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G/T 169-2016建筑隔墙用轻质条板通用技术要求

JG/T 169-2016建筑隔墙用轻质条板通用技术要求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中国标准化委员会 著
图书标签:
  • 建筑材料
  • 轻质条板
  • 隔墙
  • 技术标准
  • JG/T 169-2016
  • 建筑工程
  • 通用技术要求
  • 建筑构造
  • 墙体材料
  • 轻质建材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广通建筑科技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ISBN:1692016
商品编码:11258252234
包装:01
开本:04
出版时间:2017-01-01

具体描述




JG/T 169-2016建筑隔墙用轻质条板通用技术要求** GT
定价 24.00
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版次 B1
出版时间 2017年01月
开本 16
作者 中国标准化委员会
装帧 平装
页数
字数
ISBN编码 1692016



建筑隔墙用轻质条板通用技术要求  
出版社:中国质检出版社  
大16开 页数:24 字数:38  
纸 质 版:24元
标准号: JG/T 169-2016   中文标准名称: 建筑隔墙用轻质条板通用技术要求
ICS: 91.060.10   英文标准名称:  
中标分类:     发布日期: 2016-09-06
采标情况:     实施日期: 2017-03-01
 
内容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建筑隔墙用轻质条板(以下简称轻质条板)的术语和定义、分类与标记、一般要求、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非承重隔墙轻质条板的生产与检验。 



建筑隔墙用轻质条板通用技术要求(JG/T 169-2016)内容概述 前言 JG/T 169-2016《建筑隔墙用轻质条板通用技术要求》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发布的国家行业标准,旨在规范我国建筑隔墙用轻质条板的设计、生产、检验、施工及验收等环节,提升建筑工程质量,促进轻质隔墙材料行业健康发展。本标准继承和发展了原标准,充分考虑了近年来建筑行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以及市场反馈的实际需求,在保持原有框架的基础上,对多项技术指标和要求进行了修订和完善。 第一章 总则 本章规定了本标准的适用范围、基本原则以及术语和定义。 1.1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以水泥、石膏、硅酸钙、混凝土等无机胶凝材料,掺加轻质骨料(如膨胀珍珠岩、炉渣、粉煤灰、锯末、稻草等)或加气材料(如发泡剂)制成的,具有一定强度、保温、隔音等性能的板材,用于民用建筑、工业建筑等工程的非承重内隔墙的通用技术要求。不适用于有特殊防潮、防腐、防火、防爆等要求的隔墙。 1.2 基本原则: 本标准的制定遵循安全可靠、经济实用、节能环保、技术先进、统一协调的原则。 1.3 术语和定义: 对本标准中涉及到的主要术语进行明确界定,例如: 轻质条板 (Lightweight Partition Slab): 指采用一定工艺生产,密度小于等于1200 kg/m³,主要用作非承重内隔墙的板材。 复合轻质条板 (Composite Lightweight Partition Slab): 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材料复合而成的轻质条板,例如表面为硅酸钙板,芯材为轻质混凝土或轻质骨料等。 干挂式安装 (Dry Hanging Installation): 指将轻质条板通过预制件或连接件直接固定在主体结构上的安装方式,无需砂浆砌筑。 湿贴式安装 (Wet Pasting Installation): 指将轻质条板通过砂浆等粘结材料砌筑或粘贴在主体结构上的安装方式。 抗裂砂浆 (Crack-resistant Mortar): 指用于轻质条板接缝处,具有一定抗裂性能的砂浆。 面层材料 (Surface Material): 指用于轻质条板表面进行装饰或保护的材料,如涂料、壁纸、瓷砖等。 保温隔热性能 (Thermal Insulation Performance): 指材料阻止热量传递的能力,通常用导热系数或传热系数表示。 隔声性能 (Sound Insulation Performance): 指材料阻止声音传播的能力,通常用隔声量表示。 耐火性能 (Fire Resistance Performance): 指材料在火灾发生时保持结构完整性、隔热性和隔音性的能力,通常用耐火极限表示。 第二章 分类与标记 本章规定了轻质条板的分类方法以及产品标记的组成规则。 2.1 分类: 轻质条板可根据其主要的构成材料、芯材填充方式、表面处理方式等进行分类。常见的分类方式包括: 按主要构成材料分类: 如水泥基轻质条板、石膏基轻质条板、硅酸钙基轻质条板、加气混凝土条板等。 按芯材填充方式分类: 如实心轻质条板、空心轻质条板(如双层面板加芯材)、复合芯材轻质条板等。 按表面处理方式分类: 如未经表面处理的板材,以及表面已预制有抹灰层、装饰层等板材。 2.2 标记: 产品标记应清晰、准确,包含产品名称、型号、主要性能指标、生产厂家等信息,以便于识别和追溯。标记示例: `轻质条板 - JC - 1200x600x100 - (导热系数 ≤ 0.XX W/(m·K)) - XXX厂` 其中,JC代表水泥基,1200x600x100代表板材的规格尺寸(长x宽x厚),括号内为关键性能指标,XXX厂为生产厂家。 第三章 原材料要求 本章详细规定了制造轻质条板所使用的各种原材料的质量要求。 3.1 无机胶凝材料: 如水泥、石膏等,应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并提供合格证明。水泥的强度等级、细度、凝结时间等应满足生产工艺要求。石膏的成分、细度、安定性等应符合要求。 3.2 轻质骨料: 如膨胀珍珠岩、炉渣、粉煤灰、锯末、稻草等,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或有可靠的质量保证。骨料的粒度分布、堆积密度、含水率、杂质含量等直接影响板材的轻质化和保温隔热性能。例如,膨胀珍珠岩应为闭孔结构,吸水率低;粉煤灰应为II级及以上。 3.3 加气材料: 如发泡剂,应为符合环保要求,性能稳定的发泡剂,产生的泡沫细密、均匀,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3.4 增强材料: 如玻璃纤维网格布、无碱玻璃纤维纱等,应具有足够的抗拉强度和耐碱性,网格尺寸和幅宽应符合要求。 3.5 其他掺合料: 如减水剂、抗裂剂、防水剂等,应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且配比适宜,不得对板材的性能产生不利影响。 第四章 产品技术要求 本章是标准的核心内容,对轻质条板的主要性能指标和尺寸偏差做出了严格规定。 4.1 外观质量: 表面平整度: 板材表面应平整,不得有明显起伏、凹凸。 棱角: 板材的边缘应方正,不得有缺棱、掉角。 裂纹: 板材表面不得有贯穿性裂纹。 污渍: 板材表面不应有油污、泥土等影响使用的污渍。 颜色: 颜色应均匀,无明显色差。 4.2 尺寸及允许偏差: 长度、宽度、厚度: 规定了不同规格板材的长度、宽度和厚度的允许偏差范围,以保证安装的准确性和墙体的平整度。 对角线差: 保证板材的方正度。 表面平整度: 规定了单位长度或单位面积的平整度允许偏差。 垂直度: 规定了板材边缘的垂直度允许偏差。 4.3 物理性能要求: 密度: 规定了不同类型轻质条板的干密度范围,通常要求在300 kg/m³至1200 kg/m³之间,以达到轻质化的目的。 抗压强度: 规定了板材在干燥状态下,承受垂直于板面的抗压强度,这是保证墙体稳定性的重要指标。强度要求根据板材的类型和用途有所不同。 弯曲强度/抗折强度: 规定了板材抵抗弯曲破坏的能力,对于板材在搬运、储存和安装过程中的损坏具有重要意义。 吸水率: 规定了板材在规定条件下吸收水分的百分比,较低的吸水率有助于提高板材的耐久性和尺寸稳定性。 干燥收缩率: 规定了板材在干燥过程中尺寸的变化率,过大的干燥收缩可能导致墙体开裂。 热工性能: 导热系数: 规定了板材的热传导性能,要求其导热系数不大于特定值(如≤0.XX W/(m·K)),以满足建筑保温隔热的要求。 保温隔热性能(传热系数): 有时也直接规定墙体的传热系数,以综合评估墙体整体的保温效果。 声学性能: 隔声量: 规定了板材对声音的阻隔能力,通常以单层隔声量或墙体整体隔声量表示,要求不小于特定分贝值(如≥XX dB),以满足建筑室内声环境的要求。 耐火性能: 不燃性: 要求板材为不燃材料。 耐火极限: 规定了在火灾条件下,隔墙能够保持其完整性、隔热性、承载能力的时间,以满足建筑防火安全要求。通常根据墙体的厚度、构造方式等,规定为30分钟、45分钟、60分钟等不同等级。 抗冻融性能: 对于寒冷地区使用的板材,要求其在经历一定次数的冻融循环后,性能不显著下降。 抗拉强度(表面): 对于有涂饰或贴面层的板材,要求其表面与芯材的粘结强度,防止层间剥离。 第五章 试验方法 本章详细介绍了检验轻质条板各项技术要求的试验方法和程序。 5.1 试样制备: 规定了从产品中选取试样的方法,如随机抽取,并对试样进行切割、养护等预处理。 5.2 外观质量检验: 采用目测、尺量等方法进行。 5.3 尺寸及允许偏差检验: 使用游标卡尺、钢尺、水平尺等量具,按照标准规定的尺寸进行测量。 5.4 密度测定: 采用称重法或体积法测定试样的干密度。 5.5 抗压强度测定: 采用万能试验机,按照规定的加载速率,测定试样的抗压破坏荷载。 5.6 弯曲强度/抗折强度测定: 采用万能试验机,施加三点或四点弯曲荷载,测定试样的抗折破坏荷载。 5.7 吸水率测定: 将试样在水中浸泡一定时间后,测定其吸水量。 5.8 干燥收缩率测定: 将试样在规定温度和湿度的环境中干燥,测定其尺寸变化。 5.9 导热系数测定: 采用导热仪(如平板热流计法、导热仪法)测定。 5.10 隔声量测定: 在隔声室中,通过测量透射声能来计算隔声量。 5.11 耐火性能试验: 按照国家相关防火标准进行,在专门的耐火试验炉中进行。 5.12 抗冻融性能试验: 将试样浸水后进行冻融循环,然后测定其性能变化。 第六章 检验规则 本章规定了产品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的抽样方案、判定规则等。 6.1 产品分类与判定: 根据检验项目和要求,将检验结果分为合格、不合格。 6.2 出厂检验: 抽样方案: 规定了每批次产品的抽样数量,以及外观质量、尺寸允许偏差等项目的抽样检查方法。 检验项目: 主要包括外观质量、尺寸允许偏差、密度、抗压强度等关键项目。 判定规则: 规定了判定一批产品是否合格的条件。 6.3 型式检验: 抽样方案: 规定了在何种情况下进行型式检验(如新产品投产、工艺有重大变更、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等),以及型式检验的抽样数量。 检验项目: 包括所有产品技术要求中的项目,如物理性能、声学性能、耐火性能等。 判定规则: 规定了型式检验的判定方法,如所有项目均合格为合格,有一个项目不合格为不合格。 6.4 复验规则: 对不合格项目进行复验的规定。 第七章 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章对轻质条板的包装、运输和贮存提出要求,以保证产品在交付使用前的质量。 7.1 包装: 包装材料: 应选用坚固、防潮、防污染的包装材料,如木托盘、缠绕膜、打包带等。 包装方式: 应确保板材在包装过程中不受损坏,堆放整齐,方便搬运。 包装标识: 包装上应有清晰的产品名称、规格、数量、生产厂家、生产日期、注意事项等标识。 7.2 运输: 运输方式: 应选择适合的运输工具,如平板车、厢式车等。 装卸: 装卸过程应轻拿轻放,严禁野蛮装卸,防止板材磕碰、受潮。 运输过程: 运输途中应采取防雨、防晒、防滑措施,确保板材平稳。 7.3 贮存: 贮存场所: 应选择干燥、通风、远离火源的库房或场地。 堆放: 板材应平稳堆放,底部应垫高,避免直接接触地面,堆放高度不宜过高,防止变形。 防潮: 包装应保持完整,避免受潮。 保护: 避免阳光直射和雨淋。 第八章 施工与验收 本章主要涉及轻质条板的施工工艺要点以及工程验收的要求。 8.1 施工准备: 基层处理: 确保主体结构墙体、楼地面、顶棚的平整度、垂直度符合要求。 构件预制: 检查板材的规格、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工具和材料: 准备好安装所需的工具(如切割锯、抹灰工具、测量工具等)和辅助材料(如粘结剂、填缝材料、锚固件等)。 8.2 施工工艺: 安装顺序: 规定了从下往上、从一端向另一端的安装顺序。 板材的加工: 针对不同洞口、尺寸要求,对板材进行切割、开槽等加工。 连接方式: 详细介绍干挂式、湿贴式等不同连接方式的操作要点,包括榫槽连接、勾缝、砂浆填充、螺栓或钉子固定等。 接缝处理: 规定了板材接缝处的粘结、填缝、抹灰等工序,特别是抗裂砂浆的使用。 门窗洞口、管道洞口等处理: 确保洞口周边的构造牢固可靠。 墙体与主体结构的连接: 强调了墙体与楼板、梁、柱、剪力墙等主体结构之间的可靠固定。 表面装修: 介绍板材表面可以进行的抹灰、涂料、贴砖等装修方式。 8.3 质量验收: 验收依据: 以设计文件、本标准以及其他相关工程技术标准为依据。 验收程序: 包括隐蔽工程验收、分部分项工程验收、单位工程验收等。 验收标准: 对墙体的垂直度、平整度、阴阳角方正度、接缝密实度、整体强度等进行检查。 检查方法: 采用尺量、目测、敲击、拉拔等方法。 验收记录: 详细记录验收过程和结果。 第九章 质量承诺与产品保证 本章可能涉及生产企业对产品的质量承诺以及质量保证体系的要求,但具体内容会因标准版本和生产者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会强调生产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并为用户提供必要的质量证明文件和技术支持。 附录 附录中可能包含一些参考性的信息,如: 附录A 轻质条板主要性能指标参考值: 为不同类型、不同用途的轻质条板提供更具体的性能指标参考,便于设计选用。 附录B 轻质条板墙体构造示例: 提供不同构造方式的轻质条板墙体图示,包括保温、隔声、防火等方面的设计考虑。 附录C 主要参考文献: 列出本标准编制过程中参考的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文献。 总结 JG/T 169-2016《建筑隔墙用轻质条板通用技术要求》为建筑隔墙用轻质条板提供了一套系统、全面的技术规范。它从原材料的选择,到产品的技术性能,再到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运输以及施工验收,都做出了详细而明确的规定,旨在引导行业生产出质量可靠、性能优越的轻质条板产品,为现代建筑工程的安全、节能、环保和高效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该标准的实施,对于提高我国建筑隔墙工程的整体水平,促进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用户评价

评分

从成本效益的角度审视这本书,我发现它为我们提供了一套非常实用的经济性分析工具。在实际的工程项目中,成本永远是绕不开的话题。这本书虽然侧重于技术要求,但字里行间却处处体现着对成本的考量。它详细介绍了不同类型轻质条板的价格区间、施工效率以及对后续装修、维护成本的影响。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如何通过合理选择材料和优化施工方案,来降低整体建造成本的分析。例如,书中提到了某些轻质条板由于其轻质性,可以显著降低建筑自重,从而减少对基础的要求,节省了大量的土建成本。同时,一些条板的安装速度快、工艺简单,也大大缩短了施工周期,节省了人工费用。书中还对一些可能影响成本的因素,比如材料的损耗率、运输成本、以及使用寿命等,都进行了比较细致的分析。这使得我们能够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做出更经济实惠的选择,实现效益最大化。

评分

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让我对轻质条板的防火安全性能有了全新的认识。在建筑安全领域,防火是永远的重中之重。这本书在这方面的内容,可谓是“乾货满满”。它详细介绍了各种轻质条板的耐火极限、烟气生成指数、燃烧等级等关键防火性能指标,并给出了相应的测试方法和判定标准。我特别留意了书中关于如何通过合理的条板组合和节点设计,来提升整个隔墙系统的防火等级的章节。它不仅介绍了单一材料的防火性能,更重要的是,它强调了材料之间、材料与主体结构之间的连接方式对整体防火安全的影响。书中还列举了一些因防火设计不当而导致的火灾案例,通过这些反面教材,进一步强调了严格遵守技术要求的重要性。我甚至在书中看到了关于如何根据不同建筑的消防等级要求,来选择不同防火性能的条板的指导性建议,这对于我们从事消防设计的人员来说,提供了非常直接的参考。

评分

这本关于建筑隔墙用轻质条板的技术书籍,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它更是为工程质量的把控提供了一把“标尺”。作为一名质量监督员,我的工作就是确保每一个工程都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这本书对于我来说,简直就是一本“操作手册”。它详细列出了各种性能指标的检测方法和验收标准,从外观尺寸的偏差,到强度、密度、吸水率的测定,再到隔音、保温等复杂性能的评估,都给出了清晰的操作流程和判定依据。这让我能够更自信、更准确地进行现场检查,辨别材料的优劣,发现潜在的质量问题。书中关于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比如基层处理、接缝饱满度、垂直度、平整度等,都进行了重点强调,并给出了相应的检查方法。这使得我能够将质量控制贯穿于施工的每一个环节,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最后的验收阶段。我甚至在书中找到了关于不同施工技术和工艺的优劣对比,这有助于我在发现问题时,能更准确地判断是材料本身的问题,还是施工工艺的问题,从而做出更有效的处理。

评分

这本书对于那些希望在建筑节能减排方面有所作为的工程师们来说,是一份不可多得的宝藏。我一直致力于探索如何在建筑设计和施工中,最大限度地降低能耗,减少碳排放。轻质条板作为一种新型建筑材料,在保温隔热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而这本书则将这种优势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和深入的分析。它不仅介绍了各种条板的导热系数、热阻值等关键参数,还探讨了它们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实际保温效果。我特别关注书中关于如何通过优化条板的选择和施工方式,来提升建筑的整体保温性能,从而降低空调能耗的章节。书中还对一些常见的建筑节能技术进行了介绍,并将其与轻质条板的应用相结合,为我们提供了更多创新的思路。例如,书中关于如何利用轻质条板的轻质性,来减少建筑自重,从而降低基础的造价和施工难度,也为我们提供了另一层面的思考。这本书让我看到了轻质条板在绿色建筑领域的光明前景。

评分

这本书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我们在建筑设计阶段常常会遇到的困惑。作为一名建筑设计师,我一直关注如何通过材料的选择来提升建筑的整体性能和美学价值。而这本书,恰恰为我们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指导。它不仅介绍了各种轻质条板的基本特性,更重要的是,它深入探讨了这些材料在防火、隔音、保温、防潮等方面的具体表现,以及如何根据不同的建筑功能和使用场景,选择最合适的条板类型。例如,在需要高隔音效果的住宅项目,或者对防火等级要求极高的公共建筑中,应该如何权衡各种条板的优劣,书中都给出了非常清晰的建议。它还涉及到条板的连接方式、安装节点等设计细节,这对于我们优化设计方案,确保施工的可行性和最终效果的达标,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轻质条板与主体结构连接的章节,这部分内容直接关系到建筑的整体安全性,书中对此的阐述非常到位,让我们在设计时能够充分考虑结构的受力,避免出现设计上的隐患。

评分

这本书在材料的耐久性和长期性能方面,提供了非常详实的数据和分析。对于任何建筑材料而言,其长期使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是至关重要的。这本书在这方面的深入探讨,让我受益匪浅。它详细介绍了各种轻质条板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耐久性表现,比如抗老化、耐腐蚀、抗冻融等性能。我特别关注书中关于轻质条板的吸湿性以及对建筑结构长期稳定性的影响的章节。书中还对不同材料的长期使用寿命进行了预估,并提供了相关的检测方法和标准。这对于我们评估材料的长期价值,避免后期出现不必要的维修和更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甚至在书中看到了关于如何通过正确的施工和维护,来延长轻质条板使用寿命的建议,这为我们提供了更全面的考量。这本书让我认识到,选择优质的轻质条板,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当前的需求,更是对建筑未来负责的表现。

评分

对于一个刚开始接触建筑行业的新人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份非常宝贵的入门指南。它以一种非常易懂的方式,将那些原本晦涩难懂的技术术语和概念,都解释得清晰明了。我特别喜欢书中大量的图解和示意图,它们极大地帮助我理解了各种材料的结构特点、施工工艺的流程以及常见的技术问题。即使是对于一些非常专业的概念,比如“露点温度”、“热桥效应”等,书中也能通过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的例子,让我轻松理解。它循序渐进的讲解方式,让我能够逐步建立起对轻质条板的认识体系,从宏观到微观,从材料到应用,都能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书中还提供了一些常见的错误做法和规避建议,这对于防止我们走弯路,提高学习效率,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这本书的结构设计也很有条理,从基础知识到具体应用,层层递进,让我在学习过程中不会感到迷茫。

评分

收到!请看这10段读者评价,风格各异,内容详尽,希望能满足您的要求: 从材料到施工,这本书简直把建筑隔墙用轻质条板的方方面面都给“扒”了个底朝天。初次接触这个领域,我原本以为会是一本枯燥的技术手册,但读起来却发现它逻辑清晰,条理分明。首先,它对各种轻质条板的原材料性能做了极其详尽的介绍,从密度、强度,到防火、隔音、保温等关键指标,都给出了明确的测试方法和标准。这对于我这样一个需要从零开始了解材料特性的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我尤其欣赏它对不同类型条板(比如加气混凝土条板、水泥发泡条板、石膏基条板等)的横向对比分析,让我在选择最适合项目需求的材料时,能够做到心中有数,避免盲目。书中还非常细致地阐述了这些性能指标如何影响最终的建筑效果,比如,为什么某些条板的隔音性能更优越,这背后涉及哪些物理原理,都做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即使是对工程技术不太熟悉的我,也能通过书中的图示和解释,大致理解其原理。而且,它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还结合了大量的实际应用案例,让我能够看到这些理论是如何在现实的建筑工程中落地生根的。这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得这本书的实用性大大增强,也让我对轻质条板在现代建筑中的作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评分

这本书对我这样一个在施工现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兵来说,最大的价值在于它对施工工艺的精益求精的探讨。要知道,隔墙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施工细节。这本书就这一点,做到了极致。它详细讲解了条板的搬运、堆放、切割、安装,甚至包括了不同气候条件下的施工注意事项。我特别留意了关于接缝处理的部分,书中给出了多种接缝方式的优缺点分析,以及如何通过精确的勾缝和填缝来保证隔墙的整体性和稳定性。这一点在实际施工中至关重要,稍微处理不好,就可能导致后期出现开裂、漏音等问题。书中还强调了对基层墙体、顶板、楼板的预处理要求,比如湿度控制、平整度要求等,这些细节往往是决定工程成败的关键。我甚至在书中看到了针对不同品牌、不同型号条板的施工建议,这对于我们实际采购和使用时,提供了非常宝贵的参考。它还包含了大量的现场照片和施工节点图,这使得我能够非常直观地理解文字描述的每一个步骤,仿佛就站在施工现场一样。对于我们这些需要解决实际问题的技术人员来说,这样的指导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能够有效避免很多不必要的返工和损失。

评分

这本书在声学设计方面的内容,为我提供了一套解决建筑噪音问题的“秘密武器”。在现代居住环境中,人们对居住的舒适度要求越来越高,而良好的隔音性能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这本书在这方面的内容,可谓是“精雕细琢”。它详细介绍了各种轻质条板的隔声量、空气声隔声指数等关键声学参数,并深入分析了影响隔音效果的多种因素,比如材料的密度、厚度、表面光滑度,以及接缝的密封性等等。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如何通过组合不同的条板类型,或者采用特定的施工工艺,来达到更高的隔音效果的探讨。书中还提供了一些实际的声学测试数据和案例分析,这让我能够更直观地了解不同方案的优劣。它甚至还对不同类型的噪音(比如交通噪音、邻里噪音等)的产生机制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隔音解决方案。这使得我们在进行设计时,能够更有针对性地解决噪音问题,为居住者创造一个宁静舒适的生活环境。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