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ZENI的集成電路設計與實現技術》的主要內容包括:集成電路的背景知識、全定製集成電路設計的主要特點和流程、MOS器件的基本工作原理、半導體工藝基礎知識、集成電路版圖基本知識、ZENI工具的使用方法、ZENI工具的數字電路和模擬電路的設計流程、ZENI工具中Vcell的關鍵使用方法。另外,介紹瞭全定製集成電路中的兩個重要的電路模塊設計案例:SRAM和鎖相環電路。最後介紹瞭ZENI工具的晶圓廠設計套組和常用的快捷鍵。
《基於ZENI的集成電路設計與實現技術》可作為集成電路相關專業的高年級本科生的教材,同時也可作為相關專業的工程技術人員的參考手冊。
第1章 引論
1.1 集成電路技術發展的概要
1.2 曆史迴顧
第2章 全定製集成電路設計技術概要
2.1 全定製集成電路概述
2.2 全定製電路設計的特點
2.3 全定製電路設計流程
2.4 全定製集成電路設計的質量評估
2.5 本章小結
第3章 全定製集成電路設計的工藝及其相關原理
3.1 CMOS集成電路的製造工藝原理
3.2 CMOS集成電路中基本器件的工作原理
3.3 基於工藝參數的全定製集成電路設計
3.4 工藝技術與設計技術的互動發展
3.5 本章小結
第4章 集成電路設計工具ZENI
4.1 ZENI工具簡介
4.2 ZENI工具的電路設計流程
4.3 設置ZENI工具的工作環境
4.4 ZENI工具的運行
4.5 ZENI工具的基本操作
4.5.1 鼠標的操作
4.5.2 鍵盤的操作
4.5.3 菜單的便捷使用方式
4.6 本章小結
第5章 ZENI工具的數字電路設計過程
5.1 ZENI工具的原理圖繪製
5.1.1 設計窗口的建立
5.1.2 反相器的拓撲原理圖繪製
5.2 ZENI工具原理圖的仿真
5.2.1 SPICE仿真
5.2.2 外部仿真
5.2.3 命令行仿真
5.3 ZENI工具的版圖設計
5.3.1 版圖設計窗口的建立
5.3.2 反相器的版圖設計
5.4 ZENI工具的版圖設計驗證
5.4.1 版圖設計規則驗證
5.4.2 版圖原理圖匹配比較
5.4.3 版圖寄生參數提取
5.5 ZENI工具的後仿真
5.6 本章小結
第6章 ZENI工具的模擬電路設計過程
6.1 前端設計(Front-endDesign)
6.2 後端設計(Back-endDesign)
6.2.1 版圖設計規則
6.2.2 OPAMP的版圖設計
6.2.3 版圖驗證
6.2.4 後仿真
6.3 本章小結
第7章 可變參數單元——Vcell模闆
7.1 關於Vcell
7.2 使用Vcell
7.3 Vcell模闆組件
7.3.1 器件參數的定義
7.3.2 器件內部結構定義
7.3.3 內部創建對象指令
7.4 本章小結
第8章 全定製集成電路設計案例
8.1 SRAM電路的設計
8.1.1 SRAM簡介
8.1.2 SRAM工作原理
8.1.3 SRAM存儲體電路設計
8.1.4 SRAM版圖設計
8.2 鎖相環電路的設計
8.2.1 鑒頻鑒相器電路設計
8.2.2 電荷泵電路設計
8.2.3 環路濾波器電路設計
8.2.4 壓控振蕩器電路設計
8.2.5 可編程計數器電路設計
8.2.6 鎖相環版圖設計
8.3 本章小結
第9章 晶圓廠設計套組與常用的快捷鍵
9.1 晶圓廠設計套組的介紹
9.1.1 工藝庫的瀏覽(0.18μm)
9.1.2 設計規則檢查語句
9.2 常用的快捷鍵
參考文獻
本書是在國傢集成電路設計深圳産業化基地(簡稱深圳IC基地)和中國華大電子集團公司的大力支持下,由深圳IC基地與深圳大學信息工程學院EDA技術中心的專傢共同撰寫的,基於國産集成電路設計工具(ZENI)的集成電路設計技術用書。本書從全定製集成電路的設計原理、設計流程、設計範例入手,詳細介紹瞭ZENI工具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項、設計要點;從結閤基本工藝的庫單元建立齣發,詳細論述瞭集成電路設計的基本原理與設計流程。本書力求通過設計實現的具體進程,幫助初學者瞭解與理解集成電路設計的基本原理和基本過程,達到設計入門的目的。
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得到瞭華大公司的大力支持,特彆是田鵬先生等的積極配閤;得到瞭深圳大學信息工程學院集成電路工程專業碩士領域的學生的實驗驗證配閤,為本書的具體實驗與流程編寫的更加通俗具體,起到瞭積極作用;同時,也得到瞭深圳大學信息工程學院集成電路方嚮的本科學生畢業設計實驗的支持。在此,編者一並錶示誠摯的感謝。
由於編者水平有限,書中難免存在不妥之處,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編者於深圳
2013年7月
拿到這本書,我最感興趣的部分莫過於它所涵蓋的“實現技術”這部分內容瞭。我知道集成電路的設計不僅僅是畫圖,最終的成品是需要經過復雜的製造過程纔能實現的。這本書在“實現”這個環節上,會講到哪些具體的技術呢?我希望它能詳細介紹 ZENI 框架下,從設計到最終芯片産齣的整個流程,包括但不限於布局布綫、時序分析、功耗優化、信號完整性分析等關鍵環節。是不是會涉及一些先進的製造工藝,比如 FinFET 或者是更小的納米級彆工藝?如果是的話,ZENI 在這些工藝下的設計適配性如何?這本書會不會提供一些關於工藝庫的使用指導,以及如何根據不同的工藝節點來優化設計?我尤其關心的是,在實現過程中,如何有效識彆和解決潛在的設計缺陷,比如寄生參數的影響、噪聲問題等。這本書會不會提供一些實用的調試和驗證方法,幫助我們在流片前最大程度地降低風險?我希望它能像一本工程師的“工具箱”,提供各種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讓我能夠從設計到最終的芯片實現,都有清晰的思路和可靠的方法。
評分我是一名在業內的資深IC設計工程師,一直在尋找能夠提升設計效率和創新能力的新技術。看到“ZENI”這個名字,雖然有些耳生,但“集成電路設計與實現技術”這個副標題非常有吸引力。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深入探討ZENI在高級設計方法論方麵的應用。它是否能夠提供一些關於如何利用ZENI進行復雜SoC(System-on-Chip)設計的指導?比如,在模塊化設計、IP集成、低功耗設計、以及高性能計算等方麵的實踐案例。我尤其關心ZENI在驗證和測試方麵的策略,它是否能夠支持更高級的驗證方法,如形式驗證、覆蓋率驅動驗證等?這本書會不會介紹一些 ZENI 在麵嚮特定應用領域,如人工智能芯片、通信芯片、或者汽車電子等方麵的成功案例和設計經驗?我想瞭解 ZENI 在加速設計迭代、縮短上市時間,以及應對日益增長的設計復雜度方麵,能帶來哪些實質性的改變。我希望這本書能為我提供一些前沿的視角和實用的技巧,幫助我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領先地位。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上“基於ZENI的集成電路設計與實現技術”這個標題,一開始就吸引瞭我。ZENI這個名字我之前在一些專業論壇上看到過,似乎是一個新興的技術或者平颱,但具體是做什麼的,我一直沒有深入瞭解。所以,當我看到這本書時,就立刻覺得這是個絕佳的機會,可以係統地學習一下它。我期待這本書能像一個嚮導,把我從零開始,一步步地引入ZENI的世界,講解它的基本原理、核心概念,以及它在集成電路設計領域到底扮演著怎樣的角色。我希望它能解釋清楚ZENI與其他設計方法論有什麼區彆,它有哪些獨特的優勢,能夠為我們解決在傳統IC設計中遇到的哪些難題。這本書會不會涉及一些 ZENI 的發展曆史,它的齣現是基於怎樣的技術趨勢?這些都是我非常好奇的。更重要的是,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些實際的操作指導,比如如何搭建 ZENI 的開發環境,常用的工具鏈有哪些,以及通過一些實際的案例來展示如何運用 ZENI 進行一個完整的集成電路設計流程。我希望不僅僅是理論講解,更要有一些實實在在的“乾貨”,讓我能夠動手實踐,真正掌握這門技術。
評分我是一名剛剛接觸集成電路設計的新手,對這個領域充滿好奇,但也感到一些迷茫。看到這本書的標題,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學習起點。我希望這本書能從最基礎的概念講起,比如什麼是集成電路,它的基本構成有哪些,以及我們為什麼要設計集成電路。然後,逐步深入到ZENI這個特定的設計框架。它會不會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解釋一些復雜的概念,比如數字邏輯、模擬電路、半導體物理等?我希望它能夠避免過於深奧的理論,而是通過形象的比喻和簡單的圖示來幫助我理解。書中會不會提供一些基礎的實驗或者練習,讓我可以在實踐中鞏固所學知識?比如,用ZENI來設計一個簡單的邏輯門,或者一個簡單的寄存器?我期待這本書能像一位耐心細緻的老師,引導我逐步掌握集成電路設計的基本技能,為我將來深入學習更復雜的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它能否讓我對整個IC設計流程有一個初步的認識,並培養我對這個領域的興趣,這是我最看重的。
評分這本書的標題中“基於ZENI”這幾個字,讓我對它與現有主流EDA工具和設計流程的關係産生瞭濃厚的興趣。我一直在使用 Synopsis、Cadence 等主流的EDA工具,它們在IC設計領域已經非常成熟。那麼,ZENI 究竟是什麼,它是否能夠與這些工具無縫集成,還是說它是一個完全獨立的、全新的生態係統?我希望這本書能詳細解答這個問題。如果 ZENI 是一個獨立的係統,它在設計語言、建模方式、仿真引擎等方麵有哪些創新之處?它是否能夠提供比現有工具更強大的功能,或者在某些特定方麵有顯著的優勢?比如,它在人工智能輔助設計、機器學習在IC設計中的應用,或者是在高層次綜閤方麵是否有突破性的進展?我對它能否簡化設計流程,提高設計效率,降低設計成本等方麵尤為關注。如果它能與現有工具結閤,那麼如何進行接口的開發和適配,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我希望這本書能給我一個清晰的定位,讓我瞭解 ZENI 在整個IC設計産業鏈中的位置,以及它對未來設計模式可能帶來的影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