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簡介 |
| 《商標公報》是現在係統研究我國民國時期商標發展曆史的重要的基礎資料。本書收錄民國時期《商標公報》共408期,精裝成106冊,其中含北洋政府商標局第1-124期;南京國民政府商標局第1-283、285期,其中南京國民政府商標局第284期,雖多方搜求,仍未找到,隻得暫缺。《商標公報》內容除刊登新申請注冊商標外,還有工商企業呈請商標注冊的行政通告,也有大量政府對商標進行管理的法律、法令,商標公函,商標評審案例,包括商標局評定書、再評定書,商標局異議審定書、異議再審定書、訴願決定書等有關商標管理、爭議方麵的詳細資料,這些是研究我國近代商標圖樣、商標曆史極為重要的資料,也是研究民國時期工商業發展極為重要的史料。 |
我一直認為,曆史並非隻有宏大的政治事件和戰爭史詩,那些細枝末節、生活化的記錄,往往更能觸動人心,也更能展現一個時代的真實麵貌。這本書,在我看來,恰恰扮演瞭這樣一個角色。我設想,通過閱讀《商標公報》,我能夠看到那個年代普通人的生活痕跡。當年的人們是如何選擇商品?什麼樣的品牌能夠贏得他們的青睞?那些商標的設計,是否反映瞭當時社會的流行風尚和審美觀念?我很好奇,在這個時期,中國的本土品牌是如何與洋品牌競爭的?它們的營銷策略又是什麼?這本書就像一個時間膠囊,裏麵封存著那個年代的商業氣息,以及由此摺射齣的社會生活畫捲。我期待著,在每一頁的商標信息中,都能發現一些齣乎意料的驚喜,一些能夠引發我共鳴的時代印記。我甚至可以想象,在這些公報中,或許會記錄下一些如今耳熟能詳的品牌,它們在那個時期的早期形態,會是怎樣一番景象?這本書的價值,就在於它以一種獨特的方式,將枯燥的商業記錄,轉化為鮮活的曆史場景。
評分我對這本書的期待,在於它所呈現的“知識的廣度”。《商標公報》涵蓋瞭1923年至1948年長達二十五年的時間跨度,這段時期在中國近代史上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從商業發展的角度來看,這無疑是一個充滿挑戰與機遇的時代。我希望在這106冊的記錄中,能夠找到對當時中國民族工業發展的詳盡梳理。例如,哪些新興産業在蓬勃發展?它們是如何在復雜的國內外環境中生存和壯大的?又有哪些行業經曆瞭衰退?我很想知道,在這段時間裏,中國在商品生産、品牌建設、市場營銷等方麵,究竟取得瞭哪些成就,又麵臨瞭哪些瓶頸。這本書或許能為我們提供一個宏觀的視角,去審視那個時代中國經濟的整體走嚮。同時,我也期待從中發現一些具體的、具有代錶性的品牌案例,通過它們的故事,去理解當時的商業邏輯和市場運作模式。總而言之,這本書對我來說,是理解近代中國商業史的一把關鍵鑰匙,其知識的係統性和曆史的深度,是我所看重的。
評分我是一名對視覺文化和設計史充滿好奇的讀者。這本書《商標公報》(1923-1948)對我來說,最吸引我的地方在於它所蘊含的視覺信息。我設想,在那個沒有互聯網、信息傳播相對閉塞的年代,一個商標的設計,往往凝聚瞭當時最前沿的藝術理念和商業訴求。我迫不及待地想要翻開那些冊子,去欣賞那些或古樸典雅,或新穎彆緻的商標圖案。我想知道,那個時期的設計風格是怎樣的?是否有受到西方設計思潮的影響?那些字體、色彩、圖形的運用,究竟傳達瞭怎樣的信息?除瞭美學價值,我還期待通過這些商標,去解讀當時社會的文化風貌和價值取嚮。例如,商品的類彆是否能反映齣當時人們的消費需求和生活方式?商標的命名和圖案,是否體現瞭對國傢、民族、地域的認同感?這本書對我而言,就像一個龐大的視覺寶庫,裏麵珍藏著那個時代最直接、最生動的商業藝術錶達。我期待通過對這些視覺元素的深入剖析,能夠獲得對近代中國商業設計史和視覺文化史的獨特洞察。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那種復古的紙質感和略帶泛黃的印刷字體,仿佛直接將我帶迴瞭那個年代。我一直對近代中國的社會變遷和商業發展史抱有濃厚的興趣,尤其是在那個風雲變幻的時期,國傢經曆瞭翻天覆地的變化,而商標作為商業活動的重要載體,一定承載瞭那個時代豐富的社會信息。我迫不及待地想要翻開它,看看那些塵封的曆史印記,那些曾經響亮或默默無聞的品牌,它們是如何在那段特殊的曆史時期誕生的、發展的,又經曆瞭怎樣的沉浮。我期待著通過這些商標,去感受那個時代的市場活力、消費習慣,甚至是人們的審美情趣。我想象著,那些手繪的、充滿時代特色的商標圖案,一定能勾勒齣一幅幅生動的時代畫捲。那些文字說明,或許會透露齣當時商業法規的雛形,或者是行業間的競爭態勢。這本書不僅僅是一份名錄,更是一扇窗戶,讓我得以窺探那個時代的經濟脈搏,感受曆史的溫度。我甚至可以想象,裏麵一定有很多現在早已消失的品牌,它們的故事,或許能夠引發我對品牌生命周期、曆史傳承等方麵的思考。
評分作為一名曆史愛好者,我對《商標公報》(1923-1948)的關注,更多地源於它所蘊含的豐富曆史信息。我想象著,這106冊的浩瀚篇幅,將是多麼詳實地記錄瞭那個動蕩年代的商業圖景。從1923年到1948年,這跨越二十多年的時間,中國經曆瞭從民國初年的探索到抗日戰爭的烽火,再到解放戰爭的洗禮。在這樣的背景下,商品經濟的發展必然充滿瞭麯摺和復雜。我想知道,在這個過程中,有哪些行業得到瞭發展?哪些新興的産業在萌芽?又有哪些傳統的行業在堅守?更重要的是,那些商標的背後,隱藏著怎樣的品牌故事?是民族工業的崛起,還是外來品牌的湧入?是戰時物資的緊缺,還是經濟復蘇的希望?我希望通過閱讀這些公報,能夠更深入地理解那個時代的經濟結構、産業布局,以及國內外商業競爭的格局。我期待著,在這些文字和圖案之間,找到曆史發展的蛛絲馬跡,理解那個時代人們在商業活動中的智慧與掙紮。這不僅僅是對商標的梳理,更是對一段重要曆史時期的經濟側麵的深度挖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