络,展现人类智慧在不同地域、不同时代闪耀的光芒。 深入挖掘,揭示发现背后的故事与意义 每一项伟大的发现,背后都蕴藏着不为人知的艰辛、探索的勇气以及改变世界的决心。《发现之旅》将深入挖掘这些故事的细节。我们将探究那些在历史长河中被遗忘的先驱者,他们的思考过程、他们的实验尝试、他们面对的质疑与挫折。例如,在探索文字的起源时,我们不仅会提及楔形文字和象形文字的出现,更会追溯那些早期人类为何需要记录,他们是如何从最初的图画演变为抽象符号的。在论及天文学的早期探索时,我们会重温古巴比伦人如何通过细致的观测,绘制出星图,并以此预测天象,这不仅仅是对宇宙的好奇,更是生存和农业发展的需要。 本书将聚焦于那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发现时刻”。例如,当我们讨论火的利用时,我们会追溯其在人类进化史上的关键作用——它带来了温暖、光明,带来了熟食,极大地促进了人类大脑的发育和社会的进步。当我们审视农业的诞生时,我们会探讨人类从游牧采集走向定居农耕的巨大转变,这种转变不仅改变了生活方式,也为城市和国家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跨越地域的广阔视野,呈现多元文明的交融与碰撞 人类文明并非孤立发展,《发现之旅》将以一种全球化的视角,展现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我们会审视丝绸之路上传播的不仅仅是货物,更是思想、技术和文化。我们会探讨阿拉伯文明如何在保存和发展古希腊罗马科学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将这些知识传递给欧洲,从而催生了后来的科学革命。我们会关注大航海时代带来的地理大发现,它不仅改变了世界地图,也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物种、技术和文化交流,虽然其中也伴随着冲突与压迫,但其对人类文明格局的重塑是不可忽视的。 本书将打破地域的界限,让读者领略世界各地文明的独特魅力。从古美洲玛雅文明的数学与天文成就,到印度文明的哲学与宗教思想,再到非洲文明在艺术和建筑方面的独特贡献,都将在《发现之旅》中得到充分的展现。我们力求呈现的是一个更加立体、更加多元的人类文明图景,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智慧火花是如何汇聚成一股推动人类进步的洪流。 聚焦关键领域,解读人类智慧的集中体现 《发现之旅》将重点关注那些对人类文明进程产生最直接、最深刻影响的关键领域: 文字与书写系统: 从早期刻符到字母文字,文字的诞生与演变是信息传播、知识积累和思想传承的基石。我们将探讨不同文明如何创造出记录思想的载体,以及文字如何促进了法律、文学、历史等领域的发展。 数学与科学: 从古巴比伦的算术,到古希腊的几何学,再到近代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的突破,数学和科学的进步是人类理解世界、改造世界的最有力工具。我们将追溯那些关键的数学定理、物理定律以及科学方法的形成过程。 哲学与思想: 从苏格拉底的追问,到孔子的仁爱,再到启蒙运动的思想解放,哲学与思想的革新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的价值观念、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我们将探究那些塑造了人类精神世界的伟大思想家和他们的思想体系。 艺术与建筑: 从史前洞穴壁画,到古希腊雕塑,再到哥特式教堂和现代主义建筑,艺术与建筑是人类情感、信仰和审美观念的物化体现。我们将欣赏那些跨越时空的艺术杰作,理解它们所承载的文化意义和时代精神。 技术与发明: 从轮子的发明,到印刷术的普及,再到蒸汽机的驱动,工业革命,以及如今的信息技术,技术与发明的进步不断提升人类的生产力,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我们将审视那些改变世界的伟大发明,以及它们如何一步步推动着人类文明的向前发展。 精装珍藏版的独特价值:细节的考究与呈现的艺术 《发现之旅(精装珍藏版)》在内容深度之外,更注重呈现的品质。本书选用了上乘的纸张,精美的排版,力求为读者提供极致的阅读体验。每一页都经过精心设计,古老的地图、珍贵的文物图片、以及精美的插画,都将忠实而生动地还原历史现场,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亲身感受发现的激动人心。 给读者的承诺:一次启迪心灵的旅程 阅读《发现之旅(精装珍藏版)》,您将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对人类智慧的敬畏,对历史进程的理解,以及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它将激发您的好奇心,拓宽您的视野,启发您独立思考,并最终帮助您更深刻地理解人类文明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这本书是一次对人类探索精神的赞颂,一次对智慧火花的致敬。它将带领您踏上一段永不落幕的发现之旅,让您在浩瀚的历史星空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颗璀璨的星辰。让我们一起,在《发现之旅》中,开启这场关于人类智慧与文明演进的深刻探索。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简直是艺术品,每一处细节都透着匠心。硬壳的质感温润而厚重,拿在手里就有一种庄重感,仿佛捧着一部流传已久的手稿。封面那种低调奢华的烫金工艺,在不同的光线下会折射出微妙的光泽,每次翻阅都像在进行一场私密的仪式。我尤其喜欢它内页的用纸,那种微微泛黄、带着细微纹理的纸张,不仅护眼,更增添了一种穿越时空的古朴韵味。书脊的装订处理得非常牢固,即便是经常翻阅,也丝毫不用担心松散的问题。那种可以完全平摊开来的设计,对于深度阅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无论你在哪个章节,都能毫无阻碍地沉浸其中。这种精装珍藏版的定位,显然不是为了赶时髦,而是真正面向那些懂得欣赏书籍本身作为载体之美的读者。它不仅仅是知识的容器,更是一件可以陈列、可以传承的实体艺术品,放在书架上本身就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彰显着主人对阅读的尊重与热爱。

评分

与其他同类题材作品相比,这本书最让人称道的一点,在于其对人性的刻画达到了近乎冷酷的真实感。作者没有陷入“好人绝对光明,坏人绝对黑暗”的二元对立陷阱中。书中的每一个主要角色,都像一个活生生的人,充满了矛盾、软弱与难以启齿的欲望。你会发现,即便是那些看似最正直的人,内心深处也隐藏着幽暗的角落;而那些身处泥淖的角色,偶尔也会闪烁出人性中最微弱却也最坚韧的光芒。这种立体化的、不加美化的描绘,让情感投射变得复杂而深刻。阅读过程中,我多次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理解某些角色的错误选择,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认同他们的逻辑,这暴露了作者对人性复杂性的洞察力。这种不回避黑暗,却又能在黑暗中寻找微光的叙事策略,使得故事的感染力极强,读完许久,那些人物的影子仍旧徘徊在脑海中,难以散去。

评分

初读此书,我最大的感受是作者叙事的节奏感把握得炉火纯青,简直像一位技艺精湛的指挥家在掌控着交响乐团的每一个音符。故事的开篇并不急于抛出重磅炸弹,而是采用了一种极为克制、循序渐进的方式,像是在引导你慢慢走进一个迷雾缭绕的森林。前三分之一的铺陈,大量的环境描写和人物内心独白穿插进行,初看或许会觉得略显缓慢,但正是这种慢,为后续情节的爆发蓄积了惊人的能量。一旦进入核心冲突点,文字的密度和张力陡然增强,句子开始变得短促有力,仿佛心跳加速一般。作者对场景转换的处理也极为高明,总能在最关键的时刻,用一个意象或一个不经意的对话,完成时空和情绪的跳跃,让人应接不暇却又逻辑清晰。这种叙事上的张弛有度,使得阅读体验跌宕起伏,绝非一览无余的平铺直叙,而是充满了动态的张力,让人忍不住一页接一页地向下探索,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微妙的暗示。

评分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简直像是一坛陈年的老酒,初尝是清冽的,回味却是醇厚的,带着泥土与时光混合的复杂香气。作者在遣词造句上展现出惊人的精准度,他似乎总能找到那个最能击中人心的词汇,寥寥数语便能勾勒出极为复杂的意境。我特别留意到他如何运用古典的韵味去描摹现代的情感,这种跨越时代的融合,非但没有产生违和感,反而让主题获得了更深远的意蕴。有些句子,我甚至会停下来,反复默读好几遍,不是因为不理解,而是因为那种韵律感和力量感让人心折。尤其是在描述人物面临道德困境时的内心挣扎,文字不再是单纯的描述,而是变成了情感的载体,带着一种近乎诗歌的凝练。这种对语言的极致打磨,使得这本书超越了一般小说的范畴,更接近于文学珍品,值得反复品读,每一次都能从中汲取到不同的语言滋养。

评分

从主题深度来看,此书远超出了我原先的预期,它披着一个引人入胜的皮囊,内核却探讨着关于存在与虚无的宏大哲学命题。它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像一面多棱镜,将“真实”和“表象”之间的界限不断模糊化,迫使读者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去审视那些平日里被我们视为理所当然的既定认知。我读到后面,甚至开始反思自己对“记忆”和“自我”的定义。作者似乎非常擅长使用象征和隐喻,许多看似不起眼的道具或场景,在后续的章节中都会被赋予新的、更深层的意义,形成一个复杂的文本网络。这种结构需要读者保持高度的专注力,并且愿意进行二次甚至三次的阅读来解构其中的层次。它挑战的不是读者的理解能力,而是其思想的深度和广度,让阅读成为一场主动的、探索性的智力冒险。

评分

书很好,曾买过一个简本,孩子很喜欢,又买了一本。

评分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

书刚收到还没检查,应该不错!

评分

京东商城网购晒单发货速度很快

评分

很不错哦哦哦哦耶耶耶

评分

价格不错,送货速度快,挺好!

评分

买了精装版,赠送了十章可以装裱的精美画,拿到手里,简直是爱不释手啊。本书收录了大量的自然素描画作,其中不少是第一次面试。这些画作出自17世纪以降许多自然史学者兼艺术家之手。本书以过去三百年间的最有趣也是最重要的自然科学探索之旅为题,聚焦在几次航程中搜集到的艺术与图像材料。最重要的是,本书囊括了许多未曾曝光的博物馆收藏,绝对值得读者悉心鉴赏。

评分

好书,很经典,厚厚的一大本,慢慢研究吧。

评分

不错,很喜欢。给朋友买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