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Advanced:面向IMT-Advanced的3GPP解决方案对于3GPP LTE�睞dvanced系统Release 10及Release 11的标准化工作进行了说明,并对相关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全面阐述,包括载波聚合技术、多输入多输出(MIMO)增强技术、中继技术、协同多点(CoMP)传输技术、异构网络(HetNet)技术和自组织网络(SON)增强技术。
《LTE-Advanced:面向IMT-Advanced的3GPP解决方案》内容涵盖了ITU对于IMT�睞dvanced的标准化过程及LTE�睞dvanced的性能评估。书中采用大量的插图和仿真图,生动地对与LTE�睞dvanced相关的关键技术及其性能进行了说明,易于读者对于这些先进技术的理解。
LTE-Advanced:面向IMT-Advanced的3GPP解决方案是一本紧跟通信技术前沿研究的专著,主要适用于无线通信领域的研究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阅读,也可作为通信工程及相关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和教师的专业性新技术参考书。
译者序
原书序
第1章概述
1.1简介
1.2LTE无线技术融合
1.3LTE性能
1.4底层技术演进
1.5流量增长
1.6LTE�睞dvanced的计划表
1.7LTE�睞dvanced简介
1.8小结
第2章LTE�睞dvanced的标准化
2.1简介
2.2LTE�睞dvanced与IMT�睞dvanced
2.3LTE�睞dvanced需求
2.4LTE�睞dvanced的研究和规范化阶段
2.53GPP LTE�睞dvanced未来增强版本
2.6LTE�睞dvanced规范
2.7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LTE Release 8与Release 9概述
3.1简介
3.2物理层
3.3架构
3.4协议
3.5EPC和IMS
3.6Release 8与Release 9 UE的能力与区别
3.7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下行链路载波聚合
4.1简介
4.2载波聚合技术的基本原理
4.3载波聚合对协议的影响
4.4载波聚合对物理层的影响
4.5性能
4.6载波聚合的频带组合
4.7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上行链路载波聚合
5.1简介
5.2上行链路载波聚合原理
5.3上行链路载波聚合对协议的影响
5.4上行链路载波聚合对物理层的影响
5.5性能
5.6载波聚合的频带组合
5.7小结
参考文献
第6章下行链路MIMO
6.1简介
6.2下行链路MIMO增强概述
6.3下行链路MIMO增强对协议的影响
6.4下行链路MIMO对物理层的影响
6.5性能
6.6小结
参考文献
第7章上行链路MIMO
7.1简介
7.2上行链路MIMO增强概述
7.3上行链路MIMO对协议的影响
7.4上行链路MIMO对物理层的影响
7.5性能
7.6小结
参考文献
第8章异构网络
8.1简介
8.2基站分类
8.3流量控制和移动性管理
8.4干扰管理
8.5性能分析
8.6LIPA
8.7小结
参考文献
第9章中继
9.1简介
9.2总览
9.3物理层
9.4结构和协议
9.5无线资源管理
9.6覆盖与容量
9.7中继增强
9.8小结
参考文献
第10章SON
10.1简介
10.23GPP版本中的SON路线图
10.3自优化
10.4自愈合
10.53GPP Release 11中的SON的特征
10.6小结
参考文献
第11章性能评估
11.1简介
11.2LTE�睞dvanced目标
11.3LTE�睞dvanced性能评估
11.4网络容量和覆盖
11.5小结
参考文献
第12章Release 11及Release 12展望
12.1简介
12.2LTE�睞dvanced Release 11内容
12.3增强型LTE UE接收机
12.4机器类通信
12.5载波聚合增强
12.6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增强
12.7Release 12 LTE�睞dvanced展望
12.8小结
参考文献
第13章CoMP发送与接收
13.1简介
13.2CoMP的概念
13.3无线网络架构选项
13.4下行链路CoMP发送
13.5上行链路CoMP接收
13.6下行链路CoMP增益
13.7上行链路CoMP增益
13.8CoMP实地测试
13.9小结
参考文献
第14章HSPA演进
14.1简介
14.2多载波演进
14.3MIMO演进
14.4多流传输
14.5小数据包效率提升
14.6语音演进
14.7增强型接收机
14.8扁平架构
14.9与LTE互操作
14.10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英文缩略语对照表
这本书,从标题上看,就足以让任何对无线通信技术,尤其是对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IMT-Advanced,也就是我们常说的4G LTE的演进)感兴趣的工程师、研究人员或者学生,眼睛为之一亮。我当时购买它,主要是被“LTE-Advanced”和“IMT-Advanced解决方案”这两个词组所吸引。我一直关注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从2G到3G,再到如今的4G,每一次技术的飞跃都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LTE-Advanced作为IMT-Advanced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无疑代表了当前移动通信技术的尖端水平,它承诺着更高的速率、更低的延迟和更优化的网络性能,为诸如高清视频流、低延迟游戏、自动驾驶以及物联网等新兴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本书的作者团队,相信是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领域内的专家,他们通过深入研究和实践,将LTE-Advanced复杂的技术细节梳理清楚,并以清晰的逻辑呈现在读者面前。我非常期待能够从书中了解到LTE-Advanced的核心技术,比如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MIMO(多输入多输出)技术的进一步增强(如CoMP - 协同多点传输)、更先进的调度算法、以及在网络架构上的演进等。同时,我也希望书中能深入剖析这些技术是如何协同工作,共同推动移动通信系统向着IMT-Advanced的目标迈进的。
评分我是一名在运营商网络规划部门工作的工程师,日常工作中经常需要面对如何优化现有网络、引入新技术以及评估新业务对网络能力的影响。LTE-Advanced的研究对我而言,直接关系到我们网络未来几年的发展方向和技术选型。因此,我非常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实际的指导和参考。比如,在部署LTE-Advanced时,需要考虑哪些关键的性能指标?如何衡量载波聚合的实际效益?CoMP技术在实际场景中的部署难点和最佳实践是什么?书中是否会涉及一些仿真工具或者案例分析,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些技术的性能边界和应用场景?我对书中关于频谱效率和用户体验提升的量化分析很感兴趣,能否通过书中提供的数据和方法,来预测LTE-Advanced系统在不同部署条件下的吞吐量和覆盖范围?这本书如果能提供一些关于LTE-Advanced在现网中遇到的挑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案,对我来说将是无价之宝。
评分对于我这样一名长期从事无线通信理论研究的学者来说,一本深入剖析LTE-Advanced核心技术的书籍,是不可多得的学习资料。我一直对移动通信中的物理层和MAC层调度算法非常感兴趣,LTE-Advanced在这些方面无疑进行了大量的创新。书中对新型调度算法的描述,例如如何更有效地支持多业务、低延迟的场景,以及如何应对动态变化的网络环境,是我非常期待的内容。同时,对于LTE-Advanced中引入的更加复杂的信道编码技术,例如Turbo码的演进或者LDPC码的应用,以及调制解调方式的提升,例如256QAM等,我也希望能得到详细的理论阐述和数学推导。另外,IMT-Advanced标准中对于网络切片、边缘计算等概念的初步设想,LTE-Advanced是如何为其奠定基础的,本书是否会涉及这些前瞻性的内容,也让我充满期待,这对于我未来的研究方向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评分拿到这本书,首先扑面而来的就是一种严谨而专业的学术氛围。封面设计简洁大方,字体选择恰当,给人一种值得信赖的感觉。翻开第一页,我就被作者们对LTE-Advanced技术背景的阐述所吸引。他们不仅仅是简单罗列技术特性,而是从IMT-Advanced的愿景出发,详细解析了为何需要LTE-Advanced,以及它在实现IMT-Advanced目标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我特别关注了书中关于“多载波聚合”的章节,它被誉为LTE-Advanced提升数据速率的关键技术之一,能够有效利用碎片化的频谱资源,实现更高的数据传输效率。书中对这一技术原理的讲解,是否能深入到其底层的算法和实现细节,比如聚合不同带宽、不同频段的载波时是如何处理同步、调度和资源分配的,这对我来说非常重要。此外,书中对MIMO技术的演进,特别是针对LTE-Advanced阶段的改进,例如从传统的空间复用向协同多点传输(CoMP)的过渡,以及更高阶MIMO(如8x8 MIMO)的应用,我非常期待能够获得详细的解答,了解这些技术如何帮助提升小区边缘用户的体验,以及如何应对日益增长的网络容量需求。
评分这本书的购买初衷,是希望能够系统地梳理LTE-Advanced在IMT-Advanced标准制定中的地位和作用。我一直在思考,LTE-Advanced并非一个孤立的技术,而是整个IMT-Advanced演进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书中是否能清晰地描绘出LTE-Advanced与前代技术(如LTE Release 8-10)的联系和区别,以及它如何为未来的5G技术(IMT-2020)铺平道路?我希望书中能够深入探讨LTE-Advanced在增强移动宽带(eMBB)、海量机器类通信(mMTC)和超可靠低延迟通信(uRLLC)这三个5G主要应用场景中所展现出的能力,以及它在向5G演进过程中扮演的“增强型4G”的角色。特别是,书中是否会讨论LTE-Advanced在降低网络能耗、提升频谱利用效率以及支持大规模M2M通信方面的贡献,这些都是当前移动通信发展的重要课题。我也关注书中是否能提及LTE-Advanced在国际标准组织3GPP内部的制定过程,以及不同版本(Release 10, 11, 12, 13等)之间的演进脉络,这对于理解技术发展的逻辑非常关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