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製品學(周東坡)(第二版)

生物製品學(周東坡)(第二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周東坡,趙凱,周曉輝 等 著
圖書標籤:
  • 生物製品學
  • 生物技術
  • 免疫學
  • 製藥工程
  • 生物工程
  • 疫苗
  • 診斷試劑
  • 生物藥物
  • 周東坡
  • 第二版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化學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22199805
版次:2
商品編碼:11521212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4-09-01
頁數:395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本書是作者在總結多年教學與科研工作經驗的基礎上,結閤大量國內外生物製品學的文獻,尤其突齣瞭在此領域中的理論和實踐的新進展、新技術撰寫而成的。本書內容豐富,結構係統完整;既注重少而精,又注重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既保證學生必須掌握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又注重知識的前瞻性、科學性、先進性,便於適當開闊學生的視野,掌握生物製品學的國內外動態與發展趨勢。
全書共12章,包括緒論、生物技術與生物製品的國內外研究進展、生物製品的製備、人源性生物製品、動物源性生物製品、免疫學基礎與傳統疫苗生産的基本技術、基因工程病毒疫苗、基因工程菌苗、基因工程寄生蟲疫苗、治療性疫苗、治療性抗體、重組細胞因子。每章後均列齣瞭該章的主要參考文獻,供深入查閱。
本書可供生物製藥、生物工程、生物技術、生物教育、食品工程等專業的本科生及研究生教學使用,也可供相關專業的教師和科技人員參考。

目錄

第一章緒論1
第一節生物製品學概述1
一、概念1
二、現代生物技術的起源與發展1
三、現代生物技術分類12
四、現代生物技術在科技與經濟發展中的地位12
五、生物製品學的研究內容與分類12
六、生物製品的生産特點13
第二節生物製品學的發展簡史14
一、經典生物技術階段14
二、近代生物技術階段15
三、現代生物技術階段16
第三節生物製品産業的發展趨勢23
一、生物製品産業發展迅速23
二、我國生物製品産業發展的總思路與總目標24
三、我國生物製品産業麵臨的戰略機遇和挑戰24
四、推進我國生物製品産業發展的舉措與特點24
五、重點發展方嚮26
參考文獻27
第二章生物技術與生物製品的國內外研究進展30
第一節世界各國生物技術與生物製品發展的總特點30
一、基礎研究不斷深入30
二、新産品不斷齣現31
三、新試劑、新技術不斷齣現38
四、新型生物反應器和新分離技術42
第二節國外生物技術産業的發展概況48
一、國外生物技術産業的基本特點48
二、國外的發展模式55
第三節我國的生物技術與生物製品發展概況60
一、戰略條件分析60
二、總體戰略和目標61
三、發展模式63
第四節我國生物技術與生物製品的主要成就65
一、固定化酶66
二、基因工程疫苗、細胞因子66
三、單剋隆抗體、生物導彈、診斷試劑盒70
四、對抗生素生物閤成及結構修飾的研究71
五、診斷酶、試劑盒、酶電極與診斷測試儀的研發71
六、基因治療的進展72
七、蛋白質工程的研究達世界領先水平72
八、應用基礎研究72
九、發酵工程的研發73
十、海洋生物技術的開發73
十一、生化工程的進展73
十二、動植物細胞培養的進步74
第五節我國生物技術與生物製品的發展展望75
一、利用新發現的人類基因開發新型藥劑75
二、新型疫苗的研製75
三、基因工程活性肽的生産75
四、其他生物製品和生物藥物將得到不斷改造和發展76
參考文獻77
第三章生物製品的製備80
第一節傳統生物製品的製備方法80
一、原料的選擇、預處理和保存方法80
二、生物製品的提取81
三、生物製品的分離、純化83
第二節各類傳統生物製品的分離純化方法86
一、蛋白質類製品的分離純化方法86
二、核酸類製品的分離純化方法88
三、糖類製品的分離純化方法89
四、脂類製品的分離純化方法94
五、氨基酸類製品的分離純化方法96
第三節基因工程生物製品的分離純化方法98
一、影響基因工程生物製品分離純化工藝設計的主要因素99
二、基因工程生物製品選擇分離純化方法的依據99
三、基因工程中不同錶達形式産物的分離純化方法101
四、色譜法的優點及各類色譜法的原理104
第四節生物製品的質量檢測與控製110
一、原材料的質量檢測與控製111
二、培養過程的質量檢測與控製111
三、純化工藝過程的質量檢測與控製111
四、目標産品的質量檢測與控製112
五、我國生物製品質量標準管理116
六、我國對生物製品質量監督管理的幾項重要規定117
七、我國生物製品國傢質量標準管理大事記117
第五節生物製品的保存與運輸118
一、液態保存118
二、固態保存120
參考文獻120
第四章人源性生物製品122
第一節人源性生物製品的特點與種類122
一、人源性生物製品的特點122
二、人源性生物製品的種類122
第二節血液製品123
一、血液製品的種類123
二、血液製品的安全性132
第三節臍帶血乾細胞137
一、造血乾細胞與臍帶血乾細胞137
二、臍帶血的采集與臍帶血乾細胞的分離138
三、臍帶血與臍帶血乾細胞的保存139
四、臍帶血的檢測與臍帶血乾細胞的培養139
第四節血液代用品139
一、血液代用品概述139
二、輸血與血型141
第五節血液代用品的開發現狀145
一、開展人血液代用品研究的重大意義145
二、血液代用品研發的曆程146
三、血液代用品的基本要求與特點146
四、生物技術血液代用品的分類147
第六節人尿製品153
一、人尿的化學組成153
二、尿液中的生物活性物質153
第七節胎盤製品154
一、胎盤概述154
二、胎盤中的活性物質155
第八節人源性生物製品製備實例156
一、人血漿白蛋白製劑的製備156
二、尿激酶的製備159
三、絨毛膜促性腺激素的製備163
四、白細胞介素-2的製備164
第九節人源性生物製品的研發前景167
一、進一步開發新産品167
二、用現代生物技術生産人類活性物質167
參考文獻168
第五章動物源性生物製品171
第一節動物源性生物製品概述171
一、動物源性生物製品的特點171
二、動物源性生物製品的種類與用途172
三、幾種重要的動物源性生物製品176
第二節動物源性生物製品的製備實例180
一、胰島素的製備180
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製備181
三、核糖核酸的製備183
四、肝素的製備184
五、硫酸軟骨素的製備185
六、血紅素的製備188
參考文獻190
第六章免疫學基礎與傳統疫苗生産的基本技術191
第一節免疫學基本原理191
一、抗原191
二、免疫分子194
三、免疫細胞197
四、免疫器官198
五、免疫應答199
第二節傳統疫苗及其生産的基本技術200
一、疫苗的起源與發展200
二、傳統疫苗的生産方法203
三、生物製品菌(毒、蟲)種的篩選與管理206
四、常用的傳統疫苗208
參考文獻209
第七章基因工程病毒疫苗211
第一節病毒性疫苗的種類211
一、傳統病毒疫苗211
二、新一代病毒疫苗212
第二節基因工程病毒疫苗的設計與製備217
一、基因工程疫苗的設計策略217
二、基因工程疫苗製備的技術路綫222
三、基因工程疫苗的質量控製223
第三節基因工程病毒疫苗的研發現狀223
一、全球疫苗市場與研發的特點223
二、需重點研製的基因工程病毒疫苗225
三、重要病毒性疾病基因工程疫苗研究進展225
四、我國重要病毒病基因工程疫苗研究開發現狀246
第四節我國基因工程病毒疫苗的開發戰略248
一、明確基因工程疫苗研發的重點248
二、目標的選擇要以社會和市場需求為導嚮249
三、加強新型疫苗的基礎研究250
參考文獻252
第八章基因工程菌苗255
第一節概述255
第二節目前應用的菌苗及其存在問題255
一、目前應用菌苗的類彆255
二、目前菌苗存在的問題及研製菌苗的新方法257
三、理想菌苗的條件258
第三節基因工程菌苗的研究動態259
一、基因工程亞單位疫苗259
二、基因工程載體活疫苗259
三、轉基因植物可食疫苗260
四、抗獨特型抗體疫苗260
第四節重要細菌基因工程苗的研究進展260
一、霍亂菌苗260
二、痢疾菌苗262
三、産毒性大腸杆菌苗263
四、腸齣血性大腸杆菌苗263
五、傷寒杆菌菌苗263
六、結核菌苗264
七、b型流感嗜血杆菌結閤疫苗265
八、細菌的DNA苗265
第五節基因工程菌苗開發戰略266
參考文獻267
第九章基因工程寄生蟲疫苗269
第一節概述269
一、寄生蟲疫苗成功的關鍵269
二、寄生蟲疫苗的分類269
三、寄生蟲疫苗存在的問題270
第二節基因工程寄生蟲疫苗研究現狀270
一、瘧疾疫苗270
二、血吸蟲疫苗275
第三節基因工程寄生蟲疫苗的前景與展望281
參考文獻284
第十章治療性疫苗286
第一節概述286
一、治療性疫苗發展的基礎286
二、治療性疫苗的作用機理287
三、治療性疫苗與預防性疫苗的比較289
四、治療性疫苗製備與應用的注意事項289
第二節治療性疫苗的種類290
一、細菌型治療性疫苗290
二、病毒型治療性疫苗293
三、自身免疫病治療性疫苗297
四、腫瘤治療性疫苗299
五、非特異性治療性疫苗302
六、蛋白質復閤重構治療性疫苗302
七、核酸型治療性疫苗302
第三節乙型肝炎復閤物型治療性疫苗309
一、乙型肝炎發病與免疫機製的基礎研究進展309
二、乙型肝炎治療性疫苗311
三、乙型肝炎治療性疫苗的可行性312
四、乙型肝炎治療性疫苗研究現狀313
五、免疫復閤物型乙型肝炎治療性疫苗314
六、乙型肝炎病毒治療性疫苗的問題與展望316
第四節治療性疫苗的開發現狀及展望317
一、治療性疫苗的開發現狀317
二、對治療性疫苗的評價及展望318
第五節我國治療性疫苗的開發戰略320
一、我國開發治療性疫苗應注意的問題320
二、我國研製治療性疫苗中值得注意的問題320
參考文獻321
第十一章治療性抗體328
第一節概述328
一、抗體分子的結構329
二、抗體分子的生物學功能331
三、抗體分子的治療作用332
第二節抗體的分類及功能特點334
一、抗體的分類334
二、抗體的功能特點336
第三節單剋隆抗體338
一、單剋隆抗體産生的原理339
二、雜交瘤細胞的製備過程340
三、單剋隆抗體的大量生産與鑒定344
第四節基因工程抗體347
一、鼠單剋隆抗體的人源化347
二、小分子抗體351
三、特殊類型的基因工程抗體352
四、人源性抗體353
五、核糖體展示技術354
第五節我國治療性抗體的開發戰略360
一、政策方針開發戰略360
二、技術方針開發戰略361
參考文獻362
第十二章重組細胞因子366
第一節概述366
一、細胞因子和重組細胞因子的概念和作用366
二、細胞因子的發展曆程366
三、細胞因子的研究近況367
四、幾種常見的細胞因子368
五、目前細胞因子研究開發的熱點問題372
第二節細胞因子及其受體的結構與功能特點373
一、細胞因子的結構373
二、細胞因子受體的結構373
三、細胞因子的生物學活性374
四、細胞因子的病理效應375
五、幾種重要的細胞因子及其受體的分子結構和功能376
六、細胞因子目前的研究與臨床應用387
第三節重組細胞因子藥物開發388
一、美國FDA批準的重組細胞因子藥物388
二、我國批準的重組細胞因子藥物390
第四節我國重組細胞因子藥物開發的新戰略390
一、從現有的常規細胞因子研究開發嚮尋找細胞因子剋隆的新策略過渡391
二、對我國自主發現的新基因進行係統性的功能和開發研究392
參考文獻393

前言/序言


生物技術前沿探索:從基礎原理到産業化應用 一本深入淺齣、全麵涵蓋現代生物技術核心領域的權威著作 本書旨在為讀者提供一個理解和掌握當代生物技術(Biotechnology)最新進展與未來趨勢的全麵框架。內容聚焦於生物技術從基礎科學研究到實際工程應用的全過程,深度剖析瞭分子生物學、基因工程、細胞工程、蛋白質工程以及代謝工程等關鍵技術的基礎理論、核心方法論和産業化挑戰。 第一部分:生物技術基石——分子與細胞的深度解析 本部分奠定瞭理解現代生物技術所需的基礎知識,著重於生命體最核心的調控機製。 第一章:基因組學與轉錄組學:解碼生命信息庫 本章詳細介紹瞭下一代測序技術(NGS)的原理、流程及其在人類健康和農業科學中的應用。我們不僅探討瞭全基因組測序(WGS)和全外顯子組測序(WES)的技術細節,還深入分析瞭單細胞測序技術如何變革我們對組織異質性的理解。此外,宏基因組學的興起,為研究復雜微生物群落(如腸道菌群)提供瞭前所未有的視角。本章還覆蓋瞭RNA測序(RNA-Seq),闡明瞭基因錶達的動態調控網絡,以及如何利用生物信息學工具對海量轉錄組數據進行高效分析,識彆關鍵的調控元件和新的非編碼RNA分子。 第二章:蛋白質工程與結構生物學:塑造功能分子 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主要執行者。本章聚焦於蛋白質的設計、改造與優化。從定嚮進化(Directed Evolution)的原理和實驗設計,到理性設計(Rational Design)在酶催化劑和治療性抗體開發中的應用,均有詳盡闡述。結構生物學部分,我們重點介紹瞭冷凍電子顯微鏡(Cryo-EM)如何突破傳統晶體學限製,實現復雜大分子復閤物的高分辨率結構解析。討論瞭如何利用結構信息進行藥物靶點驗證和構效關係(SAR)研究,以提高生物製劑的穩定性和特異性。 第三章:細胞培養與組織工程:體外係統的構建 本部分深入探討瞭如何在體外精確控製和利用活細胞係統。內容涵蓋原代細胞培養、永生化細胞係建立的優化策略,特彆是針對乾細胞(如iPSCs和ESCs)的多能性維持與定嚮分化技術。生物反應器(Bioreactor)的設計與操作是本章的重點,詳細分析瞭攪拌式、氣升式等不同反應器在規模化細胞培養中的傳質、傳熱和剪切力控製的工程學挑戰。在組織工程方麵,我們探討瞭支架材料(Scaffolds)的選擇(天然高分子與閤成聚閤物),以及3D生物打印技術在構建功能性組織替代物中的前沿應用。 --- 第二部分:核心技術平颱——基因編輯與生物製劑生産 本部分聚焦於驅動現代生物産業化的兩大核心技術領域:基因操作和生物大分子的規模化生産。 第四章:基因編輯技術:精準的分子手術刀 CRISPR/Cas係統是本章的核心。我們不僅追溯瞭其在細菌免疫係統中的起源,還詳細解析瞭Cas9、Cas12、堿基編輯器(Base Editors)和先導編輯器(Prime Editors)的工作機製。內容側重於基因敲除、基因修復、基因插入的效率優化和脫靶效應的最小化策略。此外,還討論瞭如何將基因編輯技術應用於體外基因治療載體(如AAV、慢病毒)的構建,以及在細胞治療(如CAR-T)産品開發中的關鍵步驟和質量控製要求。 第五章:生物製藥的工藝開發與放大(Upstream & Downstream Processing) 生物製品的生産是技術與工程的結閤。上遊工藝(Upstream Processing, USP)部分詳述瞭哺乳動物細胞錶達係統(CHO細胞為主)和微生物錶達係統(大腸杆菌、酵母)的宿主選擇、基因導入和高密度培養策略,強調瞭過程分析技術(PAT)在實時監控和優化細胞代謝狀態中的作用。 下遊工藝(Downstream Processing, DSP)則聚焦於目標産物的分離純化。係統闡述瞭層析技術(親和層析、離子交換層析、疏水作用層析)的多級串聯策略,以及超濾/滲濾(UF/DF)在濃縮和緩衝液置換中的應用。著重分析瞭病毒清除和滅活的穩健性驗證(Viral Clearance Validation),這是確保生物製品安全的關鍵環節。 第六章:疫苗技術的新範式:mRNA與病毒載體 本章專門剖析瞭顛覆傳統疫苗開發模式的現代技術。mRNA疫苗部分,深入講解瞭脂質納米顆粒(LNP)遞送係統的配方設計、體內釋放機製,以及體外轉錄(IVT)過程的優化,包括對帽結構修飾和密碼子優化的討論。病毒載體疫苗部分,詳細對比瞭腺病毒載體和痘病毒載體的優勢與限製,重點討論瞭如何通過基因工程手段提高載體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 第三部分:生物技術的前沿交叉與産業未來 本部分展望瞭生物技術與其他學科交叉融閤所帶來的革命性機遇,並探討瞭監管與倫理的考量。 第七章:閤成生物學:從“閱讀”生命到“設計”生命 閤成生物學是利用工程學原理設計和構建新的生物元件、係統和設備的分支。本章闡述瞭元件庫的構建、標準化的設計-構建-測試-學習(DBTL)循環。重點分析瞭基因綫路(Gene Circuits)的設計(如邏輯門、振蕩器),及其在智能藥物遞送係統和生物傳感器中的應用。此外,還討論瞭利用微生物進行生物燃料、生物塑料和特種化學品的綠色製造潛力。 第八章:生物信息學與大數據在研發中的整閤 現代生物學實驗産生的數據量呈指數級增長。本章探討瞭人工智能(AI)和機器學習(ML)在生物技術研發流程中的關鍵作用。包括利用深度學習模型預測蛋白質結構(如AlphaFold的啓示)、優化抗體親和力,以及通過高通量篩選(HTS)數據挖掘加速先導化閤物的發現。討論瞭構建可互操作的“數據湖”以支持跨學科研究的架構要求。 第九章:生物製品的質量屬性與監管考量 生物製品的復雜性對質量控製提齣瞭極高要求。本章圍繞“産品即過程”(The Product is the Process)的理念,探討瞭關鍵質量屬性(CQA)與關鍵工藝參數(CPP)之間的關係。詳細介紹瞭生物類似藥(Biosimilars)的開發路徑,以及全球主要藥監機構(如FDA, EMA)對生物製品,特彆是細胞與基因治療産品(CGT)的臨床前研究、CMC(化學、製造和控製)文件和上市後監測的特殊監管要求。 --- 本書內容邏輯嚴謹,覆蓋麵廣,理論深度與工程實踐並重,是生物科學、生物工程、製藥工程及相關交叉學科領域學生和專業人士的必備參考書。通過本書的學習,讀者將能係統掌握從分子設計到大規模産業化生産的完整技術鏈條,為應對未來生物技術領域的重大挑戰做好準備。

用戶評價

評分

我對生物製品學這個領域一直抱有濃厚的興趣,特彆是最近幾年,這個領域發展迅猛,湧現齣瞭許多革命性的技術和産品。當我看到《生物製品學》(周東坡)(第二版) 這本書時,就覺得它可能是一本很好的入門或者進階讀物。我期待書中能夠清晰地解釋各種生物製品的分類、作用機製,以及它們是如何被生産齣來的。尤其是在病毒載體、細胞治療和基因治療這些熱門領域,我希望能夠獲得更係統、更權威的講解。如果這本書能結閤最新的科研成果和臨床應用,那麼它對於我瞭解生物製品行業的最新動態將非常有幫助。初步印象是這本書的定價也比較適中,對於學生和研究者來說,應該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評分

這本《生物製品學》(周東坡)(第二版) 的裝幀設計風格比較古典,硬殼封麵,字體也采用瞭比較穩重的宋體,整體給人一種沉甸甸的學術氣息。我之前接觸過一些生物製品相關的書籍,但很多都過於理論化,缺乏實踐指導。我希望這本周東坡老師的著作能在理論深度和實際操作之間找到一個很好的平衡點。比如,在介紹基因工程藥物時,如果能詳細講解載體構建、細胞株篩選、錶達調控等關鍵步驟,並附帶一些典型的工藝流程圖,那將極大地提高我的理解效率。我個人對單剋隆抗體藥物的生産過程特彆感興趣,希望這本書能在這方麵有所突破,提供一些新的視角或者更先進的技術解讀。

評分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倒是挺吸引人的,那種深邃的藍色,配上抽象的細胞紋理,給人一種嚴謹又不失藝術感的感覺。我拿到書的時候,就覺得它拿在手裏挺有分量的,紙張的質感也很好,不是那種容易泛黃的廉價紙。翻開第一頁,目錄的排版就很有條理,各種章節的劃分也很清晰,一看就知道內容會很豐富,涵蓋的知識點應該很廣。我尤其關注瞭其中關於抗體工程和疫苗研發的部分,感覺介紹得應該會比較深入。雖然我還沒有開始真正地閱讀,但從這本書的整體呈現來看,我覺得它很有可能成為我學習生物製品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參考書。包裝也做得挺細緻的,確保瞭書本在運輸過程中不會有損傷。

評分

我最近正在尋找一本關於生物製品生産工藝的深度讀物,聽說這本《生物製品學》(周東坡)(第二版) 在這方麵做得相當不錯。從書名就能看齣,它應該對生物製品從研發到生産的整個鏈條都有涉及,而且是第二版,說明它經過瞭時間的檢驗和內容的更新,理論上會比第一版更完善。我比較期待書中關於大規模發酵、純化技術以及質量控製方麵的詳細闡述。畢竟,這些環節直接關係到最終産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需要非常嚴謹和專業的知識。如果這本書能提供一些實際案例的分析,或者對不同類型生物製品的工藝進行對比,那對我來說就非常有價值瞭。我已經迫不及待地想把它帶迴傢,好好鑽研一番。

評分

作為一名生物醫藥行業的從業者,我一直在關注生物製品領域的前沿進展。這本《生物製品學》(周東坡)(第二版) 的齣現,無疑給我帶來瞭新的期待。從書名來看,它應該是一本體係完整、內容紮實的教材或專著。我特彆關注書中是否有對生物安全、倫理規範以及法規監管方麵的深入探討。畢竟,生物製品的特殊性決定瞭其在這些方麵的要求非常高。如果這本書能夠梳理清楚不同國傢和地區在生物製品審批方麵的差異,或者分析一些成功的生物製品研發案例中的經驗教訓,那將對我的工作非常有啓發。總而言之,我希望能通過這本書,進一步拓展我的知識邊界,提升我的專業素養。

評分

本書是作者在總結多年教學與科研工作經驗的基礎上,結閤大量國內外生物製品學的文獻,尤其突齣瞭在此領域中的理論和實踐的新進展、新技術撰寫而成的。本書內容豐富,結構係統完整;既注重少而精,又注重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既保證學生必須掌握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又注重知識的前瞻性、科學性、先進性,便於適當開闊學生的視野,掌握生物製品學的國內外動態與發展趨勢。

評分

本書可供生物製藥、生物工程、生物技術、生物教育、食品工程等專業的本科生及研究生教學使用,也可供相關專業的教師和科技人員參考。

評分

很有用的生物製品專業用書。

評分

很有用的生物製品專業用書。

評分

本書可供生物製藥、生物工程、生物技術、生物教育、食品工程等專業的本科生及研究生教學使用,也可供相關專業的教師和科技人員參考。

評分

本書可供生物製藥、生物工程、生物技術、生物教育、食品工程等專業的本科生及研究生教學使用,也可供相關專業的教師和科技人員參考。

評分

本書是作者在總結多年教學與科研工作經驗的基礎上,結閤大量國內外生物製品學的文獻,尤其突齣瞭在此領域中的理論和實踐的新進展、新技術撰寫而成的。本書內容豐富,結構係統完整;既注重少而精,又注重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既保證學生必須掌握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又注重知識的前瞻性、科學性、先進性,便於適當開闊學生的視野,掌握生物製品學的國內外動態與發展趨勢。

評分

全書共12章,包括緒論、生物技術與生物製品的國內外研究進展、生物製品的製備、人源性生物製品、動物源性生物製品、免疫學基礎與傳統疫苗生産的基本技術、基因工程病毒疫苗、基因工程菌苗、基因工程寄生蟲疫苗、治療性疫苗、治療性抗體、重組細胞因子。每章後均列齣瞭該章的主要參考文獻,供深入查閱。

評分

本書是作者在總結多年教學與科研工作經驗的基礎上,結閤大量國內外生物製品學的文獻,尤其突齣瞭在此領域中的理論和實踐的新進展、新技術撰寫而成的。本書內容豐富,結構係統完整;既注重少而精,又注重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既保證學生必須掌握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又注重知識的前瞻性、科學性、先進性,便於適當開闊學生的視野,掌握生物製品學的國內外動態與發展趨勢。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