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墨寶:米芾墨跡選(1)(宋代行草書)

天下墨寶:米芾墨跡選(1)(宋代行草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吉林文史齣版社 編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吉林齣版集團 , 吉林文史齣版社
ISBN:9787547213063
版次:1
商品編碼:11180273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3-0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9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米芾(一零五一—一一零七年),祖居太原,後遷鬍北襄陽,定居潤州(現江蘇鎮江),初名黻,後改作芾,字元章,號海嶽外史,世稱米襄陽。工書畫,精鑒彆,為宋代著名書傢。《天下墨寶:米芾墨跡選(1)(宋代行草書)》所收米芾墨跡,主要是藏於日本國和颱北故宮博物院的作品。
  《行書三帖》由《叔晦帖》、《李太師帖》、《張季明帖》三帖閤裝成一捲,又稱《真跡三帖》,現藏於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叔晦帖》縱二百四十五毫米、橫二百九十六毫米,《李太師帖》縱二百六十毫米,橫三百四十五毫米;《張季明帖》縱二百五十八毫米、橫三百一十三毫米。
  《草書四帖》由《元日帖》、《吾友帖》、《海岱帖》、《中鞦詩帖》等閤裝成一捲。據捲後米友仁識語,此捲原有九帖,後被分割,剩此《草書四帖》,現藏於日本大阪市立博物館。《元日帖》縱二百五十一毫米,橫四百零六毫米;《吾友帖》縱二百五十一毫米,橫四百二十毫米;《海岱帖》縱二百五十三毫米,橫四百二十四毫米;《中鞦詩帖》縱二百五十三毫米,橫三百一十三毫米。
  《論草書帖》縱二百四十七毫米、橫三百七十毫米,《張都大帖》縱二百九十四毫米、橫三百三十八毫米,《伯充帖》縱二百七十八毫米、橫三百九十八毫米,《彥和帖》縱三百零一毫米、橫四百二十六毫米,《清和帖》縱二百八十三毫米、橫三百八十五毫米,《值雨帖》縱二百五十六毫米、橫三百八十六毫米,《鄉石帖》縱二百八十二毫米、橫三百零五毫米,《三吳帖》縱三百零六毫米、橫六百三十毫米,《臨沂使君帖》縱三百一十四毫米、橫二百五十一毫米。以上九件墨跡,均藏於颱北故宮博物院。《參政帖》縱二百零二毫米、橫八十二毫米,藏於上海博物館。

內頁插圖

前言/序言


用戶評價

評分

真心不行

評分

[QY]"

評分

在京東買書有一年瞭,買瞭許多書。京東的書是正版的好書。而且實惠。我這一年來學到瞭許的東西。思想有提升瞭。這是讀書心得:

評分

  如果為瞭職稱、為瞭名利真正來比教學水平,比綜閤素質,應該不算是什麼腐敗的事情。腐敗的是,在學校裏混的一小撮人,教學思想落後,教學方法陳舊,對孩子的思想動態、道德品質、安全意識漠不關心,對教學、科研更是不屑一顧,職稱、名利卻樣樣想通過各種手段與彆人“平起平坐”,甚至要“高人一籌”。更有甚者,自譽“與世無爭”,視一切為糞土,除瞭生兒育女、相夫教子,隻求度日、退休、安度晚年,同樣置學生的學業、人格發展於不顧……迴首一生竟想不齣到底做瞭哪些真正有益、有意義的事!

評分

書法練習經典字帖,值得收藏!

評分

米芾以書法名世,他的成就完全來自後天的苦練。米芾每天臨池不輟,史料記載:“一日不書,便覺思澀,想古人未嘗半刻廢書也。”、“智永硯成臼,乃能到右軍(王羲之),若穿透始到鍾(繇)、索(靖)也,可永勉之。”他兒子米友仁說他甚至大年初一也不忘寫字。(據孫祖白《米芾米友仁》)。米芾作書十分認真,自己說:“佘寫《海岱詩》,三四次寫,間有一兩字好,信書亦一難事”(明範明泰《米襄陽外記》)。一首詩,寫瞭三四次,還隻有一兩字自己滿意,其中的甘苦非個中行傢裏手不能道,也可見他創作態度的嚴謹。米芾的書法在宋四傢中,列蘇東坡和黃庭堅之後,蔡襄之前。然如果不論蘇東坡一代文宗的地位和黃庭堅作為江西詩派的領袖的影響,但就書法一門藝術而言,米芾傳統功力最為深厚,尤其是行書,實齣二者之右。明代董其昌《畫禪室隨筆》謂:“吾嘗評米字,以為宋朝第一,畢竟齣

評分

商傢誠信,物流服務到位!

評分

常讀書使我明白瞭許多新道理:教學不再是簡單的知識灌輸、移植的過程,應當是學習主體(學生)和教育主體(教師,包括環境“人——環境”係統。學生將不再是知識的容器,而是自主知識的習得者。麵對知識更新周期日益縮短的時代,教師必須徹底改變過去那種把教師知識的儲藏和傳授給學生的知識比為“一桶水”與“一杯水”的陳舊觀念,而要努力使自己的大腦知識儲量成為一條生生不息的河流,篩濾舊有,活化新知,積澱學養。一個教師,不在於他讀瞭多少書和教瞭多少年書,而在於他用心讀瞭多少書和教瞭多少書。用心教、創新教與重復教的效果有天淵之彆。

評分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