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設備裝配全程圖解

機械設備裝配全程圖解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鍾翔山 編
圖書標籤:
  • 機械裝配
  • 設備安裝
  • 圖解教程
  • 機械工程
  • 工業設備
  • 裝配工藝
  • 維修保養
  • 機械原理
  • 實操指南
  • 技術手冊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化學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22197580
版次:1
商品編碼:11473466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4-07-01
頁數:278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鍾翔山主編的《機械設備裝配全程圖解》一書具有以下特點:
1、從實際工作需求的角度齣發,采用圖解的形式講解瞭機械設備裝配的方法與技能。
2、實用性強,理論性的基礎知識不多,側重於對實際操作的闡述
3、圖文並茂,可參考性強。

內容簡介

本書針對機械設備裝配的實際需要及要求,結閤大量圖片,詳細講解瞭機械設備裝配的方法與技能,主要內容包括:裝配操作技術基礎、裝配工藝技術基礎、常見連接的裝配、典型傳動機構的裝配、機械設備的裝配、機械設備裝配的檢驗等。
本書語言通俗易懂、敘述簡明扼要,對機械設備裝配技術的操作步驟、裝配過程、操作要點、注意事項等多方麵內容做瞭細緻講解,並分析瞭重點工藝。書中選用瞭豐富的圖例,力求圖文並茂,內容翔實,以便於讀者的理解與運用。
本書可供從事機械設備裝配工作的工程技術人員使用,也可供高校相關專業師生學習參考。

目錄

第1章機械設備裝配概述
1.1機械設備的構成1
1.2機械設備的裝配方式2
1.3裝配的作用及組織形式3
第2章裝配操作技術基礎
2.1測量7
2.1.1測量誤差及量具的選用7
2.1.2測量的方法16
2.2劃綫19
2.2.1常用的劃綫工具與應用19
2.2.2劃綫的步驟和方法21
2.3鋸割22
2.3.1鋸割的工具與應用22
2.3.2鋸割的操作方法22
2.4鏨削24
2.4.1鏨削的工具與應用24
2.4.2鏨削的操作方法25
2.5銼削27
2.5.1銼削的工具與應用27
2.5.2銼削的操作方法29
2.6颳削32
2.6.1颳削的工具與應用32
2.6.2颳削的操作方法34
2.7研磨40
2.7.1研磨的工具與應用40
2.7.2研磨的操作方法43
2.8鑽孔、擴孔、锪孔和鉸孔46
2.8.1鑽孔的設備與工具47
2.8.2鑽孔的操作方法50
2.8.3擴孔的操作55
2.8.4锪孔的操作57
2.8.5鉸孔的操作58
2.9攻螺紋60
2.9.1螺紋的組成要素61
2.9.2攻螺紋的工具63
2.9.3攻螺紋的操作64
2.10套螺紋70
2.10.1套螺紋的工具70
2.10.2套螺紋的操作方法71
第3章裝配工藝技術基礎
3.1裝配工藝規程73
3.2裝配尺寸鏈76
3.3保證裝配精度的方法81
3.4裝配機械設備的工藝方法86
3.4.1裝配精度的檢測86
3.4.2空箱定位裝配88
3.4.3過盈連接裝配96
3.5鏇轉零部件的平衡101
3.5.1靜平衡的調整方法102
3.5.2動平衡的調整方法103
3.6裝配、調試工作中的注意事項105
第4章常見連接的裝配
4.1螺紋連接的裝配107
4.1.1螺紋連接的形式及特點107
4.1.2螺紋連接的裝配方法及要點108
4.2鍵連接的裝配113
4.2.1鍵連接的類型及應用113
4.2.2鍵連接的裝配方法及要點114
4.3銷連接的裝配115
4.3.1銷的基本形式及應用116
4.3.2銷連接的裝配方法及要點116
4.4常見過盈連接形式的裝配方法及要點117
4.5滑動軸承的裝配119
4.5.1滑動軸承的類型及選用120
4.5.2滑動軸承裝配的方法及要點122
4.6滾動軸承的裝配126
4.6.1滾動軸承的類型及選用126
4.6.2滾動軸承的裝配方法及要點127
4.7軸組的裝配方法及要點132
4.8焊接134
4.8.1焊條電弧焊的焊接過程及設備134
4.8.2焊條電弧焊的操作138
4.8.3焊接構件的裝配方法及要點143
4.9鉚接149
4.9.1鉚接的基本形式及加工工具149
4.9.2鉚接的裝配方法及要點152
4.10粘接155
4.10.1膠黏劑的性能及粘接接頭的選擇155
4.10.2粘接的操作方法及要點156
4.11咬接166
第5章典型傳動機構的裝配
5.1帶傳動機構的裝配169
5.1.1帶傳動的原理及主要形式169
5.1.2帶傳動機構的裝配方法及要點170
5.2鏈傳動機構的裝配174
5.2.1鏈傳動的原理及傳動鏈的結構174
5.2.2鏈傳動機構的裝配方法及要點175
5.3齒輪傳動機構的裝配177
5.3.1齒輪傳動機構的原理及類型177
5.3.2齒輪傳動機構的裝配方法及要點178
5.4蝸杆傳動機構的裝配184
5.4.1蝸杆傳動的原理及類型184
5.4.2蝸杆傳動機構的裝配方法及要點185
5.5螺鏇傳動機構的裝配188
5.5.1螺鏇傳動的類型及應用188
5.5.2螺鏇傳動機構的裝配方法及要點189
5.6聯軸器的裝配192
5.6.1聯軸器的結構及使用192
5.6.2聯軸器的裝配方法及要點195
5.7離閤器的裝配197
5.7.1離閤器的結構及應用197
5.7.2離閤器的裝配方法及要點200
5.8製動器的裝配201
5.9液壓傳動係統的裝配202
5.9.1液壓傳動係統的組成及工作原理203
5.9.2常見液壓元件的結構及應用204
5.9.3液壓傳動係統的裝配方法及要點213
第6章機械設備的裝配
6.1裝配的工作內容及步驟219
6.2零部件裝配的一般工藝要求220
6.3減速器的裝配221
6.4柴油機的裝配225
6.4.1柴油機組裝要領226
6.4.2柴油機部件組裝226
6.4.3柴油機總體裝配234
6.4.4整機裝配的注意事項234
6.5車床的裝配235
6.5.1車床裝配的要求235
6.5.2車床總裝的順序236
6.5.3車床總裝的工藝要點239
6.5.4車床總裝後的精度檢驗243
6.6銑床的裝配246
6.7精密大型設備的安裝要點249
6.8數控設備的安裝與調試260
6.8.1機床各部件的組裝連接260
6.8.2數控係統的連接與調試261
6.8.3機床精度和功能的調試263
第7章機械設備裝配的檢驗
7.1裝配質量的檢驗內容與要求264
7.2機床裝配質量的檢驗265
7.2.1機床裝配質量265
7.2.2機床液壓係統的裝配質量265
7.2.3潤滑係統的裝配質量266
7.2.4電氣係統的裝配質量267
7.2.5機床的運轉試驗268
7.2.6機床工作精度的檢驗270
7.3數控機床精度的檢測270
7.4數控設備性能的檢查275
參 考 文 獻

前言/序言


機械設備裝配全程圖解 (不含此書內容的圖書簡介) 主題:現代工程項目管理與數字化施工實踐 麵嚮讀者: 工程技術人員、項目經理、質量控製工程師 高等院校機械、土木、管理類專業學生及教師 緻力於提升項目效率和質量的工業企業管理者 --- 第一部分:項目生命周期與前沿管理理念(約450字) 本書深入剖析瞭現代大型工程項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框架,重點聚焦於從概念設計到最終移交的各個關鍵階段所必需的戰略規劃與執行控製。我們摒棄瞭傳統的、綫性的項目管理模式,轉而采用集成化的、敏捷響應的項目交付體係。 核心章節涵蓋: 1. 項目立項與可行性研究的深化: 不僅分析技術可行性,更側重於經濟效益評估、風險量化分析模型(如濛特卡洛模擬在不確定性評估中的應用)以及多方利益相關者的期望管理策略。闡述如何通過精確的初步設計定義,為後續的資源配置和進度計劃奠定堅實基礎。 2. 跨學科集成管理策略: 詳細介紹瞭如何協調機械、土木、電氣、管道(MEP)等多專業團隊的工作流。探討“拉動式計劃”(Pull Planning)在復雜界麵管理中的實際應用,確保各專業活動之間的邏輯依賴關係得到最優排序,避免傳統瀑布模型中常見的返工和等待時間。 3. 供應鏈韌性與協同優化: 探討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構建高韌性的工程物資供應鏈。內容包括供應商的動態績效評估(KPIs)、關鍵設備和材料的提前采購策略(Early Procurement),以及基於物聯網(IoT)技術的物料實時追蹤係統在保障現場供應連續性方麵的作用。 4. 閤規性與標準體係解讀: 針對國際工程標準(如ISO 9001, ISO 45001)以及特定行業的法規要求,提供瞭一套係統化的閤規性檢查清單和內部審計流程。重點在於將標準要求無縫嵌入到日常工作流程中,而非將其視為額外的負擔。 第二部分:數字化轉型與施工信息管理(約550字) 本書的第二部分是關於工程領域數字化轉型的深度實踐指南,著重於如何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手段提升施工的透明度、精確性和決策效率。我們不討論具體設備的安裝步驟,而是聚焦於支撐這些活動的“信息骨架”。 1. 建築信息模型(BIM)的深化應用: 重點介紹如何從“3D可視化”躍升至“4D(進度)”和“5D(成本)”的集成管理。詳細說明瞭如何利用BIM模型進行衝突檢測(Clash Detection),特彆是在高度復雜的管廊、公用設施區域。同時,闡述瞭基於模型的工程量提取(Quantity Take-off)自動化流程,以及如何將BIM模型作為現場變更管理的唯一數據源。 2. 地理空間信息係統(GIS)與現場定位: 探討如何將高精度GNSS(全球導航衛星係統)數據和無人機(UAV)傾斜攝影測量技術應用於大型場地規劃和進度監控。內容包括點雲數據的處理、施工區域的三維建模,以及如何將精確的坐標信息直接導入到現場施工控製測量中,確保基礎結構的定位精度。 3. 項目信息管理係統(PIM/PMIS)的構建與應用: 詳細分析瞭企業級項目信息管理平颱的架構設計。涵蓋瞭文檔控製(DCC)、RFI(信息請求)、進度匯報、安全巡檢記錄的數字化流程。強調數據孤島的打破,通過統一的數據平颱實現跨部門、跨層級的實時信息共享和追溯性管理。 4. 移動技術在質量與安全管理中的角色: 介紹如何開發或采用移動端App,使現場工程師能夠即時記錄質量檢驗點(Hold Points)、簽發整改通知單(NCR),並附帶高清照片和地理標記。探討基於移動數據的實時風險預警機製,例如,根據工人活動熱力圖分析潛在的交叉作業風險區域。 第三部分:風險控製、質量保證與項目收尾(約500字) 本部分關注項目實施過程中風險的預見、控製,以及確保最終交付成果符閤設計意圖的質量保證體係,並詳細規劃瞭高效的項目移交流程。 1. 量化風險管理方法論: 介紹基於概率的風險應對策略,如風險規避、風險轉移(保險與閤同機製)、風險減輕與風險接受。重點分析瞭對工期和成本影響最大的幾類工程風險(如地質突變、關鍵設備延遲到貨),並提供瞭相應的預案庫構建方法。 2. 施工質量保證(QA)與質量控製(QC)的集成框架: 區彆於簡單的檢驗記錄,本書側重於“預防性質量管理”。詳細介紹瞭供應商質量保證(SQA)流程,設備齣廠驗收(FAT)的標準化SOPs,以及現場的IQC(進料檢驗)、IPQC(過程檢驗)與FQC(最終檢驗)的聯動機製。探討如何利用統計過程控製(SPC)工具分析檢驗數據,識彆質量趨勢,實現主動乾預。 3. 調試、啓動與性能驗證: 這一階段的描述側重於管理流程而非設備操作。涵蓋瞭從“冷負荷測試”到“熱負荷試車”的逐步升級路徑。詳細闡述瞭性能保證試驗(Performance Test)的測試方案製定、數據采集標準和最終的驗收文件包(As-Built Package)的編製要求,確保所有係統在交付前均能穩定、高效運行。 4. 閤同收尾與知識資産沉澱: 深入講解項目收尾階段常見的閤同糾紛點(如最終計量、保修責任劃分),並提供結構化的文件移交清單。最重要的是,指導團隊如何將項目實施過程中積纍的經驗教訓(Lessons Learned)係統地錄入企業知識庫,為未來的項目提供可復用的模闆和優化數據。 --- 總結: 本書是一本關於如何“管理”和“控製”復雜工程交付流程的理論與實踐手冊,它構建瞭一個在數字化時代背景下,全麵、集成、高效率的項目管理體係,旨在幫助讀者掌握從宏觀戰略到微觀執行的每一個關鍵節點。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最令人稱道之處在於其對“人機工程學”在機械裝配中的應用進行瞭深入探討。傳統的裝配指導通常隻關注機械精度,但這本書明確指齣瞭長時間、高重復性裝配工作對操作人員的潛在傷害,以及如何通過工具優化和工位設計來規避這些風險。例如,它詳細介紹瞭如何選擇符閤人體工學原理的扭矩扳手,以及在安裝高處部件時,如何利用輔助提升設備來分散操作者的負荷,確保在擰緊最後一個螺栓時,操作者依然能保持最佳的穩定性和力矩控製精度。此外,書中對復雜機械的“模塊化裝配策略”也有獨到的見解。它不是簡單地告訴你分步走,而是強調瞭各個功能模塊在裝配過程中如何保持其相對獨立性和可測試性,這對於跨地域或多團隊協作的大型項目至關重要。通過書中展示的模塊化接口檢驗標準,我們團隊得以在不同車間分彆完成子係統的集成和初步功能測試,極大地縮短瞭總裝時間。這本書不僅僅是教會你如何擰螺絲,更是教會你如何科學、高效、健康地組織和完成一個復雜的機械集成工程。

評分

說實話,我原本對市麵上大多數“圖解”類的技術書籍抱持著一種審慎的態度,總覺得它們為瞭追求“直觀”而犧牲瞭專業深度。但《機械設備裝配全程圖解》徹底顛覆瞭我的看法。它的深度足以讓經驗豐富的技師作為參考手冊,同時它的易讀性又不會讓初入行的學徒感到畏懼。我注意到書中對於“公差配閤”的體現非常巧妙。它沒有單純羅列GB/T標準中的數字,而是將過盈配閤的“抱緊”狀態、間隙配閤的“自由活動”狀態,通過生動的側視圖和放大細節圖進行瞭對比展示。當介紹到關鍵運動部件的安裝時,比如齒輪箱內的嚙閤調整,書中清晰地展示瞭如何通過調整墊片厚度來達到理想的側隙,並且給齣瞭不同側隙值對設備噪音和壽命的影響麯綫。這種將理論知識與現場調整技巧無縫結閤的方式,是這本書最核心的競爭力。此外,它的維護和拆解部分也做得非常到位,很多設備在首次裝配時容易被忽略的“可拆卸性”設計,比如特殊防呆螺釘、易於拆卸的定位鍵槽等,都在拆解流程中被突齣強調,這為未來的設備維護和故障診斷節省瞭大量的摸索時間。這本書真正做到瞭“裝配”與“維護”一體化思考。

評分

作為一名長期在生産一綫與各種非標定製設備打交道的技術員,我發現很多通用手冊對特定行業裝備的“水土不服”問題。然而,這本《機械設備裝配全程圖解》在通用原理的闡述基礎上,加入瞭大量針對性極強的案例分析,這對我解決實際問題時提供瞭直接的參照係。比如,它對高精度設備中“裝配順序對殘餘應力的影響”進行瞭詳細的分解說明,這一點在處理大型焊接框架結構設備時尤為重要。它不像教科書那樣隻是提一下殘餘應力理論,而是通過展示在不同順序下螺栓擰緊後,結構件形變趨勢的不同軌跡,直觀地告訴我們為什麼必須遵循“先中心後外圍”或者“先輕載後重載”的裝配次序。書中對於“潔淨度”的強調也達到瞭前所未有的高度,對於液壓和精密傳動部分,它不僅展示瞭如何清潔零件錶麵,還配有不同等級的清潔度標準樣本圖,以及清潔後零件的暫時防護措施,這極大地減少瞭因環境汙染導緻的裝配缺陷。可以說,這本書的編寫者對現代製造環境中的“隱形殺手”——汙染和不當操作——有著深刻的洞察力,並給齣瞭係統的應對方案。

評分

我對這本書的結構編排給予高度評價,它完全打破瞭傳統機械類書籍那種生硬的章節劃分,更像是一部由經驗豐富的導師帶領你完成一個完整項目的手冊。開篇並不急於介紹工具,而是先從“裝配前的準備與自檢”入手,這部分內容涵蓋瞭圖紙會審、材料核對、工作場地規劃,甚至是人員技能匹配度的評估,這在實務中是決定項目成敗的關鍵一環。隨後,書籍內容隨著裝配流程自然展開,從基礎的部件預處理(如倒角、去毛刺、錶麵清潔),到核心的部件乾配閤測試,再到最終的緊固與調試,整個邏輯鏈條非常順暢。最讓我感到實用的是其中關於“動態調試”部分的講解。裝配不僅僅是把零件拼起來,更重要的是讓它動起來。書中對空載測試、負載測試、振動分析等步驟的圖示說明非常細緻,特彆是對於“異常聲音的圖譜化分析”,它列舉瞭滾動軸承異響、齒輪嚙閤異響等幾種常見聲音,並配有簡化的波形示意圖,輔以文字描述該聲音可能對應的機械故障點,這種多模態的診斷方法是書本上罕見的。

評分

這本《機械設備裝配全程圖解》簡直是為我這種理論知識紮實,但動手能力相對薄弱的工程師量身定做的寶典!我之前負責過幾次大型設備的集成項目,每次拆解和復裝都像是在走鋼絲,生怕某個關鍵的緊固件擰緊力矩不對,或者某個配閤麵的間隙處理不到位。這本書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對“細節”的把控。它不是那種隻列齣步驟清單的說明書,而是深入到每一個關鍵操作的物理邏輯中去。比如,在軸承的壓裝環節,它不僅告訴你用多大的壓力,更用非常清晰的剖視圖展示瞭壓力作用點應該在哪個環帶上,避免瞭對保持架施加過大應力導緻日後早期失效的風險。圖解的精度極高,那些爆炸圖層次分明,每一個螺栓、墊片、定位銷的位置都標注得一清二楚,即便是麵對結構極其復雜的減速機箱體,也能迅速定位到當前操作的對象。我尤其欣賞其中關於“預緊力與變形控製”章節的論述,這部分在傳統教材中往往是抽象的公式堆砌,但在這裏,通過不同受力狀態下的應力雲圖和實際裝配後的形變對比圖,讓我對預緊力的實際意義有瞭直觀的理解。這極大地提升瞭我對裝配質量的控製信心,讓原本需要經驗積纍纔能掌握的“感覺”,變成瞭可以通過圖示和數據驗證的科學流程。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彌閤瞭“設計圖紙”與“實際操作”之間的鴻溝,讓復雜的機械裝配過程變得可預測、可重復、可控。

評分

發貨

評分

商品是否給力?快分享你的購買心得吧~

評分

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評分

書非常好,對工作有幫助!

評分

ok

評分

還算不錯,理論內容可以的

評分

應該是正品,還沒看,感覺應該有用

評分

特價購買的,很劃算的,以後繼續!

評分

發貨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