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強實踐性
側重工程實踐,重點講解在實際網絡建設工程過程中真實使用的網絡設備。
係統詳實
結閤大量網絡設備實物照片、詳實參數和圖錶,進行係統的總結和介紹。
通俗全麵
深入淺齣地介紹原本復雜抽象的計算機網絡術語,並介紹瞭大量非思科設備的背景知識。
專業進階
基本涵蓋數據通信領域所涉及的相關知識,穿插介紹瞭各類設備所涉及的進階網絡基礎知識和概念。
《圖靈程序設計叢書:圖解網絡硬件》詳細介紹瞭網絡硬件的相關知識。在對硬件設備、相關技術及規範詳盡考據的同時,側重實踐,重點介紹瞭在實際網絡建設工程中使用的硬件設備,輔以豐富的圖例,使網絡硬件的真實情況一目瞭然,並深入淺齣地解釋瞭復雜的網絡術語,因此對於想瞭解實際網絡設備的讀者來說是不可或缺的參考資料,也可作為大學課程《計算機網絡》的擴展讀物。《圖靈程序設計叢書:圖解網絡硬件》還介紹瞭大量非思科設備和數據通信領域的知識,對於學習CCNA、CCIE等的讀者和相關工程技術人員也很具有參考價值。
三輪賢一,矽榖網絡設備公司日本分部資深係統工程師,主要嚮運營商、企業等機構提供網絡硬件設備的谘詢、組網架構、運營支持。著有《簡單的計算機網絡入門》《深入學習TCP/IP網絡》等。
第1章 網絡硬件通用基礎知識
01.01 網絡的構成要素
01.01.01 網絡有哪些構成要素
01.01.02 OSI參考模型復習
01.02 LAN和以太網
01.02.01 LAN的標準
01.02.02 以太網
01.03 以太網標準的數據處理
01.03.01 以太網上的數據
01.03.02 10BASE-T
01.03.03 100BASE-TX
01.03.04 1000BASE-T/1000BASE-TX
01.03.05 1000BASE-SX/LX
01.04 網絡設備的構成要素
01.04.01 通用服務器與專用設備
01.04.02 分門彆類的網絡設備
01.04.03 CPU
01.04.04 存儲設備
01.04.05 存儲器
01.04.06 HDD/SSD
01.04.07 硬件芯片
01.04.08 接口
01.04.09 信號轉換器
01.04.10 LED指示燈
01.04.11 操作係統(內核)
01.04.12 電源
01.04.13 PSE(電氣用品安全法)
01.04.14 UPS
01.04.15 風扇
01.05 綫纜與周邊設備
01.05.01 雙絞綫纜
01.05.02 STP與UTP
01.05.03 光縴
01.05.04 機架
第2章 徹底理解L2交換機
02.01 中繼器和網橋的不同點
02.01.01 什麼是中繼器
02.01.02 什麼是網橋
02.01.03 共享式集綫器
02.01.04 交換式集綫器
02.01.05 學習MAC地址
02.01.06 使用交換機的優點
02.02 交換機是如何誕生的
02.02.01 以太網的曆史
02.02.02 世界上最早的交換機
02.03 交換機中使用的數據幀及其傳輸方式
02.03.01 以太網數據幀的種類
02.03.02 交換機數據幀的傳輸方式
02.03.03 自適應交換
02.04 全雙工和半雙工
02.05 如何描述交換機的處理能力
02.06 交換機如何分類
02.06.01 按照交換機的功能分類
02.06.02 按照設備外形分類
02.06.03 根據用途分類
02.07 成為交換機性能指標的端口種類與數量
02.07.01 快速以太網(10/100)端口
02.07.02 韆兆以太網端口(10/100/1000)端口
02.07.03 光縴專用端口(SFP/SFP+)
02.07.04 PoE端口
02.07.05 上行鏈路端口數
02.07.06 下行鏈路端口數
02.07.07 交換機堆疊
02.08 交換機搭載的其他功能
02.08.01 MAC地址數
02.08.02 巨型幀
02.08.03 生成樹功能
02.08.04 鏈路聚閤
02.08.05 VLAN
02.08.06 端口鏡像
02.08.07 QoS優先級隊列
02.08.08 MAC地址過濾
02.08.09 基於端口的認證
02.08.10 網絡管理
02.09 交換機架構
02.09.01 網絡控製器(LAN控製器)
02.09.02 PHY模塊
02.09.03 MAC模塊
02.09.04 AUI與MII
第3章 路由器和它龐大的功能
03.01 何為路由器
03.01.01 路由器的必要性
03.01.02 什麼是路由選擇
03.01.03 轉發
03.01.04 路由器的功能
03.02 路由器是如何誕生的
03.02.01 世界上最早的商用路由器
03.02.02 路由器性能的進化
03.03 路由器的分類
03.03.01 路由器設備
03.03.02 根據性能分類
03.03.03 麵嚮電信運營商的路由器産品分類
03.03.04 麵嚮企業的路由器産品分類
03.04 路由器産品目錄說明
03.05 IP路由選擇的基礎知識
03.05.01 IP地址管理
03.05.02 IP路由選擇
03.05.03 路由錶
03.05.04 最長匹配與默認網關
03.05.05 靜態路由選擇
03.05.06 動態路由選擇
03.05.07 IP隧道與VPN
03.05.08 IP多播
03.06 瞭解路由器搭載的各種附加功能
03.06.01 路由器功能的分類
03.06.02 支持TCP/IP以外的協議簇
03.06.03 LAN交換
03.06.04 支持LAN以外的物理層和數據鏈路層協議
03.06.05 撥號接入
03.06.06 冗餘
03.06.07 認證
03.06.08 QoS
03.06.09 虛擬路由器
03.07 用於管理路由器的各種功能
03.07.01 用戶界麵
03.07.02 日誌
03.07.03 確認CPU使用率
03.07.04 告警
03.07.05 設置時間
03.07.06 故障排查
03.07.07 文件傳輸控製
03.07.08 其他工具包
03.08 路由器的架構
03.08.01 路由器的構成要素
03.08.02 啓動路由器的流程
03.08.03 路由器的一般架構
03.08.04 路由器的內部冗餘
03.09 設置操作係統時使用的命令和模式
03.09.01 初始化
03.09.02 通過CLI設置
03.09.03 保存設置的方法
03.09.04 恢復齣廠設置的重置方法
第4章 理解L3交換機的性能與功能
04.01 何為L3交換機
04.01.01 L3交換機與路由器的不同
04.01.02 多層交換
04.02 L3交換機是如何誕生的
04.03 L3交換機的分類
04.03.01 根據形狀和用途分類
04.03.02 根據性能分類
04.04 L3交換機搭載的特殊功能
04.04.01 L3交換機功能的分類
04.04.02 VLAN
04.04.03 VLAN環境中的數據流嚮
04.04.04 VLAN之間的路由選擇
第5章 防火牆功能與防範威脅的對策
05.01 防火牆是怎樣的網絡硬件
05.02 防火牆是如何誕生的
05.03 防火牆如何分類
05.03.01 軟件型防火牆
05.03.02 硬件型防火牆
05.04 防火牆技術類型
05.05 什麼是防火牆的網絡接口模式
05.06 防火牆能夠預防的威脅
05.07 防火牆中搭載的各種功能
05.07.01 會話管理
05.07.02 分組結構解析
05.07.03 安全區域
05.07.04 安全策略
05.07.05 NAT
05.07.06 VPN
05.07.07 DoS防禦
05.07.08 防範基於分組的攻擊
05.07.09 基於內容的掃描
05.07.10 監視、報告功能
05.07.11 分組捕獲
05.07.12 虛擬路由器
05.07.13 虛擬防火牆
05.08 決定防火牆性能的要素
05.08.01 同時在綫會話數
05.08.02 NAT錶數目
05.08.03 每秒新建的會話數目
05.09 同信息安全範疇相關的標準
05.09.01 ISCA
05.09.02 FIPS
05.09.03 ISO/IEC 15408(公共標準)
第6章 高速普及的無綫LAN及其基礎知識
06.01 無綫LAN是如何誕生的?
06.02 理解無綫LAN所需的基礎知識
06.02.01 CSMA/CA
06.02.02 無綫LAN的架構
06.02.03 無綫LAN的拓撲結構
06.03 各種各樣的無綫LAN標準
06.03.01 IEEE 802.11
06.03.02 IEEE 802.11a
06.03.03 IEEE 802.11b
06.03.04 IEEE 802.11g
06.03.05 IEEE 802.11n
06.03.06 IEEE 802.11ac
06.03.07 IEEE 802.11ad
06.03.08 Wi-Fi
06.04 無綫LAN搭載的各種功能
06.04.01 關聯
06.04.02 接入點的接入控製
06.04.03 接入點的認證
06.04.04 無綫LAN通信的加密
06.04.05 自治型接入點
06.04.06 集中管理型接入點
06.04.07 無綫LAN的橋接
06.04.08 中繼器連接
06.05 無綫LAN通信速率與覆蓋範圍的要點
06.05.01 無綫LAN的最大通信速率
06.05.02 覆蓋範圍
06.05.03 乾涉
06.05.04 無綫LAN信道
06.05.05 接入點的最大通信範圍
06.06 無綫LAN的接入點産品
06.06.01 産品規格書的閱讀方法
06.06.02 無綫LAN硬件的製造廠商
第7章 網絡硬件設備的選購要點
07.01 選擇産品的類彆
07.02 基於功能需求匯總備選設備型號
07.03 網絡硬件的采購流程
07.03.01 RFI與RFP
07.03.02 RFQ
07.04 根據性能選擇産品的型號
07.04.01 收集同網絡延遲相關的信息
07.04.02 網絡設備産品性能的測量方法
07.04.03 交換機性能的考量方法
07.04.04 路由器性能的考量方法
07.04.05 防火牆性能的考量方法
07.04.06 無綫LAN性能的考量方法
07.05 根據物理需求選擇産品
07.05.01 交換機的選擇
07.05.02 路由器的選擇
07.05.03 防火牆産品的選擇
07.06 確認網絡設備的互操作性
07.07 高可用性的考量方法
07.08 價格相關的考量方法
07.08.01 端口單價
07.08.02 比特單價
07.08.03 學習成本
07.08.04 支持的費用
07.09 達到采購條件
07.09.01 綠色采購
07.09.02 符閤RoHS要求
07.09.03 加密齣口管理相關
07.10 售後支持相關的基礎知識
07.10.01 網絡硬件的維護
07.10.02 廠商保修
插圖 參考/引用文獻
照片齣處和提供方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在企業的IT部門以及係統集成商中專門從事計算機網絡工作的工程師越來越多。
目前,市麵上介紹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書籍,幾乎都是類似《簡單的計算機網絡入門》這種適閤那些對網絡一無所知的初學者的入門書,或者是《深入學習TCP/IP網絡》這種介紹TCP/IP技術及協議規範的書籍。這類書有助於初學者從網絡用戶或管理員的視角來思考,建立必要的知識體係,因此一般被用作學校教材或自學讀本。
但是在企業中實際使用計算機網絡時,除瞭需要掌握基礎知識以外,還需要進一步瞭解計算機網絡硬件的采購、配置、設置、使用管理等相關知識。在過去的10~20年裏,計算機網絡硬件不斷地更新換代,研發、支持的功能越來越多,産品操作手冊也越來越厚,但術語的解釋說明卻仍舊匱乏,讀者僅靠聽課或自學是很難讀懂這些手冊的。
因此,為瞭讓那些有一定計算機網絡基礎的工程師掌握更加具有實踐性的産品知識,本書將重點介紹作為網絡構成要素的節點,即具體的網絡設備。
因為網絡硬件應用於不同的領域,所以本書將圍繞以下要點來介紹各個産品的規格及功能:在該領域存在怎樣的硬件産品、為什麼需要這些硬件産品、這些産品的結構如何、這些産品有哪些規格和局限性等。
三輪賢一
我一直覺得,學習一門技術,如果不能動手實踐,那效果總是大打摺扣。這本書雖然名為“圖解”,但我感覺它更像是為那些準備或者已經身處網絡工程一綫的朋友量身打造的。它不是那種泛泛而談、隻講概念的書,而是非常接地氣地展示瞭各種網絡設備在實際部署中的樣子,以及它們在不同場景下的應用。比如,在介紹企業級無綫AP時,它不僅展示瞭産品的外觀,還詳細講解瞭AC(無綫控製器)的作用,如何集中管理大量的AP,如何進行負載均衡和漫遊。對於需要組建大型無綫網絡的組織來說,這些信息無疑是寶貴的。另外,書中對防火牆的講解也讓我印象深刻。它沒有簡單地停留在“防火牆能過濾流量”的層麵,而是深入到狀態檢測、深度包檢測(DPI)等技術,甚至還涉及瞭VPN的搭建和配置。我之前對VPN的認識僅僅停留在“加密通道”這個概念上,讀完之後纔明白,它其實涉及到多種協議和復雜的加密算法。這本書還對不同廠商的設備進行瞭一些比較,雖然不是深入到具體的型號參數,但能讓你對市麵上主流的網絡設備品牌和它們的産品定位有一個大緻的瞭解。這一點對於初次接觸網絡設備選型的人來說,是非常有幫助的。而且,書中還穿插瞭一些實際的案例分析,比如如何為一個小型企業設計網絡拓撲,如何優化現有網絡的性能等,這些案例讓我感覺這本書的內容不是紙上談兵,而是真正能夠應用到實際工作中的。
評分這本書我本來是抱著瞭解一下市麵上常見的網絡設備長什麼樣,大概有什麼功能的心態去買的,因為我平時工作接觸的都是軟件層麵,對於那些交換機、路由器、防火牆之類的硬件設備,說實話,感覺就像是“黑盒子”,雖然知道它們很重要,但具體裏麵是怎麼運作的,能做什麼,就一竅不通瞭。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我其實沒抱太大的期望,想著大概就是一些産品的圖片加上簡短的介紹。但翻開之後,我驚喜地發現,作者並沒有流於錶麵,而是花瞭很多心思去解釋這些硬件設備背後的原理。就拿交換機來說,它不僅僅是告訴你長什麼樣子,端口有多少,還深入淺齣地講瞭MAC地址錶是如何構建的,數據包在交換機內部是如何轉發的,STP(生成樹協議)又是如何防止網絡環路的。我尤其喜歡它在介紹路由器時,詳細地講解瞭路由錶是如何形成的,各種路由協議(如RIP、OSPF、BGP)的作用和區彆,以及NAT(網絡地址轉換)的原理。這些內容對於我這種軟件開發者來說,理解起來並不算特彆吃力,而且確實打開瞭我的新視野,讓我對整個網絡的構建和運行有瞭更深層次的認識。有時候,寫代碼的時候遇到一些網絡相關的bug,總感覺是“玄學”,現在迴想起來,很多問題可能都源於對底層硬件的理解不足。這本書填補瞭我的這個知識盲區,感覺像是給我的知識體係打上瞭一個堅實的基礎,以後再遇到網絡問題,或許就能從更根本的層麵去分析和解決瞭。總而言之,這是一本非常紮實的入門書籍,非常適閤想要從零開始瞭解網絡硬件的讀者,即使是老手,或許也能從中找到一些新的思考角度。
評分我之前的工作是做 IT 維護的,日常接觸最多的就是網絡設備,但說實話,很多時候都隻是按照流程去操作,對於設備本身的原理知之甚少。這次偶然的機會看到瞭這本書,本來是抱著隨便翻翻的心態,但沒想到越看越覺得有意思。它裏麵的圖解真的是非常到位,把一些復雜的概念用非常直觀的方式呈現齣來,比如交換機端口的LED燈代錶什麼意思,不同顔色的閃爍又意味著什麼,這些細節的講解,雖然看似微不足道,但對於我們一綫維護人員來說,卻能極大地提高故障排查的效率。書中還對各種網絡接口類型,比如RJ45、SFP、QSFP等做瞭詳細的介紹,並且解釋瞭它們在傳輸速率和應用場景上的區彆。我之前對這些接口隻是知道名字,看完這本書之後,纔明白瞭它們背後的技術差異。另外,書中還穿插瞭一些關於設備功耗、散熱和機架部署的實用性建議,這些內容雖然不屬於純技術層麵,但對於實際的IT機房管理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它讓我明白,網絡硬件不僅僅是數據的傳輸載體,也需要考慮物理環境的因素。這本書就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師傅,用最接地氣的方式,把那些“秘而不宣”的知識一點點地傳授給你,讓我感覺自己的技術功底又紮實瞭不少,對今後的工作也更有信心瞭。
評分我是一名在校學生,專業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在學習過程中,我們接觸瞭大量的網絡協議和理論知識,但對於這些理論是如何體現在實際的硬件設備上的,一直感到有些模糊。這本書的齣現,恰好彌補瞭這一塊的缺失。它並沒有止步於對網絡硬件外觀的描述,而是非常深入地講解瞭這些設備背後的運行機製。例如,它詳細闡述瞭OSI七層模型和TCP/IP模型的概念,並且將這些模型與實際的網絡硬件功能一一對應,讓我更清晰地理解瞭每一層協議是如何在物理設備上實現的。書中對MAC地址、IP地址、端口號這些基礎概念的講解,也比我課本上更加形象和生動,通過大量的圖示,我能夠直觀地看到數據包在網絡中是如何被標記、封裝和轉發的。我尤其欣賞的是它對網絡設備之間通信過程的細緻描繪,比如路由器是如何根據路由錶選擇最佳路徑,交換機是如何根據MAC地址進行幀轉發的。這些內容讓我對網絡通信的底層原理有瞭更深刻的理解,也為我後續學習更高級的網絡技術打下瞭堅實的基礎。雖然書中內容的技術深度可能比一些專業的網絡工程師手冊要淺一些,但對於我們學生來說,它提供瞭一個絕佳的切入點,能夠將理論與實踐有效地結閤起來,是我學習道路上不可多得的良師益友。
評分說實話,我買這本書的初衷,更多的是想給傢裏添置一些網絡設備,讓網絡速度更快、更穩定一些。我的理解裏,路由器就是連接外網和內網的,交換機就是擴展端口的。但翻開這本書,我纔發現原來網絡的世界比我想象的要復雜和有趣得多。它用大量的圖示,把那些看起來復雜的設備內部結構和工作流程都變得直觀易懂。我特彆喜歡書中對“IP地址”和“子網劃分”的解釋,以前覺得這些東西很枯燥,但通過書中的圖示和類比,我一下子就理解瞭它們是如何工作的,為什麼需要劃分不同的子網,以及如何在網絡中進行通信。我甚至還嘗試著根據書中的方法,重新規劃瞭一下傢裏的網絡,感覺比之前更順暢瞭。書中對無綫網絡技術也做瞭詳細的介紹,WiFi 6、Mesh組網這些概念,以前隻是聽說過,看完書之後,對它們的工作原理有瞭更清晰的認識,也明白瞭為什麼我的老式路由器在傢裏某些角落信號會很差,以及Mesh組網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的。它還講解瞭一些網絡安全的基礎知識,比如如何配置路由器防火牆,如何設置強密碼,這些對於普通傢庭用戶來說,是非常實用的。這本書沒有讓我成為網絡專傢,但至少讓我對傢裏的網絡有瞭一個“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認識,不再是隻會點幾下鼠標的“小白”。
評分紙質不錯,印刷不錯,值得購買
評分看瞭一章,感覺挺好的。
評分不錯的一本書,裏麵通俗易懂,值得閱讀,準備好好讀一讀瞭。
評分也非常的熱情有時候不方便收件的時候也安排時間另
評分啊哈哈哈哈哈哈,不錯不錯啊
評分經典書籍,名傢大作,印刷不錯,整體比較滿意
評分買書很便宜,好書上京東
評分趁618活動買的,性價比起平常高多瞭。
評分一套賣的,這幾本書都很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