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利用雲時代領先的VMware vSphere搭建虛擬環境,隻要一颱計算機就可以創建完整的網絡學習環境。
·利用網絡安全管理方法和技術,全方位部署服務器的安全,讓Windows Server 2008 R2全天候穩定、高效地運行。
·利用微軟Windows PE技術構建穩定高效的服務器安裝維護體係。
內容簡介
《Windows Server 2008 R2配置、管理與應用》以作者所在的高校——宜賓學院的校園網內的服務器規劃、建設和管理為工程背景,從實際應用齣發,結閤大量實例,由淺入深,係統地講解Windows Server 2008 R2。讀者按照書中示例一步一步地實踐,便可輕鬆掌握Windows Server 2008 R2的各種功能的基本操作方法和大量安全高效的服務器管理技術。
《Windows Server 2008 R2配置、管理與應用》共12章,具體包括Windows Server 2008 R2概述、搭建虛擬機測試平颱、安裝Windows Server 2008R2、Windows Server 2008 R2基本係統配置、係統備份與異機還原、Windows Server 2008 R2安全配置、磁盤管理、遠程服務器管理、IIS網站架設與管理、DNS服務器配置與管理、DHCP服務器配置與管理、流媒體服務器配置與管理等內容。
《Windows Server 2008 R2配置、管理與應用》麵嚮對Windows操作係統和網絡技術有一定瞭解的中高級用戶,適閤大中型企事業單位、公司的信息化規劃建設人員和網絡管理人員,以及準備從事服務器係統規劃建設和管理工作的愛好者閱讀,對該領域的技術人員和高校師生都具有很大的參考價值,並可作為大專院校計算機專業的教材。
內頁插圖
目錄
第1章 Windows Server 2008 R2概述
1.1 Windows Server 2008 R2的版本分類及升級理由
1.1.1 Windows Server 2008 R2的版本分類
1.1.2 Windows操作係統的內部版本號
1.1.3 Windows Server 2008 R2 SPI簡介
1.1.4 升級為Windows Server 2008 R2的理由
1.2 Windows Server 2008 R2的五大核心技術
1.2.1 Web應用程序平颱
1.2.2 虛擬化技術
1.2.3 可靠性與可伸縮性
1.2.4 管理
1.2.5 更好地與Windows 7協作
1.3 Windows Server 2008 R2的硬件需求
1.4 本章小結
第2章 搭建虛擬機測試平颱
2.1 虛擬化簡介
2.1.1 什麼是虛擬化
2.1.2 虛擬化的優勢
2.1.3 采用虛擬化軟件的理由
2.2 安裝VMware ESXi 5.0.0
2.2.1 安裝ESXi 5.0.0
2.2.2 安裝管理軟件VMware vSphere Client 5.0
2.2.3 登錄主機
2.2.4 激活VMware ESXi 5.0.0
2.3 應用管理軟件VMware vSphere Client
2.3.1 管理存儲器
2.3.2 創建虛擬機
2.3.3 安裝VMware Tools
2.4 搭建安全FTP
2.4.1 SSH概述
2.4.2 配置SSH_
2.4.3 配置應用FTP
2.5 本章小結
第3章 安裝Windows Server 2008 R2
3.1 安裝前的準備工作
3.1.1 選擇服務器操作係統的 版本
3.1.2 準備安裝係統需要的工具
3.1.3 其他準備工作
3.2 Windows PE簡介
3.2.1 Windows PE的優點
3.2.2 Windows PE的依賴關係
3.2.3 Windows PE的限製
3.2.4 深山雅苑Windows PE的 應用
3.3 全新安裝Windows Server 2008 R2
3.4 升級安裝Windows Server 2008 R2
3.5 自動應答安裝Windows Server 2008 R2
3.5.1 安裝Windows AIK_
3.5.2 創建自動應答文件
3.5.3 使用應答文件
3.6 本章小結
第4章 Windows Server 2008 R2基本係統配置
4.1 係統個性化配置
4.1.1 配置組策略
4.1.2 配置桌麵和任務欄
4.1.3 禁用所有網絡連接
4.1.4 新建管理員用戶
4.2 顯示配置
4.2.1 桌麵背景
4.2.2 顯示器分辨率與刷新頻率
4.2.3 窗口顔色和外觀
4.2.4 調整字體大小
4.2.5 配置桌麵主題
4.2.6 調整桌麵圖標
4.3 係統屬性配置
4.3.1 文件夾選項配置
4.3.2 高級係統配置
4.3.3 關閉休眠功能
4.4 配置用戶環境
4.4.1 自定義用戶環境變量
4.4.2 修改用戶文件夾
4.5 硬件與驅動程序
4.5.1 設備管理器
4.5.2 添加設備驅動程序
4.5.3 管理設備
4.5.4 迴滾驅動程序
4.6 網絡連接配置
4.6.1 關閉不必要的網絡協議
4.6.2 高級TCP/IP配置
4.7 配置SNMP
4.7.1 SNMP簡介
4.7.2 安裝SNMP
4.7.3 配置SNMP
4.8 激活Windows Server 2008 R2
4.8.1 通過序列號激活
4.8.2 0EM方式激活Windows Server 2008 R2
4.8.3 延長試用期
4.9 本章小結
第5章 係統備份與異機還原
5.1 使用Windows Server Backup 備份與恢復係統
5.1.1 安裝Windows Server Backup
5.1.2 創建備份計劃
5.1.3 -次性備份
5.1.4 恢復備份
5.1.5 優化備份性能
5.1.6 備份曰誌
5.2 異機還原軟件Acronis Backup& Recovery 11
5.2.1 軟件概述
5.2.2 主要功能
5.2.3 啓動Acronis Backup & Recovery 11軟件
5.2.4 將深山雅苑Windows PE部署到硬盤
5.2.5 將深山雅苑Windows PE部署到優盤
5.2.6 備份係統
5.2.7 異機還原係統
5.3 異機還原係統經驗分享
5.3.1 De11980還原經驗
5.3.2 USB鼠標無法正常使用
5.3.3 更換硬盤齣現的問題
5.4 本章小結
第6章 Windows Server 2008 R2安全配置
6.1 設置Windows Server 2008 R2的 安全選項
6.1.1 鎖定用戶帳戶,讓網絡登錄 更安全
6.1.2 封堵虛擬內存漏洞
6.1.3 禁用或刪除端口
6.1.4 關閉不常用的服務
……
第7章 磁盤管理
第8章 遠程服務器管理
第9章 IIS網站架設與管理
第10章 DNS服務器配置與管理
第11章 DHCP服務器配置與管理
第12章 流媒體服務器配置與管理
前言/序言
《深度探索:企業級網絡基礎設施構建與優化》 前言 在當今數字化浪潮席捲的時代,穩定、高效、安全的企業級網絡基礎設施已成為支撐業務運營、驅動創新發展的核心基石。從小型初創企業到大型跨國集團,無一不依賴於強大的網絡技術來處理海量數據、實現全球協作、保障業務連續性。本書旨在為IT專業人士、網絡工程師、係統管理員以及所有緻力於構建與維護現代化企業級網絡環境的讀者,提供一套全麵、深入且實用的技術指南。我們將超越單一操作係統的框架,放眼整個網絡生態係統,從底層架構的規劃設計,到上層服務的部署應用,再到安全防護與性能優化,為您提供一條清晰的學習路徑,幫助您構建堅如磐石、高效敏捷的企業網絡。 第一部分:網絡架構設計與規劃 企業級網絡並非孤立的組件堆砌,而是經過精心設計和戰略規劃的有機整體。本部分將深入探討網絡架構設計的核心原則與方法論。 需求分析與功能映射: 業務流程梳理: 深入理解企業的核心業務流程、應用需求、用戶群體以及未來的發展規劃。這將直接指導網絡服務的優先級和資源分配。 性能指標定義: 明確關鍵業務應用的吞吐量、延遲、可用性等性能指標,並據此推算齣所需帶寬、處理能力等硬件參數。 安全策略預設: 在架構設計初期即融入安全理念,考慮數據敏感性、閤規性要求,為後續的安全配置奠定基礎。 可擴展性與彈性: 設計支持業務增長、技術迭代的網絡架構,能夠靈活應對流量高峰和未來業務擴展。 分層網絡模型與最佳實踐: 接入層 (Access Layer): 關注終端設備(PC、打印機、IoT設備等)與網絡的連接。重點在於端口安全、VLAN劃分、QoS策略的初步部署。 匯聚層 (Distribution Layer): 負責匯聚接入層的流量,實現VLAN間路由、策略強製執行、負載均衡等功能。是網絡設計的關鍵節點。 核心層 (Core Layer): 網絡骨乾,提供高速、高可用性的互聯互通。強調其高吞吐量、低延遲和強大的冗餘設計。 服務集成: 考慮如何將DNS、DHCP、NTP等基礎服務可靠地集成到網絡架構中,確保其高可用性和性能。 IP地址規劃與管理: CIDR與子網劃分: 掌握無類彆域間路由(CIDR)的概念,根據網絡規模和需求進行科學的子網劃分,最大化IP地址利用率。 私有IP地址空間選擇: 閤理利用RFC 1918定義的私有IP地址空間(10.0.0.0/8, 172.16.0.0/12, 192.168.0.0/16)。 IP地址管理策略: 建立有效的IP地址分配、記錄、迴收和審計機製,防止IP地址衝突和浪費。 IPv6過渡: 瞭解IPv6的基本原理和部署策略,為未來網絡演進做好準備。 網絡拓撲選擇與優化: 星型、總綫型、環型、網狀拓撲的優劣分析。 混閤拓撲的應用場景。 冗餘與容錯設計: 利用STP、VRRP、HSRP等協議實現鏈路和設備的冗餘,確保網絡的高可用性。 考慮地理分布與連接性。 第二部分:核心網絡服務的部署與管理 穩定的基礎網絡服務是企業高效運轉的生命綫。本部分將深入講解各類關鍵網絡服務的部署、配置和管理。 動態主機配置協議 (DHCP): DHCP服務器的安裝與配置: 詳細介紹DHCP服務器的部署選項,包括作用域、保留項、選項配置等。 DHCP高可用性方案: 實現DHCP服務器的冗餘,防止單點故障。 DHCP Relay Agent: 配置DHCP中繼代理,跨網段獲取IP地址。 DHCP安全: 防止DHCP欺騙和Unauthorized客戶端。 域名係統 (DNS): DNS服務器的角色與類型: 主DNS服務器、輔助DNS服務器、緩存DNS服務器。 正嚮解析與反嚮解析: 詳細配置A記錄、AAAA記錄、CNAME記錄、MX記錄、PTR記錄等。 區域委托與轉發: 實現跨域名的解析。 DNS安全性: DNSSEC、DNS Sinkholing等。 DNS性能優化: 緩存策略、服務器負載均衡。 網絡時間協議 (NTP): NTP服務器層級結構: Stratum 0到Stratum 15。 企業級NTP服務器部署: 引入內部NTP服務器,與外部可信時間源同步。 客戶端配置與同步驗證。 NTP同步的重要性: 日誌分析、安全審計、分布式係統協同。 網絡設備管理協議 (SNMP): SNMPv1, v2c, v3的區彆與應用。 SNMP Manager與SNMP Agent的配置。 MIB(Management Information Base)的概念與使用。 網絡監控工具集成: 將SNMP與Zabbix, Nagios等監控係統結閤。 第三部分:網絡安全防護策略與實踐 在日益復雜的網絡安全威脅下,構建多層次、縱深的安全防護體係至關重要。本部分將聚焦於企業網絡安全的核心要素。 防火牆技術與部署: 包過濾防火牆: 基本工作原理與配置。 狀態檢測防火牆: 深入理解連接狀態跟蹤。 下一代防火牆 (NGFW): 應用層過濾、入侵防禦係統 (IPS)、應用程序識彆等高級功能。 防火牆策略設計: 基於最小權限原則、白名單與黑名單策略。 區域劃分與策略關聯。 虛擬專用網絡 (VPN): VPN的類型: IPsec VPN、SSL VPN。 遠程訪問VPN: 滿足移動辦公和遠程接入需求。 站點到站點VPN: 實現分支機構之間的安全互聯。 VPN協議詳解: IKE、ESP、AH、TLS等。 VPN服務器部署與客戶端配置。 入侵檢測與防禦係統 (IDS/IPS): IDS的類型: 網絡型IDS (NIDS) 與主機型IDS (HIDS)。 IPS的工作原理: 實時流量分析與阻斷。 簽名檢測與異常檢測。 IDS/IPS的部署位置與策略配置。 誤報與漏報的優化。 訪問控製與身份認證: 本地身份認證。 集中式身份認證: RADIUS、TACACS+。 多因素認證 (MFA): 提高賬戶安全性。 特權訪問管理 (PAM)。 數據加密與傳輸安全: TLS/SSL證書的生成、部署與管理。 HTTPS協議的應用。 SSH安全連接。 數據在傳輸過程中的加密保護。 第四部分:網絡性能監控與優化 持續監控和優化是確保網絡高效、穩定運行的關鍵。本部分將介紹常用的性能監控工具和優化技術。 網絡流量分析: NetFlow/sFlow/IPFIX: 流量采集與分析。 Wireshark/tcpdump: 深度包檢測與故障排查。 識彆網絡瓶頸與異常流量。 網絡性能監控工具: SNMP監控: 監控設備狀態、端口流量、CPU/內存使用率。 Syslog服務器: 收集設備日誌,進行安全審計和故障分析。 專業的網絡性能監控 (NPM) 平颱。 帶寬管理與服務質量 (QoS): QoS的基本概念: 優先級、帶寬預留、整形、策略路由。 流量分類與標記: DiffServ、IntServ。 在路由器和交換機上配置QoS策略。 優先保障關鍵業務流量。 負載均衡技術: DNS負載均衡。 硬件負載均衡器 (HLB)。 軟件負載均衡器 (SLB)。 實現應用服務的可用性和性能提升。 故障排除與問題解決: 係統化故障排查流程。 利用ping、traceroute、nslookup等工具。 日誌分析與關聯。 硬件故障診斷與更換。 第五部分:現代企業網絡應用場景與未來趨勢 本部分將結閤實際企業應用場景,探討當前及未來的網絡技術發展趨勢。 企業無綫網絡 (Wi-Fi) 部署與管理: Wi-Fi標準: 802.11ax (Wi-Fi 6) 等。 無綫控製器 (WLC) 架構。 安全認證: WPA3、802.1X。 漫遊與覆蓋優化。 軟件定義網絡 (SDN) 與網絡功能虛擬化 (NFV) 簡介: SDN的核心理念: 控製器與轉發分離。 NFV的目標: 將網絡功能從專用硬件轉移到通用服務器。 對企業網絡帶來的變革。 雲計算環境下的網絡連接: 公有雲、私有雲、混閤雲的網絡部署。 雲VPC、VNet的設計。 雲與本地網絡的互聯。 容器化網絡: Docker、Kubernetes的網絡模型。 CNI(Container Network Interface)插件。 微服務架構下的網絡挑戰。 網絡自動化與編排: 利用腳本語言 (Python) 進行網絡配置自動化。 Ansible、Terraform等自動化工具的應用。 提高網絡運維效率,減少人為錯誤。 結語 構建和管理一個現代化的企業級網絡是一項持續演進的挑戰。本書為您提供瞭一個堅實的技術基礎和全麵的知識框架。我們鼓勵讀者將書本知識與實際工作相結閤,不斷實踐、探索和學習。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唯有緊跟時代步伐,不斷更新技能,方能在這個日新月異的IT領域保持競爭力,為企業的信息化建設貢獻力量。希望本書能成為您在企業網絡技術道路上的一盞明燈,助您披荊斬棘,邁嚮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