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雲人生紀實(平裝上下冊)他如何於無聲處搭建和推動的經濟戰略,一步步地使中國經濟平地起驚雷

陳雲人生紀實(平裝上下冊)他如何於無聲處搭建和推動的經濟戰略,一步步地使中國經濟平地起驚雷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陳雲
  • 經濟戰略
  • 中國經濟
  • 曆史人物
  • 傳記
  • 政治經濟學
  • 改革開放
  • 計劃經濟
  • 人物傳記
  • 紀實文學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博雅世圖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鳳凰齣版傳媒集團
ISBN:9787550605510
商品編碼:11226725898
齣版時間:2011-09-01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國有難事念陳雲
他,是中國兩代領導集團核心成員,他的經濟思想影響瞭黨經濟戰綫上的幾代人,他默默無聞建立的一世功勛將造福幾世人。
他如何從練塘鎮下塘街的一個貧苦農傢走齣來而參加革命成為新中國兩代領導核心?
他在開國之初如何披荊斬棘於一片廢墟中果敢決策使經濟從復蘇走嚮繁榮?
他如何於無聲處搭建和推動的經濟戰略,一步步地使中國經濟平地起驚雷?
在中國政壇上他如何起起落落卻不倒並影響領導層運用將其經濟纔能付諸實施?
他不揚名不靠權,憑什麼位列近代中國六大領袖之列並被後人頌揚銘記?

內容簡介

《陳雲人生紀實(套裝上下冊)》內容是從眾多有關陳雲的圖書及相關報刊雜誌上選錄的,主要收錄的是陳雲同誌的秘書、戰友、同事及親屬的迴憶文章及專著,還有一些是專傢學者的研究成果。《陳雲人生紀實(套裝上下冊)》在編輯體例上主要以曆史時期劃分,將陳雲的革命生涯劃分為八個時期,每個時期又分為曆程、交往和珍聞三個部分,試圖立體式地展現陳雲不平凡的一生。
作為中國共産黨di一代和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的成員,陳雲的一生是極其不平凡的:從少年失父母、練塘求學,到赴商務印書館謀生;從投身工人運動、農民運動、參加特科秘密工作,到長徵中擔負特殊使命,迎接西路軍;從齣掌中央組織部、領導西北財經工作,到轉戰東北、接管瀋陽;從建國初統一財政經濟、恢復經濟建設,到“大躍進”後降低鋼鐵指標、調整國民經濟;從“wen革”中受到錯誤批判、到江西“蹲點”,到參與撥亂反正、全麵開創改革開放的新局麵……陳雲以其非凡的經曆、務實的精神以及在經濟工作中的特殊纔乾,在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曆史進程中寫下瞭濃重的一筆。
為瞭進一步宣傳陳雲同誌的光輝業績和不朽風範,作者編輯齣版瞭《陳雲人生紀實(套裝上下冊)》。

作者簡介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是黨中央直屬事業單位,是編輯黨和國傢重要文獻、研究黨和國傢主要領導人思想和生平的部門。1980年5月由中共中央主席毛澤東著作編輯齣版委員會辦公室改名而成。主要職能是:編輯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硃德、任弼時、鄧小平、陳雲等老一輩革命傢及現任中央主要領導人的著作,編輯黨和國傢及軍隊重要的當代文獻和曆史文獻;撰寫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硃德、任弼時、鄧小平、陳雲等老一輩革命傢和其他中央主要領導人的年譜、傳記及傳記性作品,研究他們的著作、生平和思想;研究和宣傳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收集國內外有關的研究動態,與國內外學術界進行必要的交流;審核或協助審核、審查準備公開發錶或齣版的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硃德、任弼時、鄧小平、陳雲和現任中央常委未發錶過的曆史文稿、有關音像製品,有關黨和國傢主要領導人工作和生活情況的重要圖書、文章及音像製品等,以及重大革命曆史題材的電影和電視作品;負責聯係中央指定由中央文獻研究室聯係的其他老一輩革命傢和曆任中央主要領導人著作的編輯和年譜、傳記的撰寫工作;承擔黨中央交辦的其他任務和中共中央文獻編輯委員會的具體事務。

目錄

di一編早年歲月
(1905-1927)曆程
少年時代3
在商務印書館的日子19
投身工人運動30
交往
師生情誼--與他的三位老師47
當學徒的介紹人--與張子宏50
入黨介紹人--與董亦湘54
珍聞
少年陳雲56
奮發有為的青年60
“隻要立誌革命,不怕沒飯吃”63
小“聽客”64

第二編 紅軍時期
(1927-1937)曆程
有勇有謀的農運領袖71
在上海從事秘密工作95
在中央蘇區125
長徵中的特殊使命146
交往
“一個深晚”--與魯迅164
在朝夕相處的日子裏--與段子俊169
“這頓飯非吃不可”--與謝良177
“應當肯定席懋昭同誌為革命烈士”--與席懋昭180
珍聞
調查細緻奬懲分明185
“這份東西是我的筆跡”191
珍貴的曆史文獻197
參加中共駐共産國際代錶團的工作203
《隨軍西行見聞錄》207
組建“新兵營”212
號召“嚮文化進軍”216
創建我軍di一支航空隊220

第三編 延安年代
(1937-1945)曆程
齣任中央組織部部長227
注重選拔人纔242
講授黨的建設課274
“不唯上、不唯書、隻唯實”297
領導西北財經工作301
交往
“寫得可以,就照這樣去講”--與徐明清311
“延安時期的六個印象”--與袁寶華314
喜結良緣--與於若木317
幾次難忘的教誨--與劉傢棟325
選拔乾部的四條標準和四條原則--與劉洪生343
肝膽相照以誠相待--與何穆、陳學昭350珍聞
中央組織部部長的情懷356
黨依靠的武器,wei一的就是紀律364
一貫不搞特殊376
“吃飯要照鏡子”382
熱情關心他人384
“浪費瞭可惜”388
儉樸的生活390

第四編 轉戰東北
(1945-1949)曆程
挺進東北399
齣任北滿分局書記410
建立北滿根據地423
起草《關於東北形勢和任務的決議》442
在南滿堅持鬥爭452
主持東北財政經濟工作461
在全國勞動大會上作報告480
“要把瀋陽接管好”485
西柏坡之行504
交往
“張聞天的追悼會,我一定要參加”--與張聞天、劉英
513
患難之交--與蕭勁光518
“百戰沙場碎鐵衣”--與洪學智524
要放手開展工作--與韓光529
珍聞
“四保臨江”與“三下江南”534
在南滿進行土改538
“我感謝你們這些'榔頭兵'”541
健全黨內生活的三條意見544
汽車是左側通行,還是右側通行?546
“馬火車”548
瀋陽工人代錶大會551

第五編 建國初期
(1949-1956)曆程
di一任中財委主任557
統一全國財政經濟583
製定抗美援朝開始後的財經方針596
主持編製和實施“一五”計劃602
與高崗分裂黨的陰謀的鬥爭609
作齣糧食統購統銷的決策612
主持對資本主義工商業改造的工作616
在黨的八大上622
交往
中財委的兩位領導人--與薄一波633
半個世紀的真誠友誼--與章乃器645
“馬寅初的問題,應該平反”--與馬寅初657
珍聞
“我也是上海的工會乾部嘛”666
要吸收資本傢參加工作672
解決上海工人失業問題674
不要隻想到做官,忘記瞭革命680
革命的目的,就是為瞭子孫萬代683
三次視察鞍鋼685
關注新中國的汽車工業690
有計劃地治水696
善於抓大事706
不收禮,不吃請708
50年代三次到青浦搞調查711
八大期間與外國代錶團的談話714

第六編 十年探索
(1956-1966)曆程
“三個主體,三個補充”725
在“大躍進”運動的狂飆中733
降低鋼鐵生産指標764
一切為瞭度過睏難時期792
第四次迴鄉825
謀劃調整良策838
嚮毛澤東提齣分田到戶864
交往
“陳雲看問題很尖銳”--與毛澤東875
“陳雲真會過日子”--與周恩來891
“你是賣布的齣身啊”--與瀋鴻896
“希望你們定期來看看我”--與吳宗锡903
“我們閤個影”--與趙開生910珍聞
“我看陳雲同誌行”913
要把群眾的衣食住行作為戰略問題來考慮914
“這個先生不可少”918
“為中國工人階級爭光”920
“雖是親朋故舊,也要一視同仁”923
視察武鋼926
“不能把科學當成迷信去破”937
視察撫順943
要自力更生發展化肥工業947
兩次調查會952
“公私並舉、私養為主”958
“對領導和群眾都一視同仁”961
超人的毅力964

第七編 “wen革”經曆
(1966-1976)曆程
“wen革”初期的遭遇969
在江西“蹲點”的日子974
考察南昌縣農村995
鋼城之行1001
萍鄉、安源之行1008
關於對外貿易的幾點思考1015
交往
將軍管理經濟--與李先念1026
父親的兩封信--與陳偉華1029
諄諄教誨,永生難忘--與曾文威1038
我認識瞭陳雲--與鬍少春1046
“我們是老相識瞭”--與李赤1052
兩隻摺疊凳子--與陳天賦1057
“慈父”般的教誨--與傅可新1060
珍聞
“黑幫這個詞可不能隨便用啊”1064
“錢由我齣,就這樣定瞭”1066
年夜飯1068
一頂軍帽1071
深入基層,求實創新1072
工人的貼心人1078
難忘的一課1080
陳方的婚禮1083
給女兒發工資1085
“做事不能脫離群眾”1086

第八編 改革開放
(1976-1995)曆程
十一屆三中全會前後1091
再次齣掌經濟工作1121
探索計劃與市場的關係1140
曆史決議要寫“黨的60年”1147
藉外債一定要“用得好”1163
倡導從嚴治黨1174
“必須成韆上萬地提拔中青年乾部”1187
兩個文明要一起抓1196
在老一代交接班中發揮重要作用1204
交往
手術前wei一的牽掛--與潘漢年1212
“你是全國有名的教授瞭”--與侯寶林1222
“你是小彩舞”--與駱玉笙1224
“'三將軍'怎麼沒有來”--與汪雄飛1226
“以後可要常來看我呀”--與趙天元1228
“你是我們的老朋友瞭”--與阿爾希波夫1234
珍聞
打算盤1236
“外國資本傢也是資本傢”1237
關於整理古籍的指示1240
與烈士子女一起過春節1245
“齣人、齣書、走正路”1250
長大後做一個閤格的接班人1271
關注水資源和工業汙染問題1274
怎樣做到實事求是1277
心中有群眾1280
雲棲竹徑杭州情1282
“剪刀博物館”1286
“睡覺di一,吃飯第二”1288
在上海華東醫院的日子裏1294
z後歲月1297
遺産1307
編後記1312
說明1314

精彩書摘

為促進全黨在毛澤東思想基礎上的統一而奮鬥
七大的路綫是團結勝利的路綫,這是全黨經過抗日戰爭時期的成功實踐,進一步認清把馬剋思主義普遍原理同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閤的重要性,而實現的全黨在馬剋思列寜主義、毛澤東思想基礎上的空前團結。劉少奇為這一團結做齣瞭重要貢獻。
早在1931年1月召開的六屆四中全會上,會議決議案中就提齣要召開黨的第七次全國代錶大會,並委托新的政治局開始準備工作。然而,由於當時的曆史條件,黨在蘇區和白區的鬥爭中陸續遭受嚴重挫摺,根本沒有條件召開七大。
1937年抗戰爆發後,中共在當年召開的十二月政治局會議上,又提齣召開黨的七大的任務,並成立瞭由毛澤東為主席、王明為書記、張聞天等為委員,共25人組成的籌備委員會,劉少奇也是其中之一。以後六中全會又正式作齣《關於召開第七次全國代錶大會的決議》,對七大的中心任務、代錶産生和議事日程等問題作瞭具體規定。籌備召開七大成為黨的重要任務之一。
但是,在籌備召開七大的工作中,z重要的是要使全黨的思想實現統一。沒有黨的思想統一,七大就不可能順利地召開。也就是要使全黨對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國進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一些基本問題,在思想認識上要達到統一,其實質就是要把馬剋思主義中國化。
然而,在準備召開七大,總結黨的曆史經驗教訓中,黨內的思想認識並不一緻,教條主義傾嚮在一些高級乾部中仍有一定市場。1940年3月,王明在延安再版他的《為中共更加布爾什維剋化而鬥爭》一書,仍然堅持他過去的教條主義傾嚮的錯誤。1941年,王明在進中央醫院前的書記處會議上,還堅持說中央路綫是錯誤的,《新民主主義論》要修改。他還曾嚮張聞天、劉少奇宣傳,中央路綫是錯誤的,要他們主持公道。
在這種情況下,毛澤東決定推遲召開七大,而在全黨自上而下地開展整風學習運動,從思想上真正解決把馬剋思主義普遍原理同中國具體實踐相結閤的問題。同時,中共中央電令在華中的劉少奇返迴延安,參加七大。
劉少奇迴到延安,對促進全黨在毛澤東思想基礎上的統一,發揮瞭重要作用。
1943年3月,在中央機構調整中,劉少奇進入中共中央領導核心。在年初的這段期間,他係統地總結自己在華北、華中工作的經驗,寫成《六年敵後工作經驗的報告》(以後這個報告收入《劉少奇選集》時,題為《六年華北華中工作經驗的報告》),並分兩次在政治局會議上,對這部分工作作瞭匯報。在匯報中,他運用馬剋思主義普遍原理,從理論和實踐的結閤上,深刻闡明抗戰爆發後中國共産黨的總任務、總路綫和總政策。劉少奇從中總結齣這樣一個道理,他說: 
華北、華中以及皖南實踐的經驗,這樣明確地證明瞭一個真理: 抗戰以來,應該說是遵義會議以來,黨中央的路綫和方針是完全正確的。誰違背瞭它,誰就不能勝利。
通過這次總結,劉少奇對必須把馬剋思主義普遍原理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閤這一原則,理解得更深刻瞭。
7月,在紀念中國共産黨成立22周年時,劉少奇寫齣瞭《清算黨內的孟什維主義思想》一文,在7月6日的《解放日報》全文刊登。
在這篇文章中,劉少奇從總結國際共産主義運動和中國共産黨22年曆史經驗的高度,批判瞭那些“總是拿書本子做根據”,把馬剋思主義變成公式的教條主義者。他強調,在整風的基礎上徹底清算黨內的孟什維主義殘餘,是今天黨的建設上的中心任務。他說: 
22年來我們黨的鬥爭經驗是極豐富的,是多方麵的。現在我不能一一加以說明。但是在各種經驗中z重要的一個經驗是什麼呢?我認為,在各種經驗中z重要的一個經驗,就是關於什麼是真正的馬剋思主義者——什麼是真正的布爾什維剋這個問題。大傢知道,隻有馬剋思主義纔能救中國。在中國也有許多人以馬剋思主義者自命。然而何者是真正的馬剋思主義與真正的馬剋思主義者?何者又是假的馬剋思主義與假的馬剋思主義者?這個問題是在中國革命群眾中,並在中國共産黨內多年沒有完全解決的一個問題,馬剋思主義與馬剋思主義者是有真假之分的。這種真假之分,並不以各人的主觀自命為標準,而是有其客觀標準的。如果我們的黨員不瞭解這種區彆真假馬剋思主義者的客觀標準,而不自覺地盲從在一些假馬剋思主義者之後去進行革命,那是再危險也沒有瞭的事。這種經驗應該是我們黨的各種痛苦經驗中z痛苦的一個經驗。
劉少奇肯定地指齣: 
在我們黨的曆史上,是存在著這樣兩條路綫和兩種傳統的: 一個是布爾什維剋的路綫和傳統,另一個是孟什維剋的路綫和傳統。前一個是以毛澤東為代錶,後一個是以黨內各派機會主義者為代錶。這兩條路綫、兩個傳統,是經過瞭長期的激烈的鬥爭,內容是極端豐富的。在這種鬥爭中,黨內的錯誤路綫,孟什維剋的路綫,雖然也曾經在幾個短的時期內占瞭上風,得到過暫時的勝利,但大多數的情形總還是把錯誤路綫剋服下去。我們的黨雖然常常剋服工作中的錯誤路綫,但是對思想上的孟什維主義的體係,總是沒有徹底加以剋服,沒有徹底加以清算,沒有給它以緻命的粉碎性的打擊。因此,這種思想,這種傳統,總還是在黨內殘存著,到瞭某個時期某種條件之下,它又發展猖獗起來,危害我們的黨。
現在應該是時候瞭,應該從思想上、政治上、工作上徹底清算黨內的孟什維主義的殘餘,應該很好總結黨的曆史經驗,特彆是兩條路綫鬥爭的經驗,並用這些經驗來教育我們的乾部和黨員。隻有這樣,纔能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纔能維護我們黨的隊伍的統一和紀律,纔能保證我們黨經常的正確的領導,纔能在今後領導中國革命到達勝利。
劉少奇這樣深刻地總結黨的曆史經驗,把是否運用馬剋思主義普遍原理同中國具體實踐相結閤這一原則,提到真假馬剋思主義的高度,這對黨內確實有一種警示作用。他還號召:“一切乾部,一切黨員,應該用心研究與學習毛澤東關於中國革命的及其他方麵的學說,應該用毛澤東的思想來武裝自己,並以毛澤東的思想體係去清算黨內的孟什維主義思想。”“隻要我們把這項工作做好瞭,我們就在思想上組織上準備瞭自己,我們就能以完全鞏固、完全準備好瞭的姿態,迎接偉大光明的時期的到來。”
劉少奇的這篇文章鮮明有力,對清算黨內第三次“左”傾機會主義路綫,用毛澤東思想統一全黨起瞭重要作用。
這時,各地選齣的七大代錶,陸續匯集到延安,進行兩條路綫的學習,為七大的召開做思想準備。
1943年8月30日,毛澤東在政治局會議上提齣抗戰時期黨的路綫問題。他指齣: 國民黨的政策是兩麵政策,抗日與反共。我們對國民黨的鬥爭是以鬥爭求團結,中央的路綫是正確的,王明隻要團結不要鬥爭是錯誤的。因此,毛澤東提議繼續舉行政治局會議,展開對抗戰時期黨的路綫問題的討論。會議並決定由劉少奇嚮乾部會議作報告(分四單位),“報告主要內容集中於抗戰時期的投降主義,即主要反對新獨秀主義,聯係大革命時期的陳獨秀主義”。
按照政治局會議的決定,劉少奇進行瞭認真準備。他迴顧中共曆史上走過的曆程,重新閱讀王明《為黨的更加布爾什維剋化而鬥爭》的小冊子。在這本小冊子的書頁上,他寫下瞭自己的讀後感:“王明等人與李立三的爭論,在路綫上說來,是沒有嚴格的原則區彆的。王明在許多地方的談話,比李立三還更‘左’些。”“王明等人在四中全會前所進行的反對立三路綫的鬥爭,完全是布爾什維剋黨的紀律所不能容許的小組織的派彆鬥爭,它起瞭極大瓦解黨、破壞黨的作用。”“從此開始瞭黨的危機以至使黨使革命受到空前的損失。”
同時,劉少奇參加瞭政治局在9月7日至10月6日召開的第二個“九月會議”。毛澤東在這次會上,用猛烈的火力批判瞭王明抗戰以來的右傾錯誤;許多犯過錯誤的乾部,也作瞭深刻的檢查。會議空氣有些緊張。
10月6日,劉少奇在會上發言,講瞭黨內鬥爭的傳統問題。他說: 
在黨內乾部中間自由討論黨的路綫,是一種很重要的事,是一種黨內鬥爭。過去黨內鬥爭傳統有許多不好的,如八七會議反陳獨秀鬧成宗派鬥爭,不讓陳獨秀參加,隻許反陳的人說話,不許陳獨秀方麵的人發言;六大以後的順直省委變成清談俱樂部,不做任何工作;四中全會上王明領導的黨內鬥爭搞瞭許多非法活動,學瞭莫斯科米夫與支部局鬥爭的z壞的東西;四中全會後中央蘇區反羅明路綫的鬥爭也是不好的。隻有遵義會議的鬥爭與延安反張國燾的鬥爭是很好的,缺點是未從思想上解決問題。這一次應該有意識地造成健全的布爾什維剋傳統,除瞭思想上解決問題外,還要在組織上打散宗派。這要注意有正確的方法,纔能達到目的。
首先要有自由批評空氣,特彆是中央負責同誌應有這種精神準備,隨時接受乾部和群眾的監督與批評;其次批評隻準明槍,不許暗箭,彼此挑撥也是不對的;第三,發言一律稱同誌,不稱首長,以利爭論的展開。
劉少奇的這番話,有利於緩和當時緊張的空氣和黨內思想鬥爭的正確展開。
10月24日,劉少奇按照政治局的有關安排,在西北局高乾會上,做瞭《關於黨的曆史問題》的講演,係統迴顧抗戰以來的黨內路綫問題。
劉少奇首先從洛川會議開始講起,指齣,中央在以下三個問題上發生過爭論: 
di一是對於抗戰形勢的估計問題,大多數認為是持久戰,抗戰要經過退卻、相持和反攻階段;另外有人認為抗戰可以速勝,不經過退卻、相持階段。
第二是統一戰綫問題,一部分認為國共閤作是事實,但國民黨對我們不懷好意,要提高警惕性,擴大自己力量,保持獨立性;少數人對國民黨進步有過分估計,忽視保持獨立性和建立根據地。
第三是關於戰略問題,也就是八路軍到華北如何打仗。毛澤東提齣獨立自主的山地遊擊戰,建立根據地,發展黨與群眾;另一些人主張應以運動戰為主,集中打仗。
劉少奇指齣,王明在1937年12月迴國後,助長發展瞭這種意見,使毛澤東提齣的正確主張受到孤立。六中全會基本從政治路綫上解決瞭問題,但思想問題沒有解決,而路綫問題、組織問題都沒有公開提。前年九月政治局會議提齣瞭黨的路綫問題,但未做結論,以後經過整風、審查乾部,現在要在思想上解決問題。
劉少奇從自己在華中工作的實踐經驗齣發,認為王明的“中心錯誤是沒有利用當時z好的時機,在長江流域搞遊擊戰爭”。他說:“長江局的路綫不論什麼都是所謂統一戰綫的,軍隊、政權、民運、黨報等都是所謂統一戰綫的,不是黨的。這是和蔣介石共産,王明嚮蔣介石說: ‘我的是你的,你的也給我一點。’但蔣介石是‘我的是我的,你的也是我的’。結果就是‘賠瞭夫人又摺兵’。”“這條路綫如果在全中國貫徹實行起來,那在全國各地都要發生‘皖南事變’,我們要亡黨亡國亡頭。”
“黨內還有另一部分人,是經驗宗派贊助他們。”“也隻有在教條宗派與經驗宗派結閤起來後,纔能把毛主席孤立起來。”“這兩個宗派結閤起來對黨危害是非常大的,但主要危險是教條宗派,所以我們主要的是要打擊教條宗派,但經驗宗派也要打散,目的是在於破壞教條宗派及經驗宗派,建立馬列主義的統一的黨。”
劉少奇強調說:“在政治上反對投降路綫,在組織上要打散這兩個宗派;在思想上要反對教條主義與經驗主義,毛主席的正確路綫與方針,我們應當扶起來貫徹全黨。”
他z後總結說:“從這樣一個四中全會五中全會選舉的創造與執行錯誤路綫的中央,把路綫弄清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之,直到今天纔提齣這個問題,這個問題隻是在今天纔能提齣,纔可以解決。”
劉少奇的這一講話,對幫助廣大乾部正確理解毛澤東在抗戰時期的正確路綫,起瞭一定的重要作用。當然,由於當時曆史條件的局限和劉少奇自己講話的習慣,其中難免有一些過激的用語。但這在當時都是真誠地從黨的事業齣發來考慮問題的。
經過半年時斷時續的整風學習和曆史經驗的總結,中央領導層和七大代錶,對第三次“左”傾路綫錯誤的認識基本統一。1943年12月1日,王明寫信給中共中央,承認“1941年9月底10月初時,同毛主席講的關於國共關係和中央抗戰路綫問題的那些意見都是錯誤的”。他嚮中央聲明“我完全放棄我自己的那些意見”,“一切問題以黨的領袖毛主席和中央大多數同誌的意見為決定”。
黨的高級領導層和七大代錶,對六屆四中全會後的路綫問題達成共識,就為七大的召開提供瞭有利的思想政治基礎。
六屆七中全會的召開
為瞭給七大的召開做好各項準備工作,1944年5月10日,中央書記處召開會議,決定: 在七大召開前先召開六屆七中全會,在5月20日左右召開首次會議,通過關於大會的準備問題。
5月21日,中共曆史上持續時間z長的一次中央會議——六屆七中全會,在延安楊傢嶺開幕瞭。齣席會議的有中央委員毛澤東、硃德、劉少奇等17人,各地黨政軍負責人彭真、賀龍、陳毅等12人,計29人參加。
按照毛澤東的提議,這次全會有“兩個任務,即準備七大與在七中全會期間處理日常工作”,“全會期間書記處及政治局停止行使職權”。
在di一天的會上,會議推舉毛澤東、劉少奇、任弼時、硃德、周恩來,組成瞭七中全會主席團,毛澤東為中央委員會主席及七中全會主席團主席。以後在將近一年的時間內,中央委員會的工作就由這五人主席團主持。在此之後由七大選齣的中央書記處成員,就由這五人組成,這實際上形成瞭中共di一代領導集體的雛形。
主席團推舉劉少奇為當天的會場主席。毛澤東在會上代錶政治局嚮全會作工作報告,講瞭抗戰準備時期和抗戰時期的主要問題。劉少奇主持通過瞭對黨內曆史問題的六點決議,對前一時期整風學習中討論的問題作瞭總結。
這天的會上,還討論通過瞭七大的議程,四個主要報告的負責人和各報告(政治報告除外)準備委員會的名單。會議決定毛澤東作政治報告,報告不設委員會,由主席團及全會討論。劉少奇作組織及黨章修改報告,由劉少奇、周恩來、彭真、高崗、譚政、王若飛等六人組成組織問題起草組,由劉少奇負責召集。硃德作軍事報告。周恩來作統一戰綫報告及公開演講。任弼時作黨的曆史問題報告,由任弼時、劉少奇、康生、周恩來、博古、張聞天、彭真、高崗等人,組成決議起草委員會,由任弼時負責召集。
會議批準瞭中央政治局過去關於召集七大及七大的準備工作。會議一直開到晚上8點纔休會。
這次全會原計劃開兩個月。但急劇變化的國內形勢使許多問題急需處理,結果會議一直持續瞭11個月。
在此期間,劉少奇除瞭參加主席團會議,同毛澤東、周恩來等共同商量加強城市工作,提齣成立“聯閤政府”口號,派遣王震部南下,處理當時急劇變化的國內形勢外,主要的工作集中在準備七大組織問題的報告。
9月下旬,六屆七中全會主席團會議,曾經確定爭取在12月間召開七大。以後由於美國特使赫爾利來延安,周恩來隨之去重慶談判組織聯閤政府等問題,七大再次延期。
1945年3月初,國民黨明確拒絕組織聯閤政府,國共為此進行的談判陷入僵局後,六屆七中全會重新迴到準備召開七大的主題。同時,大大加快瞭對七大文件的起草工作。
還在1944年10月上旬,為瞭工作方便,劉少奇從楊傢嶺遷到棗園,住在毛澤東所住窯洞下麵不遠的一排三間的窯洞中。在這裏,他一直住到1947年春離開延安時。師哲在他的迴憶錄中曾說道:“1943—1945年,他(劉少奇)曾集中精力為召開黨的‘七大’做瞭大量的準備工作。”
為瞭製定一個完備的黨章,正確規定處理黨內關係的基本原則,劉少奇進一步研究瞭黨的民主集中製學說。他讓鬍耀邦統計:“我們黨裏有多少人受過處罰,由於受處罰搞好的人多不多?有幾個?”10月下旬,他還在有關乾部會議上作瞭《關於建黨中的幾個問題的報告》。
1945年2月18日,劉少奇親自為中央組織部起草緻各中央分局的電報,指示:“七大即將舉行,各地黨員總數(部隊黨、地方黨及淪陷區黨),望於3月5日以前電告。如無確實統計,即由各局各區黨委作謹慎的估計電告,請注意時間性。軍隊和民兵數目,請一並查告。”
3月上旬,七大黨章草稿脫稿。7日,劉少奇主持召開黨章座談會,廣泛吸取各方麵的意見。之後,又進行瞭一定的修改。
3月31日,六屆七中全會召開全體會議。會議首先討論通過瞭毛澤東準備在七大所作的政治報告。接著討論劉少奇負責起草的黨章草案。劉少奇在會上對製訂新黨章的原則作瞭說明。他說: 
“黨章照顧瞭現在和將來,一方肯定瞭嚴肅性,一方允許瞭靈活性。”“總綱是黨的基本綱領,作為黨章的前提與組成部分,可以更加促進黨內的一緻。以毛澤東思想貫串黨章,這是一個前所未有的曆史特點;保證黨與廣大群眾聯係的群眾路綫;加強和擴大黨內民主,也就是黨內的群眾路綫,領導骨乾與廣大群眾相結閤。黨員有在一定的會議上可以批評黨的任何工作人員的權利,這一條我動搖瞭幾迴,“任何”兩字寫瞭又圈掉,圈瞭又寫上。六中全會時我寫的黨規黨法是強調紀律的。當時新黨員居絕大多數,現在這些黨員都有五六年以上的黨齡瞭,故我雖動搖瞭幾次,但仍傾嚮於給黨員這個權利,這樣雖會齣一些亂子,但否則亂子會更多。”
會議對這一條文進行瞭熱烈爭論。許多人對這個問題抱有懷疑,擔心會産生流弊。周恩來發言說:“這是整黨經驗的總結,我過去就是吃瞭沒有下級批評的虧。”
z後,劉少奇總括大傢意見:“這一條還是保留。”會議一緻通過瞭劉少奇準備提交七大討論的黨章草案。
4月20日,六屆七中全會召開z後一次會議。通過瞭硃德所作的軍事報告、七大議事日程、主席團名單、代錶審查與會場規則。特彆是通過瞭中國共産黨24年曆史經驗的結晶——《關於若乾曆史問題的決議》。
本來通過黨的曆史決議,是七大的重要議事日程。為瞭使七大開成一個團結的大會,集中解決當前全國的政治問題,毛澤東在上年9月22日的主席團會議上,提齣:“曆史問題不在七大討論,七中全會討論寫一決議,再由大會通過,七大則隻搞政策、綱領,七大變成團結的會,一緻對外。”
1945年3月31日,六屆七中全會主席團會議通過毛澤東的這一提議。原則通過瞭由毛澤東和曆史決議起草委員會“三番四復”修改過的曆史決議草案,並決定將其提交七大後的新中央采納修改。這一決議的通過,標誌著全黨的思想達到瞭空前的一緻。
這個決議,對黨的曆史上的若乾重大問題作瞭評述。其中,對劉少奇在白區的多年工作給予瞭高度評價,糾正瞭1931年“左”傾臨時中央對劉少奇的錯誤批判,認為他是十年內戰時期“正確路綫在白區工作中的代錶”。決議鄭重指齣: 
這個時期的城市群眾工作,則應如正確路綫在白區工作中的代錶劉少奇所主張的,采取以防禦為主,盡量利用閤法的機會去工作,以便使黨的組織深入群眾,長期隱蔽,積蓄力量,並隨時輸送自己的力量到鄉村去發展鄉村武裝鬥爭力量,藉此以配閤鄉村鬥爭,推進革命形勢。
劉少奇同誌在白區工作中的策略思想,同樣是一個模範。劉少奇正確地估計到1927年革命失敗後白區特彆是城市敵我力量的懸殊,所以主張有係統地組織退卻和防禦,“在形勢與條件不利於我們的時候,暫時避免和敵人決鬥”,以“準備將來革命的進攻和決鬥”;主張有計劃地把1924年至1927年革命時期的黨的公開組織嚴格地轉變為秘密組織,而在群眾工作中則“盡可能利用公開閤法手段”,以便黨的秘密組織能夠在這種群眾工作中長期地隱蔽力量,深入群眾,“聚積與加強群眾的力量,提高群眾的覺悟。”對於群眾鬥爭的領導,劉少奇認為應當“根據當時當地的環境和條件,根據群眾覺悟的程度,提齣群眾可能接受的部分的口號、要求和鬥爭的方式,去發動群眾的鬥爭,並根據鬥爭過程中各種條件的變化,把群眾的鬥爭逐漸提高到更高的階段,或者‘適可而止’地暫時結束戰鬥,以準備下一次更高階段和更大範圍的戰鬥”。在利用敵人內部矛盾和爭取暫時的同盟者的問題上,他認為應該“推動這些矛盾的爆發,與敵人營壘中可能和我們閤作的成分,或者與今天還不是我們主要的敵人,建立暫時的聯盟,去反對主要的敵人”;應該“嚮那些願意同我們閤作的同盟者作必要的讓步,吸引他們同我們聯閤,參加共同的行動。再去影響他們,爭取他們下層的群眾”。一二·九運動的成功,證明瞭白區工作中這些策略原則的正確性。
應該說,這是對劉少奇近二十年為黨奮鬥的高度肯定和贊揚,這也是黨選定劉少奇在七大會議上作《修改黨章的報告》的根本原因。
至此為止,召開七大的各項準備工作已基本就緒。 
…… 

用戶評價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