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所藏兩部《東陵路程》與清代帝後謁陵,《長春大學學報》2012年,已有用稿通知。
評分日本所藏兩部《東陵路程》與清代帝後謁陵,《長春大學學報》2012年,已有用稿通知。
評分明代雁北地區城堡的職能與選址特徵,《中國曆史地理論叢》2011年第4期。
評分好。。。。。。。。
評分其中,《江防海防圖》為明代中後期彩繪,長捲,用錦緞裝裱,這幅輿圖的繪製範圍從江西省瑞昌縣開始,嚮東至上海吳淞口,再轉而嚮南,至浙閩交界處而止,繪製年代早於鄭若曾的《萬裏海防圖說》,是瞭解與研究明代中後期江防、海防的重要文獻。《莊浪總鎮地裏圖說》為明代末期(1605-1644年)彩繪,絹底冊裝,共13幅圖,采用一圖一說的方式,描繪明代末期莊浪鎮的山川、城堡、邊牆、墩颱,以及交通道路等地物,具有相當的史料價值。《整飭大同左衛兵備道造完所屬各城堡圖說》為清代初期(1644-1648年)彩繪,綾紙本,挖鑲蝴蝶經摺裝,共32幅圖,圖後有文字說明。這部圖冊描繪瞭山西西北部的城堡、長城和山川、道路,其繪製的主旨是在於嚮上級匯報對山西長城沿綫地帶城堡的裁撤工作。明代為防禦濛古的侵襲,在北部地區布置重兵,修築長城和眾多軍堡,用以屯兵,而清朝在入關之前,就已把漠南濛古納入自己統治範圍,所以纔會對軍堡進行大規模裁撤。饒有興味的是,明朝城堡名稱中的“虜”、“鬍”在此圖中已改為“魯”和“虎”(如殺虎堡),時代的巨變,躍然紙上。
評分不賴,可以買
評分 評分本書不但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文物價值,有利於古地圖珍品孤本的保存和流傳,而且是極具收藏價值的傳世之作。此外,因為中國古地圖往往吸收山水畫的風格,采用平立麵結閤的形象畫法和精美的絹本彩繪,所以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本書充分考慮瞭中國古地圖的這一特點,在裝幀設計上匠心獨運,充分體現瞭中國古地圖形式之美和藝術價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