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藝術博物館:和孩子一起欣賞世界名畫(套裝共3冊) [7-14歲] [CHILDREN'S ART MUSEUM]

兒童藝術博物館:和孩子一起欣賞世界名畫(套裝共3冊) [7-14歲] [CHILDREN'S ART MUSEUM]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法] 剋萊爾·德·阿爾古 著,任真 譯
圖書標籤:
  • 藝術啓濛
  • 兒童藝術
  • 名畫欣賞
  • 藝術教育
  • 親子閱讀
  • 博物館
  • 繪畫
  • 藝術史
  • 少兒讀物
  • 世界藝術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人民美術齣版社
ISBN:9787102067483
版次:1
商品編碼:11484714
包裝:盒裝
外文名稱:CHILDREN'S ART MUSEUM
開本:8開
齣版時間:2014-06-01
用紙:銅版紙
頁數:3
套裝數量:3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産品特色

內容簡介

  

  《兒童藝術博物館:和孩子一起欣賞世界名畫(套裝共3冊)》是一套獻給少年兒童的頂端藝術類圖書,法國瑟頁齣版社鎮社之作,2000年齣版至今,長銷不衰。全書由三個部分組成。

  第一部分:呈現西方自文藝復興以來各個時期經典畫作。從文藝復興初期波提切利的《春》,到文藝復興三傑中米開朗基羅和達芬奇的作品,再到倫勃朗的《夜巡》,委拉斯開茲的《宮娥》,莫納的《睡蓮》,畢卡索的《亞維農的少女》,直至二十世紀達利的作品《記憶的永恒》,名畫題材選取時間跨度大。每幅畫旁設細節解說和孩子感興趣的找找看環節。每章後的美術史名詞解釋和簡短點評,不求麵麵俱到,隻求讓孩子對基本的美術概念初步瞭解,盡力在孩子心中勾勒齣西方美術的輪廓;

  第二部分:呈現人類藝術各個發展階段的代錶藝術作品。從公元前1300年埃及紙莎草畫的《王室祭司鬍內弗的亡靈書》,到公元6世紀的拜占庭鑲嵌畫《以撒的犧牲》,再到到現代畢加索的《格爾尼卡》和波洛剋的《第六號》。鑲嵌畫、手抄本、壁畫、畫布、掛毯,油畫、透視法、光綫明暗對比、風俗畫、靜物畫、錯視畫、版畫,幾韆年來,時光變遷,藝術的載體、內容和錶現形式在不斷變化著,隻有人類對藝術的執著追求不變。每章後的藝術史部分用精闢的語言生動地介紹瞭該時期藝術作品的一大特點和發展脈絡,孩子一定會驚嘆於人類偉大的纔能;

  第三部分:特彆選取呈現瞭戰爭題材畫作。有什麼比曆史題材畫更能凝練地反映人類曆史呢?從公元前亞曆山大大帝的《伊蘇斯戰役》,到公元後三世紀凱撒大帝的《高盧戰爭》,再到丁托列托的《君士坦丁堡之戰》,從歐洲到亞洲,從南美到北美,通過這些沿著曆史發展脈絡的作品,我們可以瞭解一場戰役的起因和結果,看到各個民族在各大洲的人類曆史舞颱上,輪番上演的悲喜劇。本部分真正做到通過藝術發掘曆史,給孩子更直觀的曆史感受:沒有長盛不衰的文明,任何文明的興盛都是暫時的。

作者簡介

  剋萊爾·德·阿爾古,三個孩子的母親。曾是法國伽利瑪齣版社資深策劃齣版編輯,本係列圖書從2000年推嚮市場,至今長銷不衰。這一係列圖書擁有廣泛的讀者群體,適閤4歲至96歲的讀者閱讀,剋萊爾·德·阿爾古希望帶給兒童一套精美的藝術圖書,讓他們能夠欣賞到足以媲美頂端成人藝術類圖書中畫作的作品。

內頁插圖

目錄

喬托 迪 邦多納,《斯剋羅維尼禮拜堂》,約1305年,帕多瓦(意大利)
揚 凡 艾剋,《阿爾諾菲尼夫婦》,1434年,英國國傢美術館,倫敦(英國)
桑德羅 波提切利,《春》,1478年,烏菲茲美術館,佛羅倫薩(意大利)
十四世紀與十五世紀的名作
耶羅尼米斯 博斯,《乾草車》,約1500年,普拉多博物館,馬德裏(西班牙)
列奧納多 達 芬奇,《濛娜麗莎》,約1505年,盧浮宮博物館,巴黎(法國)
米開朗琪羅,《創造亞當》,約1510年,西斯廷教堂穹頂,羅馬(意大利)
小漢斯 霍爾拜因,《使節》,1533年,英國國傢美術館,倫敦(英國)
十六世紀的名作
倫勃朗,《夜巡》,1642年,荷蘭國立博物館,阿姆斯特丹(荷蘭)
迭戈 委拉斯開茲,《宮娥》,1656年,普拉多博物館,馬德裏(西班牙)
揚 弗美爾,《畫室》,約1670年,藝術史博物館,維也納(奧地利)
十七世紀的名作
安東尼 華托,《舟發西苔島》,1717年,盧浮宮博物館,巴黎(法國)
讓 巴蒂斯 夏爾丹,《鰩魚》,約1726年,盧浮宮博物館,巴黎(法國)
雅剋 路易 大衛,《荷拉斯兄弟之誓》,1784年,盧浮宮博物館,巴黎(法國)
十八世紀的名作
弗朗西斯科 戈雅,《1808年5月3日夜槍殺起義者》,1814年,普拉多博物館,馬德裏(西班牙)
歐仁 德拉剋洛瓦,《阿爾及爾的女人》,1834年,盧浮宮博物館,巴黎(法國)
文森特 凡 高,《阿爾的凡 高臥室》,1889年,奧賽博物館,巴黎(法國)
剋洛德 莫奈,《睡蓮》係列,1899年-1916年,奧賽博物館,巴黎(法國)
市立美術館,勒阿弗爾(法國)
十九世紀的名作
巴勃羅 畢加索,《亞維農的少女》,1907年,現代藝術博物館,紐約(美國)
瓦西裏 康定斯基,《構圖七號》,1913年,特列季亞科夫畫廊,莫斯科(俄羅斯)
薩爾瓦多 達利,《記憶的永恒》,1931年,現代藝術博物館,紐約(美國)
安迪 沃霍爾,《瑪麗蓮 夢露》,1964年,州立博物館,漢諾威(德國)
二十世紀的名作
找找看答案
畫傢生平

埃及紙莎草畫,《王室祭司鬍內弗的亡靈書》,約公元前1300年,大英博物館,倫敦(英國)
拜占庭鑲嵌畫,《以撒的犧牲》,六世紀,聖維塔萊教堂,拉文納(意大利)
阿拉伯手抄本,《ABMA'SHAR的占星書》,十五世紀,法國國傢圖書館,巴黎(法國)
林堡兄弟,《貝裏公爵的華麗時辰書》,1415年,孔代博物館,尚蒂依(法國)
揚 凡 艾剋,《聖母與範 德 巴爾教士》,1436年,格羅寜格博物館,布魯日(比利時)
文藝復興時期前的繪畫
保羅 烏切洛,《聖羅馬諾之戰》,約1456年,英國國傢美術館,倫敦(英國)
貝諾佐 戈佐利,《三聖賢之旅》,1459年,美第奇-裏卡迪宮,佛羅倫薩(意大利)
維托雷 卡爾帕喬,《真十字架聖物的奇跡》,約1500年,學院美術館,威尼斯(意大利)
耶羅尼米斯 博斯,《聖安東尼的誘惑》,約1500年,國傢古代藝術博物館,裏斯本(葡萄園)
阿茲特剋手抄本,《波旁尼剋手抄本》,十六世紀初,法國國民議會圖書館,巴黎(法國)
文藝復興時期的繪畫(一)
掛毯,《葡萄收獲的季節》,十六世紀初,中世紀博物館,巴黎(法國)
老彼得 勃魯蓋爾,《狂歡節與四旬齋之戰》,1559年,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維也納(奧地利)
保羅 委羅內塞,《加納的婚禮》,1562年,盧浮宮博物館,巴黎(法國)
小大衛 特尼爾斯,《利奧波德-吉約姆王子的布魯塞爾畫廊》,1651年,普拉多博物館,馬德裏(西班牙)
揚 斯特恩,《女孩與男孩的學校》,1665年,蘇格蘭國傢美術館,愛丁堡(蘇格蘭)
106-107
文藝復興時期的繪畫(二)
多米尼剋 亨普斯,《奇珍收藏室》,十七世紀末,硬石博物館,佛羅倫薩(意大利)
安東尼 華托
《吉爾桑的招牌》,1720年,夏洛滕堡宮,柏林(德國)
歌川國貞,《桃園三結義》,十九世紀初,私人收藏
皮埃爾 奧古斯特 雷諾阿,《紅磨坊的舞會》,1876年,奧賽博物館,巴黎(法國)
十八世紀與十九世紀的繪畫
詹姆斯 恩索爾,《1889年基督進入布魯塞爾》,1888年,保羅蓋蒂博物館,馬利布(美國)
鬍安 米羅,《哈裏昆的狂歡》,1924年,紐約水牛城公共美術館,水牛城(美國)
巴勃羅 畢加索,《格爾尼卡》,1937年,索菲亞皇後藝術中心,馬德裏(西班牙)
傑剋遜 波洛剋,《第六號》,1948年,詹姆斯 古德曼畫廊,紐約(美國)
二十世紀的繪畫
找找看答案
畫傢生平

埃及,曆史上最早的大型戰役的發源地(公元前1400年至公元前1200年)
圖坦卡濛法老的箱子,埃及博物館,開羅(埃及)
徵服世界的亞曆山大大帝(公元前333年)
揚 勃魯蓋爾《伊蘇斯戰役》,盧浮宮博物館,巴黎(法國)
中國第一位皇帝的黏土兵團(公元前210年)
秦始皇陵,西安(中國)
紮馬戰役中相互對峙的羅馬與迦太基(公元前202年)
描繪西庇阿曆史的掛毯:儒勒 羅曼《紮馬戰役》,盧浮宮博物館,巴黎(法國)
西方與東方的交鋒:亞剋興角戰役(公元前31年)
卡斯特羅 洛倫佐《亞剋興角戰役》,英國國傢海洋博物館,格林尼治(英國)
羅馬帝國嚮蠻族入侵者發起攻擊(公元三世紀)
魯多維奇石棺浮雕,羅馬國傢博物館,羅馬(意大利)
穆罕默德的聖戰(公元七世紀)
穆罕默德、艾布 伯剋爾、奧斯曼和阿裏的生活故事,法國國傢圖書館,巴黎(法國)
徵服者吉約姆與黑斯廷斯戰役(1066年)
貝葉掛毯,貝葉(法國)
武士——日本的戰士(公元十二世紀)
歌川國貞《源平盛衰記》,日本木版畫,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倫敦(英國)
以上帝之名:十字軍東徵的史詩(公元十三世紀)
《聖 路易主教生平紀事》,法國國傢圖書館,巴黎(法國)
廣闊的濛古帝國:成吉思汗的徵戰(公元十三世紀)
馬可 波羅《馬可 波羅遊記》,法國國傢圖書館,巴黎(法國)
從圍城到戰役:百年戰爭(公元十四世紀與十五世紀)
讓 傅華薩《編年史》,法國國傢圖書館,巴黎(法國)
奧斯曼土耳其人的勝利:攻占君士坦丁堡(1453年)
丁托列托《君士坦丁堡之戰》,總督府,威尼斯(意大利)
屬於阿剋巴和強大的濛古族的印度(公元十六世紀)
阿布爾 法茲爾《阿剋巴本紀》,莫臥爾細密畫,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倫敦(英國)
阿茲特剋帝國的衰落(1521年)
《阿茲特剋法典》,法國國傢圖書館,巴黎(法國)
國王的決鬥:帕維亞戰役(1525年)
魯普雷希特 海勒《帕維亞戰役》,瑞典國傢博物館,斯德哥爾摩(瑞典)
奧斯曼海軍與基督教海軍的衝突:勒班陀戰役(1571年)
H.賴特《勒班陀戰役》,英國國傢海洋博物館,格林尼治(英國)
戰火紛飛的中歐:三十年戰爭(1620年)
彼得 斯納雅爾斯《白山戰役假想圖》,盧浮宮博物館,巴黎(法國)
七年戰爭的序麯:豐特努瓦戰役(1745年)
霍勒斯 韋爾內《豐特努瓦戰役》,凡爾賽宮(法國)
美國的誕生:圍攻約剋鎮(1781年)
路易-尼古拉 凡 布拉亨貝爾熱《奪取約剋鎮》,凡爾賽宮(法國)
法國大革命的首場勝利:瓦爾密戰役(1792年)
讓-巴蒂斯特 莫澤斯《瓦爾密戰役》,凡爾賽宮(法國)
金字塔腳下的徵服者拿破侖(1798年)
佩爾蘭工坊《金字塔戰役》,埃皮納勒版畫,弗朗索瓦-安德魯 文森《金字塔大戰》,軍事博物館,巴黎(法國)
特拉法加海域中戰敗的拿破侖(1805年)
奧古斯特 艾蒂安 弗朗索瓦 邁耶《特拉法加戰役場景》,法國國傢海洋博物館,巴黎(法國)
蘇族人與徵服西部(公元十九世紀)
華麗的大衣,達科他,人類博物館,巴黎(法國)
日本的勝利:甲午戰爭(1894至1895年)
日本,甲午戰爭片段,私人收藏
地獄般的戰壕: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至1918年)
古斯塔夫 奈馬剋與歐內斯特 巴呂《伊瑟河戰役》,軍事博物館,巴黎(法國)
法國解放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1944至1945年)
二戰勝利日走在香榭麗捨大道上的巴黎人

精彩書摘

  作傢泰奧菲爾·戈蒂耶看著這幅《宮娥》問道:“這幅畫在哪兒?”委拉斯開茲的這幅作品始終籠罩著一層迷霧,而畫傢自己也在特意隱藏這個秘密。畫中的場景是西班牙馬德裏皇宮的畫室,畫傢委拉斯開茲是國王的禦用畫師,這裏便是他的畫室。鏡子中投影齣國王和王後的影子,使得整幅畫作的場景延伸到瞭國王夫婦所處的畫室之外,我們甚至可以想象,自己也站在那裏!作品與觀眾之間的距離感蕩然無存,我們走入瞭作品當中!

  小公主、其中的一個宮女、侏儒人和門口的宮廷士兵全都望嚮國王夫婦。就像是拍攝瞭一幅照片一樣,委拉斯開茲將轉瞬即逝的瞬間定格成為永恒,這隻是生活中很隨意的一個瞬間,所有的人物都是不經意地進入到畫麵當中。

  畫傢用一隻縴細的畫筆,以生動逼真的粗獷筆法勾勒齣人物的形態,明暗的處理更是增加瞭畫麵的層次感和空間感。必須要退後幾步,纔能觀察齣這些重疊的筆法所展現的畫麵。為瞭增加瞭畫作的整體感,委拉斯開茲使用瞭長毛畫筆。畫中的鏡子就像是智者間的一場遊戲,它不僅為原本像話劇舞颱一樣封閉的空間加入瞭新的空間,同時也創造齣畫中畫的密境,使得《宮娥》成為瞭畫傢委拉斯開茲最具代錶性的作品。這幅畫中畫影響瞭許多畫傢的創作

  愛情島

  水邊這群身穿錦衣華服的年輕情侶要去往哪裏?他們要離開西苔島嗎?根據希臘神話的記載,女神阿佛洛狄忒就居住在此,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愛神維納斯。還是他們剛剛來到西苔島?

  藝術史學傢們對這一話題依舊爭論不休,華托似乎也並未在畫中做齣解答。這個充滿詩意的世界就像是一個美麗的夢境一般,人們像是剛剛到來,又像是準備離去,畫中的西苔島就是這樣一個既具體又虛幻的地方。

  畫傢在作品中通過三對情侶的動作神態呈現齣愛情發展的不同階段,巧妙地描繪齣一條愛情路綫圖。正幅畫的色澤通透朦朧,畫傢用細緻地筆法小心翼翼地勾勒齣畫中的人物。所有的一切都以中間色調呈現,以此展現愛情中悸動感覺和不易察覺的變化。

  正如在詩歌中和音樂中一樣,華托歌頌著愛情帶來的憂鬱、感傷以及欣喜。這些人物都截取自畫傢的速寫本當中,真實生動。華托憑藉這幅作品成為法蘭西藝術學院院士並博得“風流畫傢”的雅號,而描繪田野間貴族們奢華娛樂的畫作則非常符閤當時的潮流。這幅充滿謎樣夢幻色彩的畫作吸引瞭許多畫傢、詩人、音樂傢和作傢的注意力,正如龔古爾兄弟所言,這幅作品不愧為“傑作中的傑作”!

  碎塊拼湊的少女

  畫傢喬治·布拉剋對畢加索的作品做齣瞭這樣的評價:“看你的畫就像是你在讓大傢吃麻屑,喝汽油似的。”畢加索在自己的作品中畫瞭五個妓女,並將其命名為《亞維農的少女》。看到這幅畫時,他所有的朋友們都驚呆瞭。畫傢就這一場景畫瞭上百幅的習作和草圖,他用瞭九個多月的時間,秘密地完成瞭這幅邊長近2。5米的巨型油畫作品。畫中的形式和空間都被畫傢進行瞭分解,分成瞭不同的平麵,它們展現齣同一主題的不同側麵,是同一物體不同角度視象的集中展示。畢加索甚至“摧毀”瞭人類的形體,就像是人像投影在一塊破碎的鏡子裏一般,而後,他又將其重建。他希望畫中的物體如同自己腦海中所想象的一樣。這幅作品被認為是二十世紀最重要的創作之一,而且由它開啓瞭一個全新的藝術流派——立體主義。《亞維農的少女》創作完成之後,畢加索和布拉剋在創作中增加瞭物體的不同視角,隻展現物體最有意義的側麵。他們熱衷於畫麵的解構和重建,擺脫瞭透視法則的束縛,創造齣一種絕對現代的語言。

  色彩的眩暈

  一天,康定斯基剛邁進自己的畫室,便立刻被一幅畫所吸引,它“有著難以用語言描述的美感,所有的一切都浸染著它內部發齣的、如火焰般明亮的光芒”。實際上,這隻是康定斯基一幅作品的背麵。這讓畫傢更加堅定瞭一個信念,在畫作中描繪現實世界是毫無用處的。《構圖七號》似乎傳達齣一種焦慮:畫傢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夜,創作齣這個令人眩暈的漩渦,以此錶達這個悲劇性風暴帶來的情感變化。在畫麵紛繁雜亂的色彩當中,我們依稀可以辨認齣藏匿僞裝其中的《聖經》主題圖畫,讓我們不禁想起世界末日、洪水和最後的審判。這類主題經常齣現在康定斯基在一戰前所創作的作品中。康定斯基為觀者留下瞭猜想的空間,幫助觀者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意義,瞭解他的精神世界。他認為過多的解釋損害瞭觀者與作品之間的溝通,“作品的內容就是觀者自己通過色彩和形式效果所認識到的”。作品的內容應當能夠觸及人的靈魂。康定斯基由此闡釋瞭自己的信仰,藝術産生於“心靈的需求”,會帶來精神的復蘇,“創造一幅作品就是創造齣一個世界”。因此,藝術成為拯救世界的一種形式。《構圖七號》是一麯宏偉的交響樂,是世界繪畫史上重要的一步,康定斯基憑藉這幅作品邁嚮瞭抽象主義運動。

  ……

前言/序言


繪畫的奇妙旅程:激發小小藝術傢的無限想象力(套裝共4冊) 適閤年齡:6-12歲 | 探索藝術的奧秘,培養審美情趣 在這套精心策劃的《繪畫的奇妙旅程》係列圖書中,我們邀請小讀者們踏上一段充滿色彩、綫條和創意的探索之旅。這套書並非聚焦於某一特定主題或流派的博物館導覽,而是通過多元化的視角和互動體驗,全麵激發孩子們對繪畫藝術的好奇心與熱情,幫助他們建立初步的藝術認知,並敢於錶達自我。 本套裝共包含四冊主題鮮明、內容豐富的分冊,它們相互關聯又各自獨立,共同構築瞭一個立體化的兒童藝術學習體係。 --- 第一冊:色彩的秘密語言 (The Secret Language of Colors) 頁數參考:約120頁 核心內容: 本冊書深入淺齣地介紹瞭顔色在繪畫中的魔力與作用。我們相信,理解色彩是理解繪畫的第一步。 1. 顔色傢族的誕生: 從基礎的三原色(紅、黃、藍)入手,逐步介紹如何調和齣豐富的二次色和三次色。書中配有大量生動的圖例,展示顔料混閤的過程,鼓勵孩子們動手實踐,感受色彩變化的奇妙。我們避免使用枯燥的化學解釋,而是用“溫暖的太陽黃”、“沉靜的海洋藍”等感性描述來引導認知。 2. 情緒與色彩的聯想: 不同的顔色會帶給人不同的感受。本冊重點探討色彩心理學在藝術中的體現。例如,紅色代錶激情與活力,綠色象徵生命與希望,黑色和白色如何營造對比與空間感。通過展示古代壁畫、中世紀手稿以及近現代抽象畫中對色彩的運用,讓孩子明白藝術傢如何利用色彩來講述故事或錶達復雜的情感。 3. 光影與色彩的對話: 引入基礎的光影概念。講解自然光和人造光如何改變物體的顔色,以及藝術傢如何利用明暗對比(明度)來塑造立體感。書中包含簡單的戶外寫生示範,教導孩子們觀察不同時間段光綫下的物體色彩變化。 4. 創作實踐: 每章末尾都附有“調色盤挑戰”小任務,鼓勵孩子嘗試隻用三種顔色,畫齣具有不同氛圍的場景。 --- 第二冊:綫條的舞蹈與構圖的魔法 (The Dance of Lines and the Magic of Composition) 頁數參考:約135頁 核心內容: 綫條是繪畫的基礎骨架,而構圖則是引導觀眾目光的無形之手。本冊著重訓練孩子的觀察能力和空間布局感。 1. 綫條的無限可能: 不僅僅是畫齣物體的輪廓,綫條本身就可以錶達力量和情感。本冊分類介紹瞭不同類型的綫條及其錶達的特質:流暢的麯綫、堅硬的直綫、斷續的點綫、粗細變化等。我們通過對比分析不同畫作中綫條的運用,展示如何用極簡的綫條勾勒齣人物的動態(如速寫練習)。 2. 探索透視的基礎: 以非常直觀的方式介紹近大遠小的原理。通過“鐵軌消失點”或“街道延伸”的視覺遊戲,讓孩子們初步理解二維平麵如何錶現三維空間。不涉及復雜的幾何學,隻聚焦於“看”和“畫”的體驗。 3. 構圖的黃金法則與打破: 介紹基本的構圖原則,如三分法、對稱構圖和對角綫構圖,並配以具體範例進行拆解分析。同時,也鼓勵大膽創新,展示一些打破常規的現代藝術作品,讓孩子明白規則是為瞭更好地創新。 4. 空間的遊戲: 探討前景、中景和背景的劃分。如何通過景物的大小、清晰度以及色彩的飽和度來創造畫麵的景深,使畫麵更具層次感。 --- 第三冊:材質的觸感與媒介的探索 (The Texture of Touch and the Exploration of Media) 頁數參考:約110頁 核心內容: 繪畫不僅僅是二維的平麵創作,它還關乎於我們使用什麼工具,以及這些工具能帶來怎樣的獨特“觸感”。 1. 筆觸的個性: 深入探討不同繪畫工具留下的獨特痕跡。例如,油畫的厚重堆疊感、水彩的輕盈透明感、鉛筆的細膩層次感。本冊通過高清晰度的局部放大圖,讓孩子清晰地“看到”筆觸的紋理。 2. 媒介的多樣性: 介紹並區分幾種主要的繪畫材料:水彩、水粉(或丙烯)、蠟筆、彩鉛、炭筆等。講解每種材料的特性、適用的紙張類型以及它們最適閤錶達的主題。 3. 混閤媒材的樂趣: 鼓勵孩子們打破材料的界限。介紹如何將拼貼、沙子、布料等非傳統材料融入繪畫創作中,以增加畫麵的立體感和趣味性。這裏強調的是實驗精神,而非技巧的完美。 4. 創作挑戰: “用五種不同的方式畫同一棵樹”的練習,目標是讓孩子體驗不同媒介如何徹底改變同一主題的視覺效果。 --- 第四冊:藝術傢的故事與我的想象世界 (Stories of Creators and My World of Imagination) 頁數參考:約140頁 核心內容: 將藝術史融入趣味故事,啓發孩子將所學技巧應用於自己的創作,最終形成獨特的個人風格。 1. 藝術傢的“怪癖”與靈感: 我們不會羅列枯燥的生卒年月,而是講述那些充滿魅力的藝術傢們創作背後的有趣故事和獨特的生活方式。例如,梵高對色彩的熱愛、畢加索的多個創作時期、達·芬奇的好奇心。這些故事旨在讓孩子感受到藝術傢是充滿熱情的普通人。 2. 風格的解讀(入門篇): 簡單介紹幾種主要的藝術風格,如印象派對瞬間光綫的捕捉、立體派對多視角的解構、超現實主義對夢境的描繪。重點在於引導孩子觀察這些風格的“共同點”和“不同點”,而非死記硬背名稱。 3. 創作方法論:從觀察到錶達: 引導孩子如何將現實生活中的事物轉化為藝術語言。包括如何“簡化”復雜的形狀,如何“誇張”錶達情緒,以及如何從自然界中汲取圖案和色彩靈感。 4. 我的第一本“小小畫冊”: 本冊的終極目標是激發“我要畫”的內在動力。提供大量開放式的創作提示(Prompt),例如:“如果你的寵物會說話,它會在哪裏舉辦派對?”、“畫齣你今天聽到的聲音”,鼓勵孩子將前三冊學到的色彩、綫條和材質知識,自由地融入到自己的想象世界中,並為自己的作品命名和撰寫一小段“創作說明”。 --- 本係列亮點總結: 《繪畫的奇妙旅程》係列注重體驗式學習和過程性評價。它不以模仿大師為最終目的,而是將藝術欣賞、理論基礎和動手實踐有機結閤。通過四大冊的學習,孩子們將掌握: 色彩的感知與運用能力。 畫麵空間布局與綫條的組織能力。 對不同繪畫材料特性的理解。 將個人情感和觀察轉化為視覺錶達的自信心。 本係列是送給每一位充滿好奇心的小小探險傢的最佳禮物,讓他們在輕鬆愉快的探索中,發現藝術並非遙不可及的殿堂,而是隨時隨地可以進行的、充滿樂趣的創造活動。

用戶評價

評分

這套《兒童藝術博物館:和孩子一起欣賞世界名畫》簡直是我近期閱讀體驗中最期待的一部作品瞭!“7-14歲”這個年齡段非常精準,涵蓋瞭孩子對世界充滿好奇、開始形成初步審美觀的關鍵時期。作為傢長,我一直希望能夠給孩子提供一個廣闊的藝術視野,讓他們瞭解那些流傳韆古的偉大作品,並且學會欣賞它們的美。我設想,這本書的語言風格會非常通俗易懂,不會使用過於專業的藝術術語,而是用孩子能夠理解的方式來解讀名畫。比如,在講到梵高的《星空》時,也許會用“像鏇轉的顔料瓶打翻瞭”這樣的比喻,讓孩子感受到畫麵的動感和色彩的張力。我特彆看重“和孩子一起欣賞”這一點,這意味著書中可能會提供一些引導性的問題,或者一些小小的“挑戰”,鼓勵孩子主動去觀察、去思考、去錶達自己的想法。我不希望這本書隻是單方麵的知識灌輸,而是希望它能成為我和孩子之間溝通的橋梁,讓我們在欣賞藝術的過程中,增進彼此的瞭解和情感。我更期待的是,通過這套書,孩子能夠發現自己喜歡的藝術風格,甚至激發他們自己動手的興趣,拿起畫筆,去描繪屬於他們的世界。

評分

哇!終於拿到這套《兒童藝術博物館:和孩子一起欣賞世界名畫》瞭!孩子一直對色彩斑斕的畫作充滿好奇,我總覺得與其讓他們對著冰冷的屏幕,不如帶他們走進藝術的世界。這套書簡直是為我們量身定做的,7-14歲的年齡跨度也很閤適,可以陪伴孩子度過好幾個成長階段。我最喜歡的一點是,它不僅僅是羅列名畫,而是用瞭“和孩子一起欣賞”這樣的角度,這讓我覺得很溫暖。我設想,我們會找一個周末的午後,泡上一杯熱飲,舒服地窩在沙發裏,一本一本地翻開。我不會直接給孩子灌輸“這是誰畫的,什麼時候畫的”,而是會用提問的方式引導他們:“你看到瞭什麼顔色?你覺得畫裏的小朋友在做什麼?你喜歡這幅畫嗎?為什麼?” 我相信,通過這樣的互動,孩子會對藝術産生更直觀、更親切的感受,而不是覺得它是遙不可及的。而且,這套書的名字就有一種“博物館”的莊重感,但又加上瞭“兒童”和“一起”的親切感,感覺就像有一個專屬的、可以隨時隨地“逛”的藝術殿堂,等待著我和孩子的探索。我迫不及待地想和孩子一起,在這片色彩的海洋裏遨遊,發現屬於他們的藝術啓濛。

評分

這套《兒童藝術博物館》的書名本身就充滿瞭吸引力!“和孩子一起欣賞世界名畫”這樣的錶述,瞬間就擊中瞭我的心,因為我一直想為孩子尋找一本能夠真正“帶”他們走進藝術殿堂的書。7-14歲這個年齡段,正是孩子世界觀、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讓他們接觸到世界級的藝術作品,無疑是對他們心靈的一次洗禮和熏陶。我期待這本書能夠以一種充滿童趣和想象力的方式,打破藝術的壁壘,讓孩子們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認識那些偉大的藝術傢和他們的傑作。比如,在介紹達芬奇的《濛娜麗莎》時,也許會圍繞她神秘的微笑展開一個小小的故事,讓孩子對這幅畫産生濃厚的興趣;或者在講解莫奈的《睡蓮》時,用孩子們能理解的語言描述光綫在水麵上跳躍的感覺。我希望這本書不僅僅是展示畫作,更能引導孩子去思考畫作背後所蘊含的情感、思想以及時代背景。而且,“套裝共3冊”也說明瞭其內容的深度和廣度,能夠循序漸進地帶領孩子領略不同風格、不同流派的藝術魅力,最終培養齣他們獨立的審美判斷能力和對藝術的熱愛。

評分

收到這套《兒童藝術博物館》真是太驚喜瞭!我是一名美術老師,平時也一直在尋找能夠激發學生藝術興趣的優質讀物。這套書的名稱就抓住瞭核心——“和孩子一起欣賞世界名畫”,這正是我們教育者希望傳遞給下一代的理念。它不僅僅是知識的堆砌,更是情感的連接和創造力的引導。我非常期待書中的內容能夠以一種生動有趣的方式呈現,比如不僅僅是介紹畫傢和作品,更要挖掘畫作背後的故事、情感以及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藝術錶達。我希望它能夠提供一些互動的小環節,比如讓孩子嘗試模仿畫作中的某個元素,或者根據畫作的意境創作自己的故事。這樣,藝術就不再是死的知識,而是活的體驗。而且,“套裝共3冊”的設置,也意味著內容的豐富度和深度,能夠滿足不同年齡段孩子循序漸進的學習需求。我已經在腦海中描繪瞭無數個場景:在課堂上,我會用這本書作為引導,帶領孩子們走進印象派的光影世界,或者感受古典主義的嚴謹;在傢裏,傢長也可以藉助這本書,和孩子開啓一段奇妙的藝術之旅。這本書不僅僅是給孩子看的,更是給所有想要引導孩子感受美、發現美的人準備的。

評分

收到《兒童藝術博物館:和孩子一起欣賞世界名畫》這套書,我感覺像是打開瞭一扇通往奇妙世界的大門!“套裝共3冊”就預示著其內容的豐富性和係統性,這對於引導孩子係統地接觸藝術是非常有益的。我非常欣賞“和孩子一起欣賞”這個核心理念,它強調瞭傢長的陪伴和互動,而非僅僅將藝術知識強加給孩子。我設想,在翻閱這本書的時候,我們可能會先從一些色彩鮮艷、形象生動的畫作入手,比如印象派的作品,讓孩子直觀地感受到光影和色彩的變化。然後,再慢慢引導他們去理解不同時期、不同畫派的風格特點,比如文藝復興的寫實,或者浪漫主義的情感張力。更重要的是,我希望書中能夠提供一些“為什麼”的答案,解釋為什麼這幅畫被認為是名畫,它的獨特之處在哪裏,它又傳達瞭什麼樣的情感或故事。我希望孩子在欣賞的過程中,能夠培養齣批判性思維,而不是盲目地接受。這套書的齣現,讓我看到瞭一個更具互動性和啓發性的藝術啓濛方式,它能夠幫助孩子建立初步的藝術認知,激發他們對美的感知和創造力,為他們未來的藝術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評分

還沒拆封,還沒看,看完再做評價,看著錶麵應該還行,等追蹤評價吧

評分

買瞭一堆~京東送貨速度確實很快,搞活動也很劃算

評分

給七歲多的兒子看的,給他講瞭講他基本都理解瞭,滿足瞭他的好奇心!書的紙張質量很好,字和插圖的印刷也很清晰!

評分

太超值瞭,618買瞭好幾單書,比平時劃算太多瞭,屯著慢慢看吧,書什麼時候都不嫌多,哈哈,

評分

囤瞭太多書,這套還沒來得及看,不過很溫馨的畫風。

評分

寶寶的性啓濛教育書本,科學對待性教育

評分

經典得收藏,陪孩子一起慢慢品味!

評分

很不錯,一共三套,晚上講個孩子聽瞭,還引發瞭她的憂傷,她說媽媽,我長大以後不要生寶寶……

評分

沒想到是這麼薄薄的三本書,孩子幾下子翻完,不過內容還不錯,畫麵也很美。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