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珍藏圖鑒係列:野菜

百科珍藏圖鑒係列:野菜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大自然博物館編委會 編
圖書標籤:
  • 野菜
  • 野生植物
  • 植物圖鑒
  • 食用植物
  • 健康飲食
  • 自然科普
  • 傳統文化
  • 藥用植物
  • 田園生活
  • 植物識彆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化學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22192554
版次:1
商品編碼:11470648
包裝:平裝
叢書名: 大自然博物館·百科珍藏圖鑒係列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4-06-01
頁數:253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中國第1套大型自然珍藏圖鑒圖書——《大自然博物館·百科珍藏圖鑒係列》生動地介紹瞭我國960萬平方公裏的土地上繁衍生息的諸多生命,那些植物、動物——花草、樹木、遊魚、飛鳥、昆蟲……從而激發讀者的愛國豪情,自覺地熱愛和保護自然母親。書中同時涉獵世界著名的動植物,如美洲蜂鳥、非洲猴麵包樹、瑞士雪絨花等,幫助讀者開闊眼界。
  全套叢書內容豐富、資料翔實、是學習自然科學知識的理想讀物。
  ·專傢陣容打造;
  ·以生動、有趣、實用的方式普及自然科學知識;
  ·以精美的圖片觸動讀者;
  ·以值得收藏的形式來裝幀圖書,全彩、銅版紙印刷;
  ·當代著名藝術傢楊佴旻欣然創作藏書票,並贊譽本叢書為“書架上的自然博物館”

內容簡介

  

  圖文並茂地介紹瞭202種野菜
  近600幅高解析度圖片,重點突齣野菜的局部特徵。方便您鑒賞辨彆
  全麵、簡潔d地論述每種野菜,幫助您瞭解野菜的生境和植物學知識
  有效掌握識彆、采摘、食用野菜的技巧

作者簡介

  《大自然博物館·百科珍藏圖鑒係列》叢書編委會,由數十位相關專業領域的專傢和學者組成,緻力於把本叢書打造成一套科學和人文相結閤的好書。其中,領銜專傢為:
  任傳軍 高級農藝師、研究員,全國五一勞動奬章獲得者,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傢
  崔蘊傑 內濛古減災研究所所長
  呂誌通 園林規劃設計專傢,永一格文化産業集團公司副總裁
  陳 陽 福建三明第三醫院副主任醫師
  宋緯文 福建三明市中醫藥學會顧問,福建三明醫學科學研究所原所長
  謝永富 福建省菌類專傢
  張曉屏 福建省農林、水産專傢
  著名藝術傢、美學博士、楊佴旻教授為本套叢書創作藏書票







內頁插圖

目錄

認識野菜………………018
如何鑒彆野菜…………021
野菜采集裝備全攻略…025
烹飪野菜………………027
PART 1
菜部
薺菜……………………030
金花菜…………………031
車輪菜…………………032
芝麻菜…………………033
山芥菜…………………034
蕨菜……………………035
灰灰菜…………………036
莧菜……………………037
馬齒莧…………………038
荇菜……………………039
蒓菜……………………040
苦菜……………………041
地瓜尖…………………042
薄荷……………………043
早開堇菜………………044
紫蘇……………………045
豌豆尖…………………046
木耳菜…………………047
紫背菜…………………048
番杏……………………049
薇菜……………………050
水芹菜…………………051
睡菜……………………052
水芥菜…………………053
鵝腸菜…………………054
刺兒菜…………………055
蘆薈……………………056
諸葛菜…………………057
竹節菜…………………058
掃帚菜…………………059
歪頭菜…………………060
風輪菜…………………061
鴉蔥……………………062
球果堇菜………………063
葛縷子…………………064
費菜……………………065
韆屈菜…………………066
柳葉菜…………………067
毛連菜…………………068
扯根菜…………………069
鐵莧菜…………………070
泥鬍菜…………………071
朝天委陵菜……………072
珍珠菜…………………073
榆錢菠菜………………074
石刁柏…………………075
海蓬菜…………………076
蕹菜……………………077
岩薺……………………078
春筍……………………079
山梗菜…………………080
熊蔥……………………081
PART 2
草部
蒲公英…………………084
益母草…………………085
艾草……………………086
繁縷……………………087
留蘭香…………………088
地榆……………………089
馬蘭頭…………………090
蔞蒿……………………091
酢漿草…………………092
夏枯草…………………093
兩棲蓼…………………094
桔梗……………………095
荊芥……………………096
青葙……………………097
紫香蒿…………………098
蘆葦芽…………………099
蓮子草…………………100
葉下珠…………………101
絞股藍…………………102
鴨兒芹…………………103
播娘蒿…………………104
鳳眼藍…………………105
狗筋蔓…………………106
地錦草…………………107
牻牛兒苗………………108
鐵掃帚…………………109
鵝絨藤…………………110
菹草……………………111
酸模……………………112
玉米秸…………………113
車軸草…………………114
海茴香…………………115
PART 3
花部
PART 4
木部
PART 5
根部
PART 6
榖部
PART 7
果部
PART 8
菌部
索引
參考文獻
認識野菜………………018
如何鑒彆野菜…………021
野菜采集裝備全攻略…025
烹飪野菜………………027
PART 1
菜部
薺菜……………………030
金花菜…………………031
車輪菜…………………032
芝麻菜…………………033
……
PART 2
草部
PART 3
花部
PART 4
木部
PART 5
根部
PART 6
榖部
PART 7
果部
PART 8
菌部
索引
參考文獻

前言/序言


《野菜:自然饋贈與田園智慧》 在這片日益被水泥森林覆蓋的土地上,我們似乎離自然越來越遠。城市的喧囂淹沒瞭蟲鳴鳥叫,超市琳琅滿目的包裝取代瞭泥土的芬芳。然而,在被遺忘的田野、山坡,甚至是城市邊緣的角落裏,依舊隱藏著無數充滿生命力的寶藏——那些無聲無息生長、默默奉獻的野菜。它們承載著古老的農耕智慧,是先民們與自然和諧共處的見證,更是我們味蕾深處一份揮之不去的鄉愁。 《野菜:自然饋贈與田園智慧》並非一本簡單的圖鑒,它是一次對中國本土野菜的深情迴溯,一次對即將消逝的田園文化的細膩描摹。本書將帶領讀者走進一個熟悉又陌生的綠色世界,去發現那些潛藏在我們生活周遭,卻常常被忽視的野趣。 一、 溯源:那些年,我們一起采過的野味 在中國廣袤的土地上,野菜的食用曆史可以追溯到遠古時期。從《詩經》中“采薇采薇,薇亦作止”的詩句,到《本草綱目》中對各種野菜藥用價值的記載,無不體現瞭中華民族與野菜之間源遠流長的淵源。在過去,食物匱乏的年代,野菜是人們賴以生存的重要來源,它們提供瞭寶貴的維生素、礦物質和縴維,補充瞭主食的不足。 本書的第一部分,將精心梳理中國本土野菜的起源與發展脈絡。我們將迴顧不同地區、不同時代,人們如何認識、采摘、食用野菜的曆史變遷。從北方的艾蒿、薺菜,到南方的馬蘭頭、蒓菜,再到山區的蕨菜、摺耳根,每一個角落都蘊藏著獨特的野菜故事。我們將通過曆史文獻、民間傳說、民俗研究等多種角度,立體展現野菜在中國飲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勾勒齣一幅幅生動的田園畫捲。 二、 尋蹤:辨識與采摘的藝術 在這個時代,許多人對於辨識野菜感到陌生,甚至有些畏懼。野外環境復雜,不瞭解的植物容易誤食,造成危險。因此,掌握科學的辨識方法和安全的采摘技巧至關重要。《野菜:自然饋贈與田園智慧》將花費大量篇幅,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和高清精美的實景圖片,教會讀者如何準確地辨識各種常見的本土野菜。 我們將詳細介紹每種野菜的形態特徵,包括葉片形狀、莖稈顔色、花朵形態、果實特徵,以及生長環境和季節性。例如,如何區分馬齒莧和鴨蹠草?如何辨彆紫蘇和薄荷?如何從外觀上識彆齣可食用的菌菇?本書將提供詳盡的指導,讓讀者在田野間也能自信地“淘寶”。 同時,本書也將強調負責任的采摘原則。我們將講解如何適度采摘,不破壞植物的根係和繁殖能力,尊重自然生態。我們將介紹不同季節、不同地域適閤采摘的野菜種類,以及采摘時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項,如避開農藥汙染區域,注意是否有毒蟲叮咬等。這不僅僅是為瞭滿足口腹之欲,更是為瞭傳承一種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智慧。 三、 品鑒:舌尖上的鄉土風情 野菜的魅力,最終體現在它的味道和營養價值上。不同野菜有著獨特的風味,或清香,或微苦,或鮮嫩,它們為餐桌增添瞭無窮的色彩和風味。本書的第三部分,將是關於野菜的“味覺地圖”。 我們將深入探討每種野菜的營養成分和食療功效。例如,薺菜富含維生素C和礦物質,有助於清熱解毒;蒲公英有清熱解毒、利尿散結的功效;蕨菜含有豐富的膳食縴維,有助於消化。我們將引用權威的營養學和醫學研究,讓讀者瞭解野菜不僅美味,更是健康的饋贈。 更重要的是,我們將為您呈現一道道充滿地方特色的野菜烹飪方法。從傢常的清炒、涼拌,到精緻的蒸、煮、燉,再到一些傳統而獨特的吃法,本書將提供數百種精心挑選的食譜。我們將介紹如何處理不同野菜的口感,如何搭配其他食材,如何發揮野菜的獨特風味。例如,如何製作一道鮮美的薺菜餃子?如何用艾蒿製作香甜的青團?如何涼拌一道爽口的馬蘭頭?這些食譜不僅實用,更蘊含著濃鬱的鄉土情懷。 我們相信,每一個地域都有其獨特的野菜風味,每一種野菜都承載著一段屬於當地的記憶。本書將努力呈現這種多樣性,讓讀者能夠根據自己的地域和口味,找到最適閤自己的野菜美食。 四、 守護:田園文化的傳承與復興 在現代工業文明的衝擊下,許多傳統的農耕文化正在逐漸式微。野菜的認知度在年輕一代中不斷降低,采摘野菜的習俗也瀕臨失傳。《野菜:自然饋贈與田園智慧》不僅僅是為瞭介紹野菜本身,更是希望通過對野菜的深度挖掘,喚醒人們對田園生活、對傳統文化的珍視。 本書將探討如何將野菜文化融入現代生活。我們可以如何在自傢陽颱種植一些易於生長的野菜?如何在社區推廣野菜采摘體驗活動?如何通過教育和宣傳,讓更多人認識到野菜的價值?我們將呼籲保護野生植物資源,倡導可持續的利用方式,讓這份大自然的饋贈得以永續。 我們還將分享一些關於野菜的民間故事、詩歌、繪畫等藝術作品,展現野菜在中國文化藝術中的多重意象。通過這些,我們希望能夠激發讀者對野菜的感性認知,重新連接人與自然的紐帶。 《野菜:自然饋贈與田園智慧》是一本獻給所有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的人的書。它不僅僅是一本關於野菜的百科全書,更是一次關於鄉愁的尋覓,一次關於智慧的傳承,一次關於生命的禮贊。 翻開這本書,您將重新認識那些隱藏在我們身邊的綠色寶藏,感受大自然最樸素的饋贈,品味最真切的田園風情,重拾那份已經漸漸遠去的,與土地相連的溫暖與智慧。讓我們一起,在野菜的芬芳中,找迴失落的田園夢。

用戶評價

評分

讀完這本書的某個章節後,我最大的感受是作者的敘事功力極其高超,簡直可以稱得上是“娓娓道來”的典範。他/她似乎完全拋棄瞭那種枯燥的學術腔調,轉而采用瞭一種更貼近生活的、充滿人文關懷的筆觸來描摹對象。尤其是對某些曆史事件的穿插描述,那種敘事節奏的把握,讓人在不知不覺中就被代入到那個時代的情境裏。我注意到,作者在處理復雜的概念時,總能找到最巧妙的比喻和類比,即便對於一個初涉此領域的人來說,也毫無閱讀障礙。這絕非易事,需要極強的文字駕馭能力和對讀者心理的洞察。整本書讀下來,沒有絲毫的疲憊感,反倒是每翻過一頁,都會産生一種“原來如此”的豁然開朗。這種流暢度,是許多專業書籍夢寐以求卻難以達到的境界,它成功地架起瞭一座知識與大眾之間的橋梁,讓原本高冷的學問變得親切可感。

評分

我必須得提一下這本書的排版布局,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精良製作。很多專業書籍為瞭塞進足夠的信息量,常常把版麵擠得密不透風,讓人感到窒息。但這本書明顯采取瞭“留白”的藝術手法。每一段文字之間的間距、行距的把握,都顯得恰到好處,給予眼睛足夠的休息空間。更彆說那些圖文排布的協調性瞭,雖然我不能具體描述圖的內容,但可以肯定地說,作者和設計團隊在視覺引導上做足瞭功課。當你需要聚焦於某個核心觀點時,相關的圖示總能適時齣現,且不會喧賓奪主,而是起到一種強化的輔助作用。這種對閱讀動綫的精心設計,極大地提升瞭信息獲取的效率和舒適度。它錶明齣版方真的理解“閱讀”不僅僅是信息的輸入,更是一種視覺和精神的享受過程,而不是一場與擁擠版麵的搏鬥。

評分

這本書的深度和廣度實在令人驚嘆,它絕非蜻蜓點水式的泛泛而談。我特彆欣賞作者在論證觀點時所展現齣的那種嚴謹的求證態度。他/她似乎無處不在地引用著一手資料和旁證,構建瞭一個堅不可摧的知識體係。我能感受到背後龐大的資料搜集和整理工作量,這絕不是輕易就能完成的。更難得的是,作者並沒有因此而顯得故作高深,反而能將這些復雜的論證過程,用一種極為清晰的邏輯鏈條呈現齣來,讓讀者能夠輕鬆地跟隨他的思路進行批判性思考。這對於尋求知識深度的人來說,無疑是一份巨大的驚喜。它不是在“教”你結論,而是在“教”你如何通過嚴謹的推理去抵達結論,這種思維層麵的引導價值,遠超書本本身的知識內容。

評分

這本書的獨特之處在於其強烈的“時代烙印”和對傳統價值的現代性解讀。在閱讀過程中,我時常會停下來,沉浸在作者對於某些現象的評論之中。那些評論不僅僅是對既定事實的記錄,更蘊含著作者深刻的時代洞察力。他/她總能從看似平常的敘述中,挖掘齣更深層次的社會肌理和文化密碼。這種“以小見大”的敘事技巧,使得整本書的基調顯得既有曆史的厚重感,又不失當下的鮮活生命力。它讓你在學習知識的同時,也開始審視自己所處的環境和所秉持的觀念。這種激發讀者主動思考的“思辨性”,是真正優秀著作的標誌,讓這本書的閱讀體驗從被動接收,升華為一種主動的、富有成效的智力對話。

評分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得相當有新意,那種略帶復古感的插畫風格,一下子就把人拉迴瞭某種質樸的田園時光。裝幀的質感也非常好,拿在手裏沉甸甸的,能感受到製作方在細節上的用心。我尤其喜歡那種紙張的觸感,啞光的紋理,讓色彩的過渡顯得格外柔和。雖然我還沒來得及仔細閱讀內文,但僅僅是翻閱目錄和前言,就能感受到作者對這方麵知識的深厚積纍和對讀者的尊重。那種行文的邏輯性和條理性,讓人覺得這不是一本簡單的科普讀物,更像是一部精心編纂的文化史詩。它不僅僅是羅列事實,更是在講述一種生活方式的演變和傳承。這種對書籍本身的重視,無疑為閱讀體驗打下瞭堅實的基礎,讓人更加期待打開正文去探索那些隱藏在字裏行間的寶藏。整體來看,從視覺到觸覺,這本書都傳達齣一種“珍藏”的價值感,讓人忍不住想把它擺在書架最顯眼的位置,時不時地拿齣來把玩一番。

評分

京東購物 物流速度快 正品有保證

評分

簡單介紹常見中草藥的特性,藥理作用,治療適應癥,圖片很清晰,當成資料書

評分

圖文並茂。好書呢, 都買迴來瞭。慢慢看。

評分

總計收錄香草62種、香料38種,配有高清晰彩色攝影圖片,便於識彆特徵,正確鑒彆。書中不僅介紹瞭各種香草和香料的名稱、産地,還對各種香草和香料的植物形態、生長習性、烹飪應用和藥物應用等方麵做瞭詳細介紹,幫助你滿載而歸。

評分

超喜歡

評分

不錯!裏麵內容齊全!寫的特彆清楚詳細!

評分

還行。隻是書本在運輸過程中或者包裝過程中缺乏用心,收到後,書本有汙穢,希望有所改進。其他還行。

評分

講述細緻,增長知識

評分

傢裏是做食品的,嗯,想要多多瞭解一下這些調味料,以增進瞭解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