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炉夜话(精装典藏本)

围炉夜话(精装典藏本)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清] 王永彬 著
图书标签:
  • 清代文学
  • 传统文化
  • 笔记小说
  • 围炉夜话
  • 鲁迅推荐
  • 精装
  • 典藏
  • 文学经典
  • 闲情雅趣
  • 文化遗产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画报出版社
ISBN:9787514607956
版次:1
商品编码:11256765
包装:精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3-07-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60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200余则人生哲理和行为标准,处世哲学的集大成者,传世数百年,历久弥新!
  与《菜根谭》、《小窗幽记》并称为中国人修身养性的三大奇书!
  正心、修身、齐家、入世!
  立业、立德、立功、立言!
  汲取历代思想和语言精华熔铸于一体,犹如冬之炉火,给人温暖,给人慰藉!

内容简介

  《围炉夜话(精装典藏本)》是明清时期著名的文学品评著作,全书分为221则,以“安身立业”为主旨,分别从道德、修身、读书、教子、忠孝、勤俭等十个方面,揭示了人生的深刻含义,其独到见解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与《菜根谭》、《小窗幽记》并称为中国人修身养性的三大奇书。这《围炉夜话(精装典藏本)》是清朝王永彬“于咸丰甲寅二月,于桥西馆一经堂”完成,作者虚拟了一个冬日拥着火炉,与至交好友畅谈文艺的情境,使《围炉夜话(精装典藏本)》语言亲切、自然、易读,全书分为221则,以“安身立业”为总话题,分别从道德、修身、读书、安贫乐道、教子、忠孝、勤俭等十个方面,揭示了“立德、立功、立言”皆以“立业”为本的深刻含义,与《菜根谭》、《小窗幽记》并称处世三大奇书。

作者简介

  王永彬,字宜山,人称宜山先生,王氏后人称其宜山公,一生经历了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五个王朝。生于乾隆壬子年正月二十三亥时,卒于同治己巳年正月二十五巳时,享年78岁。他不喜科举,很晚才恩获贡生科名,后候选教谕,因深受儒家思想熏陶,在教学中,先令学生修身,次教其治学,不以科举应试为唯一目的。并能身先士卒,修养己身而后教。

目录

001.教子弟于幼时 检身心于平日
002.交友要学其所长 读书应身体力行
003.俭以济贫 勤能补拙
004.听平常之话 做本分之人
005.处世为人作想 读书切己用功
006.以信立身 以恕接物
007.慎言可免灾 散财能积福
008.教儿宜严 待人宜敬
009.勤修恒业 审定章程
010.名利勿贪 学在德行
011.君子力挽江河 节士光争日月
012.心正神明 人无永逸
013.世无难事 天道循环
014.有才必韬藏 为学无间断
015.积善余庆 积财遗祸
016.德以化人 财勿累已
017.学贵有疑 人贵有德
018.恶乡愿 弃鄙夫
019.精明败家 朴实振家
020.明辨是非 不忘廉耻
021.辨别愚假 识破忠恶
022.权势之戒 奸邪之忌
023.富贵无以动 忠孝记心间
024.物命可惜 人心可回
025.处世辨是非 平正贵精详
026.无科名之心 有济世之才
027.静而止闹 淡而消窘
028.行善救人 脱身俗情
029.待人宜和 言勿尖刻
030.胸怀大志 脚踏实地
031.贫贱不能移 富贵要济世
032.以物喻理 求名副实
033.以身作则 心平气和
034.守身勿羞父母 创立别害子孙
035.无势利气 去粗浮心
036.不妄自尊大 要奋发图强
037.东山可再起 江心补漏迟
038.生有涯 学无涯
039.问心无愧 量力而行
040.气性易和平 言语勿矫饰
041.守拙可取 交友宜慎
042.放眼读书 立跟做人
043.持身贵严 处世贵谦
044.善用其财 无愧其禄
045.交益友 立品行
046.君子如神 小人如鬼
047.严于律己 宽以待人
048.守口如瓶 持身若璧
049.不较横逆 安守贫穷
050.山岳皆文 松柏皆师
051.行善自乐 奸谋自坏
052.以人为镜 防微杜渐
053.谨守规模 但足衣食
054.要耐得烦 要吃得亏
055.读书自乐 不邀善名
056.知己之错 取人之长
057.敬人如敬己 靠己胜靠他
058.长者待人之道 君子修己之功
059.奢吝俱败家 愚明皆覆事
060.安守本业 不合浊流
061.衣食知足 学无止境
062.贫富不改志 义利自选择
063.富贵宜廉 衣禄需俭
064.作善降祥 不善降殃
065.和平处事 正直居心
066.君子救世 圣贤忧民
067.偷安败家 争赀必伤
068.忠厚足以兴业 勤俭足以兴家
069.莲朝开而暮合 草冬枯而春荣
070.戒伐戒矜 自求仁义
071.贫寒更须读书 富贵不忘稼穑
072.俭可养廉 静能生悟
073.助人在心 虑事在精
074.怀振奋心 说切直话
075.有德若虚 奢淫败俗
076.凝浩然正气 法古今完人
077.饱暖去志 饥寒强筋
078.愁怀潇洒 暗见光明
079.势利者虚假 浮躁者无成
080.心怀坦荡 平淡养气
081.求其理 守其常
082.和善为祥瑞 骄恶必凶败
083.人生无安闲 日用须简省
084.秤心斗胆 铁面无私
085.责己不责人 信己亦信人
086.通达事理 无做作气
087.正直之心 留名后世
088.后天须努力 小节要谨慎
089.忠厚传世久 平淡趣味长
090.交正直友 学德高人
091.解邻纷争 解说因果
092.发达须努力 褔寿靠积德
093.百善孝为先 万恶淫为首
094.自奉减几分 处世退一步
095.安分守贫 凡事忍让
096.谋自立 早成器
097.川学海而至海 莠似苗而非苗
098.守身谨严 养心淡泊
099.传在有德 信在有行
100.称誉易无怨难 田产不如恒业
101.多记先圣言 闲看他人行
102.身为重臣而精勤 面临大敌犹弈棋
103.有济人之心 无争强之意
104.能读书便是享福 能教子才算创家
105.教子勿溺爱 子堕莫弃绝
106.专心可立功 偏见易败事
107.不忘艰难之境 不存侥幸之心
108.心静则明 品超斯远
109.贫乃顺境 俭即丰年
110.讲求正直 莫入浮华
111.异端为背乎经常 邪说乃涉于虚诞
112.亡羊可以补牢 羡鱼不如结网
113.道本足于身 境难足于心
114.下苦功读书 有益于社会
115.知错即改为君子 肆行无忌是小人
116.淡中交久 静里寿长
117.深思熟虑 委曲求全
118.聪明不外露 耕读可兼营
119.知恩知福 学不知足
120.勿与人争 惟求己知
121.既循规蹈矩 也灵活变化
122.文章似山水 富贵乃烟云
123.察伦常于细微 化乡风以德义
124.骗人如骗己 人苦我也苦
125.忍让非懦弱 自大终糊涂
126.功德文章传后世,史官记载忠与奸
127.闭目养心 闭口防祸
128.富贵难教子 贫穷要读书
129.苟且不能振 庸俗不能医
130.志大成大功 瞒错成大祸
131.退一步易处世 功将成莫松劲
132.无学为贫 无德为孤
133.知过能改 抑恶扬善
134.诗书立业 孝悌做人
135.得意勿忘形 苦心终有报
136.自知之明 不卑不亢
137.有为之士不轻为 好事之人非晓事
138.勿因噎废食 勿讳疾忌医
139.宾入幕中皆同僚 客登座上无佞人
140.种田要尽力 读书要专心
141.要造就人才 勿暴殄天物
142.和气以迎人 守志待时机
143.耐性坐板凳 光阴莫错过
144.不失良心 要行正路
145.务本业常乐 为百姓常忧
146.人欲死天亦难救 人求福唯有自己
147.身不正无好子弟 依势者有真对头
148.静敬为学 教除骄惰
149.知己乃知音 读书为有用
150.直道教人 诚心待人
151.粗粝能甘 纷华不染
152.执拗不可谋事 流通始可言文
153.凡事不必件件能 惟与古人心心印
154.无愧于心 收效桑榆
155.创业维艰 毋负先人
156.生时有济于乡里 死后有可传之事
157.齐家先修身 读书在明理
158.积善有余庆 多藏必厚亡
159.修身求备 读书求深
160.有守与有猷有为并重 立言与立功立德并传
161.求教受劝 向善进德
162.有真涵养 写大文章
163.为善在让 立身在做
164.是非自明 得失自知
165.儒家仁厚 今人虚浮
166.不忍起祸 不可不谨
167.体察他情 有益他人
168.莫等闲 白了少年头
169.五伦为教然后有大经 四子成书然后有正学
170.意趣清高 志量远大
171.难做势家女公婆 难为富家儿师友
172.钱是福祸根 药为生杀门
173.身体力行 集思广益
174.工课无荒成其业 官箴有玷未其荣
175.儒者多文为富 君子疾名不称
176.博学笃志 切问近思
177.肯规我过者益友也 必徇己私小人是也
178.待子孙不可宽 行嫁礼不必厚
179.事观已然知未然 人尽当然听自然
180.观规模大小 知事业高卑
181.尚义之君子 趋利之小人
182.小心谨慎必能善后 高自位置难保其终
183.莫借耕读求富贵 勿用衣食逞豪奢
184.一官到手怎施行 万贯缠身怎布置
185.惟教以文 但学其艺
186.君子怀刑 君子务本
187.士既知学 人不患贫
188.用功于内 饰美于外
189.有心者必贵诸人谋 讲学者必求其实用
190.资性不足限人 境遇不足困人
191.敦厚之人始可托大事 谨慎之人方能成大功
192.其祸已成 其罪难宥
193.处世忠厚 传家勤俭
194.穷尽事物之理 反观自己本心
195.凶恶非美名 浮躁非佳士
196.处事宜宽平 持身贵严厉
197.天地且厚人 人不当自薄
198.知万物有道 悟求己之理
199.遗德莫遗田 贫穷者勤奋
200.揆诸理而信言 问诸心始行事
201.兄弟相师友 闺门若朝廷
202.友以成德 学以愈愚
203.白得人财 赔偿还要加倍
204.浪子回头金不换 贵人失足损于德
205.饮食有节 男女有别
206.耐贫贱易 耐富贵难
207.澹如秋水贫中味 和若春风静后功
208.兵应者胜 而贪者败
209.险奇一时 常者永世
210.忧先于事故能无忧 事至而忧无救于事
211.人贵自立
212.静者心不妄动 敬者心常惺惺
213.作内不作外 用静不用作
214.盈虚消长之机 自然之理也
215.利己便害己 下人能上人
216.虞舜为大孝 周公为美才
217.不能缩头休缩头 得放手时须放手
218.居易俟命 木讷近仁
219.见小利 不能立大功
220.正己为率人之本 守成念创业之艰
221.人生不过百 懿行千古流

精彩书摘

  001.教子弟于幼时检身心于平日
  教子弟①于幼时,便当有正大光明气象②;检③身心④于平日,不可无忧勤惕厉⑤功夫。
  【注释】
  ①子弟:对晚辈的统称。
  ②气象:气概,指人的言行态度。
  ③检:检讨,反省。
  ④身心:身指言行,心指思想。
  ⑤惕厉:心存戒备。惕,警惕,警戒。厉,磨砺,磨炼。
  【译文】
  对晚辈的教导在他们幼年时就应该开始,培养他们正直宽广、光明磊落的气度。在日常生活中,要经常反省自己的言行,不能没有忧患意识和自我磨炼的修养功夫。
  【评点】
  对孩子的教育,最好从幼年的时候就开始抓起,从小就教育他们树立良好的生活和思维习惯,培养他们正直无私和光明磊落的心胸,只有这样,他们才能茁壮成长,不会偏离健康的成长轨道。人的习惯和性格在小的时候比较容易塑造,到了成年已经定型就很难改变,所以对孩子幼年的教育不能掉以轻心。
  除了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和培养外,还应该注意自身的修养,要时刻反省自己,想想自己平时的行为是否正确合理,是否会影响到孩子,又有哪些是偏离正常轨道的,以后应该怎样改正。千万不要因为一件事小就忽视它,要时刻心存忧勤戒惧之心,经常反省约束自己的行为。只有严格要求自己,才能培养良好的修养,也对后代有好的影响。
  002.交友要学其所长读书应身体力行
  与朋友交游①,须将他好处②留心学来,方能受益;对圣贤言语,必要我平时照样行去,才算读书。
  【注释】
  ①交游:和朋友间的往来交际。
  ②好处:优点、长处。
  【译文】
  和朋友们的交流来往,一定要注意观察他们的优点和长处并加以学习,这样才能从中得到益处。对古代圣贤的良言警句,要在日常生活中遵照着去做,这样才算是真正读好了圣贤书。
  【评点】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朋友,怎样和朋友交往也是人生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朋友之间除了真诚相待、相互帮助外,也应该相互学习,互为老师。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也都有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在和朋友交往的时候,我们应该细心观察他的优点和长处,取其所长补己所短。朋友之间,相互学习才能共同进步。
  读书明理,对于书中内容、圣贤言语,不仅要仔细体会,还应该身体力行,将读书和实践相结合,只有这样才算是真正的读书。如果仅仅是口头读读,不往心里去,那只能是白读书,将会毫无收获。“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我们读圣贤书,并不是向人炫耀,而应该把它当做行动的指南,只有将书上的良言,付诸日常的待人处世中,才是真正的“读书”。
  003.俭以济贫勤能补拙
  贫无可奈惟①求俭,拙亦何妨②只要勤。
  【注释】
  ①惟:只有。
  ②妨:妨碍,阻碍。
  【译文】
  贫穷到了无法避免的时候,那就只有依靠节俭来渡过难关,天性愚笨的人,只要肯勤奋学习,就能弥补不足。
  【评点】
  人生的际遇各有不同,有的出身贫寒,有的出身富贵。家境贫寒的人,虽然生活艰苦,处处得节俭,但这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能让人在困境中不断磨炼自己的意志和品格,还能养成节俭的好习惯,不奢侈、不浪费。只要能勤俭持家,渐渐地就会改变境况。
  同样的道理,人的资质也是各有不同,有的聪颖,有的愚笨。智商高,当然是一种资源,高智商的人做事往往事半功倍,用较少的努力就能达到预期的目的,而愚笨的人,只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也能达到相同的效果。
  004.听平常之话做本分之人
  稳当①话,却是平常话,所以听稳当话者不多;本分②人,即是快活人,无奈做本分人者甚少。
  【注释】
  ①稳当:安稳而妥当。
  ②本分:安分守己。
  【译文】
  安稳而妥当的话语,却是很平常实用的话,不会太吸引人,所以喜欢听这种话的人不多;安分守己的人,就是最快乐自由的人,只可惜能够安于平淡做一个本分的人太少了。
  【评点】
  牢靠稳妥的话语,也许极其平常,却是许多前贤总结出来的经验,可惜有很多人认为那些话保守,弃之不用,甚至视之为笑谈,当遇到困难甚至是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时,才后悔当时没有听取稳妥的建议,这时才意识到牢靠稳妥的话并不是没道理的。其实很多有阅历有经验的人在处理事情,特别是一些棘手的难题时,往往表现得稳重得体,给人一种胸有成竹的感觉。他们就是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并且不断总结,从而丰富自己的经验,提高能力,所以即使在遭受挫折时,也不会六神无主,自己乱了阵脚。
  安分守己,不做非分之想,是人生远离烦恼的一种有效的方法。现在的社会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诱惑,人们往往会脱离实际情况,不顾自己的能力和条件,追求一些根本没办法实现的东西,而后往往因为这些理想不能实现而陷入苦恼之中。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快乐生活,但快乐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得到的。而快乐的内涵对每个人也是不同的,有的人认为只要能帮助他人,给他人带来快乐自己也就得到了快乐;有的人觉得为国家、民族多作贡献就是快乐;而有的人会不择手段,甚至以损害别人的利益来得到权力、金钱、美女,他们认为这就是他们的快乐。其实安分守己就是一种快乐,着眼于现在,不作无谓的幻想,清清白白地做人。只可惜这种人已经越来越少了。
  005.处世为人作想读书切己用功
  处世要代人作想①,读书须切己②用功。
  【注释】
  ①代人作想: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②切己:自己切实地。
  【译文】
  为人处世,要多为他人着想;读书学习要靠自己切实用功,别人是不能代替的。
  【评点】
  处理事情不应该只考虑自己,也要多站在他人的角度,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这是做人的根本。一切从自己的利益出发是自私的行为,反而得不到更多,因为没人愿意跟自私的人来往。多为他人着想也是自己人格修养的一种体现,这样会很容易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帮助,对自己的为人处世大有益处。
  读书就不同了,读书是一项苦差事,没有捷径可循,自己下工夫才是最有效的途径。读书不仅能增长学问和知识,也是考验一个人毅力和品质的尺度,只有肯下工夫,勤于钻研,才能读好书,将来成为一个有用的人,为国家和民族作贡献。
  006.以信立身以恕接物
  一“信”①字是立身②之本,所以人不可无也;一“恕”③字是接物④之要,所以终身可行也。
  【注释】
  ①信:信用、信誉。
  ②立身:树立自身。
  ③恕:推己及人的心。
  ④接物:和别人交际。
  【译文】
  一个“信”字,是一个人在世上立身的根本,所以人不能没有信用;一个“恕”字,是一个人待人接物最重要的品德,所以人的一生都应该始终奉行,推己及人。
  【评点】
  讲信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向来就把“信”列为五常之一,视为立身处世的根本。一个讲信用的人,在为人处世待人接物方面总是得心应手,别人也都愿意配合你,这样事情当然会朝着好的方面发展;而一个不守信用的人,承诺别人的事不去认真做,那别人也就不会认真对待他说过的话和做过的事,渐渐地,就会失去别人的信任,自然也得不到别人的尊重。人是社会中的一分子,不可能脱离社会,这样就更加凸显了“信”的价值,所以说“信”是每个人不容忽视的修养,应该从自身做起,做一个言而有信的人。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是古人的处世准则,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学会宽容他人,就很容易和他人相处,别人也会愿意接受你的意见和建议,从而赢得别人的尊重和赞赏。相反地,如果遇到看不惯的行为或与自己不合的意见时,不能心平气和,完全不考虑别人的感受,怒目相向甚至大声呵斥,这样很容易引起别人的反感和抵触心理,当然也很难得到别人的理解,使自己的人际关系陷入紧张的状态。所以我们应该严格要求自己,经常反思自己是否说了不妥当的话,哪怕是一点小小的过失,也应该及时改正,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
  007.慎言可免灾散财能积福
  人皆欲会说话,苏秦①乃因会说而杀身;人皆欲多积财,石崇②乃因多积财而丧命。
  【注释】
  ①苏秦:战国时纵横家,口才极佳,游说六国合纵以抗秦,使秦国有十五年不敢窥函谷关,后至齐,被齐大夫所杀。
  ②石崇:晋人,富可敌国,因生活豪奢而遭忌被杀。
  【译文】
  世人都希望自己善于言谈,但是战国时代的苏秦就是因为能言善辩,才被齐大夫派人暗杀;世人都希望能够积累巨额财富,然而晋代的石崇就是因为财富太多,遭人嫉妒被杀害丧命的。
  【评点】
  拥有一副好的口才,当然是能力的一种体现,令人羡慕。但事物往往都具有两面性,能言善辩也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把这种能力用到好的地方,会对自己的事业和立身处世带来极大的便利,甚至是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如果利用好的口才颠倒黑白,就会给别人和自己带来麻烦,轻则不利于自己的修养,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不便,影响自己的人际关系;重则毁家亡身。所以说一个人的优点,必须表现得当,要讲究处世策略。
  一个人只有通过正当的途径,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得来的财富才是令人羡慕的。自己拥有了财富,也不能随意挥霍,如果用于正途,像扶贫助弱、多做善事自然会得到社会的认同;反之,夸富炫耀就会被人鄙视。
  008.教儿宜严待人宜敬
  教小儿宜①严,严气②足以平躁气③;待小人④宜敬,敬心⑤可以化邪心⑥。
  【注释】
  ①宜:应当,应该。
  ②严气:严肃、严格的态度。
  ③躁气:轻率、草率的脾气。
  ④小人:泛指行为不正当或见识浅薄的人。
  ⑤敬心:尊重而谨慎的心。
  ⑥邪心:不正当的心思。
  【译文】
  教育小孩应该要求严格,因为严格的态度足以平息孩子心中的浮躁之气;对待心术不正的小人,应该采取尊重的态度,因为尊重的态度可以化解他们的不正之心。
  【评点】
  大多数孩子的心性都是天真率性、顽皮爱闹的。对孩子的教育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幸福,也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所以对孩子的教育应该在小时候就抓起。针对小孩子爱玩和浮躁的心理,对小孩子应该严格要求,不能骄纵溺爱,迁就忍让。因为孩子一旦养成不良习惯,对他以后的前途和发展都会产生不好的影响,甚至会堕落,走向犯罪的道路。
  人的心性不一,有的人心术不正,被称为“小人”。对待这种人,只要不是十恶不赦,无可救药,我们不应该放弃他,而应该尊重和开导他,用尊重他的心去感化他,这样时间长了,他就会明白自己不正当的行为给他人带来的危害,从而减少或者放弃自己不正当的心态。虽然转变一个人会有一定的难度,但只要我们有耐心,在适当的时候采取合适的方式,一定会有所成效的。
  009.勤修恒业审定章程
  善谋生①者,但②令长幼内外,勤修恒业③,而不必富其家;善处世者,但就④是非可否,审定章程⑤,而不必利于己。
  【注释】
  ①谋生:以工作来维持生活。
  ②但:仅。
  ③恒业:经常而持久的事业。
  ④就:取向,接近。
  ⑤章程:办理事务的规则和程序。
  【译文】
  善于谋求生计的人,只是让家中年长年少的人,不分内外,都能勤奋地做好自己本职的工作,而不是刻意地去追求家庭的富贵。擅长处理各种事务的人,只是针对事情的对和不对,可行和不可行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决定,然后制定合理的办事规则和程序,并不是一定要对自己有利益才去做。
  【评点】
  善于治家谋生的人,总能想方设法地让家里的每个人都能各司其职,勤奋工作,发挥自己的长处,和睦相处,不断地积累财富,这样的家庭即使没有多少财富也能长久地维持下去。并且他们也不以追求财富为第一要义,因为如果只是单纯地追求财富,理财不理家,忽视了家庭成员以及亲朋好友的正当需求,甚至为富不仁,就会弄得亲情淡薄,矛盾丛生。得到了财富却失去了亲情,甚至为了争夺财产反目成仇,将得不偿失。所以治家者除了用自己的才能让家庭成员各司其职,改变他们的生活条件外,还应该大公无私,多为家庭其他成员着想,让他们多配合,形成合力,这样才能使家庭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善于处理事务的人,能够根据事情的是非曲直和可行性制定规则条例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在制定规范条例的时候,讲究其可行性和公平公正,身正则令行,既约束别人也约束自己,这样才不会引起别人的不满,让别人信服和接受。而不善于处理事务的人,意识不到制定规定条例的重要性,没有章法,主次不明,或者是虽然制定了条例也只是用来约束别人,这样处理起事务来就不会顺手,也不会得到别人的配合和支持。
  010.名利勿贪学在德行
  名利之不宜得者竟得之,福终为祸;困穷之最难耐者能耐之,苦定回甘。生资①之高在忠信,非关机巧②;学业之美在德行,不仅文章。
  【注释】
  ①生资:资质,天分。
  ②机巧:机变取巧。
  【译文】
  那些本不属于自己应得的名声和利益,如果轻易地得到了,那么福分终将会变成祸害;一般人最不能忍受的贫穷和困境能够忍耐过去,那么困苦到最后一定会转化为甘甜。一个人的资质如何,主要体现在是否忠诚守信,而不是表现在是否会用心机巧耍手腕;学业深厚和修养高尚的人,不仅在于他写得好文章,而主要在于他的道德高尚,品行美好。
  【评点】
  功名利禄本来应该是一个人为社会和国家作出贡献的肯定,如果不应该得到的功名利禄最后却得到了,未必是好事,很可能最后会因此害了自己,更不用说是通过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淡泊名利珍惜自己,不做对不起他人的事,不发不义之财,这样才会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身处贫困的境地并不可怕,因为艰苦的环境往往能磨炼一个人的意志,从而激发斗志。能吃常人不能吃的苦,忍常人所不能忍,是强者的表现。这样的人到最后一定会苦尽甘来,改变自己的困境。而害怕贫困的人,遇事就退缩或者是不能坚持的人,最后大都沉沦,很难成就事业。
  人的资质虽然有高低之分,但重要的是一个人是否忠实守信。忠实守信的人也许暂时没有善于投机取巧的人得到的利益多,但坚守诚信的人慢慢地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认可,而不守诚信的人,即使能蒙蔽一时,但总有一天人们会看清他的真面目,受到道德的谴责。
  一个人学业的优劣,不只是看读书读得好坏,文章写得好坏,更重要的是要看一个人品行的好坏。如果一个人能把做好学问和做好人很好地结合起来,这才是真正的学业之美。
  ……
炉火融融,静听古今: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在寒冷的冬夜,没有什么比围坐在温暖的炉火旁,与亲朋好友或独自一人,品味一本好书更惬意的事了。当炉火的余烬跳跃着金色的光芒,映照在古朴典雅的《围炉夜话》精装典藏本封面之上,仿佛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即将拉开帷幕。这本书,并非仅仅是字纸的堆砌,它是一扇窗,让我们得以窥探古人的生活智慧,感受人情冷暖,体味世事变迁。 《围炉夜话》的精髓,在于其“话”的艺术,一种贴近生活,润物无声的智慧传递。它并非高深莫测的哲学说教,也不是玄之又玄的宗教训诫,而是将人生哲理、处世之道、家国情怀,巧妙地融入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一段段朴实的道理之中。作者以其真挚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普通人家的日常生活,家长里短,喜怒哀乐,无不体现着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翻开此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份质朴与真诚。没有华丽辞藻的堆砌,没有故作高深的理论,一切都仿佛是邻家阿婆唠叨家常,又像是街角智者娓娓道来。然而,正是这份朴实,才使得书中的道理更加容易被理解和接受,也更具生命力。书中关于“孝悌”、“仁义”、“礼信”等传统美德的阐述,不是空泛的口号,而是通过具体的案例,展现了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实践意义。例如,关于孝顺父母,书中可能描绘了子女如何体贴长辈的饮食起居,如何在父母年迈时给予精神上的慰藉,这些细节的刻画,比任何空洞的说教都更能打动人心。 《围炉夜话》的魅力,还在于它对人情世故的精妙把握。在这个复杂多变的社会中,如何为人处世,如何与人交往,是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课题。书中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着极为精辟的论述。它教导我们要“待人以诚”,要“君子之交淡如水”,要“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些看似简单的道理,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智慧。比如,书中可能会讲述一个故事,主人公因为一句无心之失得罪了他人,最终酿成了大祸;又或者,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因为坚持善良和诚信,最终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这些故事,都是一面镜子,让我们得以审视自身的行为,反思人生的选择。 除了为人处世的智慧,《围炉夜话》还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与热爱。书中对自然风光、田园生活、季节变化有着细腻的描绘。当书中描绘春日里花开烂漫,夏日里绿树成荫,秋日里硕果累累,冬日里炉火通红,我们仿佛也能感受到那份季节的韵味,体验到大自然的恩赐。这种对生活的热爱,体现在对细微之处的观察,对平凡事物的珍视。书中可能有一段描写,是关于一位农夫如何在辛苦劳作之后,品尝自家种植的瓜果,那种满足感和幸福感,简单而纯粹,却能引发我们内心深处的共鸣。 《围炉夜话》作为一本典藏本,其装帧设计也极具品味。精装的封面,或采用古色古香的纹饰,或配以淡雅的水墨画,散发出浓郁的文化气息。纸张的选择,也力求带给读者最舒适的阅读体验,字体清晰,排版疏朗,让每一次翻阅都成为一种享受。这不仅是一本书,更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艺术品,它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也展现着对经典的敬意。 这本书的价值,还在于它能够引发我们对自身和社会的思考。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常常被各种信息轰炸,被功利的目标所驱使,渐渐忽略了内心深处的呼唤。而《围炉夜话》则像是清泉,涤荡着我们浮躁的心灵,让我们重新审视生命的意义,找回内心的宁静。它提醒我们,生活并非只有追求外在的成功,更重要的是内心的充实与平和。 试想一下,在寂静的夜晚,伴随着炉火的噼啪声,翻开这本《围炉夜话》。或许你会读到关于家庭责任的感悟,关于朋友情谊的珍贵,关于修身养性的重要,关于回报社会的责任。每一章节,都可能触动你内心深处的情感,让你或会心一笑,或陷入沉思,或热泪盈眶。这些情感的波动,正是这本书带给我们的最大财富。 《围炉夜话》不仅仅是一本读物,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引导。它鼓励我们慢下来,去感受生活的美好,去体悟人生的真谛。它教导我们如何成为一个更好的人,如何在这个世界上活得更有意义。它的智慧,跨越了时代,穿越了地域,至今依然闪耀着璀璨的光芒。 这本书的精装典藏版本,更是体现了对经典的尊重与传承。它不仅是一件阅读工具,更是一份精神的寄托,一份家族的传承,一份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在物质日益丰富的今天,拥有这样一本充满智慧与人情味的典藏,无疑是一种精神上的富足。 总而言之,《围炉夜话》(精装典藏本)是一本值得我们细细品味的书。它以其质朴的语言,深刻的洞察,真挚的情感,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古人智慧的大门。在这个寒冷的季节,让它成为你炉火旁的伴侣,与你一同分享人生的甘苦,感悟生活的真谛。它将以其独特的方式,温暖你的心灵,启迪你的思想,丰富你的生命。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我得说,它触动了我内心深处某种柔软的情感。拿到手的时候,那精美的包装,我就知道这绝对不是一本普通意义上的“读物”。它传递出来的,是一种对传统的尊重,对岁月沉淀的珍视。我不是那种会立马迫不及待翻开阅读的人,我更喜欢细细地欣赏它的每一个细节,从那质感极佳的封面,到书页边缘那细致的裁剪,都让我感受到一种匠心独运。当我终于捧着它,找了个舒服的姿势坐下,那种踏实感,就好像握着一块温润的玉。这本书,它不像那些快餐式的网络文学,上来就讲究刺激和流量,它更像是一个老友,静静地在那里,等待着你去发现它的内涵。我能想象,在冬日的夜晚,围着炉火,手中捧着这样一本厚重的书,慢慢品读,那将是一种怎样的惬意和享受。这本书的外观,已经足够吸引人,我猜想,它的内容,也必然是同样值得细细咀嚼的。它代表着一种生活的态度,一种对过往美好事物的留恋,以及对未来精神世界的探索。

评分

这本书,拿到手的第一感觉就是“舒服”。它不是那种轻飘飘的,一看就没什么分量的读物,而是有种踏实的质感,厚厚的,沉甸甸的,让人觉得很可靠。封面设计也很有格调,那种复古的元素,恰到好处地融合在现代的印刷工艺里,一点也不显得突兀,反而增添了一种历史的厚重感。翻开书页,纸张的触感也很好,不是那种滑腻腻的,而是带着点磨砂的质感,字迹清晰,排版也舒服,一看就是经过精心设计的。我平时读书,很看重书籍的整体感觉,从封面到内文,都要能给我带来一种愉悦的阅读体验。这本《围炉夜话(精装典藏本)》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让我觉得,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种生活品味的体现。我迫不及待地想找个时间,好好沉浸在书中的世界里,相信它一定能带给我不一样的感受。

评分

这本《围炉夜话(精装典藏本)》,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厚重”。拿到手里,沉甸甸的,触感非常棒。封面设计那种复古的韵味,一下子就吸引了我,感觉就像是从旧时光里挖出来的一块宝藏。翻开书页,纸张的质感非常好,不是那种廉价的印刷纸,而是带着一种淡淡的油墨香,让人觉得很舒服。我注意到,它的装帧也非常讲究,书脊的缝线,页面的排版,都显得十分用心,看得出来是花了不少心思去制作的。我一直对这种经典的老书很感兴趣,但很多时候市面上的版本要么质量不高,要么设计平平,很难让人有收藏的欲望。而这本《围炉夜话(精装典藏本)》,它不仅在内容上可能承载着丰富的智慧,在外在的呈现上也做到了极致,这让我觉得,它是一本真正值得拥有和珍藏的书。我迫不及待地想开始阅读,感受它所带来的精神食粮,也想好好体会一下,这本书所蕴含的年代感和文化底蕴。

评分

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第一反应就是“哇,太有质感了!”。精装的包装,还有那个封面设计,简直完美契合了我对“典藏本”的期待。那种沉甸甸的分量,加上细致的印刷和纸张的触感,都让我感觉它不是一本随随便便的书,而是被用心对待过的艺术品。我平时就喜欢收藏一些有文化底蕴的书籍,而这本《围炉夜话》,光是看它的外在,就已经让我非常满意了。它散发着一种低调的奢华,一种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沉静之美。我喜欢它那种不张扬但却足够吸引人的气质,仿佛在诉说着自己的故事。我迫不及待地想把它摆在书架上,让它成为我书房里的一道亮丽风景。当然,我更期待的是它内在的精彩,我相信,如此用心的呈现,必然是对内容的一种有力支撑。这绝对是一次非常愉快的“开箱”体验,它给了我一种期待,一种想要去探索更多惊喜的冲动。

评分

终于拿到这本《围炉夜话(精装典藏本)》,拿到手就觉得沉甸甸的,这触感,这纸张的厚实,还有那封面设计,古朴又不失格调,一看就是下了功夫的。我之前就听闻过这本奇书,一直想找个好的版本好好品读一番,这次算是圆了我的心愿。打开包装,一股淡淡的书卷香扑鼻而来,这大概就是经典书籍自带的魅力吧。精装的装帧,细节的处理都相当到位,无论是书脊的压痕,还是页面的烫金,都透露着一种精致和厚重感。我迫不及待地翻开了第一页,那种墨香混合着纸张特有的气味,让人心旷神怡,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个围炉而坐,秉烛夜谈的年代。书的排版也很舒服,字体大小适中,间距也恰到好处,即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疲劳。我尤其喜欢它那种沉静的力量,拿到手中,就忍不住想找个安静的角落,泡上一杯热茶,然后沉浸在这文字的世界里。我想,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种仪式,一种对知识的敬畏,对经典的传承。作为一名普通的读者,我深知一本好书的价值,而这本《围炉夜话(精装典藏本)》无疑是我近期收到最满意的一份“礼物”了,它带来的不只是阅读的乐趣,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富足。

评分

看介绍感觉不错,买来留着以后看

评分

我随手这么一打就是个标准的十五字。好评!

评分

买了很多书,不一一评价了,都不错

评分

实惠好用实惠好用实惠好用,重要的事情我们说三遍

评分

活动补充书籍,价格实惠,送货上门方便,书也都是挑选的,质量都不错!

评分

6.18满400减280 很实惠 很给力!图书质量不错!支持京东自营

评分

网上评价很高的一本书,赶上这次活动,一下买了很多书,这本买了2本,留给朋友儿子一本

评分

非常好,字很清晰,快递很快

评分

很好的一本书。袁先生的总结即复合中华传统的哲理思想也结合个人的实际经历阐述了道理的深浅。只有长辈的谆谆教诲,哪怕是别人家的,也显得弥足珍贵。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