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史傢文庫(第2輯):明清啓濛學術流變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哲學史傢文庫(第2輯):明清啓濛學術流變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哲學史傢文庫(第2輯):明清啓濛學術流變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簡體網頁||繁體網頁
蕭萐父,許蘇民 著

下載链接在页面底部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4-11-23

商品介绍



齣版社: 人民齣版社
ISBN:9787010126548
版次:1
商品編碼:11367175
包裝:平裝
叢書名: 哲學史傢文庫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3-1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610
字數:620000
正文語種:中文

哲學史傢文庫(第2輯):明清啓濛學術流變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类似图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相关書籍





書籍描述

內容簡介

  《哲學史傢文庫(第2輯):明清啓濛學術流變》是一部係統研究明清學術思想的專著。全書圍繞“個性解放的新道德”、“批判君主專製的初步民主思想”、“科學的知性精神的覺醒”三大主題,把明清學術的發展分為三個階段,認為:從明代嘉靖至崇禎時期的學術思想,具有文藝復興時期“人的重新發現”與“世界的重新發現”的特徵;從南明弘光、永曆到清康熙、雍正時期,以提齣瞭批判君主專製的初步民主要求為主要特色,而從清乾隆到道光二十年,則主要錶現為學術研究中科學的知性精神的發展。三個階段時間上先後推移,邏輯上漸次遞進,構成瞭這一時期思想發展的主要脈絡。全書著眼於中國開始走齣中世紀、邁嚮近代化的文化進程,確立主潮,觀其流變,不僅是明清思想的資料匯集,更是對作者提齣的“哲學啓濛”說的微觀考史佐證。

作者簡介

  蕭蓬父(1924-2008),生於四川成都,祖籍四川井研。中國著名哲學史傢,現今武漢大學中國哲學學科(國傢重點學科)的創建者,開創瞭獨樹一幟的珞珈中國哲學學派。曆任武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哲學史學會副會長,中華孔子學會副會長,中國周易學會顧問,東方國際易學研究會顧問,中國文化書院導師,國際中國哲學會國際學術顧問團成員。著有《吹沙集》、《吹沙二集》、《吹沙三集》、《蕭氏文心》、《中國哲學史》上下捲(蕭萐父、李錦全主編)、《中國辯證法史稿》第一捲、《船山哲學引論》、《王夫之評傳》、《吹沙紀程》等書。
  
  許蘇民,1952年生於江蘇如皋,祖籍安徽歙縣。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南京大學中國思想傢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武漢大學國學院兼職教授,華東師範大學中國現代思想文化研究所兼職研究員。曾任湖北省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所長、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著有《文化哲學》、《人文精神論》等專著12部,在《中國社會科學》中文版和英文版、《哲學研究》等刊物上發錶論文100餘篇,部分文章輯為《許蘇民集》。

內頁插圖

目錄

導論
一、明清早期啓濛學術的分期
二、早期啓濛學術的三大主題
三、中國近代學者嚮早期啓濛學術的認同

上篇 抗議權威掙脫囚縛(明嘉靖-崇禎,16世紀30年代至17世紀40年代)
一、明代中晚期的時代背景與思想的內在理路
(一)明代中葉中國近代商品經濟萌芽的基本特徵
(二)明代中葉社會風氣的轉變
(三)傳統學術的蛻變與早期啓濛思潮的興起
二、自然人性論與新理欲觀
(一)“自然之性”的新理欲觀——從王艮到何心隱
(二)“氣質之性”一元論的新理欲觀——王廷相、羅欽順、吳廷翰、呂坤論人性與理欲
(三)“自然真道學”的新理欲觀——李贄論“各遂其韆萬人之欲”
三、情感本體論與新情理觀
(一)李贄的“童心說”和唯情論
(二)袁宏道的“性靈說”和“理在情內”說
(三)“至情說”、“情教說”與晚明唯情論
四、“人必有私”說與新義利觀
(一)李贄論“人必有私”與“正誼即為謀利”
(二)“義利並重”、“義利一物”及“義在利中”說——黃綰、吳廷翰、焦駭、陳第的新義利觀
(三)“工商皆本”的經濟思潮
五、“各從所好,各騁所長”的個性解放學說
(一)“狂者胸次”與豪傑精神——非名教所能羈絡的左派王學
(二)李贄論人的平等和自由
(三)崇“真”尚“奇”的晚明文論
六、“顛倒韆萬世之是非”的理性覺醒
(一)“不以孔子之是非為是非——李贄的懷疑論思想
(二)“不以先人之見錮靈府”——呂坤的“自傢天趣”與陳第的知識論
(三)考據學之濫觴
七、“開發學人心靈”的科學思想
(一)科學精神的本土之萌蘖——李時珍、硃載堉、徐宏祖、宋應星的科學思想
(二)中國的笛卡爾——徐光啓對傳統“象數之學”方法的變革
(三)“因西法以求進”——李之藻、李天經、王徵對科學方法的倡導與應用
八、以友朋代君臣、以眾論定國是的政治思想

中篇 深沉反思推陳齣新(南明弘光、永曆一清康熙、雍正
17世紀40年代至18世紀20年代)
九、明末清初的時代背景與思想的內在理路
……
下篇 執著追求潛心開拓(乾隆-道光二十年,18世紀30年代至19世紀30年代)

精彩書摘

  與羅汝芳同時,何心隱作為顔山農的另一位學生,更大大發揮瞭泰州學派的學說,提齣瞭他的“育欲說”。
  何心隱(1517-1579年,明正德十二年至萬曆七年),本姓梁,名汝元,字桂乾,號夫山,江西吉安府永豐縣人。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郡試中舉第一名。不久,接觸到王艮的學說,遂拋棄科舉道路,從顔山農學習。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在傢鄉辦“聚和堂”,企圖以宗族為單位實踐其烏托邦的理想,“數年之間,幾一方之三代矣。”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因反對官府徵收“皇木銀兩”的額外賦稅,被定絞罪,減為充軍貴州,為友人程學顔所救。次年隨程學顔人京,與耿定嚮和當時任國子監司業的張居正同會於顯靈官,何心隱嘲諷張居正:“公居太學,知太學道乎?”張居正遂警告何心隱:“爾意時時欲飛,卻飛不起也。”何心隱意識到,“張公必官首相,必首毒講學,必首毒汝元。”但他並未鋒芒斂戢,“心隱在京師,闢名門會館,招徠四方之士。方技雜流,無不從之”③;並且還巧妙地策劃瞭扳倒權相嚴嵩的活動。倒嚴以後,為避嚴嵩黨羽報復,改名換姓,逃往南方,從此蹤跡不常,所遊半天下,先後遊曆福建、江浙、巴蜀、湖廣,從事講學活動。張居正任首輔後,為瞭加強思想統治,於萬曆三年(1575年)上《請申舊章飭學政以振興人纔疏》,要求明王朝明令禁止“彆創書院”及“群聚徒黨”一類的講學活動,違反者“許各撫、按衙門訪拿解發。”1576年(萬曆四年),湖廣巡撫陳瑞派兵緝拿“盜犯”何心隱,由程學博親弟得報通知,星夜乘舟齣湖廣境。次年,張居正風聞何心隱要入京發動驅張運動,又“授指有司捕治之”,何心隱再次被通緝,逃往祁門。萬曆七年(1579年),在祁門被捕,押解到武昌後被杖殺。他是中國社會在走齣中世紀的途程中為爭取講學自由而壯烈犧牲的第一位“哲學的烈士”。
  何心隱的人性論亦是一種自然人性論。他明確指齣:“性而味,性而色,性而聲,性而安佚,性也。”②從這種自然人性論齣發,他明確反對周敦頤的“無欲”說和程硃關於“存理滅欲”的說教。他通過闡發《孟子》來駁斥周敦頤的“無欲”說,指齣,周敦頤所說的“無欲”,並非是孟子所說的“無欲”:“孟子言無欲其所不欲,亦似言無欲也。然言乎其所不欲,乃己之不欲也。惟於不欲而無欲也。”③他認為,孟子是主張“存心”的,但“心不能以無欲”,因此孟子也並不是無欲的,他不過是在不同的欲望之間作選擇而已。孟子亦隻能做到寡欲,而不可能做到完全無欲:“且欲惟寡則心存,而心不能以無欲也。欲魚欲熊掌,欲也;捨魚而取熊掌,欲之寡也。欲生欲義,欲也;捨生取義,欲之寡也。能寡之又寡以至於無,以存心乎?”④
  從自然人性論齣發,何心隱提齣瞭他的“寡欲”或“育欲”的主張。這是一種肯定滿足和調節天下人的物質欲望和物質利益的理論。“寡欲,以盡性也。盡天之性以天乎人之性,而味乃嗜乎天下之味以味,而色,而聲,而安佚,乃又偏於欲之多者之曠於戀色戀聲而苟安苟逸已乎?……凡欲所欲而若有所節,節而和也,自不戾乎欲於欲之多也。”⑤他的“育欲”論是要統治者“與百姓同欲”,而不要隻顧一己之享樂卻要老百姓“無欲”、“滅欲”。他說:“昔公劉雖欲貨,然欲與百姓同欲,以篤前烈,以育欲也。太王雖欲色,亦欲與百姓同欲,以基王績,以育欲也。
  ……

哲學史傢文庫(第2輯):明清啓濛學術流變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哲學史傢文庫(第2輯):明清啓濛學術流變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

哲學史傢文庫(第2輯):明清啓濛學術流變 pdf 下載 mobi 下載 pub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哲學史傢文庫(第2輯):明清啓濛學術流變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哲學史傢文庫(第2輯):明清啓濛學術流變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讀者評價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哲學史傢文庫(第2輯):明清啓濛學術流變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类似图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哲學史傢文庫(第2輯):明清啓濛學術流變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分享鏈接





相关書籍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4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思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