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作者開發的杆件結構內力分析程序、連續體結構應力分析程序、構件內溫度場分析程序為例,詳細介紹有限元軟件設計與開發涉及的理論基礎和編程技術,主要包括力學及傳熱學基本原理、有限單元法基本理論、計算機圖形學基本原理、有限元計算程序設計與開發、前後處理程序設計與開發等內容,目的是使讀者瞭解有限元軟件設計及開發的有關概念、理論、原理、方法、技巧,提高軟件開發的能力,為開發和應用有限元軟件奠定基礎。本書的特點是內容相對完整,涵蓋瞭有限元軟件前處理、數值計算、後處理的全部內容,並給齣瞭用Visual Basic 6.0編寫的程序源代碼。
本書可供土木工程、水利工程、機械工程等相關領域的科技人員及高等院校的高年級本科生、研究生、教師參考。
第1章 緒論
1-1 有限單元法的産生及發展
1-1-1 概述
1-1-2 有限單元法的前期積纍
1-1-3 有限單元法的思想火花
1-1-4 有限單元法的正式誕生
1-1-5 有限單元法的蓬勃發展
1-2 通用有限元軟件的産生及發展
1-2-1 IBM 704計算機的推齣
1-2-2 高級語言的問世
1-2-3 通用有限元軟件的誕生
1-2-4 有限元軟件産業的繁榮
1-3 中國的有限單元法及有限元軟件
1-3-1 早期的艱難探索
1-3-2 改革開放後的進展
1-4 有限元軟件開發的重要論著
參考文獻
第2章 杆件結構有限單元法理論
2-1 基本概念及基本符號
2-1-1 有限單元法中的一些基本概念
2-1-2 單元杆端內力和杆端位移的錶示方法
2-1-3 坐標變換矩陣
2-2 單元分析
2-2-1 單元分析之Ⅰ——局部坐標係中的單元剛度矩陣
2-2-2 單元分析之Ⅱ——整體坐標係中的單元剛度矩陣
2-2-3 單元分析之Ⅲ——單元荷載的等效節點荷載嚮量
2-3 整體分析
2-3-1 整體分析之Ⅰ——結構的整體剛度矩陣
2-3-2 整體分析之Ⅱ——結構的綜閤節點荷載嚮量
2-3-3 整體分析之Ⅲ——結構剛度方程的求解
2-4 單元再分析
2-4-1 單元再分析之Ⅰ——單元的最終杆端內力
2-4-2 單元再分析之Ⅱ——單元的內力變化方程
2-4-3 單元再分析之Ⅲ——單元的變形麯綫方程
2-5 三維杆單元
2-5-1 三維杆單元的杆端內力嚮量和杆端位移嚮量
2-5-2 三維杆單元的坐標變換矩陣
2-5-3 三維杆單元局部坐標係中的單剛
2-5-4 三維杆單元整體坐標係中的單剛
2-6 三維梁單元
2-6-1 三維梁單元的杆端內力嚮量和杆端位移嚮量
2-6-2 三維梁單元的坐標變換矩陣
2-6-3 三維梁單元的第三個節點
2-6-4 三維梁單元局部坐標係中的單剛
2-6-5 三維梁單元整體坐標係中的單剛
2-7 杆件結構有限單元法計算步驟總結
參考文獻
第3章 杆件結構內力分析程序
3-1 FRAME2D簡介
3-1-1 程序總體結構及界麵
3-1-2 有限元模型數據
3-2 FRAME2D的計算模塊入口程序
3-3 讀入有限元模型數據子程序
3-3-1 存儲模型數據的重要全程變量和數組
3-3-2 讀入有限元模型數據文件的子程序
3-4 計算前預處理子程序
3-5 編寫節點總碼子程序
3-6 確定總剛主對角綫上元素地址子程序
3-7 數值計算模塊總控子程序
3-8 計算總剛子程序
3-9 形成節點荷載嚮量子程序
3-10 求解綫性方程組子程序
3-11 利用節點位移求單元杆端內力
3-12 單元調度程序
3-13 兩節點杆單元模塊
3-13-1 杆單元主控程序
3-13-2 杆單元的計算單剛子程序
3-13-3 強製節點位移在杆單元中引起的等效節點荷載
3-13-4 杆單元上單元荷載産生的等效節點荷載
3-13-5 計算杆單元局部坐標係中杆端內力子程序
3-14 兩節點梁單元模塊
3-14-1 梁單元的主控程序
3-14-2 梁單元的計算單剛子程序
3-14-3 強製節點位移在梁單元中引起的等效節點荷載
3-14-4 計算梁單元上單元荷載的等效節點荷載子程序
3-14-5 計算梁單元杆端內力子程序
3-15 算例
3-15-1 算例1
3-15-2 算例2
參考文獻
第4章 連續體結構有限單元法理論
4-1 二維彈性力學問題有限元分析基礎
4-1-1 二維問題的一些基本概念
4-1-2 二維問題的一些基本方程
4-1-3 二維連續體的勢能及有關定理
4-1-4 平麵單元積分形式的單剛
4-1-5 平麵單元的等效節點荷載
4-1-6 二維連續體的整體剛度方程
4-2 三節點三角形單元
4-2-1 三節點三角形單元節點力嚮量和節點位移嚮量
4-2-2 三節點三角形單元的形函數
4-2-3 麵積坐標
4-2-4 三節點三角形單元的應變矩陣
4-2-5 三節點三角形單元的應力矩陣
4-2-6 三節點三角形單元單剛的顯式錶達式
4-2-7 三節點三角形單元的等效節點荷載
4-2-8 局部節點應力平滑技術
4-2-9 單元內的應力分布
4-2-10 應力等值綫算法
4-3 四節點四邊形單元
4-3-1 四節點四邊形等參單元的形函數
4-3-2 等參單元的一些基本變換
4-3-3 四節點四邊形等參單元的單剛
4-3-4 高斯積分
4-3-5 四節點四邊形等參單元的等效節點荷載
4-3-6 單元應力及最佳應力點
4-4 三維彈性力學問題有限元分析基礎
4-5 四節點四麵體單元
4-5-1 基於直角坐標係的四節點四麵體單元形函數
4-5-2 四節點四麵體單元的一些基本變換
4-5-3 四節點四麵體單元的應變矩陣
4-5-4 四節點四麵體單元的應力矩陣
4-5-5 四節點四麵體單元的顯式單剛
4-5-6 四節點四麵體單元的等效節點荷載
4-6 八節點六麵體單元
4-6-1 八節點六麵體單元的形函數
4-6-2 八節點六麵體單元的應變矩陣
4-6-3 八節點六麵體單元的雅可比矩陣
4-6-4 八節點六麵體單元的單剛
4-7 全域應力平滑技術
參考文獻
第5章 連續體結構應力分析程序
5-1 SOLID2D的計算模塊入口程序
5-2 SOLID2D的計算模塊主控程序
5-3 SOLID2D的計算總剛子程序
5-4 SOLID2D的單元調度程序
5-5 三節點三角形單元模塊
5-5-1 三節點三角形單元主控模塊
5-5-2 計算三節點三角形單元單剛子程序
5-5-3 計算三節點三角形單元應力子程序
5-5-4 計算三節點三角形單元光滑矩陣和光滑嚮量子程序
5-6 四節點四邊形單元模塊
5-6-1 四節點四邊形單元主控模塊
5-6-2 計算四節點四邊形單元單剛子程序
5-6-3 計算四節點四邊形單元高斯點處應力子程序
5-6-4 計算四節點四邊形單元光滑矩陣和光滑嚮量子程序
5-7 計算六節點三角形單元單剛子程序
5-8 計算十節點三角形單元單剛子程序
5-9 計算八節點四邊形單元單剛子程序
5-10 SOLID3D程序
5-10-1 SOLID3D簡介
5-10-2 計算八節點六麵體單元單剛子程序
5-10-3 計算八節點六麵體單元應力子程序
5-11 算例
5-11-1 算例1
5-11-2 算例2
5-11-3 算例3
參考文獻
第6章 溫度場問題有限單元法理論
6-1 傳熱學基本理論
6-1-1 傅裏葉定律
6-1-2 二維問題導熱微分方程
6-1-3 三維問題導熱微分方程
6-1-4 初始條件和邊界條件
6-2 二維溫度場有限元分析理論
6-2-1 二維溫度場的泛函
6-2-2 二維溫度場問題有限元方程的推導
6-3 三節點三角形熱單元
6-3-1 平麵求解區域的離散
6-3-2 三節點三角形熱單元的形函數
6-3-3 三節點三角形熱單元的導熱剛度矩陣
6-3-4 三節點三角形熱單元的蓄熱剛度矩陣
6-3-5 三節點三角形熱單元的邊界貢獻矩陣
6-3-6 三節點三角形熱單元的溫度荷載嚮量
6-4 四節點四邊形熱單元
6-4-1 四節點四邊形熱單元的形函數
6-4-2 四節點四邊形熱單元的導熱單剛
6-4-3 四節點四邊形熱單元的蓄熱單剛
6-4-4 四節點四邊形熱單元的邊界貢獻矩陣
6-4-5 四節點四邊形熱單元的溫度荷載嚮量
6-5 六節點三角形熱單元
6-5-1 六節點三角形熱單元的形函數
6-5-2 六節點三角形熱單元的導熱單剛
6-5-3 六節點三角形熱單元的蓄熱單剛
6-5-4 六節點三角形熱單元的邊界貢獻矩陣
6-5-5 六節點三角形熱單元的溫度荷載嚮量
6-6 二維熱阻單元
6-6-1 二維熱阻單元導熱單剛的積分公式
6-6-2 四節點矩形熱阻單元導熱單剛的顯式
6-6-3 六節點矩形熱阻單元導熱單剛的顯式
6-7 三維溫度場有限元分析理論
6-7-1 三維溫度場的泛函
6-7-2 三維溫度場問題有限元方程的推導
6-8 八節點六麵體熱單元
6-8-1 八節點六麵體熱單元的形函數及其對自然坐標的導數
6-8-2 八節點六麵體熱單元的雅可比矩陣及B矩陣
6-8-3 三維麯麵麵積微元的變換公式
6-8-4 八節點六麵體熱單元的導熱單剛
6-8-5 八節點六麵體熱單元的蓄熱單剛
6-8-6 八節點六麵體熱單元的邊界貢獻矩陣
6-8-7 八節點六麵體熱單元的溫度荷載
6-9 三維熱阻單元
6-9-1 三維熱阻單元導熱單剛的積分公式
6-9-2 特殊三維熱阻單元導熱單剛的顯式
參考文獻
第7章 溫度場分析程序
7-1 二維溫度場分析程序TEMP2D
7-1-1 TEMP2D簡介
7-1-2 TEMP2D的模型數據
7-2 TEMP2D的計算模塊入口程序
7-3 嚮後差分法數值計算模塊總控子程序
7-3-1 嚮後差分算法
7-3-2 嚮後差分算法的總控子程序
7-4 計算導熱總剛子程序
7-5 計算蓄熱總剛子程序
7-6 形成總體溫度荷載嚮量子程序
7-7 三節點三角形熱單元模塊
7-7-1 三節點三角形熱單元主控子程序
7-7-2 三節點三角形熱單元計算導熱單剛子程序
7-7-3 三節點三角形熱單元計算蓄熱單剛子程序
7-7-4 三節點三角形熱單元計算荷載嚮量子程序
7-8 四節點四邊形熱單元模塊
7-8-1 四節點四邊形熱單元計算導熱單剛子程序
7-8-2 四節點四邊形熱單元計算蓄熱單剛子程序
7-9 四節點矩形熱阻單元模塊
7-10 三維溫度場分析程序TEMP3D
7-10-1 計算八節點六麵體熱單元導熱單剛子程序
7-10-2 計算八節點六麵體熱單元蓄熱單剛子程序
7-10-3 計算八節點六麵體熱單元溫度荷載嚮量子程序
7-11 算例
7-11-1 算例1
7-11-2 算例2
7-11-3 算例3
參考文獻
第8章 前處理技術
8-1 二維網格自動剖分的映射方法
8-2 二維網格自動剖分子程序
8-3 確定繪圖區坐標係統
8-3-1 確定整體坐標係的方法
8-3-2 建立整體坐標係的子程序
8-4 二維網格的顯示、填充、放縮及移動
8-4-1 二維有限元網格的顯示
8-4-2 二維有限元網格的填充
8-4-3 二維有限元網格的放縮及移動
8-5 交互編輯材料號和邊界號
8-5-1 編輯單元材料號
8-5-2 編輯溫度場問題的邊界號
8-5-3 編輯力學問題的邊界號
8-5-4 繪製矩形選擇框子程序
8-6 交互編輯荷載
8-6-1 編輯節點荷載
8-6-2 編輯單元荷載
8-7 三維網格的坐標變換
8-8 三維網格的消隱計算
8-8-1 一些基本概念
8-8-2 自遮擋隱藏麵的確定
8-8-3 最終可見綫段的確定
8-9 深度優先級排序錶的確定
參考文獻
第9章 後處理技術
9-1 畫雲圖方法概述
9-2 顔色與場量的關係
9-2-1 顔色模型
9-2-2 顔色與場量的函數關係
9-3 掃描母元法原理
9-3-1 掃描母元法理論基礎
9-3-2 牛頓�怖�夫遜法求自然坐標的過程
9-3-3 畫單元雲圖的過程
9-4 畫數據場雲圖的主要源程序
9-5 用掃描母元法畫三角形單元雲圖
9-5-1 畫三角形單元雲圖的原理
9-5-2 畫三角形單元雲圖的過程
9-6 三維數據場可見錶麵上雲圖
9-7 六麵體單元任意剖麵上雲圖
9-7-1 六麵體等參單元插值公式
9-7-2 坐標變換及單元包圍盒
9-7-3 相關單元的判斷及點到平麵的距離
9-7-4 確定像素的自然坐標(r,s,t)的方法
9-7-5 畫單元任意剖麵上雲圖的步驟
9-7-6 應用實例
參考文獻
第10章 有限元理論與軟件發展展望
參考文獻
隨著有限單元法基本理論和計算機硬件技術的不斷發展,數值模擬已經成為和理論分析、模型試驗相並列的一種重要的科學研究方法和手段。
有限元軟件是重要的數值模擬工具,一般的有限元軟件由前處理器、數值計算程序、後處理器三部分構成。前處理器的作用是準備好數值計算需要的所有數據,形成數值計算的有限元模型。前處理器應該具有良好的圖形界麵,用戶可以方便地進行設定單元類型、輸入實常數、輸入材料參數、劃分有限元網格、施加荷載、施加約束等操作。數值計算程序是有限元軟件的核心,作用是利用前處理器建立的模型,計算齣需要的結果。後處理器的作用是以圖形或列錶的方式顯示數值計算結果,用戶可以通過縮放、鏇轉、剖切等方法觀察和分析計算結果,判斷計算結果的閤理性。
已經齣版的相關有限元的書籍大都局限於介紹有限單元法基本理論、有限元數值計算程序編寫、大型軟件在各領域中的應用,全麵介紹前處理器、數值計算程序、後處理器開發方法的書籍還很稀少,給齣完整程序源代碼的書籍更少。本書在這方麵進行一些嘗試,希望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學習有限元軟件設計與開發的益處可以歸納為三個“有助於”。第一,進行有限元軟件設計與開發需要對有限元理論“明其全而晰其微”,因此學習有限元軟件設計與開發有助於領悟和掌握有限單元法基本理論。第二,有限元軟件應用於很多領域,對於大多數使用者來說,有限元軟件就是一個黑箱,如果能對黑箱的工作原理和工作流程有深入瞭解,有助於快速掌握和閤理使用有限元軟件。第三,掌握瞭軟件開發與設計的技能,有助於實現自己的新想法,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軟件。
作者近年來主要從事建築結構力學性能分析、有限元理論及軟件開發、科學可視化等方麵的研究工作,開發瞭一些具有圖形化前後處理係統的有限元軟件。本書以作者開發的杆件結構內力分析程序、連續體結構應力分析程序、構件內溫度場分析程序為主綫,詳細介紹設計和開發有限元分析軟件涉及的所有環節,並給齣用Visual Basic 6��0編寫的源程序代碼。讀者閱讀完本書以後,能夠快速開發齣自己的帶有圖形化前後處理係統的有限元軟件。
有限單元法應用領域十分寬廣,涉及內容繁多,想在一本書中把各方麵的內容都講清楚,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筆者把有限單元法理論及軟件大緻劃分為基礎部分和專題部分,本書側重講述基礎部分,主要內容為杆件結構內力分析理論與程序、連續體結構應力分析理論與程序、構件內溫度場分析理論與程序、計算機圖形學理論和前後處理程序。專題部分,如建築結構抗火性能分析理論與程序、建築結構抗震性能分析理論與程序,將在後續的書籍中分彆介紹。
作者要特彆感謝我的四位導師:中國農業大學李明瑞教授;大連理工大學林皋院士;大連理工大學李宏男教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範維澄院士。沒有導師們的培養和關懷,就沒有本書的齣版。
瀋陽建築大學周靜海教授、賈連光教授、笪可寜教授,香港城市大學Leung Andrew Yee�瞭ak教授、Lo Siu�瞞ing教授、Yuen Richard Kwok�瞜it博士,英國謝菲爾德大學Huang Zhaohui博士、Huang Shanshan博士、Burgess Ian教授,曾給予本人許多鼓勵、支持和幫助,在此一並緻謝。
由於有限元軟件設計與開發涉及內容十分廣泛,加上作者水平有限,書中不足之處在所難免,敬請讀者不吝賜教。
這本書的書名《結構靜力分析有限元軟件設計與開發》讓我眼前一亮,因為它觸及瞭我一直以來在學術研究和工程實踐中都非常感興趣的一個交叉領域。作為一個對算法和軟件工程充滿熱情的結構力學博士生,我一直在尋找能夠將抽象的有限元理論與具體的工程軟件開發實踐結閤起來的資料。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個全麵而深入的視角,不僅講解有限元法的基本數學原理,比如拉格朗日方程、伽遼金法等在結構靜力分析中的應用,更重要的是,它能夠詳細闡述如何將這些理論轉化為高效、可靠的計算軟件。我尤其期待書中能夠詳細介紹有限元軟件的模塊化設計思想,例如如何清晰地劃分預處理、求解和後處理這三個核心模塊,以及每個模塊內部的關鍵技術,如網格生成算法(包括自適應網格重分),綫性方程組的求解技術(直接法和迭代法的優缺點及適用場景),以及復雜的應力、應變結果的提取和可視化技術。對於“開發”部分,我非常希望能夠看到書中介紹一些通用的軟件設計模式在有限元軟件開發中的應用,比如如何進行麵嚮對象的設計,如何有效地管理大量的計算數據,以及如何保證軟件的可擴展性和可維護性。如果書中能夠提供一些關於高性能計算技術(如並行計算、GPU加速)在有限元軟件開發中的實現思路,或者介紹一些開源有限元框架的架構設計,那將是對我研究方嚮的極大啓發。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成為我構建自己的高性能有限元分析工具的寶貴指南。
評分這本書的名字聽起來就很硬核,是那種我一直想深入瞭解但又感覺望而卻步的領域。說實話,我最開始對“結構靜力分析”這個概念就不是特彆清晰,腦子裏總有點模糊的印象,以為就是簡單地計算一下建築或者橋梁的受力情況。但 Finite Element Method (FEM),也就是有限元方法,聽起來就高大上多瞭,感覺涉及到更復雜的數學模型和計算過程。我特彆好奇這本書是如何將這兩者結閤起來的,它會不會從最基礎的原理講起,一步步引導讀者理解FEM在結構靜力分析中的應用?比如,是否會詳細解釋單元的選取、形函數的構建、剛度矩陣的組裝以及方程的求解過程?這些都是我之前學習中遇到的難點,希望這本書能有非常清晰、易於理解的講解,避免那些枯燥乏味的數學推導,而是通過直觀的圖示或者實際的工程案例來輔助說明。另外,這本書既然提到瞭“軟件設計與開發”,那肯定不止是理論上的介紹,更重要的是它會告訴我們如何將這些理論轉化為實際的計算機程序。這對我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吸引點,因為我一直對如何用代碼實現復雜的工程計算非常感興趣。我希望能看到書中介紹一些經典的有限元軟件架構,例如模塊化的設計思路,以及如何進行單元庫的開發、預處理模塊的設計(如網格生成)、求解器模塊的實現,還有後處理模塊的展示。能否提供一些關於編程語言選擇、數據結構設計、算法優化等方麵的建議,甚至是一些代碼片段的示例,那就更完美瞭。我特彆希望這本書能夠幫助我建立起一個完整的FEM軟件開發的知識體係,讓我知道從何入手,如何一步步構建自己的分析工具。
評分這本書的標題《結構靜力分析有限元軟件設計與開發》在我看來,簡直是為我量身定做的。我是一名剛剛畢業不久的結構工程師,在實際工作中,雖然接觸過一些現成的CAE軟件,比如ABAQUS、ANSYS等,但總感覺自己隻是一個“使用者”,對底層的計算原理和軟件的實現方式知之甚少,這限製瞭我對問題的深入分析和對結果的批判性思考。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夠揭開這些商業軟件神秘的麵紗。它會不會深入講解有限元法的基本概念,比如位移法的基本思想,如何將連續的結構離散化為有限個單元,以及如何基於虛功原理或能量原理推導齣單元剛度矩陣和節點荷載嚮量?我特彆關注在軟件開發層麵,如何有效地處理大規模的方程組,比如迭代法的選擇和預條件子的設計,以及如何處理邊界條件和荷載的施加。更讓我興奮的是“軟件設計與開發”這部分,我希望能看到書中詳細介紹如何從零開始構建一個有限元分析軟件的框架,包括數據結構的組織、模塊化的設計理念、用戶界麵的交互邏輯,以及如何進行結果的可視化展示。我希望它不僅僅是停留在理論層麵,而是能夠提供一些實際的開發經驗和技巧,比如如何進行代碼的調試和優化,如何保證計算的精度和效率,甚至是如何進行並行計算的實現。如果書中能結閤一些具體的工程案例,比如梁、闆、殼等結構的靜力分析,並展示如何將這些案例的求解過程通過程序實現,那對我來說將是無價之寶。我希望能通過這本書,真正理解CAE軟件的設計思路,掌握有限元分析的底層邏輯,從而提升自己在工程實踐中的解決問題的能力。
評分這本書的標題,坦白說,一開始讓我覺得有點“高冷”,畢竟“結構靜力分析”加上“有限元軟件設計與開發”這幾個詞堆疊在一起,總給人一種非常專業、門檻很高的感覺。但作為一個在工業界摸爬滾打多年的工程師,我深知掌握這些底層原理和開發能力的重要性。我一直在思考,為什麼那些商業軟件如此強大,它們又是如何實現的?這本書會不會從最基礎的數學公式開始,詳細講解節點位移、單元剛度矩陣、總體剛度矩陣的組裝過程,以及如何通過矩陣運算來求解結構的響應?我希望它能夠有一個清晰的脈絡,將這些枯燥的數學概念與實際的工程問題緊密聯係起來。更令我期待的是“軟件設計與開發”這部分。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實用的指導,而不是停留在理論層麵。例如,它會不會分享一些關於如何構建一個穩定、高效的有限元求解器的經驗?比如,在選擇算法時,有哪些需要考慮的因素?如何處理大規模稀疏矩陣的存儲和計算?如何有效地進行網格的劃分和質量的檢查?我尤其希望書中能夠提供一些關於用戶界麵設計和結果可視化的思路,讓分析結果能夠更直觀地呈現給非專業人士。如果有關於如何將這些理論和算法轉化為實際代碼的示例,哪怕是僞代碼,也會對我非常有幫助。我希望這本書能讓我看到,如何從一個概念齣發,一步步構建齣一個能夠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軟件工具,提升我在項目中的話語權和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
評分這本書的書名《結構靜力分析有限元軟件設計與開發》準確地擊中瞭我的痛點。作為一名正在攻讀結構工程碩士的學生,雖然在課程中接觸瞭不少有限元分析的理論知識,比如單元法的基本思想、形函數、剛度矩陣的推導等,但每次想到要把這些知識轉化為實際可用的程序,就感到力不從心。我非常渴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條清晰的路徑,從理論到實踐,一步步帶領我掌握有限元軟件的開發過程。我希望書中能夠詳細介紹不同類型單元(如梁單元、杆單元、二維實體單元)的構建方法,以及如何將它們集成到軟件中。我特彆關注那些與“軟件設計與開發”相關的章節,例如,如何組織代碼結構,如何實現數據管理,如何設計用戶輸入界麵,以及如何進行計算結果的後處理和可視化。我希望這本書不僅僅是理論的羅列,而是能夠提供一些實際的開發經驗和案例,比如,能否提供一些關於如何用Python或C++編寫有限元程序的示例代碼?或者介紹一些常用的有限元庫和框架,並說明如何使用它們來加速開發進程。我還希望書中能夠探討一些進階的主題,比如如何處理非綫性問題,或者如何進行動力學分析,雖然書名是“靜力分析”,但這些內容能讓我對未來學習有更宏觀的認識。如果書中能夠提供一些關於如何進行軟件測試和性能優化的建議,那就更加完美瞭。總而言之,我希望這本書能成為我從一名理論學習者蛻變為一個能夠獨立開發有限元分析軟件的實踐者的重要基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